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宁州江山-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汪竹韵奋力推开李默,说:“那我问你,徐思思是怎么回事?”

    李默不晓得她是怎么知道徐思思的,但纸包不住火,她知道了也好,徐思思跟他做了一段露水夫妻,李默本想把她放生,偏偏她要跟着,跟到半道她又后悔走了,李默也由得她,没想到人家回了趟老家又回心转意回来了,这倒让李默为难了。

    (本章完)

第436章 龙兴之地() 
从庐州回来时他跟姜鸢说要在家里添个新姐妹,结果人半道走了,于是落了个大笑话,走了没几天又回来了,这算什么?李默不知道怎么跟她们解释,加之徐思思性子执拗,不肯给人做妾,李默也只好把她养在外面。

    无名无份,不清不白。

    宁是勤执掌后期对朝臣养外宅一事曾严厉打击过,很多功勋重臣都因此受到了惩处,但宁是敬登基后情况有所缓解,虽然仍然禁制官员养外宅,但只要不闹的太过分,一般都是睁只眼闭只眼。御史们也不再拿这件事来做文章了,因为很多御史也在偷偷摸摸的养。

    汪竹韵是有些小心眼儿,但还谈不上嫉妒,只是跟自己闹闹小性子罢了。

    于是道:“你既然知道了,我也不瞒你,她也是个可怜人。“

    汪竹韵道:“可怜人,我看你才是那个可怜人呢。”李默正想问个究竟,她却在他的脸上用力啄了一下,然后飘然而去了。

    事情其实不难弄清,其实也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无非还是以前的那些谣言,说徐思思跟陈应人不清不楚什么的,早前李默派人查过,原系子虚乌有。

    但另一件事却让李默有所警惕,那就是徐思思的父亲徐寺朗前段时间离开庐州跑到江都去了,听说又做了皇太子萧敬腾的老师,看样子是遇到明君要大干一场了。

    堂堂太子老师的女儿给人做外宅,连个妾侍的名分都没捞着,估计老儿脸上挂不住,他会不会效法卢震元派人对徐思思不利呢。

    杀人灭口,估计还至于,但会不会派人把徐思思劫持去江都去呢。

    这个是极有可能的。

    当年的卢飞燕就是这么飞走的。

    想到这李默忽然生出一种强烈的屈辱感,当年的卢飞燕也是这样,跟了自己那么久,一点感情都没有,至始至终想着回到江都去,如今又是这个徐思思,南方的女孩怎么都这样,不懂得从一而终吗,还是他李默就真的那么让人厌恶吗,怎么一个个都是身在李府心在江南呢。

    因为汪竹韵身体不方便,所以晚上李默就宿在商小青房里。商小青生了四个孩子,身材非但没有丝毫走形,反而比以前更健美了。

    这也充分证明了一个道理,所谓的晚婚晚育真的是害人不浅,女孩子有条件还是要早婚早育,这样对孩子对自己都有好处。

    李默就打趣说让她再生两个,商小青道:“三娘生了一个,身材走了点样子,吓得饭都不敢吃,麻将也不打了,整日价又走又跳的折腾个不停。你却让我再生,等到我肥的像头猪,你好杀了我吃肉是不是?”

    李默哈哈大笑,就化掌为刀将她全身切了个遍,痒的商小青咯咯直笑。

    闹了一阵子,她起身赤脚下地,从一个上锁的柜子里拿出一坛子好酒倒给李默喝,这酒闻着就有一股药香,喝下去全身暖烘烘的。李默喝了两碗还要喝,商小青不让了,说道:“多了伤身,一天两碗,能活血化痰,对身体有好处。”

    李默道:“难得你为我着想。最近外面有些风声,你听到没有。”

    商小青道:“哪天不是风风雨雨的,你说的是那件风雨?”

    李默道:“你也调皮了,别闹了,我说的是徐家的,她是庐州一个书香门第人家的女儿,她父亲组织乡民对抗我,被拿下,她主动献身要我饶了她一家,我做了,但他父亲却背叛了我,对这样的人当然不能客气,她全家都被罚作奴隶,我没办法只好把这个女子捞出来。后来耐不住她恳求,又赦免了她父亲。中间的事你或者也知道了,一时说来一时说不来,后来还是来了,她不肯进府给我做妾,我也不知道怎么跟你们说,所以只能暂时住在外面。”

    听到这,商小青认真地想了想,说:“你其实弄错了,一开始你就应该把她接进来,夫人和几位姐姐都是通情达理的人,又怎么会为难她?你如今把她晾在外面,让她如何不心寒,她不肯进府岂不证明她对你心里有气,你应该好好安慰她才是。”

    说到这,商小青抿嘴一笑:“她舍身救父,但她的父亲显然是个伪君子,竟然不认她了,她一个人无依无靠,孤苦伶仃,既然肯北上来寻你,就是对你有情,你还犹豫什么,尽快接她进来才是正理。以后若是她父亲肯原谅她了,你再安排她回去跟她父母团聚好了。”

    李默道:“你这女子,倒是会替外人着想。”

    商小青驳道:“替外人着想就是替你着想,你不把她的心理顺了,将来有你难受的。”

    李默哈哈一笑,在她的额头上亲昵地按了一下:“老奸巨猾的家伙。”

    商小青不像文芫和汪竹韵花样繁多,但她别有一番真诚,而且她体格健壮,禁得起李默的暴风骤雨。这一夜李默睡得很安心,一直睡到第二天中午才起床。

    李默现在是卫府令,洛阳是东都,所以整个卫府中枢都迁移了过来。

    中午时分,李默得到一个令他吃惊的消息:燕王宁世乐病死了。

    宁世乐年纪不大,才五十出头,一向身体不错,怎么说没就没了呢。

    仔细打听之后才知道,宁世乐是得了一种怪病死的,至于这个怪病的名字却是闻所未闻。

    自建国以来,宁家的亲王里面已经好几位撒手人寰了。

    宁世乐死在了北都留守兼兴元府府尹的任上,他这一死,宁州就出现了权力真空。

    宁是敬召见李默,跟他商量,叫他回宁州一趟,一来是为宁世乐送行,二来暂摄宁州,他答应李默会尽快物色接替人选。

    李默道:“宁州乃龙兴之地,须得一位大员镇守,臣愿镇守宁州,拱卫京西北的安全。”

    宁是敬大喜,诏令以李默为北都留守兼兴元府府尹,西北经略使,兼阴山大都督,节制宁、延、丰、灵四州军事。

    李默主动出镇宁州其实是由原因的,种种情报显示,突厥汗国日渐衰落,对契丹、女直、羯胡已经失去控制,这三部胡人势力日益壮大,肆意侵扰大夏边境。尤其是岳宪忠奉令内调后,边疆形势更加难以收拾。

    (本章完)

第437章 镇北() 
除此之外,李默这个时候出镇宁州也是为了安抚南方的三位萧皇帝,李默奇迹般地扫平了河北,给南方三萧以极大的压力,三人立即结束内讧,暗中信使往来不绝,有同流合污的迹象。这对大夏是非常不利的,李默此刻抽身就是为了安抚他们,好让他们不要那么紧张。

    在恢复河北之后,大夏朝廷激情高涨,文武百官一致高呼南下,南征的统帅人选中,又以李默呼声最高。

    取河北有很大的侥幸成分在内,大夏暂无实力南下,这一点李默和宁是敬都很清楚,所以安抚三萧实为上策。

    李默没有回长安,而是直接去了宁州,汪竹韵和商小青随行,徐思思也被接到了宁州,安置在故县李默的别墅里。

    宁州虽然地方贫瘠,但因为其特殊的地位,一直得到巨额财政补贴,所以军人和官吏的日子都很好过,生活条件并不比长安洛阳差多少。

    李默按照亲王的规格葬了宁世乐,然后派人护送他的家眷南下长安享福。

    经过宁世乐多年的整备,宁州现在可谓政通人和,行政上面理的很顺畅。李默对治理地方并不熟悉,所以他举荐唐百川的弟子陈河阳为兴元府长史,作为他的重要政务助手。

    为了避免刺激突厥,李默基本上都呆在宁州,极少到边塞巡视。而且他还奏请宁是敬,将塞北防区分割开来,形成塞北大都督府和阴山大都督府并驾齐驱的态势,又放出风声说前阴山大都督岳宪忠是被他排挤走的,制造宁州军事并不统一的假象。

    所有这一切都是为了迷惑突厥人,为大夏集中全力解决河东争取时间。

    为了应对草原变局,李默奏请在宁州筹建宁州元帅府,统筹西北军事。宁是敬认为此举甚有必要,草原霸主若是崩溃,京西北势必承受极大的压力,而京西北军事力量分散,势必难以应对,亟需进行整合,这也是宁是敬希望李默去宁州的根本原因,筹建西北防御体系,只有李默能担得起来。

    宁是敬派人到宁州宣旨,同意筹建宁州元帅府,以李默为元帅,对外称之为西北经略使府参军处。

    其主要职责是整合西北军事力量,统筹西北防务,以应对草原上即将到来的风暴。

    李默走马上任,将驻守在宁州境内的威远、镇远、铁旗等军队重新进行编组,整合为四支机动部队,又将整个西北划分为四大军区。

    大宁山以北、阴山以东地区为一个军区,丰州、阴山一带为一个军区,灵州、贺兰山为一个军区,兴元府、延州为一个军区。

    对草原作战,骑兵是关键。

    李默在宁州的古城、大宁、绛县设立军官训练所,有正对性地招募训练兵马。

    情报为战争之魂,草原辽阔,地广人稀,情报收集工作跟内地存在巨大差异,经过宁是敬的批准,左寺坊宁州、阴山、流沙、朔方四分司,转隶宁州元帅府,直接受李默节制。同时派出自己的得力干将魏贻,坐镇宁州,主持收集草原情报。

    这一日二人商议完军情,李默回去的路上,忽然得到穆坤的禀报,说徐思思的宅子里今日来了几个陌生面孔,南方口音,进去说了几句话就走了。

    李默道:“什么人?”

    穆坤道:“不清楚,人来的时候她把门关上,派人守在院子里我没办法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