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汉王朝之文景治世-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地,一命呜呼。杀了陈氏,防年提着血淋淋的利刃,到官府自首。

    官府接到报案,立即到现场进行勘查,对陈氏进行验尸,然后询问防年,防年对杀死陈氏供认不讳。官府取了口供,上移廷尉府。

    廷尉张欧详细翻阅案卷,觉得子杀后母,大逆不道,应该给防年定谳大不敬罪名,判处磔刑,而磔刑是一种把肢体分裂的酷刑。

    皇上接到廷尉张欧的上奏,不完全同意他的判决,但同时又提不出不完全同意他判决的意见和理由,恰巧太子刘彻坐在身侧,皇上把案卷交给太子,征询太子的看法。

    太子一目十行,很快弄清案情的来龙去脉,不慌不忙答道:“所谓继母,她与生母不能相比,只是由于父亲之故,才把她当作母亲。在这起案件中,陈氏与防年就是这样,他们没有任何血缘关系。”

    皇上眯着眼睛,静静听太子发表意见,听他说得有理,不禁用鼓励的口气对他说:“继母与生母不一样,有道理,说下去。”

    太子脑子果然转得快,意见高人一筹:“陈氏杀死防年的父亲,首先不讲情义,从她下手那一刻起,防年与陈氏的恩情便断绝了,不存在母子关系。”

    “继母杀死防年的父亲,固然不对,如果她活着的话,应该让她偿命;但防年杀死继母,也是违法的呀。”

    “防年杀死继母,应该按一般的杀人论处,判处弃市罪即可,而不应该以大逆罪名判处磔刑。”

    听了太子的断案,皇上倏忽睁开两只眯着的眼睛,射出两道惊喜的目光,赞扬说:“太子果然非同凡响,看得对,断得准。”然后嘟囔一句张欧:“作为资深的廷尉,断案水平居然不如一个十来岁的孩子。”

    张欧受了训斥,脸色涨红,转念细想,觉得太子年纪虽小,但在这起案件上,见识绝对超过他,一股敬意在内心油然而生。在磕头谢恩的同时,对太子赞扬有加:“恭喜陛下,臣通过这起案件,觉得太子圣彻过人,见识高远,此乃社稷之福,百姓之福。”

    回到廷尉府,张欧马上改判,按照太子的思路,判处防年弃市。通过对太子的锻炼,太子处理政务的能力越来越强,经验越来越丰富,这对他日后的成长有百利而无一害。

第365章 改革机构() 
桃侯刘舍在丞相的位置上,庸庸碌碌,无所作为,既没有陶青的机敏,也没有周亚夫的才能,当丞相可谓勉为其难。皇上明知他是个庸才,却对他格外迁就,原因在于他比较听话,遇到事情一味顺从,从未忤逆圣意。

    其实,刘舍是一个不甘平庸的丞相,回到相府,凝神细思,反复揣摩皇上的心意:在平定七国叛乱之后,朝廷挟胜利之威,直接削夺诸侯王藩镇,如从齐、燕、赵、代、楚、淮南、长沙等国削得平原、千乘、济南、北海、东莱、涿郡、渤海、上谷、渔阳、右北平、辽西、辽东、巨鹿、清河、太原、雁门、沛、庐江、豫章、武陵、桂阳等郡,诸侯国的领郡由高祖时的42郡减为26郡,而朝廷直辖郡由高祖时的15郡增加至44郡,使汉郡总数大大超过诸侯国郡数。这一变化,对于加强中央集权,维护国家统一,意义十分重大。

    当然,皇上在削藩时并不完全是赤裸裸的豪夺,他通过迁徙诸侯王到新的封国,而使这些新的封国只占原来的一半甚至更少,剩余的部分另立为新郡。平定七国之乱后,首恶分子楚国虽被复置,但新楚国只有彭城郡数县之地,大部分地盘被置为沛郡,划归朝廷管辖。把衡山王徙封济北国,把庐江王徙封衡山国,如此一来一往,巧妙地隐蔽地获得平原和庐江两郡。

    其三,皇上的儿子都是龙子,十三个儿子(除了太子)的分封,削弱诸侯之势,起到以亲易疏的效果。从公元前155年3月甲寅日到公元前145年3月丁巳日,刘德、刘余、刘阏于、刘非、刘发、刘彭祖、刘端、刘胜、刘荣、刘寄、刘越、刘乘和刘舜,先后被封为河间王、淮阳王、临江王、汝南王、长沙王、广川王(公元前152年改封赵王)、胶东王、中山王、临江王,胶东王、广川王、清河王和常山王。

    平乱之后,皇上宣布,诸侯王不再拥有治理王国的军政大权,军政大权由天子任命的官吏掌握。朝廷为此铸造调兵虎符,调动军队均须由朝廷发出虎符,剥夺诸侯王调兵之权,从根本上消除诸侯国对朝廷的威胁。

    去年卫绾给皇上建议:“凡是高过五尺九寸,牙齿未平的马匹,一律禁止出关,以防精装马匹落入诸侯之手。”

    皇上闻言,龙颜大悦,对卫绾大加赞赏:“卿老成谋国,思虑深远,此乃固本强基之策。朕即令有司,付诸实施。”

    如果想赢得皇上的赏识,不干出一两件轰轰烈烈的大事是不行的。纵观历史,善作善成,想干成大事,又不出事,可以说凤毛麟角。十年前,晁错献削藩之计,多么伟大,多么惊天动地,但晁错及家人的脑袋搬家,导致朝廷与七个诸侯国大打出手,朝廷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把七个诸侯国镇压下去。

    皇上平叛后与平叛前的态度发生重大转变,平叛前皇上尚且投鼠忌器,平叛后皇上腰杆比以前更硬,信心更足,手腕更老道。只要能削弱诸侯权势、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皇上都在用直接或间接方式,紧锣密鼓实行。

    在这种大的政治气候下,没有哪个诸侯公开跳出来,给皇上叫板。即使心中有怨气,也只能在背后发泄,而不敢在大庭广众面前发泄,这为朝廷进一步改革官员制度奠定良好的政治基础。事实上,诸侯国与朝廷拥有同样的机构,名字也与朝廷的称呼一样,有丞相、御史大夫、廷尉、少府、宗正、博士官、大夫、谒者、郎和诸官长丞,包括朝廷有些职掌发生变化,现有机构已不能适应形势的变化。

    从皇上平时的眼神、言语和举手投足,刘舍逐渐悟出一个道理,只要裁减诸侯国这些官员,定能获得皇上的支持。

    刘舍整整想了十几天,才想成熟。他揉一揉发胀的脑门,逐渐变得思路清晰,伏案疾书,很快写出一道奏章,反复看了几遍,自以为还满意,然后唤来驭手,登上马车,奔未央宫而来。

    在得到皇上的允准后,刘舍进入皇宫,把奏章呈给常侍春陀,春陀转呈皇上。皇上粗粗浏览一遍,抬起头来,用惊异的目光看着刘舍,好像不认识他一样。俄顷,皇上用不相信的口气问道:“这是卿想出的?”

    “臣通过平时细致入微的观察,加上绞尽脑汁,冥思苦索,才想出减损诸侯国御史大夫、廷尉、少府、宗正、博士官、大夫、谒者、郎和诸官长丞的主意,虽然诸侯国的丞相必不可少,但也不能像原来那样称呼丞相,窃以为称呼相即可,以示朝廷和诸侯国的区别。”刘舍说这番话时,眼睛看着皇上的脸色,见他满脸狐疑,不由心中像打鼓似的,怦怦乱跳。

    皇上得知是刘舍自己想出的改革方案,心中很高兴:“都说丞相素学黄老之术,清静无为,不思进取,在很长一段时间影响朕对你的看法。朕看了这个改革建议,觉得卿肯动脑筋。”

    “谢陛下褒奖。”看皇上支持,刘舍心里变得踏实许多,赶紧吹捧皇上:“臣之所以毫无建树,平庸无为,是因为皇上洞微烛幽,圣明仁慈,为臣等撑起一片参天大树,臣在下边好乘凉啊。”

    “卿非常会说话。”皇上满脸笑容,夸奖刘舍,继而拈着颌下黑胡须,沉吟片刻说:“不过呢,朕觉得这个方案一下子实行有难度。”

    刘舍听了皇上的话,心里咯噔一声,犹如兜头扑来一桶凉水,从头到脚都凉透,脸色发紫,很不好看。

    皇上看刘舍的情绪不稳,笑着解释:“改革呀,虽然减少冗员,提高办事效益,但这要损害一部分人的利益,往往容易引起轩然大波,造成政局不稳。为避免乱象发生,朕以为先易后难,先诸侯国,后朝廷,这样更稳妥些。这倒不是卿的主张不好,如卿想改廷尉为大理,奉常为太常,典客为大行,治粟内史为大农,少府为将作大匠,主爵中尉为都尉,长信詹事为长信少府,大行为大长秋,中大夫为卫尉,不仅仅是一个官名的变化,而且是职掌的变化,包括撤、减、并、合,这些主张和建议都很好,之所以分步走,主要是形势使然。”

    “陛下英明。”刘舍听了皇上的解释,如释重负,心想不怕皇上说虽然,就怕皇上说但是。

    皇上从御座上站起,走至刘舍的身边,拍着他的肩膀头,笑着说:“朕没想到卿能出此良策,于国于民,都有益处。卿忠悫谋国,不愧国之干城,朕心甚慰。”

    一句话说得刘舍心里热乎乎的,眼圈微微泛红,用近乎表白的声音说:“臣驽钝无能,愿意为陛下效犬马之劳,虽肝脑涂地,在所不惜。”

    皇上看着刘舍一张感激涕零的脸,不禁被他的忠诚感化:“朕对卿很信任,将择日颁布施行。”

    “诺。”刘舍闻言,满脸高兴,告别皇上,迈着轻快的脚步,走出皇宫。

    几天后,皇上经过慎重考虑,命令中书令,起草诏书,颁布诸侯。各诸侯国闻讯之后,尽管心中一百个不乐意,但皇上的意志不可动摇,只好忍气吞声,逆来顺受,按照朝廷要求,把丞相改称相,裁减诸侯国御史大夫、廷尉、少府、宗正、博士官、大夫、谒者、郎和诸官长丞,一时间你来我往,好不热闹。有的重新谋得一个好官差,扬眉吐气;有的被裁汰回家,唉声叹气,有人愁来有人喜,世间百态,由此可见。

    经过朝廷一番大刀阔斧、雷厉风行的改革,严重削弱诸侯的势力,加强中央集权。正像皇上所预料的那样,改革不是一帆风顺,一蹴而就,在这场改革中,遇到最大的阻力,来自立有战功、英迈卓荦的梁王。

    其实,在裁减诸侯国御史大夫、廷尉、少府、宗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