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在没有女人的春秋战国里-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夏瑜冷笑一声,道:“方才士子论战,论及列国局势,那么多士子都没说出个子丑寅卯,更有许多不堪言语,只有申子离侃侃而谈,有根有据,又风度翩然,况且他公开指责于我,坦诚与我又旧怨,若是我燕国此时驱赶他,传扬出去,哪个士子还会真心认为我燕国是真心招纳有才之士,逐一人是小,只怕从今以后天下有才干的人都会望我燕国而却步,这其中关节,别说君上你想不明白。”

    说道此处,夏瑜心中更是恼恨,回想起方才在申子离在大殿上侃侃而谈的样子:

    “今者,燕国虽然贵为伯国,但燕国地处偏北,而王室在晋之南,燕国虽继桓公、文公后,再次以尊王攘夷为旌旗,可若是王室有事,燕国旦夕难及,而若不能及,在天下诸侯必然向背……”

    要知道申子离是晋国大夫之爵,这些年先是跟随赵志父出谋划策,其后又在魏氏之中颇多实权,他的见识,自然比那些没有实务经验,只知道空谈的士子要强上数倍都不止,一番议论下来,不仅士子叹服,就连许多旁听的燕国朝臣都有几分听进去了,尤其是申子离最后的建议,道:“齐国田氏,逐君篡逆,昔日霸主晋国执政赵志父曾经奉王命讨伐不协,今燕国为霸主,当号令天下诸侯,伐田正礼,分数应当,此其一也;再者,田氏昔日攻侵燕国,燕国先君先国俌死而殉国,今日才得归葬旧陵寝,此天下皆知,燕国以贵为伯国,若不一雪旧耻,何以立威于天下!”

    伐齐国,申子离是在鼓动燕国伐齐!让燕国与齐国相争,就能给韩赵魏喘息转缓的余地!

    这等居心,不难看出,但此时的关键不在于是不是能看出申子离的用心,而是在于申子离的话是不是能挑动燕国国内许多人的心思。

    昔年齐国攻燕,燕国百姓死伤惨重,燕国的中层贵族,也有不少伤亡,几乎可以说是家家有人丧命,就是这么多年来服人陆陆续续培养起来的武卫军官中,也有不少家人死于二十年前那次因为齐国攻燕的巨变里,对齐国对田氏的复仇之心,从未止歇,只是这么多年来,燕国一直在卧薪尝胆,同时也在不断的扩张,在北地时是对蛮夷,还于旧都后是对晋国,所以一直没有精力分出手来对付齐国。

    可是此时此刻,情势却是变了,燕国称霸,士气高昂,燕国朝臣军士,骄横之气日胜,这个时候,申子离提出伐田,又是以维护礼教的大义为名,很轻易的就挑起了朝堂的复仇之心,拨动了朝局的变化。

    说到底,还是朝中有人有此心,先到此处,夏瑜心中一凛,转头看向服人,有些不确定的问道:“君上对此事如何看法?”

    服人方才似在思索什么,此时听夏瑜有问,微微沉默,良久,道:“申子离别有用心,只是朝中确实有伐齐之心。”

    夏瑜看着服人,似乎再仔细的试图从服人那一贯没什么表情的脸上辨别出什么来,眼中有很复杂的神色,轻声道:“君上不想伐齐复仇吗?”

    服人倒很是坦然,道:“想,可是我也知道,这几年我们扩张的太快了,最起码要歇几年,把到手的土地吞下去才好再动作。”

    夏瑜心中微微松了口气,神色也放松下来,道:“君上英明,此时我燕国的军队分散在各处,北地要留军镇守,防止周边蛮夷升逆乱之心,中山新土,人心为附,尤其需要重军镇压,靠近晋国的领土也缺不得人,要防备韩赵魏,此时我们分不出太多人手去打齐国,就算要打,也要等几年……”

    服人叹道:“这我如何不知,放心,我还没那么容易上申子离的当。”

    夏瑜微微放下心来,其实从头到尾,他担心的就只有服人一人,而只要作为国君的服人不动摇,申子离怎么说都是白扯,而朝中那些私下叫嚣开战的战将也只是白叫嚣而已。

    此时的夏瑜尚未还不知道他这颗刚刚放下的心,要在短短一个月后便再次提起来。

    一个月后,燕国朝堂接获军报,齐国集结大军,以田舒为将,北上来攻,而早在这份军报送到燕国庙堂前,夏瑜就已经知道或者说“看到”齐国地方的变化,立时便明白过来几分内情,几乎快要把一口牙都要碎了。

    军报送到朝堂上来的同一时间,夏瑜召在客馆的申子离,看着向自己施礼的往昔“仇雠”,夏瑜面若寒冰,目若结霜,道:“你早就打算好了,在齐国是就已经鼓动得田襄下定决心派兵北上,然后你在借着我燕国召天下士子入燕的时机,借机宣扬攻伐田氏的主张,好计谋啊。”

    申子离神色自若,道:“国俌谬赞了。”

    夏瑜淡淡的扫了申子离一眼,然后低头看了眼手中正在把玩的黑色棋子,忽然道:“你会下棋吗?”

    申子离没想到夏瑜突然转移话题,但神色如常,行礼回道:“略知一二,但不擅长。”

    夏瑜把玩着手中的棋子,道:“我也不擅长,和别人下总是输,既然申先生您也不擅长,那就时常进宫陪我下下棋吧。”

    话音方落,还未待申子离反应过来,夏瑜已经淡淡道:“我已经禀告过君上,拜申先生为客卿,在这城中为先生起了座宅邸,先生安心在燕国住下吧。”

    齐国的北伐,再次挑动了燕国朝堂的局势,那在士子论战中被申子离鼓动起来的燕国朝臣向齐国复仇的心思,方才被国君与国俌强自按下,此时却一下子燃烧的更加剧烈了。

    我们不去找你算账复仇,你还敢来打我们!

    有这等心思的燕国武将为数不少,忙腔怒火磨刀霍霍准备要给齐国人教训的士卒求战的心却是只比朝中将领更炙热,这不仅仅是因为复仇之心,更是因为平民有战才能得爵的军功爵制度。

    齐国大军北上,燕国必然也要调集军队准备应付,但是何人为将呢?

    田舒是良将,这点没人否认,现在燕国朝中的良将也不少,比如此时镇守新并吞国土的杞熏、齐吕,在北地无终城镇守的杨之孙,此时留守易水旧地的秦开、吴豹,还有许多出身武卫军官在这几场战役里都表现出色的许多年轻将领,但资历深一点的,现在都在镇守地方,资历不那么够的年轻将领,对上田舒不知道能不能打赢,要知道燕国现在的军队很多分散在各处,就如同夏瑜分析的那般:北方镇守无终城及周围郡县的军队不能动,中山和晋国这些新吞并的土地的镇守军此时人数已经不多,要防备宵小蛮夷,也不能动,所以此时燕国易水两岸能调集起来的士兵,并不是非常多,约莫在十万左右,与军报上写的齐国的十五万人相比,要少五万人众,算是以少抗多。

    人数少几万,兵力上不占优势,可燕国的武器更加精良,弓弩更加强悍,这可以算是抵上一部分战力,勉强与齐国打个平手,而在这种双方战力都不占优势的情况下,选将就尤其需要慎重。

    田舒是良将,这点没人否认,朝中这些叫嚣着要领军出战的年轻将领能不能是田舒的对手,这谁也不知道,所以服人也不会轻易将这主将之位给这些不知道能不能打败田舒的年轻人,朝中若说领军能力在田舒之上的,也不是没有,正好有俩——服人和夏瑜。

    只有这两人领军,可以说有把握战胜田舒,可是问题来了,前段时日申子离挑拨伐田,也就是伐齐,夏瑜极力反对的事情,并不是秘密,朝中很多人都知道,此时燕国没去打齐国而齐国反过来招惹燕国了,这会儿让夏瑜整个极力反对找齐国人麻烦的国俌出战,众将心中难免疑虑。

    夏瑜在燕国掌政快二十年了,威望极高,功绩大家也都看得见,当日燕国明着去攻打中山,暗地里是海上运兵收复旧土,这么要紧的战役夏瑜以内室身份领军,都没人有多余的话说,众人对夏瑜领军的能力没有质疑,却是对夏瑜是否有新与齐国为敌有不少疑虑。

    也就在燕国朝堂为点将议论的时候,易城中突然谣言纷纷而起,说是燕国国俌之所以不愿意打齐国是因为自己本身就是齐国出身,加之与田舒私交甚笃,所以不愿意与田舒与齐国为敌。

    这谣言一出,夏瑜还没什么反应呢,燕君服人倒是大怒,下令全城彻查传播这谣言的人,这一彻查,倒是查出了不少齐国在燕国的探子暗桩,也算是小有收获,不过这样一来,夏瑜也没法子领兵了,为曾出征则兵将疑心于主帅,这仗还未打就算是输了。

    所以一番闹腾,最后数来数去,就是只能由服人这个燕国国君亲自领军出征了。

    服人点将出征那天,自然还是要有誓师大会的,国君出征,国俌镇守国内,这二十年来燕国也算是惯例了,大家操作起来也都跟着流程,驾轻就熟。

    送走服人和出征的大军,夏瑜便召申子离这位客卿入宫“下棋”,申子离没说谎,他的围棋确实下的不怎么样,和夏瑜这个也不怎么样的臭棋篓子凑在一起,竟是旗鼓相当,谁都下不赢谁,两人在棋盘上闲闲的落子,夏瑜一边落子一边道:“我知道这里少不得申先生的手笔,只是有些不明白,你弄出这么多事情来,有什么用处?我燕国还是会赢。”

    服人的本事夏瑜知道,他领军主帅这里就不会有什么犯错误的机会,论军力、装备、士气、战心,燕国都不会输给齐国,甚至更强,那么申子离这么场时间的忙碌到底为的是什么,仅仅是为了让齐国与燕国一战,然后为韩赵魏争取喘息时间吗?

    申子离见夏瑜落完子了,也悠悠闲闲的执子落于棋盘之上,道:“国俌知道你的老师昔年对你曾经有过评语吗?”

    夏瑜执子未落,看着棋盘,也没抬头,道:“哦?这我倒是不知。”

    申子离微微一笑,道:“国俌不愿回想起齐国过往,只怕是伤心太过吧。”

    见夏瑜没回应,申子离笑了笑,接着道:“齐国老太师昔年评价国俌,说‘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