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我的邻居是妖怪-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同和医院经过日军的扩建,主要用来收治华北战场上的伤兵,到了日本战败无条件投降,医院被国民党控制,平津战役之后解放军占领天津,同和医院见证过这一幕幕的历史风云,直到现在还是数一数二的大医院,那些近百年的建筑大部分保留至今,不仅是那几座大楼,周围的树木也很古老,这样的地方如果发生什么怪事,可是一点都不出奇。

  不过咱这回讲的并不是“北京人头盖骨失踪之谜”。头盖骨的事我不知道,老刘头也不知道,只是说到同和医院过往的历史,顺便提几句,主要还是说老刘头看更值夜那几年,在停尸房里的一连串怪事,拿老刘头的话来说:“当年让死人吓了那么一次,现在这三魂七魄还没完全归位呢,这把老骨头得少活十年。”

  【中】

  老刘头生在东北的一个偏远农村,有过参军当兵的经历,复员后在城里当了工人,也成了家生了孩子,七十年代退休,托人在医院里找了份工作,就是在后楼看更值夜。这工作还算不错,后楼晚上根本没人去,夜里一关灯四下里全黑,老头一个人坐在门房里喝着茶,听听话匣子里的评书,高兴了来包花生米整上两盅老酒,跟着话匣子里播的京戏,摇头晃脑地哼上几句,这一晚上很快就过去了,唯一让人感到心里不安稳的,便是医院后楼侧面的太平间,因为那是死人睡觉的地方。

  同和医院的布局很规矩,面南背北三座大殿般的楼房,主楼正门朝南开,从高处看是个“三”字,配楼分布在左右两侧,好像这“三”字两边各有一个竖道,晚上一过八点,主楼门诊停了,东面的配楼还设有急诊,夜里过来看病的人也是络绎不绝,急诊通宵达旦,到天亮才停,西侧的配楼则是库房和锅炉房。

  当中头一座主楼叫1号楼,里面主要是门诊,在一楼进门的大厅里挂号划价抓药,二楼三楼是各个诊室,顶层是机关,2号楼是做手术的所在,3号楼为住院楼,再往后还有座4号楼,也就是后楼,4号楼和3号楼住院部相距较远,中间隔着一片池塘,那是让住院病人出来透风放松身心的所在,包括池塘和4号楼在内,统称为后楼,这一带最僻静,一过下班的时间,除了看更值夜的老刘头,后楼就没别人了,但这里还有一些人类之外的东西。

  老刘头每天晚上都在同和医院后楼,对这一带了如指掌,月黑的夜晚,不用手电筒照亮也走不错路,4号楼尽头设有太平间,太平间的名称可多了去了,比如“殓房、陈尸房、往生室”等等,归根结底是停放死尸的地方。

  近代中国才管停尸房叫“太平间”,要说这名称也有讲究儿,有人说这个词是打西方引进的,还有人说是取“太平无事”之意,八九十年代电影院的安全出口,都用红灯显示“太平门”三字,和“太平间”半字之差,很容易联想到停尸房,大概后来有人注意到这件事了,最近这些年电影院里的侧门,终于都改成“安全出口”了。

  4号楼有太平间和解剖室,那些抢救不回来的患者死了,尸体登记注册之后,一律先存到4号楼里,太平间中有八个冷藏柜,可以存放八具尸体,再多就没地方放了,平时也用不到那么多,一般都是两三具尸体,放几天便有家属请来灵车,运到火葬场烧化。

  生死有别,人鬼殊途,老刘头最开始在4号楼看更值夜,自然也害怕,后来时间长了就看开了,这人活一辈子,到最后谁都免不了来太平间躺上几天,而且人死如灯灭,放死人的地方最安静不过了,都说诈尸闹鬼多么多么吓人,可谁亲眼见过?犯不上自己吓唬自己,所以他就习以为常了,其实比起太平间里的死尸,更可怕的是这后楼里还有些活物。

  1976年唐山大地震,天津由于跟唐山处于一条地震带上,也发生了不小的地震,因地震死亡的人数也接近万人,伤者更多出十倍,全市的医院和停尸房都挤满了。

  地震是在深夜时分发生,当晚老刘头照常来值夜班,入夜后整个同和医院的1号2号楼全都没人,医院前头大门传达室还有位看夜的大爷,东侧的急诊楼则是灯火通明,此外就是住院部的3号楼,里面有些住院治疗的患者,以及值班的医生护士,池塘北面的后楼也是一片漆黑,只有老刘头那间小屋亮着灯,那晚天气闷热出奇,好像要下暴雨似的,老刘头在屋里听着收音机,就感到憋得喘不上气,于是拎起手电筒,走到楼外透透气,出门抬头一看这天,心里立刻“咯噔”这么一沉。

  同和医院后楼没灯,楼前是很大一片水塘,老刘头夜里值班主要职责是防火防盗,当晚似乎憋着一场暴雨,空气里一丝儿凉风都没有,他出来透气的时候,无意中一抬头,本来是阴云密布,此时就看天上跟着火了一样泛着红光,现在说是地震前释放地磁,那会儿可没人懂这个,看完就觉得天象反常,不知道要出什么事,这时听湖里有阵诡异的响动。

  4号楼前的这片湖,被称为“青泊湖”,虽然有个湖名,但面积只比普通的池塘略大,不过是个天然的水泡子,据说底下通着河,湖很深,里面鱼虾也多,老刘头听着湖水有响声,以为是有人偷着溜进来游泳,这个湖属于医院里的景观湖,水下情况复杂,也曾淹死过人,向来禁止游泳钓鱼,可夏天天气炎热,仍不时有人偷偷摸摸来游泳,老刘头忙举着手电筒照向湖面,他这手电筒是值夜专用的,是放八节电池,特别长,需要用绳子挂到脖子上那种大电筒,一照能照出去二三十米,照到湖面上就见浮着一个白乎乎的东西。

  老刘头眼神还不错,看出来那是条翻了白肚的死鱼,可随着手电筒光束的移动,发现湖里漂浮的死鱼不计其数,响声都是那些鱼将死未死时吐泡的声音,按民间的说法这叫“鱼翻坑”,通常认为是有外来的野生大鱼,游到了此处,把湖里原本的鱼都咬死了,绝不是什么好征兆,老刘头正感吃惊,眼前又出现了更为骇人的一幕。

  后楼荒僻,附近经常有老鼠出没,医院里每个季度都下鼠药,但收效不大,老刘头也屡受骚扰,夜深人静之际听到推门的响动,起身查看,一般都是老鼠引发的动静,总是不得安宁,所以他见了老鼠就打。当晚他站在湖边正看那些死鱼,忽觉有个东西,“嗖”的一下从脚边蹿过,定睛一看是只油蹄儿大耗子,这耗子大得跟小猫似的,老刘头被它吓了一跳,刚要抬脚去踢,却见无数大大小小的老鼠,成群结队的从黑暗中蹿出,活像大难来临,头也不回地奔着湖里跑,那些巨鼠如同下饺子一样,稀哩哗啦跳到湖里全都淹死了。

  老刘头年轻时当过几年兵,又长期在太平间守夜,胆子自然是挺大的,这次却真是心里发慌了,按说值夜班的不让喝酒睡觉,可天一黑后楼就再没有人过来,所以老刘头总在小屋里存瓶酒,夜里喝两口解闷,他当场跑回屋里一口气喝了半瓶二锅头,一点感觉没有,没过多久地动山摇,发生了那场被载入灾难史的大地震。

  这次地震唐山是震中,唐山震后完全变成了废墟,那还是在“文革”末期,外国媒体不让进来采访,咱们国家自己报的震级是九级,日本则说是十级,因为日军侵华时,曾在唐山建了一座很大很高的烟囱,那烟囱能对抗九级地震,连这烟囱都倒塌了,地震的猛烈程度可想而知,同一地震带上的天津受灾不小,震级也达到了六七级,由于同和医院建筑坚固,几乎没有受损,作为主要救治站,医护人员加班加点抢救伤者,太平间的冷冻尸柜早都装满了,其余的尸体来不及处置,只好在太平间里多放桌子,把尸体摆在桌子和手推车上,再蒙上一块白布,此时正是天气最热的夏天,尸体放不到一天就有臭味了,离着4号楼很远都能闻到,人们从那路过只好带着大口罩。

  灵车每天不间断地往来于医院和火葬场,过了半个月的时间,太平间里的死尸终于少了,不过还有两具尸体,停在4号楼十几天,仍然没被拉去火化,那天深夜在太平间把老刘头吓着的,正是这两具尸体。

  【下】

  地震之后,同和医院太平间里有两具尸体,一直没被送到火葬场烧掉,停放的时间久了,最初又没及时冻起来,尸身都生出了一片一片的黑斑,至于没火化的原因,老刘头一个看更守夜的,自然不了解具体情况,但根据以往的惯例来看,多半是没主家认领,或是枪毙的死刑犯,留着给医学院的实习生做培训用,也可能是要摘取器官制作医学标本,这些事不便多问,他哪想得到有天夜里就诈尸了。

  当年那场大地震,房屋倒塌比较严重,许多人无家可归,盖了好多临建房,可很少有人发愁,家家户户包饺子吃捞面,因为那时候都是大锅饭,国营单位工资照发,房子塌了国家给盖新的,思想上完全没负担,并不是今天不上班不做买卖,明天就得挨饿,所以得空就包饺子,那个年代饺子就是普通家庭最好的伙食了,尤其天津人特别爱吃饺子,逢年过节必包饺子,比如大年三十吃饺子,大年初一早上头一顿饭,照样还是饺子,但要吃素馅的,图这一年素素净净平平安安的彩头,初五又要包饺子捏小人,除却年节,平时歇班也好这口,这算是跟饺子较上劲了,震后各个工厂单位全都停产了,大伙闲着没事当然包饺子吃捞面。

  那是震后半个多月的一天,老刘头家里也包饺子,韭菜羊肉馅的,老伴给他装了满满一饭盒,怀里揣上两头蒜一瓶酒,傍晚来到后楼值班,等医院后楼的人下班走干净了,天也黑了,瞧天色又要下雨,满天阴云,不见星斗。

  老刘头和往常一样,先挎上手电筒,拎着一大串钥匙,在4号楼里里外外转了一圈,该关的灯都关上,该锁的窗户都锁上,他想起停尸房里还有两具尸体,特意过去看了一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