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汉王朝之文景治世-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持。

    皇上是个孝子,历来不惹母亲生气,当然顺着母亲的心坎说:“太后所言极是,江都王刘非在战场上表现不错,朕因而赐予他天子旌旗,以示褒奖,使他显名诸侯。”

    栗妃是个醋罐子,听了太后和皇上夸奖刘非的话,心中一阵酸溜溜的,很不是滋味,嘴上揶揄说:“刘非这孩子出息,给程娘娘争脸。”说着,一双眼睛微微撩开,睨一眼程姬,带着颇不服气的神色。

    后宫的嫔妃历来明争暗斗,对栗妃偏激、刻薄和狭隘的性格,程姬平素领教过多次,此时听她话中有刺,心里尽管不悦,但为了不让太后和皇上看笑话,不愿意与她争短长。她想了想,笑着说:“刘非再有出息,也没有刘荣出息,刘荣被立为太子,乃国家储君,尊贵无比,谁能比得上啊,臣妾将来借光,刘非将来借光。”

    两个后宫嫔妃的对话传入窦太后耳朵,她隐隐感觉两位嫔妃你执着刀,我执着枪,针尖对麦芒,不由眉头微微一皱,用敲打的口气说:“什么你的儿子出息,什么她的儿子出息,都是一家人。只要和和睦睦,便是齐天洪福,你们呀,何时才能让哀家的耳根清静?”

    皇上睃一眼栗妃,心说爱妃你什么都好,就是心胸狭隘,口没遮拦,将来母以子贵,迟早要被立为皇后,一旦当了皇后,将统御六宫,母仪天下,以目前这个人人都烦的德行,行吗?皇上每当想到这个问题,脑子里总是打一个大大的问号。他灵机一动,呵呵一笑,赶紧打圆场说:“今天是个高兴的日子,咱们不谈这些你长我短、有伤和气的话。”

    刘荣是个宽容的人,暗暗埋怨母亲:皇弟从遥远的封国回来,又没招惹咱,你的反应何必如此过敏呢?未免太过分。

    刘非虽然年龄不大,但复杂的战场环境锻炼了他,养成敏锐的视觉,看母亲被栗妃讽刺嘲弄,胸中愀然不乐,只是碍于皇太后和父皇在场,才嘴上没说一句怨语。

    一场不愉快的插曲过后,栗妃和程姬谁都不说话,空气几乎为之凝滞。窦太后看这样僵持下去不行,便吩咐大家入席。

    香喷喷的菜肴被端上来,酒瓮的盖被拧下来,太后双手颤抖,端起一爵酒,笑吟吟说:“为给皇孙刘非接风洗尘,哀家特设此宴,来,让我们共同举起酒爵,喝。”说着,带头抿一小口。

    觥筹交错,一片劝酒的声音。有的拿起筷箸,抄起菜,送到嘴里,有滋有味咀嚼。皇上给太后夹一片猪肝,显得殷勤备至:“娘,你尝尝这道菜,太医说,对你的眼睛有好处。”

    “好,好,难得皇上一片孝心。”太后把猪肝送到嘴里,细嚼慢咽,等她把猪肝吃到肚里,开始忆苦思甜:“哀家小的时候,父母双亡,兄弟都小,家里吃了上顿没下顿,只好进宫当宫女,后来到了代国,跟了代王,日子才逐渐好转。”

    “奶奶,你老人家受苦了。”太子刘荣鼻翼一酸,晶莹的泪花在眼眶中不停地打圈。

    “是啊,奶奶,你老人家受苦了,真是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江都王刘非似乎意识到太后接下来将要说什么,在太子之后顺着太后的话说。

    窦太后仰天长叹一声:“平定诸吕之后,代王进了都城,登基称帝,也就是你们后来的文帝爷,在位二十三年,宫室苑囿无所增,后宫妃子的裙子不拖地,是一位典型的节俭皇帝。”

    随着太后的追忆,皇上也沉浸到对往事的追忆中:“先帝克勤克俭,以上率下,蔚然成风,皇儿深有体会啊。”

    “可现在的人不知惜福呀。”说到这里,窦太后好像触及到内心深处的伤痛,连连摇头说:“咱就一一说道说道,哀家说话重了,你们这些嫔妃、诸侯王,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内心不要埋怨哀家。”

    皇上正色说:“有朕在,谁敢对母后说个不字,朕绝不宽恕。”

    当时天下太平,赋税较轻,百姓的生活得到较大改善,一般忙于耕种,极少违法,只有一些皇亲国戚、地痞流氓不断滋扰生事,影响京城和地方的治安管理,其中窦太后娘家的几个不肖子孙就是其中的一部分,当他们的不法行为传到太后的耳朵,她听了很生气,决心采取有效措施,严加约束他们。她神色端肃说:“扶正先祛斜,正人先正己。哀家先从窦家说起,自从娘家出了几个纨绔子弟,他们依仗权势,横行京城,为所欲为,如果再纵容他们,只能让他们在犯罪的道路上越滑越远。”

    窦太后从娘家身上先找毛病,不护短,不包庇,光明磊落,襟怀坦白,让几个在座的人深感震惊,他们纷纷想:皇太后尚且如此,更遑论其他人,看来皇太后动真格了。

    皇上眨着一双澄澈的眼睛,不解地看着太后,只听太后凄婉地说:“他们的所作所为,太让哀家失望,必须想办法让他们收敛一下。”

    曾几何时,列侯、豪强地主以及宗族势力武断乡曲,陵横邦邑,不但民间屡有怨言,而且严重干扰朝廷政令的推行,皇上任用郅都、宁成等人,采取血腥手段,予以镇压,收到杀一儆百的效果,大大震慑这些不法分子,深受广大百姓的拥护和支持。面对扰乱京城治安的宗室外戚,皇上洞悉其奸,早想用同样的办法进行治理,只是碍于太后的面子,才没有付诸实施。如今太后发话,他无需投鼠忌器。他平抑一下不满的情绪,严肃地说:“朕完全赞同母后的看法,不能听之任之。他们一个个劣迹斑斑,铁证如山,一抓一个准,至于如何处理他们?最后听母后一句话。”

    窦太后瞪大一双瞎眼睛,冷面无情地说:“先派御史搜集他们的罪证,哀家要御史办成铁案,让他们无话可辨,省得他们来哀家的耳边聒噪。”

    “诺。”皇上爽快答应。

    母子俩一唱一和,配合默契,在座的栗妃、程姬、刘荣和刘非一个个噤若寒蝉,不知道他们下边将涉及到谁。果不其然,窦太后的话锋轻轻一转,矛头直指栗家:“栗娘娘。”

    “贱妾在。”

    “你是不是有一兄一弟?”

    “太后,贱妾是有一兄一弟,栗贲是兄,栗卿是弟。”栗妃听窦太后口气不对,心中一沉,暗叫不好,不过她素来争强好胜,不到黄河心不死,不见棺材不掉泪,想让她低头认错,那得拿出铁一般的事实,现在空口无凭,她当然死活不认账,只见她梗起脖子,瞪圆一双眼睛反问:“难道他们也触犯哪条王法不成?”

    窦太后鼻子重重地哼一声:“京城都传遍了,说他们支持博彩楼强占民田,强拆民屋,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栗娘娘你能否给哀家解释清楚,哀家虽然眼瞎,可哀家的耳朵不聋啊。”

    栗妃的脸刷地红一块,紫一块,急忙辩解说:“栗贲、栗卿弟兄俩一向守法,为人敦厚,说他们支持博彩楼强占民田,强拆民屋,打死贱妾也不相信,请太后不要轻信谣言。”

    没等太后说话,皇上脸一沉,呛了栗妃一句:“你好不懂事,太后说你,你不但不听,反而敢顶嘴?”

    “贱妾哪敢顶嘴?只是感到冤枉,辩解几句,这难道不允许吗?”栗妃接过皇上的话茬,一句接一句叫板。

    宫殿的气氛骤然紧张,窦太后满脸不悦地说:“栗妃既然这样说,皇上何不派御史调查此案,给哀家一个明白,还栗妃一个清白。”

    “诺。”皇上看太后脸色不悦,抱拳作揖,爽然答应,尽量讨取她的欢心。

    程姬看栗妃脸色忽而红,忽而紫,眼角露出一丝轻易不易察觉的讥笑,暗暗幸灾乐祸。不料窦太后把脸转向江都王刘非,用告诫他的语气说:“哀家跟了文帝三十多年,耳濡目染,潜移默化,养成节俭的习惯,每顿饭不过两个素菜,一碗小米粥。听说皇孙喜欢铺张浪费,爱住豪华宫殿,奢侈淫靡,长此以往,如何得了?”

    经过栗妃闹腾,江都王刘非突然学得聪明起来,他站起来,恭恭敬敬说:“正像奶奶说得那样,孙儿以前确实不懂节俭的道理,干了一些荒唐的事情,通过奶奶讲文帝爷的故事,孙儿今后要像文帝爷一样,像父皇一样,养成勤俭节约的家风。”

    “这话听得顺耳顺心。”窦太后点点头,扭过头,对皇上说:“这么多皇亲国戚,哀家不一一点评。请你们记住,国风节俭,国运长久;国风奢靡,国运短暂。”

    皇上感慨地说:“母后今天给朕上了一课,朕受益匪浅,决心在全国提倡节俭,不论是达官贵人,还是穷民百姓,都要精打细算,节俭度日,发现奢侈浪费,坚决制止。”

    “为在皇亲国戚中形成一种良好的风气,哀家决定在他们中间树立一个榜样,南皮侯窦彭祖乃谦谦君子,皇上以为如何?。”

    南皮侯窦彭祖是窦漪房的哥哥窦长君的儿子,诸吕之乱被平定之后,长君兄弟与窦漪房重新团聚。周勃、灌婴等人害怕窦氏重蹈诸吕之辙,挑选年长有节之士,与长君兄弟同居并行。通过长期影响,长君兄弟养成谦和退让的性格,没有因为尊贵而骄傲自大。轮到窦彭祖这一代人,秉承上一代良好家风,彬彬有礼,中规中矩。

    皇上略微沉吟,欣然同意:“太后的提议太好了,皇亲贵戚中确需这么一个人,就让他当奉常吧,九卿之一。”

    “好。”一股喜悦爬上窦太后的眉梢,她高兴地说:“哀家今天唠唠叨叨,是不是说多了?不管说多少,哀家用心良苦啊,来,宴会继续进行。”

    宴会继续进行,栗妃的胸中像有一团棉絮堵塞似的,说不出的憋闷,但皇上在现场,她不敢与太后较真,只好强装欢颜,陪着喝酒。江都王刘非表面上挨了太后几句训,但他能明显感觉出,太后是喜欢他的,也就没有太多的在意。宴会热热闹闹,形成预期高潮。

    几天之后,江都王刘非告别皇上和程姬,到广陵走马上任。

第314章 定位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