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汉王朝之文景治世-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刘盈不忍亵渎自己的外甥女,整日厮混在后宫,纵情声乐,聊解忧愁。他的愚孝让淫悍的太后独擅朝政,刘邦生前预言他驾驭不了朝局,果然成为现实。

第59章 代王的王后() 
刘恒在晋阳驻守两年后,他以巨大的勇气和魄力,毅然决定迁都中都(今山西平遥县西南)。中都恰有两座简陋的宫殿,仍命名为春和宫和景明宫。

    郭家庄的老百姓感念其恩德,随他携家带口,迁移到中都的郊野,寻觅一块水草丰美的地方,盖了几十间草房,定居下来,开垦荒地,发展生产,但村名未变。

    刘恒一想起那雄伟的未央宫与长乐宫,他便会想起与刘盈玩耍时的情景,思念之情油然而生。

    “该去看一看二哥。”他经常这样想。他想准备几车礼物,进京觐见刘盈,以了却他的思念之情。当他把这种想法告诉薄姬,薄姬摇头反对。

    刘恒明显长高了,一双细长的眼睛闪着明亮的光芒,他拉住薄姬细嫩的手,不解地问:“为何儿子一提长安,母后就竭力反对,难道长安是老虎穴吗?”

    戚夫人母子遇害的消息在各诸侯国相继传开,也传进薄姬的耳朵里,她对戚夫人的不幸遭遇深深表示同情,同时更加清醒地认清吕太后的狰狞面目,暗自庆幸自己没有卷进皇宫这个险恶的漩涡里,自己好不容易才跳出祸门,哪能再去趟浑水?她痛心地说:“长安不是老虎穴,胜过老虎穴。”

    “即使是老虎穴,我也要闯。”

    “你没有听说如意母子的下场吗?”

    刘恒缄默了,如意母子遇害的消息他也有耳闻,他愤恨吕太后的残忍,也怜悯刘盈的不争气。

    丞相张苍也反对刘恒进京,他屏退其他人员说:“千岁有所不知,太后对先帝子嗣痛恨不已,如果说赵王母子夺位惹怒她,那么齐王刘肥既没有招她,也没有惹她,只因为齐王如家人礼,坐到皇帝的上首,她便让宦官在酒爵里下毒药,想鸩死齐王,幸亏齐王机灵,没有饮酒,到最后割去城阳郡,献与鲁元公主,才死里逃生,回到自己的封地。”

    “单割去一郡倒没有什么。”薄姬痛心疾首地说:“听说齐王甘认鲁元公主为母,以博吕太后的欢心。”

    “太后乱伦,自古罕有。”张苍耸起浓浓的眉毛,感慨万端地说:“鲁元公主与齐王年龄相类,同父异母,齐王靦颜拜鲁元公主为母,堪称奇耻大辱,听说齐王返都后,郁郁寡欢,闷闷不乐。”

    “漫说齐王,皇帝贵为人君,情况又能好到哪里?”薄姬展开双手,无奈地摇头道:“张嫣是皇帝的亲外甥女,与皇帝相差十岁,皇太后竟让她嫁给皇上,朝廷纲常、皇家伦理丧失殆尽。”

    “朝政如此混乱,千岁怎能轻入险地呢?”张苍以一个长者的口气说:“代王明哲保身吧,等到天下大定时,再入都不迟。”

    “先帝之所以让我们母子到贫瘠的代地,其目的就是为了保护我们。儿呀,你懂吗?”到了此时,薄姬悟出当初刘邦派她们来代国的真正用意。

    “娘,我懂。”听了赵王、齐王的遭遇,刘恒立即明白母亲与丞相劝阻他入京的良苦用心,顿时打消觐见刘盈的念头。他仰望蓝天,只见一群大雁摆成人字形,向南方飞去,不由轻声叹道:“孤何时才能返回长安?”边说,边独自走进自己的书斋,用功去了。

    薄姬望着自己儿子的背影,重重地叹一声:“儿子大了,身边得有个人陪伴她。”

    “该给千岁寻找王后。”张苍接住薄姬的话头,问:“皇太妃有没有合适人选?”

    “王敏那丫头长得越来越水灵,哀家看她就挺合适。”

    “既然太后选中的姑娘,肯定错不了。”张苍暗暗佩服薄姬有眼力,王敏这几年在薄姬左右服侍,人模样不仅出落得袅袅婷婷,而且通晓音律,深得薄姬欢心。

    “选个黄道吉日,把他们的事办了。”

    张苍掐着指头,算了算说:“后半个月便是一个好日子,这是代王府第一件喜事,我们要办得热热闹闹。”

    张苍的算历在当时很有名气,薄姬对他深信不疑,但薄姬历来主张节俭,一提大操大办,便一口否决:“代国的百姓还很穷,如果他们听说代王铺张浪费,豪华奢侈,会不会诅咒代王?我看还是节省一些好。”

    “既然太后要求节约,臣还有何话讲呢?”张苍笑着说:“太后、代王处处为万民作表率,张苍岂敢不从命?”

    “来人呀。”薄姬呼唤一声,只见一个宫娥俯首进来。她和气地说:“你去把王敏叫来。”

    “诺。”宫娥脆声答道,低头轻步走出去。

    一会儿,王敏满面春风走进来,向薄姬道一个万福,轻声问:“太后叫奴婢?”

    “多好的一个姑娘。”薄姬把王敏叫到身边,抚弄着她一缕缕青丝,爱不释手地说:“王敏呀,我问你,你有没有心上人?”

    “太后怎么突然问起这个事呢?”王敏感到意外,不知道薄姬想说什么。

    “你还没有回答我呢?”薄姬的脸上始终挂着百看不厌的笑容。

    “没有。”

    “那好。”薄姬脸色慈祥,语气柔和:“俗话说,父母之言,媒妁之约,本来你的婚事应由你的父母决定,但你从小没有父母,我就替你做一回主。”

    “太后,王敏跟着你五年,你待我这么好,我怎忍心离开你?我谁也不嫁。”王敏不知道薄姬要把她许配给谁,但薄姬撮合的媒,肯定不会差,脸色不由一阵绯红。

    “傻孩子,女大当嫁,谁都有这一回。”薄姬瞧着王敏羞答答的样子,和气地说:“我斟酌再三,觉得你与代王很般配。”

    “这?”王敏被这突如其来的洪福砸晕了,她怀疑自己听错薄姬的话,结巴着问:“太后,你说什么?”

    薄姬乐了,重复说一遍:“我觉得你与代王很般配。”

    “我一个奴婢,怎敢高攀代王。”王敏自卑地说。

    “我理解你此时此刻的心情。”薄姬不无爱惜地说:“回头准备一下吧。”

    王敏的脸更加红了,宛若一朵鲜艳的桃花,羞涩地说:“奴婢遵从太后之言。”

    “恭喜王后。”张苍双手抱拳,祝贺王敏有了一个好的归宿。

    王敏动情地对张苍说:“王敏自小丧了父母,流落到长安无依无靠,幸蒙丞相不弃,收留我,调教我,我才有今天的好日子,对丞相的大恩大德,我会终身铭记。”

    王敏轻飘飘地走出景明宫,对于福至心灵的她来说,她怎么走出门的,都忘记了。

    张武、宋昌都在暗恋王敏,宋昌尤甚,只不过在王府当差忙,没有时间谈情说爱,致使这种恋情若隐若现,没想到被代王抢占先机。当他们知道薄姬把王敏指配给刘恒的消息,两个人心里很难受。张武脑子转得快,没多久就解开心中的郁结,而宋昌,心中常常闷闷不乐。

    刘恒对这位王后还是比较满意的,他从宋昌平时的言语中,也察觉到他对王敏心仪已久,不禁感到羞赧:如果孤不是贵为一国之王,那王敏就是他的。

    张苍是个善于化解矛盾的高手,他十分理解宋昌的心情,主动把宋昌找来谈心:“听说这几天你心里憋得慌?”

    “没有呀。”宋昌连忙掩饰。

    “还隐瞒我呢?”张苍一脸严肃地说:“你心里想什么,我能不清楚?”

    宋昌沮丧地耷拉下头,长叹一声:“一个中尉怎能与千岁相比呢?”

    “有自知之明就好。”张苍宽慰说:“作为我的左膀右臂,我也想帮你,但这涉及代王,我们当臣子的,理所当然退避三舍,况天下美女如云,何必苦恋一个呢?将来若遇着合适的,我一定替你保媒。”

    宋昌挺一下厚实的胸脯,爽快地说:“丞相放心,我不会为一个女子争风吃醋,相信我一如既往地忠诚代王。”

    “我相信。”张苍拍一下宋昌坚挺的肩膀,放心地说:“我的部下都是好样的,你出去吧。”

    宋昌挺起胸膛,目不斜视,迈着坚实的步伐,走出张苍的住处,从此绝口不提王敏的事儿。

    尽管王府严密封锁刘恒纳选王后的消息,但偌大一个封国,消息灵通的官吏还是备了一份厚礼,跑到代王府讨喜酒喝。没办法,刘恒让张苍准备十几桌酒席,简单招待一下来祝贺的官吏,算是酬客。

    刘恒沉浸在与王敏构筑的爱河中,十个月后,王敏为他生下一对双胞男孩,刘恒乐得合不住嘴。

第60章 窦家的不幸遭遇() 
一次偶然的机会让宫女窦漪房的命运与刘恒紧密地联在一起。

    窦漪房是赵国观津人,有兄弟二人,兄名建,弟名广国,童年的漪房父母双亡,恰值兵荒马乱,百姓流离,姊妹三人在家乡几乎生存不下去。

    天无绝人之路,就在漪房为生计发愁时,朝廷在赵地选宫女,仅有十岁的漪房竟然动起心思:在家没有出路,呆下去饿死无疑,不如到外边谋生,或许能闯出一条生路。她把自己的想法告诉兄长窦建,“哥,听说朝廷来选宫女,我想去试一试。”

    窦建比漪房大不了多少,他还没有独立营生的能力,沉重的家庭负担过早地落在他稚嫩的肩头,在家乡他们又没有有钱的亲戚,这穷日子难熬啊,可妹妹提出去宫里,这一去又何尝不是生死离别呢?他年纪虽小,也明白这个道理,他说不出啥道道儿,只知道抹眼泪:“小妹,不是哥不让你去,咱从小就没了爹娘,哥怎忍心让你去那种地方,听说进到里边,与家人一辈子不能见面。”

    “我在家里净添一长嘴,靠邻居乡亲你省一口,我省一口,接济度日,这不是长久之计。”漪房人小主意大,她想干什么,谁也阻拦不住,不是她不听哥的话,而是家里穷得混不下去,为情势所迫。

    “不是哥不同意,哥不愿意离开你,你看咱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