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极品谋士游三国-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如此一来,荀彧瞬间就感觉一顿轻松惬意,现在剩下得只有如何让山中的野民跑下来,然后让他们安心得屯田去。

    想到这,荀彧心情舒畅了许多,笑道:“你们二人什么时候出使啊。”

    穆良奇和郭嘉一顿,看着荀彧,非常好奇,问这个干嘛,屯田的事不是已经帮你解决了嘛,还要干嘛。

    荀彧看到他们怪异的眼神,感觉到他们好像误会了,连忙说道:“我并不是挽留你们,粮食这件事越早办好,对主公越有利,所以耽误不得,这样吧,我现在就给你们去弄通关竹筹,你们明日便去城外军营调遣三百军士,作为护卫,后日便出发。”

    说完便去别屋找竹筹,要开始制作两份通关文书。

    现在轮到穆良奇和郭嘉感觉诧异了,刚刚还拼命的想挽留我们,屯田的事情一解决,就要赶我们走。

    而穆良奇心中开始有点小后悔了,出使徐州多累啊,路上奔波的,很幸苦,原本穆良奇以为他通过出使,就能躲避一堆政务,但是现在看来,屯田的事情一解决,只要把召民书一发,就没啥事了。

    原本最幸苦的,反而变得最轻松了,这巨大的落差,让穆良奇有些接受不了。

    至于郭嘉,他已经在考虑要不要一会儿跟主公说说,换个人去,至于看望老师,等哪天主公打下荆州,再去看也不迟啊。

    (很多同学可能对枣祇这个人不太了解,这个人其实对曹操的贡献非常大的,曹操的屯田制度,始于枣祇,在任峻手上发扬壮大。为什么不在枣祇手上,主要因为枣祇于196年接管屯田事物后,不到五年,也就是201年因为操劳过度,因病去世,而任峻接受枣祇的一切成果,由此奠定了曹操同意天下的物质基础,基本上是曹操打到哪,屯田就到哪。)

    本章完

第189章 袁绍错失良机(为作者的帅气加更)() 
却说此时邺城大厅内,吵作一团,原来是天使带着天子的诏书来到了邺城,诏书上要求袁绍率领军队去迎接他。

    但是袁绍们的谋士显然就迎接天子争吵不断,不能做出一个准确的判断。也不能说是准确的判断吧,他们的观点感觉都正确,似乎都不错,很难做出取舍。

    而此时的袁绍侧着脸,静静的看着他们争吵,看样子应该是等他们吵完再做决定。

    沮授说道:“将军世代担任朝廷宰相,历代以忠义辅助国家。现在天子四处流离,宗庙被破坏,但观察各州郡,虽然外表打着义兵的招牌,内心实际打对方的主意,就没有忧虑关注国家为百姓着想的意思。而且冀州城大体平定,军队强大,士人归附,去西边迎接皇上,将邺县作为皇宫,挟制天子而号令诸侯,畜养兵马来讨伐不向王庭朝拜的人,有谁能够抵御呢,左传曾记载:周襄王出奔于郑,狐偃言于晋文公曰:“求诸侯莫如勤王,诸侯信之,且大义也。继文之业而信宣于诸侯,今为可矣。”文公从之,纳襄王,遂成霸业?主公为何不去效仿?”

    袁绍点了点头,而此时颖川人郭图(字公则)说道:“汉朝王室衰败,为时很久了。现在想振兴王室,不也太难了吗?再说,英雄同时兴起,各自占领州郡,联合聚集徒众,动辄有上万人,这正像秦朝失去帝位,先得到的人成为天子,蒯通曰:“秦失其鹿,天下共追之,高才者先得焉。”。现在接来天子,动不动就要上书奏闻皇上,服从则权力太小,不服从则违抗皇命,这不是一种好办法。”

    袁绍也点了点头,心想:是啊。天子还是名义上的天下之主,虽然说他现在没有多少实权,但是把他迎接过来,到时候他发布诏书,自己听还是不听呢?

    听的话,那自己这些年的努力岂不都是白费了?不听的话,那自己岂不是成了王莽董卓之流,我袁家四世三公的名头岂不是毁于一旦?万一,天下诸侯再来弄个什么河南联军,清君侧,那就不好了。毕竟翼州不像关中,险关重重。翼州除了前面的黄河,就没什么地势险要且位置重要的地方了。

    况且郭图有一句话说道袁绍的心坎上了,天下有德者而得之,如今天子失德,我又是最强大的诸侯,只要我把公孙瓒灭了,占据四洲之地,这天下不就是我的了嘛。

    众谋士纷纷点头,赞同郭图的看法,天子来了,到底是听还是不听。

    田丰见势不妙,站起来反驳道:“如今天下虽然陷入诸侯并战,但是大多世家还是尊崇天子的,愿意听从天子的指挥,他们认为天子现在的失势,只是董卓造成的,与天子的贤明没有关系,所以如果主公,将天子迎来,用天子的名义下达号令,这天下还有谁敢与主公您作对?”

    确实,袁绍现在拥有了各诸侯众最强大的军事实力,只差一个最正统的名头,虽然说袁家四世三公的声望确实很大,但是远远没有天子的名声带来的效果好。

    淳于琼起来说道:“如今天子只不过是董卓立下的傀儡,并非正统,而真正的天子早已被董卓奸臣所侵害,所以我看现在大多数世家恐怕未必愿意承认现在的天子。”

    淳于琼这话让原本在闭目养神的袁绍,瞬间清醒,这个天子并非自己所意愿的。要是先帝,袁绍说不定捏鼻子认了,但是这个天子,袁绍感觉真的没必要。

    这让他想起了当初他与诸侯的那个计划。

    原来早在191年,韩馥、袁绍以及关东诸将商议,认为献帝年龄幼小,被董卓所控制,又远在长安,关塞相隔,不知生死,幽州牧刘虞是宗室中最贤明的,准备拥立他为皇帝。

    曹操说:“我们这些人所以起兵,而且远近之人无不响应的原因,正由于我们的行动是正义的。如今皇帝幼弱,虽为奸臣所控制,但没有昌邑王刘贺那样的可以导致亡国的过失,一旦你们改立别人,天下谁能接受!你们向北边迎立刘虞,我自尊奉西边的皇帝。”

    韩馥、袁绍写信给袁术说:“皇帝不是灵帝的儿子,我们准备依周勃和灌婴废黜少主,迎立代王的先例,尊奉大司马刘虞为皇帝。”袁术给予拒绝。不久后,韩馥与袁绍派遣前任乐浪郡太守张岐等带着他们的提议到幽州,向刘虞奉上皇帝的尊号。

    但是没想到刘虞见到张岐等人,并明白他们来意后,厉声呵斥他们说:“如今天下四分五裂,皇帝在外蒙难,我受到国家重恩,未能为国雪耻。你们各自据守州、郡,本应尽心尽力为王室效劳,却反而策划这种逆谋来沾污我吗!”他坚决拒绝。韩等人又请求刘虞主持尚书事务,代表皇帝封爵任官,刘虞仍不接受,打算逃入匈奴将自己隔绝起来,袁绍等人才彻底放弃这个计划。

    良久,沮授又劝说:“现在接来天子,在道义上是合理的,在时机上是合宜的。如果不早决定,必定有其他人先去迎接。权变不可失去时机,成功不可嫌其快速,希望您考虑。”

    但是袁绍摇了摇头,厉声说道:“我意已决,不迎接天子,诸位不必多说,传我将令,好好招待天使,让他早日回去。”

    沮授和田丰等人脸色灰暗,一片黯淡,反观郭图等人兴高采烈,在恭迎着主公圣明。

    而在一边看的明明白白,彻彻底底的荀谌算是对袁绍死心了,他忽然明白为什么当初穆良奇和郭嘉,还有自己的弟弟荀彧宁愿仓皇而去,也不愿留下,为袁绍出谋献策。

    掌握了汉献帝就相当于掌握了后代的核武器,谁不听话,就冠上一个反贼的名头,若是担心汉献帝不受掌控,大可派忠心之将,率百战之兵严所宫廷左右,何来担心之忧。

    想到这里,荀谌不由得想笑:一个不能说话的玉玺尚值得众人哄抢,一个活生生的天子,却不肯要。真是可悲啊!

    本章完

第190章 军营外遇故人() 
翌日清晨

    “夫君为何今日穿如此行装?难道今日不用去府衙办公嘛?”

    吴玲一边帮穆良奇穿戴衣物,见穆良奇穿的并不是往日的官服,好奇的问道。

    穆良奇叹道:“奉曹公军令,为夫明日就要出使徐州,今天去军营挑选些护卫,作为随从。”

    吴玲一听穆良奇要出去,心中一紧,从背后抱着穆良奇说道:“我们才刚刚搬到这里,家具都没有办齐,夫君就不能缓几日再出去嘛?”

    穆良奇反手摸了摸吴玲的额头,拉住她的手,转过身,深情的说道:“我也想慢点,但是越晚,恐怕会有越多人死去,为夫这是在为民争时间啊。”

    吴玲紧紧的抱着穆良奇,不说话。

    穆良奇长叹了一口气,不断的抚摸着吴玲的头,安慰着。

    一个时辰后,城外军营

    “吁~”穆良奇郭嘉骑着马走到军寨大门面前,看着面前高大的木门,还有不少拒马,不由得心中一顿感慨,不知道有多少年没有回到军营中了,突然回来,还真是有些感慨。

    军寨大门上,有一个小兵大声喝问道:“公乃何人,为何来此,殊不知此乃大军军营,闲人避退吗?”

    穆良奇微微一笑,大声回道:“我乃兖州别驾穆良奇,速去通报你家主将。”

    小兵喊道:“请大人稍等,容我禀告我家将军。”随后跑下台,跑向军营中央。

    穆良奇和郭嘉看着周围的风景,欣赏起来,从军营外面,透过围栏,依稀可以看到还有不少军士在进行训练。时不时,还能听到一阵喝喊声。

    郭嘉感慨道:“这才是真正的军队。”

    穆良奇认同道:“是啊,一支军队,不仅需要人数,还要有足够的训练,严明的军纪,这样才能够威慑一方啊。”

    郭嘉猜测道:“依我看,估计仲德不知从何处搞到的了肉食,补充了将士们训练所必需的营养,否则主将可不管如此高强度的训练。”

    穆良奇点了点头,他心里还真是佩服程昱,才一天,就弄到了肉食,而且还是保证了大军的供应,真的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