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极品谋士游三国-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又止。

    秦昭王“第二次跪地请教”,且态度上更加恭敬,可范睢仍不语。秦昭王又跪,说:“先生卒不幸教寡人邪?”

    这第三跪打动了范睢,道出自己不愿进言的重重顾虑。

    秦昭王听后,第四次下跪,说道:“先生不要有什么顾虑,更不要对我怀有疑虑,我是真心向您请教。”范睢还是不放心,就试探道:“大王的用计也有失败的时候。”秦昭王对此责并没有发怒,并领悟到范睢可能要进言了。

    于是,第五次跪下,说:“我愿意听先生说其详”。言辞更加恳切,态度更加恭敬。

    范睢才愿意出山辅佐秦昭王,我等自认为不是什么扛鼎之臣,但是守牧一方,安民于国的本领还是有些,曹公若是不能礼贤我们,而不如弃之而去。”

    其实穆良奇对于曹操会怠慢他们,他内心知道这是不可能的,因为史书上明明白白,清清楚楚的记载着:汉末,天下大乱,雄豪并起,而袁绍虎视四州,强盛莫敌。太祖运筹演谋,鞭挞宇内,揽申、商之法术,该韩、白之奇策,官方授材,各因其器,矫情任算,不念旧恶,终能总御皇机,克成洪业者,惟其明略最优也。抑可谓非常之人,超世之杰矣。

    但是这是史书上记载的事情,并不是亲眼所见,正所谓:“眼见为实,耳听为虚”,亲眼见到才是真相,想到这不由得就对明天有些期待。

    郭嘉认同的点了点头,孟子曾经有云: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

    在这个乱世,君择臣,臣亦择君,这是双向选择的时代,而不是单选,其实郭嘉也非常的期待明天,他也希望自己能够受到几百年前,韩信的那种待遇。

    想到这,郭嘉轻轻的吟诵道:信数与萧何语,何奇之。至南郊,诸将行道亡者数十人,信度何等已数言上,上不我用,即亡。何闻信亡,不及以闻,自追之。

    人有言上曰:“丞相何亡。”上大怒,如失左右手。居一二日,何来谒上,上且怒且喜,骂何曰:“若亡,何也?”

    何曰:“臣不敢亡,臣追亡者。”

    上复骂曰:“若所追者谁何?”曰:“韩信也。”

    上复骂曰:“诸将亡者以十数,公无所追,追信,诈也。”

    何曰:“诸将易得耳,至如信者,国士无双,王必欲长王汉中,无所事信;必欲争天下,非信无所与计事者,顾王策安所决耳。”

    王曰:“吾亦欲东耳,安能郁郁久居此乎?”何曰:“王计必欲东,能用信,信即留;不能用,信终亡耳。”王曰:“吾为公以为将。”

    何曰:“虽为将,信不必留。”王曰:“以为大将。”何曰:“幸甚。”

    于是王欲召信拜之。何曰:“王素慢无礼,进拜大将,如呼小儿耳,此乃信所以去也。王必欲拜之,择良日,斋戒,设坛场,具礼,乃可耳。”王许之。……”

    穆良奇认真的听着,古文版的萧何月下追韩信的故事,看得出,郭嘉也是非常的期望明天。

    穆良奇有时候感觉这个时代的人都是非常幸运的人,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只要有才,都会得到自己施展拳脚的机会,在这个时代,机会都是相对平等的状态,好吧,有些地方或许不是太公平,但是熟悉未来历史的穆良奇,对未来门阀政治还是有深刻的了解,毕竟“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的时代,还是非常著名的。

    在这个时代,因为混战,导致对人才的格外珍惜,对于君主来说,手下的人才更像是一种形象,用古代的说法就是千里马。千金买马骨,稳赚不赔的生意。

    所以持才而骄,用自己的才华,或者说在天下士林里的名气,来威胁君主的还不少,最著名的就是祢衡,那真的是,特别牛皮的人。君不见曹操被这位牛人,气的暴跳如雷,不还是笑呵呵的礼送他去荆州。

    但是这种待遇只是相对于有才华,有点背景的士人,或者说有点名望的人,对于那种寒门,那种无助的百姓,那么他们生在这个时代,就是他们的悲哀了。

    明月皎洁,人在看天,天也在看着人,人们常常说,人生是被注定的,这是上天的安排,天天要说逆天而行,强行改命,殊不知一切的一切也在天道的算计之中,命运的轨道之上。

    以前穆良奇对什么逆天改命的事情从来都不屑一顾,但是现在由不得他了,这个命运或许在多年遇到郭嘉的那一刻就已经注定了。历史,能不能改变,怎么变?怎么去变?往哪个方向变?。。。

    一堆问题随之而来,穆良奇仿佛回到了当年高考后,填志愿的那一刻,人们常常说,高考是改变命运的一个钥匙,但是却不知道它在打开一扇门后,门后的无数条路才是你真正要改变命运的时刻。

    而现在穆良奇就是如此。明天他就要面见曹操了,他该怎么做,怎么说,把曹操往历史轨道上推一推,还是说静静的看着。这一切都是未知数。

    还有对于世家,穆良奇虽然做过无数次决定,下过数次决心要为华夏民族做点什么,但是转过头他又动摇了,不是他不想去做,是他没能力,因为他太明白,这个时代世家的力量了,一点都不像现代小说中那样,说的那么容易。

    九成以上的知识分子,全部出身于世家,只有那可怜的凤毛麟角的寒门子弟,还大多数与世家有说不清道不明的关系。

    妄图改变,难!难!难!

    (哈哈,作者君回来了,这个暑假争取把这本书写完,大概150万字吧,暑假60天,也就是说,我一天要。。。额。。那个啥,我刚刚说啥了?)

    本章完

第171章 无论昨天还是明天,活在当下才是最好的选择() 
时间不知不觉就过去了很久,两个人都在想着自己的心事,直到屋里的妻子各叫他们回去,两人又默契的相互看了一眼,笑了,多年来的相处早已让他们都深知对方,了解彼此。

    他们忽然发现自己有些可笑,事情无论怎么想,明天都会发生,不会因为你知道了,而改变,每次自己所想的事情,若是相符,又无人为你喝彩,若是不中,又会感到伤感,那么无利可图的事情,为什么还要去做呢?还要去想呢?不是一件很蠢的事吗?

    或许每个人都会希望事物的发生,发展都能控制在自己,自己所掌握,自己了解的范畴之内,而不喜欢未知的事情,或者说对未知,不可预料的恐惧。

    这就是人。

    郭嘉笑道:“明天见。”

    这是穆良奇认识郭嘉以来,第一次见郭嘉如此的期盼明天,但是不得不承认,他也非常的期盼明天,因为明天,是一个非常美好的一天,对于他们来说。

    穆良奇也微笑的回道:“明天见。”

    随后二人笑着走进房屋,像是刚刚的犹豫统统的一扫而空。

    进屋后,穆良奇左看看右看看,发现吴玲正在整理床单,笑了笑,没有去理会她,肚子一人走到桌子旁。

    屋子里很暗,只有案牍上的两盏油灯支撑着整个室内的亮度,但是这两盏油灯的火焰,也是摇摇欲坠,像是随时都可以熄灭的样子。

    看到这,穆良奇就有些好奇,按照刚刚程昱的礼貌,怎么会放如此低下的错误?油灯这么少,不怕我等怪罪于他吗?

    穆良奇有些责怪的问道:“这油灯,怎么这么少啊。”

    吴玲继续整理被子,回头说道:“夫君,如今县城内食物稀少,哪有什么野兽供抽取油脂,所以油灯短缺,这已经是人家家中的半数油灯了,还有一些油灯要供府中书吏使用。”

    穆良奇理解的点了点头,关于古代的油灯的制作,他还是有些了解的。

    在最开始的时候,油都是从动物脂肪中提取。在狩猎时代人们就发现在加热肉食的时候,会有液体从中渗出,这大概就是先民对油脂最原始的认识。

    有文字记载以来,油最开始叫“脂”或“膏”。

    按《释名》曰:“戴角曰脂,无角曰膏”。

    就是说从有角的动物中提取出来的叫脂,从没有角的动物中提取出来的叫膏。我们现在把凝固的叫脂,融化的油,“膏脂”一词在现代已经基本不用了,但是有一个成语却流传了下来:民脂民膏。

    事实上以动物的脂肪提出的油具有很好的持续性,已经足够的照明度。

    《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秦陵地宫)以人鱼膏为烛,度不灭者久之。”

    在以前,穆良奇一人住在山谷中的时候,也曾试着提炼,但是很无奈,失败了,毕竟他也只是知道大概,而不是详细的工艺手续。

    穆良奇又好好奇的问道:“时至半夜,怎么还有人书吏在县衙工作?”

    吴玲叹道:“还不是城中那些青州黄巾难民之事,我听府中小吏所言,这些日,程昱大人每日与一群书吏,彻夜难眠,以为还有上千难民还没有定所,不停的制定方略,以求,早日换百姓安身之地。”

    穆良奇听后,低头不语,像是在思考什么,或者说羞愧着些什么。

    正当他思索地时候,突然看到一卷竹简,在他面前的案牍上。

    他拿起竹简,仔细打量着,回想着刚刚进来的场景,明明没有这个竹简啊。难道自己记错了,或者没看到,穆良奇疑惑着想道。

    他问道:“桌上这竹简,从何而来?”

    吴玲反问道:“什么竹简?我刚刚擦桌子时,没有啊。”

    穆良奇更加好奇了,这竹简难道还是凭空诞生的不成?这就有些神奇了。

    穆良奇拆开捆绑竹简的蝴蝶结,这个用麻绳打的蝴蝶结,还是有些。。。等等,蝴蝶结?

    现在时汉朝,哪来的蝴蝶结?穆良奇手有些颤抖的看着桌子上的竹简,他感觉这已经不是竹简了,而是一扇大门,通往回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