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明郑之我是郑克臧-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侍,不得攻击我军将士,并提供一应粮草。当然我军也会以军纪约束军伍,不使扰民。”

    稻田家的人面面相觑,不知所措,冷场了好半天,三田才开口用磕磕绊绊的汉语说道:“稻田家不过是德岛横须贺家的藩臣之一,并无权力答应贵军的一应要求,能否让我等派人过海去征询主家的意见??????”

    “不必了,洲本城到德岛城虽然不远,但往来还是要浪费时间,我军进驻刻不容缓,若是稻田家不能答应,我军当自取。”什么是威胁,这就是赤果果的威胁。“至于稻田家是横须贺家的臣下嘛,如果稻田家能切实执行上述两条,日后也少不得诸侯的地位,再也不是任何人的家臣了,自是不要再征求什么人的意见。”

    威逼利诱一起来,实在是让稻田家上下挡不住,于是三田带刀先生果断的替主家做主:“上国天使放心,请给本家一天一夜的时间,本家这就搬出洲本城。”

    校尉却进一步逼迫道:“最多给你们一个晚上的时间,明日白天,我军便要入城搜检。”

    三田看了看哭丧着脸的佐元,只好点头道:“请上国大人放心,明日一早洲本城就开城!”

    夏军占领洲本城控制整个淡路的消息如冲击波一样向四周扩撒着,德岛藩上下哀鸿遍野,周边各藩也魂飞胆丧,生怕夏军下一步的打击目标是自己。于是胆大的赶快派人前往淡路输诚,胆小的则聚兵死守自己的居城,濑户内海的航运就此彻底中断。

    “如今和歌山藩已经全部暴露在夏寇的攻击之下。”由于路程的关系,江户对淡路易手的反应还不可知,所以自觉求人不如求己的德川吉宗向家臣征询道。“我们该怎么办?”

    “已经来不及等江户的援军了。”事实上东国即将降雪,江户的援军也不可能顶着风雪匆匆赶来近畿救援。“所以臣下认为现在应该向朝廷求取名义,以便本藩统率近畿、东海各藩联合抵抗夏寇可能的登陆。”

    “安藤大人的意见在下不同意。”作为具有一门众身份的家老,正木弘久自是从德川家族的最高利益出发。“神君好不容易压制了朝廷,安藤大人却要让他们重新获得最高名义,这似乎有所不妥,而且周边各藩的情况也不尽如人意,各藩或只敢自守或已经跟夏寇暗通曲款,指望与这些首鼠两端的家伙,还不如只靠本藩的力量。”

    纪州藩的石高有五十五万五千石,按照战国时期的征兵水平可以征召近万大军,不过万余农兵或是装备很差的足轻根本无法对抗夏军,再加上连续两代当主去世耗费了和歌山藩的大笔财力,因此最终纪州藩只有五百名脱产武者组成的纪州备或许还能跟夏军一战。

    五百人当然无法直面铺天盖地的夏军,因此吉宗还组建了若干义勇队、报国队之类的地头、浪士武装,这些兵马与夏军正面交锋是绝无希望的,但搞几回游击作战倒也不是不可能的,而正木弘久的算盘正是打着这些浪士队、地头队的身上。

    “本藩沿海地域广阔,自是无法分兵处处把守,但恰恰是如此,夏寇也无法全面封锁海疆,臣下的意思,还是组织奇兵队,趁着夏寇战船驻泊淡路港口之际,纵火焚之,即便不能消灭夏寇的主力,也要挫伤他们的锐气,让他们知道日本不是可以轻辱的,同时也能藉此震慑各藩,压迫他们服从本藩调度。”

    “正木大人设想虽好,但与夏寇在海上争锋,江户海战的教训还不够嘛。”另一位家老久野信长显然不看好弘久的主张。“臣下以为,夏人取淡路无非是为了过冬,东国天寒地冻,夏人在此屯粮屯兵,一旦开春,自会直扑江户而去,此前我等只要死守和歌山城就是了,何必冒险与之交战,须知道战胜了不足以改变局面,若是战败了,却要动摇本藩上下士气。”

    “即便夏寇占据淡路只是为了过冬,但又怎么肯定他们不会在期间对周边各藩进行攻击。”正木弘久摇了摇头。“一旦夏人要攻打各藩,本藩系幕府嫡流,自然是第一个攻击的对象,届时五百人守和歌山城也未必足用,各队更要收入城中,又如何给夏寇一个下马威。”

    “这么一说,就更不能派兵奇袭了。”久野反驳道。“夏人原本未必会攻打纪州藩,但我们一旦出兵奇袭,夏寇不来也来了,届时你让本藩如何守备。”

    “死守和歌山城恐怕是不可了。”德川吉宗听到这突然插嘴道。“本藩作为御三家之一,夏人也绝不会轻易放过,因此现在就做好夏人攻城,本藩未能守住和歌山城的打算。”吉宗命令道。“你们立刻安排本家上下撤离和歌山,城内的物资也要撤走,纪州备也不能留在城中,就选一支忠于本藩的奉公队来守城吧。”

    “主公放弃居城?”在场的几位家老一愣,但很快明白了吉宗的用意。“主公说得对,如今也只能先把老弱妇孺撤到乡下了。”

    既然做出了最坏的打算,吉宗也就破罐破摔了:“依本家看来,奇兵队还是要派出,就算失败了,本藩的奋战也能闻名天下,也好让夏人知道日本不是轻易可以征服的。”

    正所谓听话听音,在场的几位家老也是老人精了,当然明了吉宗的打算,这是要牺牲一些低级藩士来为吉宗本人谋取政治声望,不能不说,这是笔合算的买卖,用区区几个下级武者性命就能塑造出吉宗的形象,对必然要遭到重大损失的和歌山藩来说,这也算不无小补,至少在幕府面前能表现出忠贞的一面来,或许日后能得到将军的补偿和嘉赏。然而在场的所有人都没有想到,华夏此次征日已经有了掀翻整个台面的想法,届时幕府都不存在了,纪州藩作出的牺牲又有谁会知道和在乎呢?

    “事不宜迟,现在就安排下去吧。”家老水野正房请示道。“是不是还要通知各村藏好粮食?”

    “正是。”吉宗点点头。“决不能让一粒米流入夏人之手!”

555。再战日本(4)() 
夜色深沉,四周一边寂静,只有海浪拍打在岸边礁岩上的声音隐隐的传来。借着夜色的掩护,十几条小早船载泽满满的干柴驶离了和歌山城外的港町。望着注定一去不复返的勇士,在场的日本人心中都涌起一种悲愤的情绪。

    只是单纯的人类情绪波动是不可能改变现实世界的残酷的,姑且不说区区十几条小早船能形成多大规模的火攻,就是以单桅四桨的小早船的速度来说,这场以博取个人名望而发动的进攻就注定是一场无谋的垂死挣扎。

    这不,才出击了一个时辰,原本密集的小早船队就因为各种原因分散了。其中一部分不熟悉海途的纪州藩武者在黑暗中迷失了方向,另一部分则因为风向和体力的问题越驶越慢、越驶越滞,只有不到五条小船一马当先的靠近了淡路沿海。

    不过,这些武勇者的好运到此为止了………黑暗中,一条小早船无声无息的撞上了夜间巡海的夏军巡航船………浑然不知道前方是日军偷袭船队的六千料二等巡航船毫无知觉的将小早船碾压的粉碎,而撞击时的微微晃动甚至没有引起当值水手的任何警觉,只是海浪中传来的落水者的嚎叫声才惊动了因为大战在即而亢奋得睡不着觉的年轻候补生。

    当巡航船上投下照明的火把时,纪州藩的图谋便就此彻底曝光。随后一切都不用说了,日本人点燃了小早船直直的撞上了巡航船,然而还没得引燃夏军船体,这些船壳单薄的小早船就在夏军反跳板的上甲板霰弹炮的打击下浸水沉没。

    最终,夏军巡航船捞起了被海水淹得半死的纪州藩的武者,然后带着被熏黑的半面船舷,近乎无损的返回了出航地。而剩下的偷袭船队,只要天亮时还浮在水面上的,一律在提高了警惕的夏军舰船视线内被逐一击沉。

    纪州藩敢主动偷袭,这一事实激怒了征东行营。刚刚在淡路登陆的征东总兵陈唐当即作出决定,对和歌山城实施报复性进攻。第二天,四艘军用混合运输船便载着近千龙骧军气势汹汹的直扑纪之川畔的名城。

    然而出乎意料的是,纪州藩的人没有死守和歌山城及城下港町。当城落的消息连同日本人已经坚壁清野的报告一并送抵洲本城的时候,陈唐终于发觉事情有些不对了。

    为了避免陷入日军的圈套,夏军加快了从琉球运输兵力及物资的节奏,靠着强大的水上运输能力,夏军各部以及安南、越南、琉球、朝鲜等国的仆从军次第到位,就连有日本浪士作为主力的神策军也调来了一团之众,至此全面进攻的准备已经完成了。

    华夏武成十二年十月十四日,在东国已经降了第一场雪的时候,夏军主力开始大举在神户、尼崎、大阪、堺港等地登陆。面对汹涌而来的夏军,大阪城代只坚守了一天便被迫开城投降,岸和田城也跟着举起了白旗,至于堺町和大阪的商人更是战战兢兢的向夏军奉上数以百万计的犒赏,以免重蹈第一次夏、日战争中城市遭劫的惨剧。

    十月十七日,在沿海地区站稳脚跟的夏军开始沿着淀川向平安京进发,沿途地侍纷纷逃亡,夏军得以兵不血刃的控制了和泉国大部、摄津国西部及山城国的部分土地。只有辗转进入大和国的德川吉宗还在高调的以御三家的名分召集近畿、东海各藩,组织抗夏大军。

    十月十九日,夏军进入平安京。根据之前与公卿们达成的协议,天皇朝廷发出了幕府是朝敌的诏书,并宣布剥夺家宣的将军之位实施王政复古以日本朝廷重新执掌天下权力。消息一经传开,日本全国哗然,各地武家惶惶不可终日,不少人宣布继续效忠幕府,当然也有人立刻就改弦更张了。其中,西国的毛利家就不出意料的第一时间宣布归顺朝廷,而有影响力的鸟取、广岛、冈山诸藩就意外的继续保持沉默,让各藩大呼不妙。

    王政复古的消息传到江户,幕府上下捶胸跌足,一副末日来临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