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日月当空照中华-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得知北线的太原方向已经有了孙传庭亲率的延绥军入援,李邦华的心里踏实了许多。

    太原是山西首屈一指的城池,或者说独一无二的重镇,只要太原牢牢地掌握在官军的手中,那么流贼在山西就始终都是疥癣之疾,成不了心腹大患。

    也就是说,只要太原始终掌握在官军的手中,山西就永远是朝廷的。

    这不只是李邦华自己的想法,这是那个时代几乎全天下人的想法。

    纵观历史,太原之于山西的重要程度,就相当于西安至于陕西,南京之于江南,是绝对不容有失的存在。

    只要太原稳如泰山,而自己坐镇的潞安府也不出乱子,那么至少这一次的入晋督师,就已经算是立于不败之地了。

    明朝的潞安府,就是后世的山西长治地区,在明代的山西,这个地方是毫无疑问的大后方。

    不管是面对来自北方草原民族的威胁,还是面对如今这种来自西北流寇的威胁,若论安全,潞安府在山西境内的地理位置,可以说比大同、太原这样的重镇还要优越。

    这也是李邦华率领军队入晋督师,首选滏口陉,进驻潞安府的一个重要原因。

    在得到山西巡抚张晓以及延绥巡抚孙传庭送来的消息第二天,他又相继见到了来自南面的两拨信使。

    第一拨信使来自山西平阳府南面二百余里外的解州闻喜,正是陕西巡抚洪承畴派来通传消息的人马。

    崇祯元年的一月,不满三十六岁的洪承畴被崇祯皇帝越级提拔为陕西巡抚,入京面圣之后,再回到西安,已是二月中旬。

    根据崇祯皇帝当面授予的旨意,洪承畴回到西安之后,先是巡视辖内各地,逐个校阅驻守西安、潼关等地的陕西军队,对将领和士卒情况心中有数之后,以时任潼关副总兵王承恩、游击官惟贤为将,在关中各府县公开张榜,以厚饷招募壮士,历时三个月,共选得青壮七千人,开始编练陕西抚标五营的进程。

    崇祯皇帝承诺的每年十万两抚标饷银,一分银子也没少过他的,同时又让他兼任陕西布政使,军政民政一手抓,在陕西几乎拥有全权,而洪承畴也没有浪费了这个全权。

    三个月内,不仅从秦王府的手中收回了在西安城各门收税的权力,而且在陕西与河南、湖广、四川、甘肃交界的交通要道,比如潼关以及从潼关往南的武关、白羊关、紫荆关、漫川关、紫阳关、锁头关等等,所有入陕出陕的险关要隘之上,设税卡向往来客商收取通行费用。

    从崇祯元年六月以来,每个月上交到巡抚衙门的税银或者实物,也有两万两银子上下,陕西巡抚衙门终于有了一笔比较稳定的收入了。

    督察院陕西道监察御史任赞化、陕西巡按御史吴焕、户科给事中马如蛟,先后上书弹劾洪承畴私设税关,苛待商民,隔绝陕南商路,其心不可测等等罪名。

    但是崇祯皇帝对此却是留中不发,不置一词。

    洪承畴是个聪明人,所作所为虽然没有通过正式的朝廷官方渠道,比如通政司,上呈奏折请旨,但是与皇帝之间的密折沟通,却从来没有中断过。

    不管有事无事,大事小事,到陕就任之后,每个月的月末必上一道密折,汇报本月的大事小情,以及下个月的一些想法和打算,可以说锦衣卫陕西千户所和东厂陕西站的人员,奔走来往于京师和西安之间,从来没有中断的时候。

    所以,对于洪承畴接任陕西巡抚之后的重要举措,崇祯皇帝本人不仅全都掌握,而且非常支持。

    天启六年以来,陕西尤其是陕北连年大旱、天灾加上贼乱,搞得是民不聊生,而崇祯皇帝即位不久,就下旨免了陕西的钱粮赋税。

    在陕西这样主要以田赋为主要财政来源的地方,朝廷大笔一挥免了田赋、丁税等钱粮赋税,说起来十分容易,但是免了之后陕西上下的大小衙门的开支怎么办,官府吏员们的俸禄怎么办,赈灾也好,募兵也好,失去了这个财源,靠什么来支持?

    花马池的盐运司、茶马司如今全都就近掌握在三边总督袁崇焕的手中,洪承畴又靠什么来开拓新的财源呢?

    除了皇帝每年给他的十万两抚标饷银之外,朝廷发给陕西各营兵的每一分军饷,也都有其固定的去处,在这种情况下,他拿什么来赈饥民、申军令,利器械、分战守,筑城堡、练乡兵?

    不让他开辟新的财源,他就会向历史上一样,空有一腔雄才大略而施展不开。

    对于这一点,如今这位崇祯皇帝比这些个上述弹劾的臣子可是更加清楚,也正因为如此,所有的弹劾奏疏全部留中不发,不做处置,对洪承畴自然也是宠信依旧。

    崇祯皇帝这样做,固然得到了一些骂名,比如听不进逆耳忠言、任用奸邪幸进之辈等等,但是却让洪承畴在陕西终于站稳了脚跟,渐渐打开了局面。

    就这样到了崇祯元年的十月,陕北大乱的同时,关中和汉中也不消停,西边的凤翔、略阳,东边的白水、韩城等地,如同历史上一样,接二连三地因为秋粮绝收而发生变乱。

    流贼神一元、神一魁兄弟起韩城,点灯子赵四儿起凤翔,还有什么黑煞神张五起三原,一时之间西安周边府县一片大乱。

    好在这些贼头都知道西安不好惹,没人敢打西安的主意,聚众造反之后,都是往偏僻地方跑。

    比如白水贼王二一起兵,就跑到了陕北投奔了王嘉胤。

    而那些没有跑到陕北去的,在随后的几个月时间里,陆陆续续都被洪承畴指挥麾下的大将王承恩、官惟贤、杨世恩等人,分头率领新编的陕西抚标五营给剿灭掉了。

    这里说起的这个大将王承恩,与崇祯皇帝身边的亲信太监王承恩同名同姓,也是历史上真实存在的人物,治军纪律严明,作战勇猛异常,是崇祯初年活跃在西北平贼战场上的一员虎将。

    不过可惜的是,这个王承恩与其他许多立下战功无所的将领一样,追着陕西的流贼到处跑,虽然本人越战越勇,但是麾下的军队却是越战越少,到最后死在了战场之上。

    官惟贤的结局也一样,而杨世恩在征战十余年后,最终在湖广的剿贼战场上被俘,而他当时追随的主帅邓祖禹同样被俘,在亲眼看着邓祖禹被张献忠的麾下挖出心肝,做菜下酒之后,杨世恩心神崩溃,最终选择了投降,从此在了明末这个纷纷乱乱的历史舞台上销声匿迹。

    不过这一世,陕军提前数年迎来了洪承畴这个狠角色,这几个人的际遇自然随之发生了改变。

    当然了,首先被改变的是,神一元神一魁兄弟、点灯子、黑煞神这几个在关中起事的贼头的命运。

第三四五章 陕军来了() 
历史上,神一元、神一魁、点灯子、黑煞神这几个在关中起事的贼头,被王承恩、官惟贤、杨世恩这些陕军将领追得走投无路的情况下,接受了时任三边总督杨鹤的招抚,不仅保全了姓名,还保留了部分部众,只是被杨鹤给遣散安置回了原籍所在地。

    而在这些人回籍接收安置之后不久,陕西又遇灾情,这些个贼头也随之再次聚众造反,而且比起崇祯元年的第一次造反,势头更加猛烈,更加狡猾,同时也更加难以平定。

    不过这一时空之中,他们遇到的不是优柔寡断、心慈手软的杨鹤,而是遇上了一力主剿、心狠手辣的洪承畴。

    说他心狠手辣,是因为他不仅剿贼,而且杀降,先后死于他手的流贼多达五六万人,其中多数都是俘虏或者投降之后被屠杀,确实是杀得流贼闻风丧胆。

    这一次也是这样,神一元神一魁兄弟、点灯子、黑煞神等贼头,刚一起事,洪承畴就分派麾下悍将王承恩、官惟贤、杨世恩,以及移镇潼关的总兵官张国兴分头带兵全力清剿。

    不出一个月,起事未久的神一元就被王承恩俘杀,其弟神一魁逃脱隐匿。

    而作乱三原的所谓黑煞神张五所部,也很快被官惟贤带兵平定,张五本人及其所部七百人全数被斩首示众。

    至于点灯子赵四儿,也就是赵胜,则被洪承畴亲率抚标五营的中军精锐围困在麟游的一处谷地,走投无路的赵四儿被围数日之后,像历史上一样,选择了投降。

    而洪承畴也像历史上所做的那样,选择了杀降,点灯子赵四儿本人以及其麾下部众一千余人全数被杀。

    西安府周边的这几股稍大一点的流贼被平定之后,其他一些人数更少、规模更小的流贼,从此闻风逃窜,有的逃入秦岭,逃向汉南,有的逃往略阳以西,逃进甘南。

    到了崇祯二年的一月,西安附近各县,乃至整个关中平原之上,虽然仍有不少小毛贼在占山为王,但是较大股、上规模的乱贼,都被平定了。

    其实,在原本的历史上,如果崇祯皇帝一开始就派重兵云集陕西,以牛刀杀鸡之势全力清剿的话,流贼在陕北或者汉南根本不会有坐大的机会。

    因为流贼起事之初,完全是一群乌合之众,不仅装备异常低劣,而且力量也是非常分散,大股数千,小股几百,在官军面前根本不堪一击。

    常常是数百官军,就能追得数千流贼上天入地、四处奔逃。

    如今遇上了洪承畴依照着皇帝教授的方法编练而成的五千抚标正兵和两千辅兵,基本上是一触即溃,根本没有还手之力。

    真正说起来,正是在杨鹤担任三边总督的几年之中,陕西的局势才一发不可收拾,到了崇祯四年杨鹤被免职下狱之时,陕西的局势已经彻底败坏了。

    即便是在当时,如果崇祯皇帝能够壮士断腕放弃辽西,退守山海关,将辽东大军主力调入山陕之地,那么流贼也没有机会进一步坐大。

    可惜的是,朝堂之上群臣争论不休,年轻的崇祯皇帝也是无所适从,最终,一次又一次地错失了剿灭流贼的机会,使得乱贼进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