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汉王朝之文景治世-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王府里很快张罗起来,薄昭、宋昌、张武几个人在春和宫设立亡灵之牌,一张普通的供桌上象征性地摆上几样新鲜的水果和猪、牛、羊等肉类祭品,搭建起一个像样的灵棚来,棚前竖起长长的白幡,挂满对皇帝充满哀悼、颂扬的挽联和哀幛。代国的官员纷纷披麻带孝,朝晚到灵牌前哭祭。

    张苍的心眼儿比别人多,他在请示过代王刘恒后,让薄昭带着一些黄金,到长安城去找陆贾,去探听朝中的风向。

    代国的百姓同全国百姓一样,恪守朝廷规定的禁令,不吃肉,不喝酒,不听音乐,不披红挂绿,唯恐触犯禁令,让别人举报,到时候吃一顿板子是小事,弄不好锒铛入狱,受黥、劓和斩左右趾三种肉刑,增添不必要的烦恼。

    在凄凄惨惨的悼念日子里,刘恒度过无数个不眠之夜,他常常做恶梦,梦见几个恶鬼青面獠牙,舞着长长的爪子,扑向他,把他撕成一片片,吓得他往往夜里惊哭。每当这个时候,薄姬总是推醒他,把他紧紧地搂在怀里,替他掖好被角,唯恐宝贝儿子受到损害。

    刘恒没有因为治丧就荒废政务,他让丞相张苍摸清城中到底有多少无业游民,他觉得把这些闲散的劳力集中起来,给他们一些荒地耕种,可以解决他们衣食不足的问题。

    自从刘恒进入晋阳城第一天,他就为残墙断壁揪心不已,假如城中百姓的住处都能像王府一样,称不上豪华但还算错落有致,那该多好呀!他暗暗滋生改造旧城的念头,决心把从城门到王府的主要干道修得平平坦坦,把道路两侧残破不堪的民房统一拆掉,盖成雕檐飞甍的门店,让百姓们在里边去经营百业。当他告诉丞相张苍这个想法时,张苍的脸上呈现出灿烂的笑容:“千岁的理想若能实现,等于给代国的百姓造了一项不世之福。”

    “那你支持孤了?”刘恒得意地说。

    “我当然支持你。”张苍笑容可掬:“我到什么时候都支持千岁。”

    “那何时办这件事?”刘恒恨不能马上改变晋阳衰败的面貌。

    “等代国的库府充实时,等咱们手中的钱宽余时。”张苍十分委婉地回答。

    “那不到了驴年马月?”刘恒有些失望。

    张苍笑着说:“千岁急于改变代国一穷二白的现状,这颗心是好的,代国的百姓能够理解,但心急吃不了热豆腐,我们要回到现实中来,代国的现实是老百姓的温饱问题。”

    “是吗?”刘恒难堪地摇着头。

    “我们没有偷懒取巧的办法,我们只有务实苦干。”张苍没想到刘恒从小不贪吃,不贪玩,一心一意扑在代国的发展大计上来,让他这样一个见多识广的大臣深受感动,考虑到刘恒年纪尚小,存在许多不切实际的幼稚想法,他觉得自己有责任规劝和提醒,避免闹出笑话。

    刘恒明白张苍的苦心,看来要想改变代国贫穷落后的面貌,绝非仅仅靠某一个君主发号施令能办到的,需要十年乃至几十年不懈的努力才能实现。

    转眼过去两个月,夏收的季节到来了。刘恒在王府里坐不住,他带着张苍、宋昌和张武兴致勃勃来到郭家庄,想看看郭丰老汉。他们来到郭老汉的麦地里,发现与以往有所不同,麦地里多了一对年轻的夫妇。

    “一到大忙季节,千岁总记挂着我这个糟老头子。”郭丰抖动着花白胡子,跪拜在刘恒的面前,心里说不出有多么激动:“能得到千岁爷的惠顾,我是代国最幸福的百姓。”

    “老人家,你好像比从前更精神了。”刘恒诧异地看着郭老汉。

    “可不。”郭丰高兴地大声嚷嚷:“儿子运来回家看我,还从邯郸领了一个漂亮的媳妇,双喜临门,我能不高兴吗?”他大声叫儿子:“运来,快见过千岁。”

    正是周勃手下那个郭运来,他见过帝王将相,也算见过大世面,与媳妇落落大方走至刘恒跟前,跪行叩拜大礼:“草民郭运来与贱内慧英,叩见代王千岁千千岁。”

    “免礼。”刘恒笑眯眯地打量着运来,只见运来光着肩膀,健壮的肌肉显得威武有力,禁不住好奇地问:“周将军不是在燕地讨伐卢绾吗?你怎么回来呢?”

    “我奉周将军的命令,槛送樊哙,路过邯郸,得遇慧英,一直随我到京都长安。我到长安办完公差,就返回老家,原来周将军许过我。”运来到底在外面混了多年,回答起来分外得体。

    朝廷逮捕樊哙,涉及核心机密,在运来嘴里三言两句就勾画出来。刘恒不愿详细过问,旁顾左右而言它:“慧英长得真漂亮。”

    慧英不好意思地飞红了脸,低下头笑一笑,捧起水灌,给刘恒等人倒水。

    “今年麦子长得不错,能比去年多收二成。”张苍看着波浪翻滚的麦田,核计产量。

    “托代王洪福,我们老百姓的日子一天比一天好过。”郭丰眉飞色舞地说:“从古至今,我们没有见过像您这样亲民的王爷。”

    “老人家,你过誉了,孤做得很不够。”听着郭丰的赞誉,刘恒羞红了脸,一直红到耳根。

    “我说得一点不夸张,等颗粒归仓,我们家就盖一座宽敞的草房,给运来把喜事办了。”郭丰这些话发自内心,绝无谀媚之意。

    “到时候,孤从王府拨给你一些钱,来参加他们的婚宴。”刘恒动情了。

    “这可是千岁口省肚俭的,赶快谢恩吧。”张苍一句话提醒郭丰,他携全家人,再一次给刘恒行大礼,来表示他们的谢意。

    刘恒离开郭丰,漫步走在热风袭人的田野,只见到处是庄稼汉们挥舞镰刀,收割麦子。麦场上可以看见几头黄牛拖着笨重的石磙,嘎嘎吱吱,碾压铺开的麦秆。年轻的姑娘们迎着落日的余辉,挥着木锨,扬起饱满的麦粒,好美的一幅图画啊。

    刘恒陶醉了,陶醉在与民同庆丰收的季节里。

第53章 智者往往心眼多() 
刘邦盛怒之下,派陈平、周勃二位重臣,到燕地诛杀樊哙。两个人不敢替樊哙辩解,不知所措地离开皇宫,回到家里,匆匆打点行装,带着郭运来等几个亲兵,飞马直奔燕国而去。

    两个人并肩飞行,周勃憋不住,问陈平道:“皇上不知听信哪个小人的坏话,执意要杀樊将军。”

    此时此刻,陈平的心情很复杂,那张丰腴的脸布满阴云,扭过头,对周勃说:“樊将军有功社稷,我们岂忍加诛!”

    “皇上正在气头上,不分清红皂白,咱们替樊将军说话,那是自讨苦吃。”周勃抽一鞭坐骑,极不情愿地叹道:“可皇命难违呀。”

    “那我们也应该有自己的主意,朝局如云,说变就变,你看皇上的病,一天比一天沉重,不是我杞人忧天,万一皇上驾崩,皇后必然掌权,皇后的性格,你又不是不知道。”陈平皱着眉头说。

    “樊将军是皇后的妹夫,杀了他,皇后必然迁怒于杀他的人。”

    “纵然我们浑身长嘴,也难以辨清。”

    “我们不能不为自己留条退路。”

    陈平歪着头,陷入深深的思考中:“我们得想一个两全齐美的办法,既不得罪皇上,又不得罪皇后。”

    “我赞成你的想法,咱们不能一根筋走到底。”周勃微笑着,瞧着陈平,用赞成的口气说:“你的智计在朝廷里屈指可数,何不细心筹划?”

    陈平没有考虑成熟,笑着回答:“仓促期间,难有良策,容我三思。”

    马蹄“嘚,嘚,嘚”叩击大地,陈平在马背上想了很久,想了很多,终于兴奋地说:“有了。”

    “甭藏着掖着,让人捉摸不透。”周勃直率地说。

    “周将军,樊哙该抓的抓。”

    “哪?”周勃不解地眨眨眼。

    “但我们不能杀。”陈平深沉地说。

    听了陈平的话,周勃糊涂了,不知道这位神出鬼没的谋士脑子里到底在想什么。

    “我们可以把樊哙押解进京,皇上说杀就杀,皇后说放就放。”陈平说出的计谋果然与众不同,周勃打心眼里佩服,难怪刘邦格外器重陈平,到关键时刻,陈平也确实能献上一条别人想不出的妙计。

    郭运来与晓军、阿毛在当城之战跟着周勃出生入死,成了周勃的铁杆亲兵,本想在当城之战结束后,回郭家庄老家去看看,没成想周勃刚回京,皇帝就派他到燕地诛杀樊哙。忙碌的命闲不住,他们随着周将军,一刻不停地策马飞驰。他们是一群天不怕,地不怕,唯周将军之命是从的小伙子,平时嘴巴严得像上了锁,耳朵灵得连针落地的声音都能听清,刚才陈平与周勃的对话,他们一字不落地牢记于心。

    当他们的马队离樊哙大营还有十里时,郭运来奉命通知樊哙,前来迎接朝使。樊哙当然不知道朝廷使者来逮捕他,什么也没想,带着几位将军,跃上马,驰到十里外的地方,跪迎朝使。

    “樊哙接旨。”陈平展开黄色的帛书,朗声念道:“皇帝诏曰,樊哙谋逆,十恶不赦,着即派陈平等人就地正法,以儆效尤,其将军之职由周勃替代,继续讨伐卢绾寇贼。”

    樊哙如五雷轰顶,没等反应过来,周勃已喝令运来等人一拥而上,把他绑得结结实实。

    樊哙手下将领见势不妙,拔腿想跑。周勃一声怒喝;“站住!”

    众将慑于周勃的威严,一个个乖乖地停下来,心里怦怦跳得厉害。周勃怕他们误解,赶忙解释说:“刚才你们都听了圣旨,皇上说得很明白,只追究樊将军,不问其他人,你们不要有顾虑。”

    众将一想也对,皇旨只逮捕樊哙,不牵连其他人,再说周勃与他们也不陌生,何用惊慌呢?于是他们放下心来,一致表示拥护周勃将军。

    周勃客气地对惊魂未定的樊哙说:“老伙计,皇命难违,对不起。”反剪的樊哙被装进预先准备好的囚车,翻一眼周勃,没好气地说:“猫哭耗子假慈悲,你够损的。”然后扭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