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日月当空照中华-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因此,重修大凌河城,特别是重修大凌河防线上的重中之重前屯和右屯,在大明朝廷的这一边看来,就是在辽东锐意进取的一个标志。

    所以历史上,不管是孙承宗主政辽东的时候,还是后袁崇焕主政辽东的时候,不管是出于本人锐意进取的意愿也好,还是出于朝廷不甘现状的意志也好,都选择了越过这条实际控制线,往东一步步修筑城堡。

    大明这边在大凌河以东一修筑城池,后金国这边当然就坐不住了,就派兵来破坏。

    就这样,大凌河城及其东面数十里外的前屯和右屯修了毁,毁了修,不仅耗费了大量的钱粮人力,最终也还是没有守住。

    历史上祖大寿杀了何可纲第一次带着上万守军投降建虏的起因,就是朝廷重修大凌河城,而祖大寿带着军队去巡视和监督筑城的进展,结果一入城没多久,就被闻讯而来的建虏大军给包围了。

    大凌河城孤零零地深入敌前,明军不仅没法解围,而且由于补给线太长,也没有办法运送粮草进去,就这样一万多辽东精锐,被围了半年之久,最后到了杀马吃马,马吃尽之后吃人的地步。

    最终的结果是,从锦州和宁远先后派出来的援军都被击溃,而大凌河城及其东面耗费重金修筑的前屯和右屯也没保住,大将何可纲被杀,张存仁被迫跟着祖家的老老少少投降了建虏。

    不光是之前花费了无数的心血和钱粮白费了,而且损兵折将,损失惨重。

    如今督师换成了鹿善继,大凌河城没有增筑和派驻重兵,而大凌河东面数十里外已经抵近了辽河附近的前屯、右屯一线堡垒也没有重修,实际上等于是已经放弃。

    所以,这个时空之中,从鹿善继上任蓟辽督师之后,除了时不时发生的双方巡哨之间的小规模遭遇战之外,宁锦防线的大凌河方向,就一直保持了相对的平静。

    崇祯元年九月建虏征讨东江镇的时候,鹿善继主政之下的辽东,正处在调整部署之中,除了向广宁城和大凌河城增派一部人马作出进攻的样子之外,没有更多动作。

    随后不久,建虏进攻东江镇失败而归,鹿善继也迅速撤回了增派到广宁城和大凌河城的人马,只在广宁保留了曹文耀的一千五百骑,作为宁锦防线上的东北前哨,而在距离锦州稍微近了一点的大凌河,给了金国凤两千步骑,作为宁锦防线的东部前哨挺在前面。

    年初的时候,锦衣卫辽东千户所千户孙钤麾下的锦衣卫谍报人员,从沈阳城中带回消息,说建虏奴酋亲率大军出城北去不知所向。

    鹿善继一边加紧防备,一边传令广宁方向的曹文耀派人哨探,到了三月,终于弄明白,建虏北上征讨其他未曾城府的野人部落去了。

    鹿善继急忙将此消息报告朝廷的同时,也向崇祯皇帝请示,要不要趁着这个机会,联合东江镇对建虏的腹地发起一次进攻。

    然而当时正是流贼肆虐山西的时候,而且也是崇祯皇帝派出的使者在朝鲜威逼朝鲜君臣割让咸镜道和平安道土地城池的时候,所以思来想去,崇祯皇帝还是觉得时机不成熟,而否决了鹿善继的意见。

    在对待建虏的问题上,东攻西守的战略既然定下来了,就不能轻易改变,除非一举灭亡后金的时机真正成熟,要不然辽东镇战事不断,结果只会如同历史上那样西北、西南、东北三线开战,到最后重蹈大明败亡的覆辙。

    对于辽东前线,如今这位崇祯皇帝的想法很简单,那就是尽可能地维持住目前相对均衡和平静的局面,尽量不在辽西走廊这个方向上,也就会宁锦这个方向上,去主动招惹建虏。

    而是从距离大明京师更远一点的东江镇方向上,去不停地折腾和消耗建虏的力量。

    此时,站在武英殿的地形沙盘之前,崇祯皇帝看着广宁城的位置突兀而显眼,距离建虏都城沈阳的距离约莫四百里,沙盘上的广宁城头,插着一面小旗,上面标明了守将曹文耀的名字,标明了曹文耀麾下的兵力——不过一千五百骑,再看看职方司刚刚标好的建虏兵力——正黄旗、正蓝旗两旗共四万步骑,崇祯皇帝知道,是该放弃广宁的时候了。

    明知是坑,又何必去跳?

    崇祯皇帝能够理解鹿善继不愿背黑锅的心情,毕竟对于明末的文官来说,盲目强硬的主战派还是很多的,身为蓟辽督师一仗不打,就擅自丢弃锦州以北两百多里土地,说起来是个十分严重的罪名。

    但是对于如今这位崇祯皇帝来说,名声的问题早就不看得那么重要了,之前贪财嗜杀的恶名也已经早就传遍了大江南北了,如今也不在乎再多一个弃守广宁的骂名了。

    到了当天夜里,来自锦衣卫辽东千户所和东厂辽东战的报告,也先后被巩永固和方正化送进乾清宫中。

    广宁一线的情形和辽东镇内部的争议,随之更加详细地落入崇祯皇帝的眼底,让他更加坚定了他自己的判断。

    第二天一早,锦衣卫人马携带着崇祯皇帝决意弃守广宁和大凌河城的旨意,以六百里加急的驿递等级,被紧急送往关外的宁远而去。

    建虏大军三面包围广宁城,却围而不攻,意图十分明显,不过是想要围点打援罢了,这是建虏对付明军的老办法。

    原本的历史之上,在大明朝满朝盲目主战派文官的道德绑架之下,崇祯皇帝就算前线将帅再怎么反对,就算明知前面是个坑,还是硬着头皮让前线的将帅们一次又一次地往坑里跳。

    一次又一次,为了救援大凌河,为了救援锦州,为了救援松山、杏山等等,大量的明军因为在野战之中遭遇建虏骑兵的埋伏而全军覆没。

    这一切的背后,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没有人肯于或者敢于站出来承担丢城失地的责任,没有人愿意站出来为皇帝背这个妥协退让、懦弱无能的黑锅。

    而历史上的崇祯皇帝也是光知道进,不知道退,一味的刚强,不懂得示弱,不知道有时候你需要收回拳头,才能更加有力的出击,不知道大丈夫必须能屈能伸,而且必要的时候还必须包羞忍辱、卧薪尝胆的道理。

    但是这一世,不同了,如今这位崇祯皇帝就要看看,当辽东镇明军收回来伸出去的两个拳头,也就是弃守了广宁和大凌河之后,黄台吉接下来会出什么招。

    若是他敢于带着乘胜归来的正黄旗和正蓝旗大军,攻打如今增筑了大量棱堡的锦州城和义州城,那么等待他的,就将是另外一个终身难忘的教训。

    而这也正是崇祯皇帝在给鹿善继及辽东诸路总兵官的圣旨之中,想要向他们极力说明的道理,将伸出去的双拳收回来,然后依托宁锦防线上的几座坚城,对建虏进行大量有效的杀伤。

第五一三章 奴酋归来() 
不过,在如今这位崇祯皇帝的内心深处,还是希望在明军弃守了广宁之后,特别是弃守了大凌河之后,黄台吉能够认识到,明军已经识破了他的围点打援之计,然后从哪里来的,赶紧回哪里去,不要在辽西挑事。

    崇祯皇帝的想法当然是好的,不过可惜的是,黄台吉也不是傻子,不会按照崇祯皇帝的设想去做。

    尽管东江镇在朝鲜的所作所为,让黄台吉以及其他的八旗贵族们感到如芒在背,但是黄台吉还是认为西线的明军,才是后金国最大的威胁。

    特别是在其麾下汉人谋士范文程等人,以及汉人降将李永芳、孙得功、鲍承先等人的反复建言献策之下,黄台吉还是想着要从西面直接打进明朝的京畿之地。

    一方面可以抢到更多人口粮食等财富,而另一方面若是能直逼大明京师之下,那么或许可以与大明皇帝签订一个城下之盟,迫使明朝放弃朝鲜,然后与他的大金国以长城为界分治南北。

    历史上,黄台吉在崇祯二年冬天率军攻入大明朝的京畿之地以前,内心之中还没有真正下定消灭明朝入主中原的决心。

    因为他自己也很清楚,大明之大不是他一个小小的后金国所能够比拟的。

    后金八旗的战力虽然强过明军,但是明朝人口之多、辽西城池之坚,都不是他后金国区区数十万八旗子弟能够吃得下的。

    直到第一次率军攻破蓟镇边墙,进入京畿腹地之后,黄台吉的野心才一下子膨胀起来。

    而在京畿之地收降的大量明军文官武将,更是成为了黄台吉这个野心的积极怂恿者。

    截止到崇祯二年的六月,建虏之主黄台吉虽然还没有生出灭亡明朝入主中原的野心,但是却有着迫使明朝放弃朝鲜,并与大明以长城为界分治南北的欲望。

    正因为如此,黄台吉在率军北上抢掠了野人女真和北山女真各部之后,于四月下旬,从黑龙江中游以北的大明脱木河卫故地,也就是北山女真各部属地率部返回。

    这一次,黄台吉兵分两路,一路由他本人率领正黄旗和莽古尔泰的正蓝旗,一路北上海西卫旧地,北上依兰哈喇,一直打到黑龙江以北的北山女真诸部。

    一路由镶红旗旗主岳托率军北豆满江(图们江)江口,打到了阿速江(乌苏里江)下游等地。

    两路建虏军队所向披靡,快速扫平了游牧和渔猎在脑温江下游(松花江)、阿速江(乌苏里江)两岸的野人女真诸部,以及游牧在黑龙江两岸的北山女真诸部。

    这一次北上抢掠讨伐,不仅进一步收服了海西女真、野人女真和北山女真各部,而且还抢夺了大量的马匹牛羊和半开化的各族青壮,使得在去岁在东江镇面前受到的损失得到了充分的补充。

    五月下旬,黄台吉率领建虏正黄旗和莽古尔泰的正蓝旗,在松花江畔的依兰哈喇,召集科尔沁诸部、喀尔喀诸部以及兀良哈诸部(女真化了的蒙古人,以阿敏的舅舅家布占泰的乌拉部为首)首领会盟,拿出从北方掠夺而来的部分牛马人畜参茸毛皮东珠分赏归附各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