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汉王朝之文景治世-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赵佗看自己的建议被主帅采纳,非常高兴。他看一眼任嚣,只见任嚣正聚精会神听他的意见,心中倍受鼓舞,便把自己的想法全说出来:“上一次兵分五路的打法已被证明是一种错误的打法,我们必须迅速纠正,我建议兵分两路,最多三路,向岭南进军,这样有利于我们攥紧拳头,集中兵力,就像在千仞高山之上滚下圆木,其势锐不可当。”

    这又是一个大胆的建议,正确与否?采纳与否?任嚣一时吃不准,犹豫不决,他走到窗前,一下子推开窗扇,深吸一口新鲜的空气,扭过头,笑着对赵佗说:“我觉得这一计策有它的可行性,但事关重大,容我深思。”

    “好,那我就不打搅你了,容我告退。”赵佗看任嚣一时确定不下来,深表理解,毕竟任嚣刚刚上任,需要全面了解情况,才能做出决断。

    任嚣把赵佗客气地送出帅府,直到听不见他那槖槖的脚步声,才折身返回。

第101章 临终之言() 
经过广泛征求将士们的意见,任嚣吃透敌我双方的情况,对征服岭南信心更足。他决定采用赵佗的打法,兵分两路,一路由他亲自率领,攻打江西的南野、余干,一路由赵佗率领,攻打湖南的镡城、九嶷,最后会师番禺。

    公元前217年,他们重新发动进军岭南的战争,然而战争初期并不像他们想象的那样顺风顺水,由于屠脽滥杀无辜造成的恶劣影响,岭南各部落抵抗十分激烈。尽管他们反复宣传朝廷招抚的善意,但各部落的酋长以及部落的成员对这支军队充满敌意。他们纷纷自发地组织起来,拿着原始的、落后的武器,与南征军展开生死较量,朝廷军队每前进一步,都要付出惨重的代价。

    这场战争打得很残酷,南征军经过四年浴血奋战,终于在公元前214年征服岭南广大地区,也就是在这场残酷的战争中,任嚣与赵陀的关系得到进一步发展和巩固,成为生死之交。

    捷报传到咸阳,秦始皇反复斟酌,决定在岭南设立南海郡、桂林郡、象郡三郡,下令南征主帅任嚣为南海郡尉。南海郡下有博罗、龙川、番禺、揭阳四县,其中龙川乃兵家必争之地,不论是地理位置,还是军事价值,都十分重要。一想到龙川县令的人选,任嚣首先想到赵佗,他觉得赵佗是自己最得力最信任的干将和助手,把赵佗放在龙川县令的位置再合适不过,于是他毫不犹豫派赵佗到龙川去任职。

    赵佗到龙川上任,觉得岭南虽然在表面上平定了,但要岭南的士绅与百姓真正做到人心归附,仍然必须采取“和辑百越”的民族政策。他征得任嚣同意,以他和任嚣两个人的名义,共同上书秦始皇,要求从中原迁移50万的居民至南越,加强汉越的民族融合。

    始皇帝毕竟是一位攘外安内、开疆拓宇的雄主,接到赵佗的奏章,觉得赵佗很有战略家的眼光,便采纳他的主张,把15000名未嫁的女子迁移到南越,让他们在南越成家立业,同时鼓励广大将士们与当地女子结婚,加强汉越民族融合的步伐。

    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领导900名戍卒在大泽乡起义,点燃推翻秦王朝的熊熊烈火,揭开秦末农夫大起义的序幕,四方诸侯、豪杰互相争夺,中原陷入战乱。而此时,拥兵数十万大军的任嚣与北方的冒顿并称“南劲、北强”,虽然秦朝的使者多次到番禹,向任嚣宣布皇帝的谕旨,让他出兵中原,平定叛乱,但任嚣不为所动,袖手旁观,隔岸观火,拒不出兵,因为他对秦王朝的暴政也十分痛恨,知道秦王朝人心丧尽,迟早要灭亡,不愿意再替它出力卖命。

    公元前206年,任嚣病重,临终前他把赵佗叫到病榻前,同着几个文武僚属的面,开始交代后事。只见他拧着两道乱蓬蓬的眉毛,一双眸子在深陷的眼窝黯然失神,面如枯槁,骨瘦如柴。

    赵佗看任嚣病入膏肓,心如刀绞,泪水顺着一张坚毅的脸,情不自禁流下来。他紧紧握住任嚣的手,久久不肯放去。

    任嚣看赵佗满脸泪水,用微弱的声音说:“赵将军,我最亲密的兄弟,现在还不是哭的时候,男儿有泪不轻弹,且收住泪,听我安排。”

    “哎。”赵佗收住泪。

    任嚣深情地看着他,问道:“兄弟呀,咱们搭伙计十多年,彼此十分了解,十分照顾,可以说生死与共,肝胆相照,没有什么话不能说,没有什么事不能做,如今咱老弟兄俩半路要分手了,我想给你说说心里话。”

    “大哥,你就交代吧,兄弟无有不从。”

    任嚣面向几个文武僚属,口气严肃地交代:“我死之后,南海郡尉由赵佗续任,他的才能和品行足当大任,你们不可违背我的心愿,切记,切记。”说罢,让起草文书的官吏写好遗嘱,盖上鲜红的官印,连官印带遗嘱,一块交到赵佗的手上。

    “没想到大哥把这副千斤重担交给我,兄弟我一定尽自己最大的力量,把岭南治理好,绝不辜负大哥的重托。”赵佗双手捧着官印与遗嘱,眼泪再次奔涌而出,跪拜接受。

    办完交割手续,任嚣强装欢颜问:“兄弟呀,你知道我当初执意不出兵挽救秦朝的原因吗?”

    “这?”赵佗看一眼文武僚属,觉得不好回答。

    任嚣看透他的心思,笑着说:“他们都是我最忠实的僚属,也是留给你的宝贵财富。既然你不便说,大哥我替你说,反正大哥也是快入棺材的人了,不用忌讳。”他断断续续地说:“秦政暴虐,天下百姓苦之久矣,我不愿再为这样一个朝廷当鹰犬。”

    “谨记大哥之言。”赵佗把双手叉在胸前,向任嚣深深一躬,打包票说。

    任嚣继续叮嘱道:“番禺负山险,阻南海,东西数千里,只要咱们同心同德,相辅相成,就可以在此地建立一个独立王国,要知道,这也是一州之主的基业。”

    赵佗静静地听着,心中掀起狂风巨浪。他暗暗想:“方今天下大乱,诸侯纷争,逐鹿中原,不知鹿死谁手?岭南东西数千里,地域广袤,任大哥把指挥几十万精兵的大权交给我,我何不封关绝道,聚兵自卫,在此地建立一个独立王国?”想到这里,他感激涕零地说:“目前,国家形势正像大哥说得那样,分崩离析,群雄逐鹿,不知何时才能太平?我一定按照大哥的嘱咐,采取和辑百越的政策,把岭南治理得井然有序。”

    任嚣把头困难地转向几个忠诚的文武僚属,叮咛道:“赵佗是一个文武兼备的帅才,看得远,料得准,由他续任南海郡尉,我很放心。希望诸位尽力辅助他,和辑百越,镇抚百姓,建立不世之功。”

    “谨遵大人之命。”几个文武僚属躬身领命,一个个心情沉重地走出帅府。

    没过几天,任嚣阖然长逝,赵佗接任他的南海郡尉,带领文武僚属,把他的丧事料理完毕。

    料理完任嚣的丧事,赵佗长松一口气,中间休息了几天,然后开始召集文武幕僚,研究岭南的战略目标。通过商量,大家充分认识到:“番禺倚山临海,北控五岭(大庾岭,骑田岭,都庞岭,萌渚岭,越城岭,或称南岭,横亘在江西、湖南和两广之间),近扼三江,地理位置得天独厚。鉴于目前中原大乱,诸侯纷争,岭南现有的军事实力不宜向北发展,只好严封四关(横浦关、诓浦关、阳山关、湟溪关),断绝四条新道(江西入广东南雄一路,湖南入广东连州一路,湖南入广西贺县一路和湖南入广西静江一路),构筑三道防线(乐昌一仁化一南雄防线,英德一清远防线,石门要塞防线),以防止北方战乱向南方蔓延。然后挥兵西向,兼并桂林、象郡,统一岭南。用八个字概括,即北防中原,西并桂象。”这个战略目标既遵照任嚣的遗嘱,又集中大家的智慧,可以说集思广益,群策群力。

    之后,岭南的军民在赵佗的领导下,严封四关、断绝四条新道和构筑三道防线,利用三年的时间,派兵杀掉秦朝设置的官员,换上自己的心腹,兼并桂林、象郡,统一岭南,并于公元前204年正式建立南越国,定都番禺,自称南越武王,这是岭南有史以来第一个都城。

    南越国东接泉州,北边与江西、湖南交界,西北至广西西北部的南北盘江(红水河上段),西南到越南的中北部地区,东西数千里,地域广大,俨然一方诸侯。

    如何对南越国实行有效统治,赵佗仍然沿袭过去的“和辑百越、镇抚百姓”的政策,提倡和鼓励汉越通婚,充分尊重越人风俗,促进汉族与少数民族的融合。

    为改善百姓生活,他带领当地官民,大量发展水稻、水利、林果、畜牧、渔业、制陶业、纺织业、交通运输、商品贸易和其它行业,把中原的铁农具和耕牛在岭南广泛推广使用,改变以前的“刀耕、火种、水耨(nao古代锄草的农具)”落后耕作方式,有力促进生产发展。

    他实行郡县制和分封制,设立将军、左将军和校尉制度,把军队分为步兵、舟步和骑兵,使岭南从原始社会的分散部落统治,一跃跨入封建社会的有序发展。

    他之所以能在岭南建立一个横跨东西数千里的独立王国,自称南越武王,与前任任嚣的信任是分不开的,与他自身杰出的才能是分不开的,与他拥有几十万的军队是分不开的。有了前任的信任,他才能顺利接替南海郡尉,才能在岭南发号施令;有了杰出的领导才能,他才能赢得文武僚属的拥护和支持;拥有几十万军队,他才能实现严封四关、断绝四条新道和构筑三道防线,兼并桂林、象郡,统一岭南的战略部署。

    在中原大地群雄混战的当时,没有哪路豪杰顾及他在岭南的所作所为,他凭借自己的优势,得以在岭南实现飞跃式的发展。一旦中原平定,新皇帝是不是还能容忍他的独立王国存在?中间会不会有什么新的变化呢?

第102章 陆贾抚越() 
公元前1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