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他改变了大明-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的舅舅,也只是一个和他没交情的地方大员而已,就算不知怎么和皇帝说上了话,他这个带着兵部尚书和右都御史加衔的经略,哪里还需要正眼看待一个左布政使。

    毛文龙看着差不多四十余岁年纪,身形还算高大,面容俊朗皮肤微黑,一双眼睛炯炯有神,下颔留着几缕美须,由于来得比较急,所以身上的盔甲都没卸掉,熊廷弼也知晓此人虽读过点书,却不似别的武官喜着袍服,没有为了靠拢文官刻意摆出一副附庸风雅的酸腐样子来。

    见了面之后,熊廷弼不由点了点头,这个毛文龙给他的第一印象还不错,起码看起来算是有一个武夫当有的样子。毛文龙长得不错其实也是加分项,此时大明官员都是颜控,长得丑的人是没人权的。

    毛文龙进了房门之后,就很识趣地跪地磕头见礼。

    晚明武官地位卑贱,毛文龙的差遣是练兵督司,这个实职是没有品级的,此时营兵系统的武官职位都没有固定品级,所有武官的品级都是由卫所系统的官职决定,毛文龙职位是都指挥佥事,属于正三品的中级武官。

    在品级高达正二品,还是统管辽东津门登莱等处军务的顶级文官大佬熊廷弼面前,他还远没有不跪的资本,别说正二品的熊经略,见了一些能管他到头上的七品文官,他都得下跪。

    “本经略听王参议说,你为将胸中有韬略,愿推荐你自海路去辽南收拢溃兵,拉拢东山矿徒等豪杰。你可愿意前往?”

    “经略若有命,末将万死不辞。”

    “好,本经略给你授个游击职位,你在军中挑选一百多精壮,以能上船者为上,凑足两百之数,再去挑四艘大船,三日后便出发,不得拖延。”

    毛文龙闻言不由大喜,连忙磕头谢恩,一双大眼睛中也燃起了火焰。正当他还想说些什么,向经略献上具体的方略的时候,却是看见熊经略大人已经摆出了送客的架势。不由眼神一黯,识趣地退下了。

    很快的,毛文龙的任命文书和印信都下发了,连带着由他挑的一百多号兵也选好了。至于熊廷弼说的大船,辽东这块的大船也大不到哪里去,最大的也不过是两百料左右的沙船,排水量不到100吨。

    熊廷弼再次召见了毛文龙,直接甩给了他一叠没有填写姓名的空白手札,上面都写着职位,盖着经略的大印,填上名字这份任命就等同于得到了熊经略认可。

    “辽南形势复杂,事急从权,本官许你便宜行事之权,拥众千人投军者,可授予千总职。”

    这便宜行事之权,千总和以下职位的直接任命权,这权力说起来可是大得不像话,毛文龙这会已经将前番受到打击的心情全忘了,连忙磕头谢恩。

    熊廷弼又吩咐了下毛文龙,让他以收拢人马为先,尽量不要与后金接战,收拢人马以靠近三韩的区域为重点。

    说着,熊廷弼记起了皇帝吩咐过的最后一件事,“本经略不日将派出使者前往三韩,归途中可能会有差事交给你,要记好此事。”

    说完他就把毛文龙打发走。

    尽管熊廷弼给的资源很少,就四条不大的沙船,算上毛文龙自己的家丁才两百来号人,外加一千两银子,这位还是踌躇满志地踏上了前往辽南之旅。

    对于辽东巡抚薛国用病重不能理事的处理,朝堂上其实也没有什么统一的意见,按朱皇帝的想法,那当然也是和熊廷弼一样,干脆不设巡抚,有老熊这个经略常驻,还弄个巡抚去分权,那是对老熊完全不信任的表现。

    在毛文龙出发后不久,朱皇帝的圣旨也到了广宁,皇帝命令薛国用调养好身体后就先回乡养病,同时赐下了些象征意义大过实际的物品算是安抚,并宣布暂时不设辽东巡抚职位。

    熊廷弼一到广宁之后,立刻就检查了战备情况,并再次强调了纪律,同时下达了坚壁清野的命令,开始将各个小据点的军户清空,将人马集中到广宁或者干脆后撤到锦州。

    他这样一搞,自然是引起了很多人的不满,不过在辽东这地界上,谁也没敢弹劾他,只是开始写信联络京中的言官们。

    朱皇帝并不担心失去对毛文龙的控制,讲实话,辽南那些溃兵和东山矿徒的残部,实力是有一点,不过没有补给,也成不了什么气候。

    另一时空的东江镇,其实也不是毛文龙白手起家搞起来的,朝廷在天启二年东江开镇时,就从闽省、浙省和南直隶等多个地区,一共调动了一万四千兵力补充进东江镇,只不过这个一万四千水分很大,其中只有三千闽省水师比较完整地到达了东江。当然了,熹宗实录上很多官员的上疏都讲明了这一部分援辽兵大多都在路上就逃散了,真正到达东江的不会超过四千人,也多是些不堪用的。而东江镇真正开始有点实力,也是东江正式开镇之后,朝廷粮饷增多,南逃的辽人听闻有粮饷供应之后的事。

    派出毛文龙只是一着虚招,朱皇帝老早就确定了,他的主要目的是东江镇这个编制。

    在毛文龙出发后不久,朱皇帝同意了熊廷弼的请求,派出了监军副使梁之垣,这一次梁之垣的任务是前往三韩要求他们给块地盘,作为明军活动的根据地。

    到了这个时候,朝堂上还有人指望什么三韩兵,希望发20万两给三韩人,搬些救兵,朱皇帝对此只能呵呵了。就这时代的三韩人那战斗力,九边的明军随便哪只都可以吊打他们。

    他对宇宙大国没有什么多余的要求,他们给块海岛就好。

第60章 60。京营与勋贵() 
随着对内廷和锦衣卫的大清洗进入收尾阶段,很快一个新的议题就摆到了皇帝面前。

    整肃内廷的同时,朱皇帝把安插在京营和看守各重要城门的太监基本上是一个不留的都干掉了。这一次的整肃,也不可避免地把京营的糜烂程度完全揭开。

    京营到了此时,兵额还有十一万多,不过把勉强能算壮丁的都全算上,实数也只有两万多人,其余的都是老弱病残,再有就是只存在于账面上的士兵了。

    不少文官发现了这一事实后都是大吃一惊,对京营烂透了的现实感到十分忧虑,纷纷上疏要求整肃京营。谁都清楚,枝强干弱的危险,现在的大明,看上去中央手里完全没有强军。

    好吧,一直到现在,多数文官们都不认为勇卫营能有多强的战斗力,在他们看来少年天子不过是个长于深宫妇人手的小年轻,哪里会懂什么治军,他们这些饱读兵书的才是真正的文武双全的大才。

    甚至还有不少的文官,都开始把炮口对准了勋贵,开始大肆弹劾勋贵。

    文官们叫得很欢,朱皇帝却是对整肃京营并没有什么兴趣。

    大明现在这只京营,绝大多数武将既没有起码的军事常识,也没有胆魄,当个普通士兵用都不合格,还个个都虚冒兵额,克扣粮饷,肆无忌惮地指派士兵给自己干私活。

    而京营士兵更不用多谈,根本就是一群苦工。

    大明朝廷,根本拿不出钱搞皇室工程或者市政工程,也没钱维护庞大的宫殿和官衙建筑群,一遇到有事,就会直接调动京营去做工。宫殿、城里的庙宇和官衙需要维修,每次调动的都是京营,皇帝要兴建个宫殿或者寺庙,也都是京营负责。除朝廷的劳役性质的工作之外,他们还得给一帮人做免费苦工,能管到京营头上的官僚和武夫,有一个算一个都不能拉下。

    真要整肃,还不如直接重建一只京营。

    现在京师又没有受到安全威胁,他暂时没必要重建一个京营,也没有那么多钱和合格的人才。光一个勇卫营每年的开支就很高了,再加上很快要建立的东江新军陆海军,经过他初步估算,不打仗的时候,一年的军费开支都要超过一千万两,打起仗来更是不得了。

    至于把现在这帮勋贵和垃圾世袭武将清理出京营,他也实在没有什么兴趣。现在的大明正是主少国疑,大规模地清洗勋贵和世袭武将,会造成政局动荡不说,他也没那么多人可用,替换上来的也不会比原来的强,更不要谈在京营粮饷这事上捞好处的,也不只勋贵和武将,文官们一样有份。不把文官的贪腐问题解决,也一样是事倍功半。

    整肃京营,可以说是牵一发而动全身,并不是件容易的事情。

    至于认同部分文官的意见,去动一动勋贵,朱皇帝同样不同意。大明现在的勋贵诚然都是垃圾,不过他上台还没多久,就大肆打击勋贵,后果实在难以预料,他也没实力把事情做绝,基本不可能一劳永逸地解决问题,这让他觉得还不如暂时不动手,等以后秋后算账彻底解决问题。

    大明的勋贵,自从土木之变后,就基本沦为了一群闲人,正事就是替皇帝祭祀天地和祖宗,管管和他们一样废的京营。

    这倒不是大明皇帝和文官不让他们去领兵,只是土木之变后,勋贵出镇地方,基本每次都搞得是一地鸡毛。渐渐的皇帝和文官们就彻底对勋贵死心了,谁都不敢让这群大爷们去领兵打仗,勋贵们自然也就被传统的武将圈子排除在外,话语权也越来越小。

    土木之变断了那些尚未彻底腐朽勋贵的家学传承,又有世袭罔替的富贵,这群人的堕落程度是可想而知的。另一时空很多人都认为,勋贵被废是文官的阴谋,可他们根本拿不出多少证据。反正朱皇帝是觉得,勋贵这玩意,腐朽是必然的,毕竟有了铁打的富贵,哪里还有多少愿意去努力,土木之变只是加快了勋贵集团腐朽的进程。

    对这帮人,朱皇帝还是愿意给机会的,一开始的时候勇卫营就敞开了怀抱,欢迎勋贵家的子弟加入。

    积极向皇帝靠拢,谁在中央支持谁一向是中国的传统,对于皇帝的要求,勋贵们当然都说好。当时以英国公张惟贤为首的,纷纷热烈响应皇帝号召,派出了嫡子进入勇卫营。

    以张惟贤嫡长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