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之小虫成神-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论如何平定冀州黑山军的事情。其实在朝会之前,汉灵帝已经默认要派我出征的事宜了,就连朝堂上的其他大臣也认为此次平定黑山军的将领非我莫属,可是当我一说再加派军队去冀州就会影响洛阳城乃至整个司隶的防备力量时,汉灵帝立马就犹豫了。

    于是此时,我就把与陈群提前商量的方略说了出来。汉灵帝本来就最怕麻烦,现在一听不用再派军队了,果然大为开心,大加赞扬了我一番,当场就同意了我的诏安策略。同时,在朝堂上一些其他大臣老狐狸的参谋下,诏安策略改成了派人通知张燕,让张燕派使者到京城洛阳,上书朝廷请求归降。这样既完成了诏安,又保全了朝廷的面子。

    几日之后,当汉灵帝的使者到达张燕领地之后,张燕也很上道,没几天就回派使者入京,向汉灵帝表示臣服。于是汉灵帝就此任命张燕为平难中郎将,让他管理黄河以北山区的一切行政、治安事务。而且张燕每年可以向朝廷推荐孝廉,并派遣计吏到洛阳汇报。从此以后,让人棘手的冀州战事总算是暂时平定了下来。

    这一天,我和陈群聊完一些公务后,突然想起陈群的识人之才比崔林还要高一个档次,就问陈群道:“长文,你在朝野中也认识一些贤才,不知你有没有合适的人选,来增强咱们郎中令府的实力呢?”

    陈群说道:“向主公举贤任能是属下分内之事。原本陈群觉得自己初来乍到,不好向主公推举人才,如今主公问起了,那陈群就妄言几句了。我认为,荀文若、荀公达、荀休若、荀友若、荀仲豫等人都有当今无双之才。”

    我点了点头,知道陈群说的就是三大家族之一荀家的荀彧、荀攸、荀衍、荀谌、荀悦等人,就说道:“长文倒是对这荀家子弟推崇备至呢。我以前也想和荀家子弟结交,不过他们似乎家规甚严,很少有答应出仕的人。不知长文有没有办法,能拉几个人才进咱们郎中令府呢?”

    只见陈群微微笑了笑,说道:“大人请放心。陈群推荐这几个荀家子弟也不是无的放矢的。最近几日,陈群从一些知交好友中了解到,荀家第三代、第四代的子弟居然要集中出仕了。而主公的郎中令府很被一些荀家子弟看好,我想即使陈群不说,过一阵子也会有一些荀家子弟来投奔主公的。”

    “什么?荀家子弟居然要集中出仕了?”我诧异的说道。

    要说这天下世家中,因为占有了大量资源的关系,所以每个世家都会出那么一两个贤才。但是人才并不仅仅是资源能堆得起来的,所以在各大世家一两个天才的背后,往往还有大量的庸才。就像我曾经见过的崔家子弟,除了崔琰表现出色,崔林潜龙在渊之外,他们家其他的兄弟都是属性50点、60点的垃圾。

    而在整个大汉朝所有世家中,只有一个家族是个例外,那就是荀氏家族。荀氏家族不但极其善于教授子弟,而且荀家的子孙个个聪颖异常,几乎每个嫡系的荀家子弟都能够成才。在荀家的二代子弟中,就曾经出了“荀氏八龙”八个极其出色的人才。到了第三代、第四代子弟时,虽然他们还都没有出仕,但也早有声名传出。像三代子弟荀悦、荀衍、荀彧、荀谌个个都是人才,而四代子弟则以荀祈、荀攸、荀恽为代表,也着实出了几个颇有声望的天才。只是不知道在这荀家子弟出仕的过程中,我能捞到几个人才呢?

    此时我又向陈群问道:“荀家子弟不会无缘无故的一起出仕吧?长文知道不知道他们这次出仕的原因呢?”

    只见陈群笑了笑,说道:“属下对于荀家的目的也只是猜测。不如主公到时直接问这些荀家子弟好了,也可以把这个问题当做是对来投奔的荀家子弟的一种考验。”

    我笑着点了点头,说道:“有长文为我谋划,想来这次我又要得到几个贤才了。”

    几天之后,我刚从太子刘辩那里回来,陈群就来到我的面前说道:“主公,好消息!今日荀家的荀彧、荀谌两个人联袂来访。现在他们正在大厅之中等候,想来属下前几日和主公说起过的事情是真的了!”

    我一听两个荀氏子弟居然主动找上门了,心中不由得一阵鸡冻。我略微检查了一下我的穿着,就和陈群一起来到了大厅之中。这时,只见大厅的座椅上正坐着两个年轻人。他们都是二十岁左右,穿着得体,举止文雅,一看就是大家族的子弟。

    我拱手行礼道:“刘某不知两位贤才莅临寒舍,让二位荀兄久候了!失礼之处,还望二位海涵!”

    这两个年轻人也从容不迫的站起来行礼,说道:“不敢!末学后进,荀家弟子荀彧、荀谌拜见靖武侯、郎中令大人!”

    双方行礼落座之后,我才说道:“前些日子,刘某听说荀家第三代、第四代子弟要集中出仕,不禁惊喜交加。荀家上一代就有荀氏八龙闻名天下,如今第三代子弟必定更胜先贤。我郎中令府早就拭目以待,想要结交文若兄、友若兄这样的贤才了。没想到两位俊才居然能莅临我的郎中令府,真让我喜不自胜啊!想来,今日两位荀兄前来,必然能够赐教于我啊!”

    荀彧和荀谌对视一眼,两人眼中都有喜色,显然他们对于我张嘴就能叫出他们的表字来,也是非常高兴。两人交换了一下眼神后,由荀彧开口说道:“不敢,不敢!早就听说靖武侯、郎中令刘剑刘大人恭谨持让,喜爱结交天下英才,如今一见之下更让我兄弟二人心生欢喜。今日我兄弟二人冒昧想向大人诉说平生所学,有污清听,还希望能够入得大人法眼之中啊!”

第88章 王佐之才荀彧() 
我笑了笑,心想这些世家子弟倒是客气的很呢。既然你想在我面前一展所长,那我正好听听你们的本领。于是我就说:“岂敢,岂敢!我也是早就听说过两位荀兄的大才。文若兄和友若兄的才华一定是好的,还请赐教!”

    荀彧不卑不亢的从椅子中站了起来,说道:“天发杀机,斗转星移;地发杀机,龙蛇起陆;人发杀机,天地反覆;天人合德,万变定基。在去年,将军刚刚平定了黄巾之乱,但今年冀州、幽州、益州、扬州等地又民变四起。难道这些平民就不怕朝廷手中的钢刀吗?可是在这些平民生活无以为继的时候,也只好选择冒险一搏。当今天下,上有昏君奢靡无度,中有世家贪得无厌、不断膨胀,下有百姓民心思乱。我想包括刘大人在内的很多人都明白,这天下只会越来越乱,而不会越来越太平吧?

    大汉朝开国四百年来,没有比今日更需要一位可以平定天下的英雄。刘将军曾经在去年平定了天下几十万黄巾,无论是胆识、兵法,还是魄力,都让荀彧仰慕。因为荀彧知道,要想真正的靖平天下,除了得民心、聚军心,以及审时度势的智慧外,还要有拨乱反正的决心。而我兄弟二人不才,就是看中了大人这份敢为天下先的决心,所以才来投靠将军。”

    我微微一笑,说道:“文若先生抬爱,刘某愧不敢当啊!不过刘某还有请问一句,在先生眼里,这天下应该如何拨乱反正,刘某应该怎样做才能再还天下一个太平盛世呢?”

    荀彧眼睛一亮,继续说道:“为天下开创太平盛世,还要王道与霸道同时使用。如今天下民心思乱,这是我大汉朝气运使然。在这个纷乱的时局,刘将军已得封万户侯,得天下之仰望,此时正是英雄崛起之时。我曾听人说过,将军说要‘通民情,惠民生,聚民心’,但彧以为对于民生,堵不如疏,让百姓找到生活的出路才是长治久安之策。对于天下也是同样道理,让天下所有人找寻到一条出路,才是刘将军最终的目的。

    如今天下最大的问题不在最上层的皇家,也不在最下层的百姓,而是在中层世家大量的兼并土地。现在很多农户耕者无田,所以才这么容易被别有用心者蛊惑,最终成了反贼。所以荀彧认为,要将土地重新还给农户,才是长治久安的根本之策。假如将军今后再平定一方叛乱后,不可立即撤兵,而应该借机彻查当地官员、世家的贪污不法之行为,代天子处斩不法官员,甚至可以将世家非法所得的土地分给百姓耕种。当百姓有了土地,未来也就有了希望。那么天下的太平才真正成为可以期待的事情。”

    听荀彧说到这里,我不禁有些乐了,荀彧说的不就是汉朝版的“打土豪、分田地”吗?他一个世家子弟居然要拿天下的官员和世家开刀,看来他的拳拳报国之心还真是不容怀疑啊!这时候该我表态了,我站起来对荀彧说道:“今日听先生一席话,让刘某如拨云见日一般。先生此番言语正指出了天下纷乱的症结所在。早就听说荀彧荀文若有王佐之才,今日一见更胜闻名,刘某受教了!”

    这时,我又转向荀谌说道:“令兄文若兄的高才刘某已经领教了,不知友若先生是否也有赐教之处呢?”

    荀谌看我给了他说话的机会,连忙站起来,说道:“不敢!我的才能与三哥相比就像萤火之光比之皓月一般。只是在三哥的大才之下,荀谌还能多少尽到些拾掇补遗的作用。今日不揣冒昧,也发表一下我的愚见。”

    我微微躬身,说道:“友若兄客气了,请讲!”

    此时荀谌微微一笑,说道:“刚才我三哥给将军说要破除土地兼并现象,那是靖平天下的根本之策。但我认为人力有穷尽,成大事者必须广招忠义之士。而且所有世家也不是天下乌鸦一般黑。兵者乃不祥之器,非不得已而用之。当年高祖和光武帝之所以能得天下,很大原因是得到了许多世家的支持。如今天下纷乱,不仅是黎民百姓不知何以相处,就连一些素有贤德的王公世家也找不着方向了。假如刘将军相信荀某,谌愿意替将军广为游说,让将军不花一毫一厘就能得到更多的支持。从而让将军在靖平天下的过程中,少走一点弯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