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在没有女人的春秋战国里-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顿了一下,公孙启起身对太子长拜,道:“我中山国,不论人口、土地皆不如晋国,亦不如燕国,敢问太子,我中山与晋国可是死敌否?我中山若犯燕,晋国会否坐视我国与燕国有战而不动?我中山可能敌住两面与两个强于我国的国家有战而能胜?燕国太子服人,当世名将,昔日夏瑜在齐国时退晋破越,却在燕太子服人手中没讨得好去,我燕国可有强于服人的名将?”

    太子被公孙启这一连串的发问给问得沉默了,而太子身侧的公子喜一见太子沉默却急了,道:“晋国虽强,但国力早已不弱巅峰之时,赵志父老矣,燕国素来贫弱,于列国之中不见声名,再者我们有齐国的支持,齐国是不逊于晋国的当世大国,齐国联合我们攻打燕国,乃是千载难逢的良机,况且我听说晋燕要联昏了,若是我们坐视晋燕联昏,岂不是要两面受敌。”

    太子又被公子喜的话说得有点犹豫,公孙启见状,心中无奈,暗叹太子不及乃父多矣,面上却仍是平和的道:“晋国国力确实不及巅峰之时,可难道我中山便没有在二十年前元气大伤吗?晋国即使不复昔日全盛之态,难道就是我中山能够撼动的?昔年楚国何等国力,亦是在两面消耗之下几被吴亡,我中山国力有过昔年的楚国吗?”

    公子喜一时语塞,随即便冷笑一声,道:“卿大夫您真是能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啊。”

    公孙启淡淡道:“威风都是要以国力为依托的。”

    公子喜再次被弄得语塞,怒了,道:“难道我们就坐视燕人如我边界,屠我军卒吗?”

    公孙启沉默了下,然后道:“派使节前去齐国质问,若想动作,也要先礼后兵。”

    公子喜拍桌子道:“太窝囊了!”

    公孙启没再说话了,而太子则是满脸犹豫神情。

    齐国,临淄。

    田襄正在内室一边饮酒一边与自己的内佐田赵氏下棋,执白落子,道:“你觉得中山国会上钩吗?”

    田赵氏执黑子落子,道:“不知道。”

    田襄脸上倒是显出了几分有趣的表情,道:“这是你定的计划,你怎么会不知?”

    田赵氏一边盯着棋盘思索如何落子一边道:“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公子白传过来的话是他的心腹绝对可靠,不过公子白那人,比之其弟服人,在看人的眼光这事儿上,却是差上不少,所以能否跳动中山国之事还在未知。”

    田襄看着田赵氏,道:“你父亲让你适人,不觉得可惜吗?”

    田赵氏道:“父亲可能是怕我留在赵氏,会使得赵氏有萧墙之祸吧。”

    这话虽然没说透,但田襄已经明白言下之意——赵志父害怕这个庶子威胁赵氏嗣卿的地位,造成赵氏继承之事上的内斗,挑眉道:“赵氏嗣卿比你有才干?”

    田赵氏听田襄的问话,脸上神情微微收敛了些,良久,道:“你说无恤吗?他,才干是否过我到不可知,但他比我坚韧,比我更适合做赵氏家主。”

    田襄奇道:“赵无恤,好像他也是赵志父庶子,其人能得你如此称赞?”

    田赵氏倒是笑了,道:“夫主还真会夸人,这算是夸我才干过人吗?”

    田襄道:“你若非才干过人,怎么能想出这等挑逗列国诸侯的计策。”

    田赵氏微微叹息了一声,道:“可惜这等精妙计策却并不是我想出来了。”

    田襄更是惊奇了,道:“不是你,那是哪位贤士?”

    田赵氏道:“就是想出跳动燕国、越国与晋国协同攻伐齐国,三国伐齐的那个人。”

    田襄微微皱眉,他当然不喜欢那个想出三国伐齐计策的人,毕竟两年前的那次大战让齐国受创非浅,差点让田氏覆亡,但若是能收揽这等贤士,这些过往的恩怨,倒是也可以放放,田襄自问自己的肚量还没那么小,便道:“这人是名为何?”

    田赵氏目中有复杂的神情,良久,道:“夫主知道一个叫做申子离的人吗?”

    田襄的神色瞬时变了,他当然知道申子离,他不仅知道申子离,他还知道这人是晋国派到齐国的卧底,在坑了齐国之后还大摇大摆的回晋国当了大官,他还知道就是这人害的阿瑜……

    看着田襄铁青的脸色,田赵氏有一种果然如此的感慨,然而令田赵氏意外的是,田襄竟然渐渐将那简直要化成实质的怒气渐渐收了回去,面色恢复了平静,淡淡的问道:“申子离?他不是赞成晋国燕国联盟吗?听说此次晋国与燕国意图联昏他出了不少力。”

    田赵氏神色间有淡淡的感概,道:“这世间有一种人,他们爱功名利禄却不是仅仅爱功名利禄,而是享受为人上人享人所不能享华贵的感觉,这种人永远不会满足,永远不会安于平庸,永远唯恐天下不乱,这天下无战事无纷争了,他们这种人就没用武之地了。”田赵氏顿了下,道,“我与阳虎关系不错,离国前我去见过他,想他请教在齐国立身之法,他想我推荐申子离,我当时有和夫主你一样的疑惑,然后阳虎对我说了刚才那番话,他说申子离从来不是一个甘于寂寞的人,他喜欢展示自己的才华,享受将天下人当做棋子自己做棋手的感觉,一旦在晋国朝堂呆久了,申子离很快就会觉得无聊,所以只要我去向申子离问计,只要时机合当,他会帮我。”

    田襄没说话,良久,道:“此人毫无忠诚可言,不可信。”

    田赵氏淡淡道:“没人说他可信,但他的确有用,他的计策十有□□都是有用的。”

    燕国,蓟都太子府。

    孤竹存阿应邀来太子府,落座之后只见夏瑜,疑惑问道:“太子不在?”

    主座上的夏瑜笑道:“太子挂心渔阳那支常备军的驯良状况,太子说要练出一支像样的骑兵,所以趁着这几日有空闲,就去渔阳了。”

    孤竹存阿在心里吐糟服人这个总是太过认真的性格,然后道:“不知内佐邀我入府,有何事相商?”

    孤竹存阿不想和夏瑜绕弯子,所以有话直说了,而夏瑜也不喜欢搞贵族间诗歌场合然后隐晦的表达那种烦人的套路,也直说了,道:“太傅和申子离熟悉吗?”

第134章() 
孤竹存阿对夏瑜的突然发问有些诧异;道:“申子离?”

    夏瑜道:“燕晋联昏你知道吗?”

    孤竹存阿听夏瑜提到燕晋联昏;以为猜到夏瑜问话的意涵,稍微沉吟一下,道:“这两年申子离帮了我们不少,我听说此次燕晋联昏也是申子离从中牵引,若想加快燕晋联昏倒是可以从申子离处多使些气力。”这所谓的气力;其实就是钱财的意思,只是孤竹存阿没说的这么白。

    夏瑜稍微静默了一会儿,然后突然转移话题;道:“太傅如何看我燕国贫弱之事?”

    孤竹存阿一愣;没想到夏瑜会突然转移话题;微微皱眉;道:“内佐此言何意?”

    夏瑜给自己倒了杯酒;神色很是平静,似乎这些话他已经思索过很久,已经有了答案,所以此时即使说将出来也格外悠然,道:“燕国贫弱,要因之一,只怕是国内封君太多。”

    孤竹存阿神色巨变,下意识的看了看左右,夏瑜见孤竹存阿此时神情,倒是笑了,道:“这是我的内堂,你我的对话不会外传。”

    孤竹存阿看着夏瑜,似乎在猜测对方说这话的目的,看到对方平静的眼神,再联想到服人曾经与自己的那次深谈,此时也多少明白夏瑜话中意涵,长叹一声,道:“这是个蜂窝,碰不得。”

    夏瑜也没去理会孤竹存阿的那点叹息感慨,直接道:“我初入燕国时,对燕国上下了解不深,虽有所知,但难免流于表面,这两年倒是知道的多了些。”转了转手中的酒杯,夏瑜,道,“燕国立国日久,从召公立国起便姑悬北地,国中贵族数百年繁衍生息,人数众多,燕国国土远不如楚国广大,但封君数量却几近与楚国持平,甚至有过之,国君直属封地日渐缩小,府库入不敷出,燕国之弱,封君太多,权力太大,只怕是重因之一。”

    孤竹存阿沉默良久,最后开口道:“燕国封君权重,君权不振,已经是累世旧患,其实燕国朝中不乏有识之士了解此中弊病,只是……哎……若是当真要产出封君,只怕忠凛如公伯厚,亦会反对。”

    何止会反对,只怕到时朝中贵戚十有□□是要造反的!封君封地是这些贵族的命脉,只要有封地在,贵族传给正长子,正长子再传正长孙,可以说贵族便世世代代都是贵族,若是有谁敢动封地,就等于动了所有贵族的根本利益,会惹得贵族集体造反的。

    孤竹存阿没有明说,而是隐晦的道:“太子幼年长在民间,乃是因为昔日燕国宫廷政变,内佐可知当年政变原由?”

    夏瑜一愣,这他倒是不知。

    孤竹存阿道:“太子祖父,就是当今国君的父亲,先君简公也曾经深感燕国君权不振,意图振兴,却被国中贵戚群起而攻之,简公身死,当今国君在那次叛乱过后,与国中贵戚多恩惠,这几十年倒是相安无事了。”

    夏瑜敲了敲案几,然后道:“以肉饲虎,只怕贪得无厌。”

    孤竹存阿苦笑道:“这也是没有法子的法子,老实讲,我是一穷二白,若是我有幸为国立功,也得封地养生,我也会反对消减封君之权。”

    夏瑜没说话,而是饮了口酒,然后道:“这两年太子一直对昔日赵志父在平定晋国叛乱的铁之战中运用的军功爵制很感兴趣,他打算在渔阳那只常备军上试验这个制度,只是国中拿不出足够土地作为奖励。”

    晋国做为霸主之国,内部的一举一动都引诸侯侧目,孤竹存阿即使不是军中将领,也对赵志父在铁之战中采取的种种策略知道的颇为清楚,当时赵志父当众立誓:如战胜敌人,上大夫得县、下大夫得郡,士得良田十万亩、庶人工商可为官,奴隶可获得自由。

    也正是因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