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汉王朝之文景治世-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321章 和亲但求真公主() 
七月下旬,匈奴右骨都侯带着二十多人的使团,来到长安,觐见皇上,说明军臣单于想要和亲的美意。

    右骨都侯一张圆脸厚墩墩的,看上去很和善,只听他说:“大单于自继位以来,一向奉行和亲政策,汉匈边境没有大的冲突,给双方带来实实在在的好处。”

    皇上知道匈奴比汉朝兵马强盛,汉朝现在兴兵讨伐匈奴不是时候,加上他本人也没有主动挑起战争的思想,便和蔼地说:“天下承平日久,老百姓安居乐业,要和平,不要战争,此乃天下大势,民心所向,希望右骨都侯把朕的心意捎给军臣大单于。”

    “和亲是维系双方和平的重要方式,大单于对此非常看重,希望陛下能与大单于相向而行,挑选一位最美丽的公主,前去和亲。大单于一定会以最高的礼节,封公主为阏氏。”

    一直靠美丽女人维系汉匈两国关系,这对汉朝每位皇帝来说,都是一种莫大的耻辱。刘启作为汉朝第六位皇帝,概不例外,骨子里对“和亲”政策没好感,但他是一个能屈能伸、能大能小、能粗能细的英明之君,善于审时度势,不会因小失大,铸成大错。他想到这里,用洁白的牙齿咬着绀紫的嘴唇,佯装欢颜说:“右骨都侯,你放心,朕一定会把汉室最美丽的公主送给贵国,直至军臣大单于满意为止。”

    右骨都侯眯着眼睛,嘿嘿一笑,狡黠地说:“本官毫不怀疑陛下会挑选一位美丽的公主,只是”

    皇上不解地问:“只是什么?”

    “只是大单于临行前特别交代本官,这次和亲需要汉庭派一位真公主才行,不能像以前那样,派一位皇室的翁主,冒充陛下的女儿,糊弄我们至高至上的大单于。”

    右骨都侯此言一出,皇上心中一惊,心说匈奴果然凶狡,不好糊弄。他不假思索,矢口否认:“右骨都侯,以前汉室所送公主,也都是真公主,切莫听信外人传说。”他当然明白,他说这番话的时候,底气严重不足,脸上讪讪的,要多不自然,有多不自然。

    “真公主?”右骨都侯冷冷一笑,反唇相讥:“陛下说这话的时候,不仅我等不信,难道陛下信吗?陛下就不要自欺欺人啦。”

    “放肆。”皇上心里狠狠地骂右骨都侯一句,心说你是怎么给朕说话的,若是天朝的官员,朕早给你一点颜色看了,但右骨都侯是匈奴的官员,即使他这个至高无上的皇上,也不能像处置本朝的官员那样,随意处置右骨都侯,稍微一想,抵赖说:“信不信由你,你不相信,朕也拿你没办法。”

    “这要看陛下的诚意啦,陛下若有诚意,当派真公主去和亲;陛下若无诚意,就派假公主去,到时候莫怪大单于雷霆震怒,发兵南向,造成生灵涂炭,赤血千里。孰轻孰重,陛下三思。”说完最后一句话,右骨都侯作一个长揖,挺着胸膛,头也不回,走出宫殿。

    望着右骨都侯的背影,皇上窝了一肚子火,强自忍着,没有发作。退朝之后,他登上长安的城墙,眺望三秦大地,慨叹不已

    右骨都侯在朝堂上的一番话简直目无汉朝国君,嚣张跋扈。他之所以敢如此放肆,不就是依仗着匈奴剽悍无敌的30万铁骑吗?真他娘的想给他们拼个你死我活,这样倒也痛痛快快,省的生出许多腌臜气。这个念头刚刚冒出,他抬起头,仰望蓝蓝的天空,嘴角流露出一丝骄傲的笑容,小声叹道:“刘启啊,刘启,看来你不是一个孬种,不是一个懦弱之辈,看来你也有血气方刚的时候,也有与敌方鱼死网破的雄心。”

    可打仗的结果是什么,动员许多兵马不说,后勤保障,辎重供应,一应俱全,缺一不可。即使这样,也不一定能打赢,凭着以往的经验,肯定败多胜少。一旦仗打输了,尸横遍野,血流漂杵,亡国覆宗,何以言战!

    一股风迎面吹来,把皇上吹醒了。他清醒意识到,以汉朝的实力,尚不足与匈奴争锋。看来屈辱的和亲政策,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是无法改变的。不过匈奴人太狡猾,太欺负人,得寸进尺,皇家宗室的翁主都不行,非要皇上的亲女儿不可。以前可不是这样,只要皇室的翁主冒充公主就可以啦,大单于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彼此心照不宣,有一种不用说的默契。

    可现在,军臣单于要破坏这种默契,打破这种平衡,要娶真公主,把皇上置于尴尬的境地。把自己的亲生女儿送到边远的匈奴王庭,给大单于做所谓的阏氏,对皇上来说,一百个、一千个、一万个不愿意。不愿意归不愿意,但现实无情,大单于执意要娶真公主,不然撕毁和约,兴兵南下,不知又有多少百姓遭殃。

    如何是好?皇上一脸惆怅,痛苦不堪,精神几乎崩溃。他犹豫彷徨,忍不住连声唉声叹气:“朕无能啊,连自己的亲生女儿都保护不了,枉为堂堂七尺男儿,枉为堂堂大汉天子!”

    皇上经过一番激烈的思想斗争,不得不返回到现实中,正确认识当下所面临的严峻形势,作出送亲女儿到匈奴王庭做阏氏的选择。当他做出这个选择时,眼泪潸然而下:“女儿啊,不是父皇不留你,都是军臣单于逼的呀。”

    沿着这条思路往下想,皇上想到三个花容月貌的女儿,平阳公主、南宫公主和隆虑公主,都是王娡所生。平阳公主嫁给开国功臣曹参的曾孙平阳侯曹寿,不可能再远嫁匈奴。隆虑公主还小,也不适合出嫁匈奴。只有南宫公主,正值青春之际。想到这里,皇上长叹一声:“南宫啊,看来只能苦你啦,父皇眼下山穷水尽,不得不出此下策。”

    皇上拿定主意后,眼泪再也忍不住,奔涌而出,作为皇上,作为凌驾于万民之上的皇上,也有他无可奈何的时候。

    常侍春陀看皇上心如刀绞,泪如泉涌,不由上前几步,安慰说:“陛下,切莫过度悲伤,损伤龙体。”

    即使深陷悲痛,皇上也非常注意自己的形象,非常在意他在群臣心目中的影响。他扭过头,眼睛里溢满两汪泪水,叮咛春陀:“出去后,千万不要说朕在城墙上哭鼻子的事。”

    “借给奴才十颗脑袋,奴才也不敢。”春陀赶紧答应,他平时形影不离皇上,深知皇上的心思,口风很紧,一般人想从他的嘴里获得皇上的信息,很困难。他掏出手帕,递给皇上。

    皇上揩净眼泪,拾阶而下,坐上车辇,奔长乐宫绮兰殿而来。到了绮兰殿,王娡像往常一样,笑着把皇上迎进。皇上怀着沉重的心情,来到茶几前,颓然落座,闷声不语。宫娥秋雁看皇上脸色愀然不乐,倒上一杯茶水,急忙退下。

    王娡是一个善于观言察色的人,看皇上一脸不高兴的表情,暗暗感到惊奇:皇上这是怎么了?朝廷最近没发生什么大事啊,值得他这样沮丧、萎靡不振。她静静地坐在皇上的对面,仔细看着皇上的脸色,轻声说:“陛下,请喝了这一杯茶吧。”

    皇上端起茶杯,拿起杯盖,轻轻拨动水面上漂浮的茶末,呷了几口茶水,润一润嗓子,声音缓慢地说:“今天,匈奴的使者右骨都侯来了,主动提出和亲的事情。”

    王娡嫣然一笑说:“和亲又不是什么新鲜事,按照以往惯例,汉朝从皇室中挑选一位长相不错的翁主,冒充公主,不就万事大吉了吗?”

    “爱妃有所不知,这次右骨都侯特意提出,军臣单于对过去汉朝从皇室中挑选一位翁主,冒充公主感到很恼火。”

    “那军臣单于想干什么?”王娡敛住笑容,双眼充满迷惘的神色。

    “军臣单于不依不饶,非要真公主不可,朕都愁死了,无奈之余,只好来找爱妃,看爱妃有何良策?”

    “真公主?”

    “是啊。”

    “怎么会这样呢?”看皇上一脸严肃,不像开玩笑的样子,王娡知道这是真的,顿感天旋地转,泪水顺着她的鼻尖、两颊簌簌而落,开始时是无声的,逐渐汇成几条小河,哗哗而流,终于忍不住,失声痛哭。

    皇上静静地看她哭,等她哭了好长一阵子,放下茶杯,上前扳住她的肩膀头,像哄小孩子似的,哄她说:“爱妃,如果其她妃子有女儿的话,朕大可不必来找你。”

    “陛下,贱妾不”王娡的泪水像滂沱大雨似的,不管皇上如何劝说,怎么也收不住。

    皇上不但没有生气,反而细心细意替她擦眼泪,动之以理:“靠女人来维系和平的大汉民族,是一个饱尝耻辱的民族,正因为如此,朕正发愤图强,励精图治,努力使汉朝在较短时间内超过强大的匈奴。说实话,朕每遇到烦心的大事,都会登上长安的城墙,理清思路,此次也不例外,当朕在城墙上俯瞰三秦大地的时候,忍不住泪如雨下,朕心里也舍不得亲女儿去和亲啊,可是没办法啊,朕的爱妃。”

    “陛下”

    “如果不派亲女儿去,军臣单于将纠缠不休,兴兵南向,将破坏大汉现行的‘轻徭薄赋,与民休息’的政策,出现尸横遍野、血流漂杵的悲惨景象,遭殃的还是千千万万的老百姓啊,朕于心不忍啊。”

    “这个道理贱妾懂,只是”王娡知道皇上作难,别无选择,知道派亲女儿去和亲已成定局,不可挽回,只是思想上一时半会儿扭不过弯来。

    皇上默默注视王娡,耐心期盼她的转化。王娡哭是哭,想不通归想不通,但她毕竟是一个深明大义、顾全大局的女人,哭一阵子后,心里好受许多,最后揩一把眼泪,强作欢颜说:“陛下,你放心吧,贱妾哭归哭,但掂得起,放得下,不知你想让谁去,贱妾千方百计说服她。”

    皇上爱抚地说:“朕想来想去,只有南宫呀。”

    王娡长吁一声,叹道:“陛下圣明,只有她了。”

第322章 自古多情伤离别() 
翌晨,太阳刚刚从东方地平线上升起,一股炎热的空气立即弥漫整个皇宫,同时弥漫绮兰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