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汉王朝之文景治世-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当皇帝的诏书颁布以后,立即引起轩然大波。那些留在京都的诸侯,一个个牢骚满腹,软磨硬抗,以各种理由赖在京都,就是不走。

    刘恒心中十分不愉快,但由于这件事情刚刚开始,他不能操之过急,就这样拖到了11月底,由于天象告变,迷信自己就是上天赤子的皇帝只好把这件事暂且搁在一边。

第107章 罪己诏感人至深() 
11月最后的一天,贾大庆与贾新旺一家,同长安的百姓过了一个非常难忘的日子。

    上午,贾永祥、贾永亮、贾永福、贾永禄、贾永喜几个弟兄坐着两辆马车,来到地头,用抓钩、铁锨把沤制的粪堆重翻一边。当他们干完活,回到家里,洗好手,坐到一张桌子,准备吃饭的时候,只见一个黑影在光芒四射的太阳上慢慢扩大,金色的光线在一点点减弱,整个大地逐渐变得黯淡。

    永祥指着天上的太阳,惊奇地问永亮:“它这是怎么了?”

    永亮也是第一次碰到这样的天象变化,不由仰起头,看着太阳被黑黑的阴影逐渐覆盖,心生疑惑,不知所措地说:“你问我,我问谁呢?我也是第一次碰到这种事,不比你懂得多。”

    “哎,哎,快看呀,太阳快没了。”永福指着即将被完全覆盖的太阳,大声叫起来。

    永禄大声喊道:“这可如何是好?这可如何是好啊?”

    永喜拽住贾大庆的手,急切地问:“大伯,你看这是怎么一回事?”

    全家人把焦灼的目光集中到贾大庆的身上,只见贾大庆闭上眼睛,抹着白胡子,嘴里哼哼唧唧。一会儿,他惊恐地睁开双眼,小声嘟哝:“我以前听老人说过,这是天狗吃太阳。”

    “天狗吃太阳?”全家男女老少困惑地看着贾大庆,希望他能更加清楚地解释这个怪异的现象。

    贾新旺瞪大眼睛,看着全家人,惊恐地说:“所谓天狗吃太阳,就是日食,每当国家闹灾难的时候,才会发生这种现象。”

    “啊,这可如何是好?”全家人立即唧唧喳喳,纷纷议论,惊恐万状。

    面对这突如其来的凶险天象,贾大庆大声喊道:“大家赶紧敲盆打锣,或许能把天狗吓走。”他的话几乎是从胸膛里喊出来的。

    全家人急忙从屋里拿出几面锣以及大大小小的盆子,走出大门,来到街上。只见大街上已经聚集许多人,他们手里也拿着各种各样的锣和盆子,看着天上,惊恐万状,咣咣咣敲起来。

    那个黑色的怪物没有因为愚昧百姓的乱敲就跑走,而是坚定不移地扩展自己的战果,大有全部占据太阳的趋势。天色更加晦暗,百姓敲得更加起劲。一会儿,太阳被全部覆盖,大地一团漆黑,什么都看不见。那些老实巴交的百姓仍然不肯散去,拼命地敲着锣和盆子,声音连成一片。

    又停了一会儿,黑色的怪物从太阳里慢慢走了,大地重现光明。

    贾新旺高兴地喊道:“天狗被撵走了!”

    “天狗被撵走了。”人们高兴地喊道。

    “没事了,回家吧。”人们互相祝贺,奔走相告。

    聚集在大街上的百姓纷纷返回自己的家里,该干什么还干什么,一切恢复正常。

    对这一天象的变化,最为恐惧的还是皇帝本人,因为它预示着国家将有灾难发生,弄不好会危及他的地位或生命。

    当天象告变的时候,薄太后、皇帝、皇后、嫔妃、太子、诸皇子和公主无不走到院子里,观看天狗吃太阳。

    刘恒脸色铁青,一言不发,其他人见状,吓得大气不敢出,唯恐说错什么,把他惹急了。

    不用他吩咐,宫中所有的大臣、侍卫、宦官、宦官、宫女以及其他的差役纷纷行动起来,拿着各种锣、鼓和盆子,咣咣咣敲起来,直到阴影消失、光明重现为止。

    刘恒亲身经历天象变化,心情沉重,摆摆手,薄太后、窦皇后、嫔妃、太子、诸皇子和公主纷纷回到后宫。他乘上车辇,来到未央宫,坐到丹墀上的宝座,吩咐宦官赵谈:“你去把三公叫来。”

    “好咧。”宦官赵谈答应一声,迈着轻快的脚步,去找周勃、灌婴、张苍。

    周勃、灌婴、张苍听说皇上找他们,一块来到未央宫,见了皇上。只见刘恒坐在御座,面带忧悒之色,闷闷不乐。

    三位大臣看刘恒不高兴,上前给他行过礼,然后立在一旁,等待他问话。

    此时,刘恒脑际里浮现天穹刚才所发生的一幕,心中焦急万分,忧郁地说:“朕自登基以来,不知何处失德,惹怒上天,竟然发生天狗吃太阳的事情?”

    周勃、灌婴是那种天不怕地不怕、杀人不眨眼、不信鬼神的人,对刚才所发生的一切不以为然。听了皇帝的问话,灌婴大胆地说:“陛下,老臣斗胆直言,都说天象告变意味着神的警示,但臣活了这把年纪,从来没有见过鬼神,说有鬼神,鬼神在哪里呀?”

    刘恒不满地站起来,拿眼瞪了一下灌婴,冷冷地说:“太尉大谬,何出此言?”

    灌婴看刘恒生气,赶紧收住话头。周勃见状,也就不好开口,谁知刘恒瞟他一眼说:“丞相,对于刚才所发生的天象变化,谈谈你的看法。”

    周勃想了想,模棱两可地说:“鬼神这个事,不好说,你说信吧,又没见过;你说不信吧,当初先帝斩杀白蛇,领着我们一班人从弱到强,迭克强敌,似有神助,因而臣以为不可不信,不可全信。”他一边说,一边看着刘恒的脸色。

    刘恒鼻子哼了一声,心说这也叫回答,不由把目光转向张苍,眼睛里充满期待。

    张苍不慌不忙地说:“陛下自继位以来,封赏功臣,安抚诸侯,废除株连,救助鳏寡,连和南越,四海宾服,河清海晏,未尝失德。”

    张苍的话像一剂定心丸,让刘恒不再那么揪心。他脸上流露出一丝难得的笑容,嘴上却说:“御史大夫不能只拣好的说。”

    “臣难道夸大其辞了吗?”张苍捻着飘在胸前几缕银色的胡须,润红的脸庞闪着光泽,反问刘恒。

    刘恒经张苍这么一问,心中释然,然而脸上仍然带有不平的神色,余恨未消地说:“既然朕食不甘味,夜不安寝,处理朝政未尝失德,那你说,为何还会发生天狗吃太阳的不吉利现象?”

    张苍微笑着,不愠不怒地说:“天道幽远,皇上不必过于忧虑,只要朝廷君臣同心同德,就能克服一切困难,战胜一切来犯之敌,把大汉朝推向鼎盛时期。”

    周勃、灌婴也跨前一步,宽慰刘恒帝道:“只要君臣同心同德,就能克服一切困难,战胜一切来犯之敌,把大汉朝推向鼎盛时期。”

    刘恒看三公没把日食当回事,每个人的精神都处于良好状态,心中泛起一股喜悦,高兴地说:“君臣同心,其利断金。”

    看皇上不再闹心,三公走出宫殿。

    日子继续平静地过着,谁知到了12月15日,中间仅仅隔了半个月时间,天穹再次发生日食,全国再次引起恐慌。

    刘恒再也坐不住了,思前想后,让贾谊给自己起草一道诏书,颁布天下:

    朕闻之,天生烝民,为之置君以养治之。人主不德,布政不均,则天示之戒灾,以诫不治。乃十一月晦,日有食之,适见于天,灾孰大焉!朕获保宗庙,以微眇之身托于士民君王之上,天下治乱,在予一人,唯二三执政犹吾股肱也。朕下不能治育群生,上以累三光之明,其不德大矣。令至,其悉思朕之过失,及知见之所不及,匄以启告朕。及举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者,以匡朕之不逮。因各敕以任职,务省繇费以便民。朕既不能远德,故(忄)间然念外人之有非,是以设备未息。今纵不能罢边屯戍,而又饬兵厚卫,其罢卫将军军。太仆见马遗财足,余皆以给传置。

    这是一道罪己诏,在这道诏书中,刘恒首先做了诚恳检讨,说自己德薄望浅,导致两次日食,表现出一种敬畏神明、诚惶诚恐的自责心态,深切担忧自己施政不明,而伤及天下众生。他感慨自己责任重大,能力有限,一定是自己治理国家不利,上天才会发出警示。希望天下举荐贤良方正,直言极谏,补正自己的疏漏,同时要求减轻百姓的徭役,裁减自己的御马。

    说起裁减御马,这里边还有一个感人的故事。一次,皇上出游,随从的官员、卤薄以及侍卫甚多。皇上坐在车辇里,只能听见马匹咴儿咴儿的嘶鸣,却听不见人们往常又说又笑的声音,心中有些不快,他吩咐太仆:“停下车,朕要看看。”

    “吁”太仆喝住辕马,皇帝走下车辇。他一眼看到有几匹马跑到附近的农田里,踩塌绿油油的禾苗,马夫正忙着牵回它们,不敢大声言语。

    刘恒沉下脸,厉声喝问郎中令张武:“为什么纵马踩踏庄稼?”

    “陛下有所不知,是备用的御马走脱了。”张武如实回答。

    刘恒听了,责问道:“一次出行,为何带这么多的备用马匹?”

    “这?”张武面露难色。

    刘恒想了想,立即命令出游的队伍返回宫中,并果断下诏:“宫中各部门立即清点马匹,除了必需之外,凡是多余的马匹,一律送到驿站。皇上出行司仪只需保证安全,不可讲排场,比阔气,铺张浪费,更不准骚扰百姓。各地官员要以此为戒。”

    皇帝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各地官员纷纷效仿,一种勤俭节约、勤政爱民的风气逐渐形成。

第108章 《论积贮疏》意义大() 
正月,零琼碎玉般的雪花纷纷扬扬,均匀地撒在京都长安的每一个角落,巍峨的宫殿、低矮的民房、纵横交错的大街小巷都铺上一层厚厚的白毡。

    太中大夫贾谊领着书童贾六,踩着积雪,沙沙沙来到白雪皑皑的原野。只见他头上戴着一顶用黑色的丝绸做成的棉帽,身上披着一袭黑色的棉袍,揣着双手,漫步田间地头,棉帽上、肩头落了一层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