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燃烧的莫斯科-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是!”那些指挥员们整齐地答应了一声,向司令员和政委敬礼后退了出去。

    我看见有两名战士从第二道战壕里爬了出去,然后站起身,弯着腰向反坦克炮阵地跑去。跑在前面的那名战士手里举着个话筒,后面的战士抱着个线轴,边跑边放电话线。不一会儿的功夫就跑进了炮兵阵地,两人蹲下身体,把话筒交给了一名同样蹲着的指挥员。

    指挥员接过话筒听了一下,然后猛地站起身来,一把揪下头上的棉军帽,露出了包着绷带的额头。只见他把军帽高高地举起,大声地冲炮兵喊着什么,喊了两句后,把手向下猛地一挥。随着他的这个动作,炮兵们来了一次齐射。

    我调转望远镜看向德军的队列,炮弹呼啸着落了下去。爆炸声中,冲锋的步兵被炸得人仰马翻鬼哭狼嚎,被直接命中的那辆坦克直接掀掉了炮塔,浑身是火的乘员挣扎着从车内爬出来,向后跑了没几步,便一头栽倒在雪地上。

    接着又有更多的炮弹接二连三地落到了德军的进攻队列里,把他们炸得晕头转向。我从爆炸的威力和杀伤半径判断,这绝对不是反坦克炮,而是122或者152那样的重炮才能造成如此的效果。

    我忽然听见参谋长马利宁的声音从后来传来,回头一看,他不知啥时候回来了,正在向司令员报告情况:“……除了采用通过电话机将歌声传向指战员们的方式,我还动用了阵地上原有的高音喇叭,这样即使远在几百米外的战士也能听见。……”

    “太棒了,应该给你记上一功。你这样做,让前线的战士们听到歌声后受到了极大的鼓舞,对我们击退当前敌军的进攻非常有效。”他停了一下,又问:“有什么最新的敌情吗?”

    “有的,司令员同志。”马利宁不愧是罗科索夫斯基最信任的参谋长,他总是能及时地掌握敌情:“昨天被我军击退的是德寇的摩托化第14师,而从今天审讯俘虏得知,他们已经得到了补充,新投入战场的是第252步兵师。……”

    “报告!”门口站着一名身材魁梧的指挥员,大声地喊着报告。

    “进来吧!别洛博罗多夫上校,可把你们盼来了。”罗科索夫斯基看到这人的到来,显得十分高兴,把他来到了桌前,指着地图对他说:“你马上组织部队进行反击,一定要击溃当前之敌,并把他们赶得远远的。明白吗?”

    “明白。”上校敬了个礼,然后说:“我可以出去指挥作战吗?”

    “去吧,祝你成功!”司令员说着又伸出了他的手。

    受到歌声鼓舞的炮兵,犹如打了鸡血般兴奋,射击速度比刚才快了将近一倍,准确度也高了许多。当越来越多的坦克被我军的炮火击毁后,他们选择了后退。

    和以往一样,德军一撤退,苏军就会进行反击。这次打头阵的,还是卡图科夫将军的第一近卫坦克旅,从森林开出的坦克,迅速展开了战斗队形,边行驶边开火。不过让我奇怪的是,那辆重型坦克依旧停在那里没动窝,只是自顾自地向德军射击着。

    站到我身边观察战况的罗科索夫斯基看到我疑惑不解的样子,给我解释说那辆重型坦克在昨天的战斗中,先是发动机出了故障,接着又被德军的炮弹炸断了履带,所以只能摆在那里当成一个固定的炮台使用。

    近卫旅的坦克冲上去了,紧随其后的是来自西伯利亚的第78步兵师,在师长别洛博罗多夫上校的指挥下,他们排成散兵队形,高喊着“乌拉!”,冒着德军的零星炮火大踏步地向前冲锋。

    ;

第一一八节 胜利追击() 
德军在退却。

    但不是溃退,只是进攻受挫后的退却,始终还保持着相对完整的队形。从这点来看,一旦他们再次取得火力和兵力上优势,随时可以对我军发动逆袭。

    前沿的第18师没有出击,只是依托阵地,用轻重武器对退却中的德军进行火力杀伤。

    负责进攻的是来自西伯利亚的第78步兵师的战士们,他们排成松散的队形,喊着口号,昂首挺胸地向前冲锋。前锋已经跟着坦克旅的后面接近了战壕,而后面的部队还在源源不断地从森林里涌出来。

    德军的炮弹不时地落在我军的队列里爆炸,把冻得结实的土地炸得泥土飞溅。散开的队列,倒是降低了一些伤亡,可仅仅是降低而已,伤亡依旧是不小。不时有战士惨叫着扑倒在地,前几排整齐的队形顿时变得稀稀落落。活着的战士没有丝毫地动摇,他们迈过战友的身体,喊着口号义无反顾地继续向前冲锋。至于倒在地上的战士,如果只是受伤,自然会有后面的卫生员前去救治;如果不幸牺牲了,那也没有办法,战争嘛,哪有不死人的。

    看到这一切,我不禁暗自感慨:这音乐的魅力就是大,能让听到歌声的战士们个个信心爆棚。从眼下的战局来看,击退德军已是十拿九稳。不过美中不足的是这老毛子的词汇太贫乏,部队每次冲锋,除了喊“乌拉!”好像就没有其它的口号可喊。像现在的冲锋,怎么也得喊些“活捉古德里安”之类振奋人心的口号。

    虽然从现在的情况看,我军占据着极大的优势。但我心里很清楚,这局部的优势只是表面现象,第16集团军的纵深缺乏足够的预备队,为了守住现在的防线,罗科索夫斯基不得不冒着风险,把部分兵力从暂时不危险的地段撤下来,调到有被敌人突破的危险的方向来。

    谁都知道他这样做,是在赌博和冒险,由于敌人在数量上超过我军许多,有巨大的机动力和绝对的空中支援,因此他们在战斗过程中比较容易地建立起突击集团。大地封冻对他们有利,他们可以随时在任何地方实施突击,让我们疲于奔命。

    卡图科夫旅的坦克已经冲进了德军的队列,我方的炮兵怕误伤到自己人,开始进行延伸射击,炮弹落到了德军步兵后退的必经之路上。

    见到自己的后路被截断,坦克也被一辆接一辆地击毁,再加上潮水般向他们涌过去的战士,德军开始慌乱起来。冲在最前面的西伯利亚战士,有的端着步枪跑几步便半蹲下身子开一枪,然后再站起来往前冲;有的则是猛冲一气,冲到敌人面前,直接举起刺刀猛刺过去。德军已经溃不成军,根本挡不住如下山猛虎般的战士,本个别意志薄弱的士兵掉头就跑,恐惧像传染病一样互相感染着,开始只是一两个士兵逃跑,很快就有越来越多的士兵加入了逃跑的队列,整个队伍乱哄哄地如同没头苍蝇一般,你拥我挤地漫无目标地乱跑起来。

    充满战斗激情的西伯利亚人紧追不舍,在近卫坦克旅和集团军炮兵的支援下,接连占领了德军的若干出发阵地,将他们远远地赶离了我军的防御阵地。敌人被击溃了,原本岌岌可危的防线稳住了,第78师战士们的英勇表现挽救了我军不利的态势。

    战斗进行到中午,我军的进攻部队已经突击到我看不到的地方去了。看到战局正朝着有利的方向发展,我不禁松了一口气,放下已经举了差不多一个上午的望远镜。刚想转身,却感到一阵眩晕,身体不由自主地向后倒去。幸好有人及时地托住我,我才没有摔倒在地上。

    扭头一看,原来是罗科索夫斯基,他关切地问:“丽达,你不要紧吧?”

    他的关心,让我心头一热,我赶紧站直身体,回答说:“司令员同志,我没事,可能是站久了,有点头晕。”

    他揽住我的肩膀,搀扶着我到桌边坐下,低头征询着我的意见:“你的伤势看起来不轻,需要我安排人送你回莫斯科去吧?”

    “啊?”听他突然这么一说,我不禁愣了片刻,才回过神来,立即不假思索地回绝他的好意:“谢谢司令员同志,我的伤不重,要不了十天就能好。”这样说倒不是为了逞强,而是出于自己的一点私心考虑。我好不容易才和这些未来的名将们混了个脸熟,如果此时回后方医院养伤,伤好后还不知道上级会把我安排到什么地方去?就算能回部队,也不见得能重返西方面军,那我原先积攒下的人气就全归零了。如果再有哪位领导同志出于关心,将我安排到后方机关里工作。开玩笑,后方机关可不是什么人都能待的地方,作为一个穿越者,我的很多观点和看法,对这个时代的人来说,都是属于离经叛道,甚至大逆不道的。在前线,日复一日的战斗生活已经耗尽了大家多余的精力,很少有人会注意到这些细节,即使有人察觉了,大多也就是一笑置之。如果在机关里,那真是如履薄冰,稍有不慎,就会被人抓住把柄。,升迁受影响不说,甚至还会丢掉自己的小命。这样看来我还是老老实实待在前线,这样性命才更有保障。

    虽然我一再强调自己的伤势不重,但罗科索夫斯基还是让人出去找了一名女卫生员来照料我。女卫生员一进门,我马上就认出了,这正是我昨晚见到的那名卫生员。此刻她满脸硝烟,身上的军装也沾满了血迹和泥土,看来在进指挥所以前,她一直在战场上救治伤员。

    卫生员看见我马上跑了过来,嘴里还叫着:“指挥员同志,原来您在这里啊!刚才我还在到处找您呢,该换药了!”

    我冲她挤出了个笑容,还没等说话,旁边的罗科索夫斯基已经把话头接了过去:“卫生员同志,我命令你,马上陪中校同志去换药!”

    “是!”女卫生员先答应着停在在原地,向司令员敬了个礼。才过来搀扶我。

    我在卫生员的帮助下站了起来,和司令员、政委、参谋长等人打了个招呼,然后由卫生员搀扶着去急救营地换药。

    森林深处的急救营地里,地上铺着行军用的毛毡,上面躺着重伤的战士。由于战事激烈,伤员太多,卫生员的救护能力又有限,所以很多从战场上救下来的重伤员,大部逃脱布帘痛苦死去的结局。

    我从伤员中间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