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北齐最后一位皇帝-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高伟心中有感想起了唐朝诗人李绅的悯农,当朝吟道:“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一首悯农念完,包括左丞相赵彦深,祖珽等满殿朝臣纷纷跪地喊道:“陛下,臣等有罪”

    活在新时代的高伟上学时,只把悯农当古诗词背诵,自从来到北齐后,高伟逐渐把自己带入到皇帝的身份当中。

    高伟真想在今天就在大齐开展改革,不过高伟知道不行,北齐大军征战在外,一旦听到关系到他们利益的改革,军心肯定会彻底大乱,甚至很可能一败涂地。

    再难也要忍,再急也要缓,此战是北齐国运之战,万不可出一点差池,看在跪在太极殿内众位臣工,高伟顺着台阶从主座上下来,分别扶起了吴文轩,祖珽,赵彦深三人。

    高伟语重心长地叮嘱道:“列为大臣都是我大齐的栋梁,如尚书令所言,当官者,当为民作主,百姓生活贫苦,是诸位臣工之罪,也是朕之罪”

    “只要我们记住一句话,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大齐就是舟船,百姓就是水,一滴水微不足小,但是千万滴汇聚成江河湖泊,发怒起来翻江倒海,一切将被毁灭”

    左丞相赵彦深听后喃喃自语道:“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立刻站了出来道:“陛下,臣知罪,臣推荐的人选过于草率,其中好多人不能理解百姓之苦,臣愿辞官归隐,不做那尸位素餐之辈”

    赵彦深的请辞,高伟当然不能允许,尤其祖珽再听到赵彦深请辞,眼中闪过的那一丝贪婪,权力会使人迷醉,权力必须关在笼子里,祖珽的笼子就是赵彦深。

    赵彦深此人刚正不阿,但是却略显古板,对一切新生事物都抱着排斥的念头,认为前人立的规矩,后人就不要在变了,我们现在遇到的困难,只不过是我们有些方面作的不好吧,接下来作好就行。

    比如高伟心里十分排斥的勋贵制度,在赵彦深眼里是维持大齐统治的重要基础,勋贵势力不仅向大齐提供大量的可战之兵,尽力维持高氏一门的统治,认为这就是极为重要的。

    最初时高伟也是这么认为,勋贵势力以前是拜把子兄弟,哥俩一起打天下,选个领头的当老大,父亲死了儿子接替,用血缘和感情作为纽带维持一大家子的关系。

    开始的时候还行,人少粮食也够,你们胡吃海喝就算浪费也行,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一大家子的人口越来越多,地里的粮食越来越不够吃,每个人都想多吃一点,分歧便慢慢产生了。

    大齐的现在窘境在于,高伟现在整个成为了大齐勋贵们的雇主,勋贵势力就是雇佣兵,高伟把大家组织起来打仗,输赢高伟都得发工资,可是这些雇佣兵现在不仅要工资,还想要长庄稼的土地,还要上面每年长出来的庄稼。

    将来最坏的结果是,高伟再也发不起的工资了,雇佣兵再也不听他的,你说这些雇佣兵该不该解散,该不该把土地还给国家,私藏的人口该不该交出来。

    想到这里,高伟开口挽留道:“丞相大人本意是好的,只不过没结合现实情况,举荐官员是好的,但是也要给寒门子弟一些机会,寒门子弟了解百姓疾苦,知道百姓要什么”

    “朕看这个吴文轩就不错,官级低位却敢仗义执言,御史台不是缺人吗?朕看吴文轩可以当御史中丞,监察地方上贪官污吏和尸位素餐者,朕觉得就很合适”高伟看了看吴文轩说道。

    吴文轩立刻跪在地上拜道:“谢陛下恩典,臣定当不负陛下所望,为民请命”

    左丞相赵彦深想了想答道:“臣也觉得朝堂之中气氛昏昏沉沉,需要一些像吴文轩这样年轻有为的官员,臣会先到各地的书院了解一番,接着会草拟一份寒门士族的名单,再呈给陛下检阅”

    “如此甚好,大齐要是多几个像左丞相这样的人,大齐哪还有郁郁不得志的人才?”高伟此时心情甚好,顺便拍了拍赵彦深的马屁。

第38章 南梁王琳() 
左丞相赵彦深惭愧道:“老臣愧不敢当,往后还需要各位同僚指正”祖珽拱了拱手表示了歉意,祖珽今天就是想让满殿朝臣不可小觑自己,而不是选择跟赵彦深硬刚。

    朝会结束,高伟回到宣阳殿中,心情十分愉悦,赵彦深这个老古董终于开窍,步伐虽说不大,但也是个好的信号,有赵彦深这个大山压着,一些反对变法的声音,短时间也成不了气候。

    另外一件让高伟兴奋的是,御史台终于选了个适合之人,吴文轩属于寒门子弟,朝中独树一帜少了勋贵势力的牵绊,相信他明白御史台这份得罪人的差事,高伟是他最大的靠山。

    “崔佑,把胡兰叫来朕好好问问他,左丞相听祖珽当上尚书令时,是个什么态度?”高伟坐在蒲团上吩咐道。

    崔佑愣了一下答道:“陛下,奴婢现在就去”高伟等的时候,拿起案几上泰山郡送来的奏表,赵郡王高睿干的不错,泰山郡的百姓已经开始重建生产了,大批医者开始救治伤者,整个灾区局势表现稳定,没有出现大规模逃难情况。

    本来高伟还打算免费发放灾民三个月的粮食,但是被唐邕反对而打消,唐邕原因很实际,此前根本没有先例,一旦此例一开,往后百姓一旦受灾都想朝廷要粮食,朝廷给吧府库困难,不给朝廷威信受损。

    高伟也最后一盘算也是,泰山郡的世家肯定也受损,要是给灾民高伟还不心疼,就怕这些世家大族和手下的依附人,不交税不说还冒领灾民的粮食,只好人赵郡王高睿多开粥铺,起码不让灾民饿肚子。

    “陛下,胡兰到了”崔佑当先走了进来,胡兰小心翼翼地跟着,眼睛不断地扫视宣阳宫里的一切,眼神里充满着好奇,如同崔佑的小跟班一样。

    等到见到高伟行礼之后,低头跪在哪里生怕惹怒高伟,高伟笑了一声道:“听说你是崔佑的同乡?”胡兰点了点头道:“是的,崔公公把我从洗衣局里提拔过来,命奴婢要好好侍奉陛下”

    “陛下,奴婢有罪”崔佑也跪下请罪,吓得胡兰头挨着地全身颤抖不断,高伟挥了挥手无所谓道:“无碍,朕只不过问问而已”

    在处理完琅琊王高俨,厍狄伏连的事后,高伟本着卧榻之侧岂容他人安睡的道理,直接下令博陵崔家交出安插在邺城皇宫的太监宫女的名单。

    经过一场清洗之后,高伟只留下一个崔佑,剩下的全部贬到去守皇陵,一时间皇宫内缺了许多管事的,高伟让门下省挑选了一批身家清白的太监充实皇宫,胡兰很幸运被派到高伟身边。

    胡兰正好是崔佑的同乡,崔佑为照顾自己的同乡,上次去洛阳宣旨的差事落到他的头上,高伟知道这件事却没想怎么样,当着崔佑的面提起,也算一个小小的警告吧。

    “胡兰,你此去洛阳,左丞相斛律光对祖珽当尚书令,此事如何看的?”高伟问道。

    胡兰眼珠子乱转脱口而出道:“左丞相不是很高兴,他不让”话还没说完,崔佑在一旁斥责道:“休要胡言乱语,左丞相可是国丈”

    高伟脸色一沉咳嗽了一声,崔佑连忙俯身请罪,胡兰也立刻闭口不言。

    “为什么你觉得他不高兴呢?”高伟好奇地询问道,胡兰看了一眼趴在地上的崔佑道:“奴婢宣旨时,左丞相竟然派人阻拦,幸好洛阳刺史独孤大人替奴婢解了围”

    高伟哦了一声问道:“然后呢?”胡兰看了一眼崔佑答道:“然后左丞相就站在一堆泥沙作成的小山旁边看个没完,最后还是独孤大人送奴婢离开的”

    高伟心里松了一口气道:“好了,你先出去吧,崔佑你留下”胡兰有些不明所以地退了出去,留崔佑一个后,高伟有些不满道:“你是不是收了左丞相的贿赂了,不然你怎么一直帮斛律光说话”

    崔佑抬起头带着哭腔道:“陛下,你真是冤枉奴婢,奴婢对陛下忠心耿耿,若有半点二心当不得好死,臣只是觉得左丞相是个好人,不想陛下将来失去一个能征善战的大将军”说完磕了三个响头。

    “行了,你哭哭啼啼的,朕问你,你觉得朕将来会成为一位能征善战的大将军吗?就像神武帝那样”高伟略微有些兴奋道。

    崔佑抬头看了高伟一眼道:“陛下,你想打仗?打仗可苦了”高伟两眼一瞪拍了下案几道:“朕就是不怕苦,朕就是缺少一个证明自己的机会”

    “是是,陛下以后会是一位神武无敌的大将军,只不过缺少一个机会罢了”崔佑赔笑道,看着崔佑略显浮夸的演技,高伟觉得崔佑说的话怎么不可信那。

    “陛下,前线传来战报”殿外有人禀告道,高伟一听正事要紧,喝道:“立刻送进来”崔佑赶紧跑过去接过后呈给高伟。

    高伟打开一看,义阳郡和城阳两郡被北周的权景宣拿下,高伟一看日期半个月前的,没想到山南的权景宣来趁火打劫,两郡之地都被占了,虽不知道权景宣下一步如何?但是高伟也不能不管,不然以后谁都想来他的大齐家里逛逛。

    高长恭已经领兵在平阳一带驻防,斛律光独自面对宇文护的二十多万大军,两人短时间之内肯定是赶不过来的,段韶还在养病之中。

    高伟想了半天都不知道,该派谁去击退北周的荆襄军,权景宣也是能征善战之将,要是派高阿那肱之流,肯定是送人头,搞不好可能偷鸡不成蚀把米。

    高伟在宣阳殿内来回踱步,突然脑海里闪出一个人来,南梁王琳,此人原来是王僧辩手下的将军,后来为王僧辩报仇与陈霸先交战,后来败退投降北齐,到邺城被封为寓公。

    此人可是打败过南陈吴明彻的男人,此时失陷的义阳郡和城阳郡都在郢州,以前郢州是王琳的起兵的老巢,让王琳打北周的韦孝宽估计够呛,但是打败权景宣想来问题不大。

    想到了就要作这是高伟的风格,旋即吩咐道:“宣寓公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