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燃烧的莫斯科-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丽达,你们准备收拾谁啊?”听筒里忽然传来了赫鲁晓夫不解的声音,我这才发现自己不知道在什么时候,已松开了捂住话筒的手。

    为了防止赫鲁晓夫误会,我连忙向他解释说:“是这样的,赫鲁晓夫同志。我们刚刚得到情报,胡贝因为指挥部队成功地逃出了我军的包围圈,被希特勒晋升为陆军大将,还荣获了一枚加缀了宝石的橡叶骑士铁十字勋章。”

    我只是用很客观的语气,向赫鲁晓夫说这件事,却没想到他听后居然怒气冲冲地说:“这个该死的独臂将军,上次在斯大林格勒时,就被我们围住过,谁知在第6集团军被全歼前,希特勒派人将他从包围圈里接走了。本来以为他这次再次被我们围住,肯定插翅难逃,结果还是让他跑掉了。”

    赫鲁晓夫沉默了一阵,然后对我说:“丽达,如果你们以后有机会再围住他的部队,答应我,千万不能让他再逃了!”

    “放心吧,赫鲁晓夫同志。”虽然在我所知的历史里,根本没有听说过这个人,不过在坚守柏林的那些德国将军里肯定没有他,所以我胸有成竹地回答道:“事不过三,虽然他前两次逃掉了,但只要我们再将他的部队围住,就绝对不会让他再逃出包围圈。”

    看到我结束和赫鲁晓夫的通话,一直在屋里来回走动的科涅夫停了下来,他回到桌边坐下,点燃一支香烟后,抬头问我:“丽达,你和赫鲁晓夫同志都聊了些什么啊?”

    我见科涅夫对我和赫鲁晓夫的谈话这么感兴趣,便笑着向他汇报说:“他告诉我,说在十天之内,就能征集到五万以上的兵员。只要经过短期的军事训练,这些新兵就能补充给那些兵员缺额比较大的部队。”

    科涅夫听后,原本紧绷的脸上露出了笑容:“太好了,这真是太好了。我正愁兵员不足呢,那七八万被解救出来的战俘,在经过甄别后,一下就被各部队抢光了。就这样,我们的兵员缺额还很大,赫鲁晓夫真的能再给我们补充五万兵员,那简直是雪中送炭。”

    “元帅同志,请恕我直言。”索科洛夫斯基插嘴说:“就算赫鲁晓夫同志给我们补充了大量的兵员,但新兵要形成战斗力,还需要很长的时间,这一点我们不能太盲目乐观。”

    听完索科洛夫斯基的看法,科涅夫耸了耸肩膀,有些无奈地说:“参谋长同志,如果部队得不到及时的补充,我们就没有能力发起新的进攻。至于说到新兵多的问题嘛,我们肯定没有那么多时间等他们完成训练,只有采取以打代练的方式,来让部队尽快地形成战斗力。”

    “以打代练?!”索科洛夫斯基听科涅夫这么说,脸上不由露出了不以为然的表情,好在两人是老搭档,所以说话也随便:“元帅同志,新兵没有经过足够的军事训练,就投入战斗,所起的效果有限,就算打败敌人,也会付出惨痛的代价。”

    “那你有什么好办法吗?”科涅夫将手里的香烟摁灭在水晶烟灰碟里,抬头望着索科洛夫斯基,“参谋长,你能有什么办法,可以让新兵尽快形成战斗力,同时也不会带来太大损伤吗?”

    “我记得奥夏宁娜同志以前说过一句话:平时多流汗战时少流血。”索科洛夫斯基眼睛望着我继续说道:“我觉得只能加重新兵的训练强度,让他们拼命训练包括拼刺、射击、投弹、工事修筑在内的各种战术技能。我们只有不计价码、不计消耗甚至不计损失地狠狠训练新兵,才能使他们在短期内形成战斗力。”

    “参谋长,你的这个办法听起来很有道理,但实际运作起来却有很多问题。”对于索科洛夫斯基提出的这个办法,科涅夫思索了一阵,最后还是摇摇头:“在这样的训练强度下,新兵们就算勉强达到了合格的标准,但没有真正上过战场的战士,你能担保他们在听到枪响以后,不会表现得惊慌失措吗?没准到时很多人听到枪一响,就彻底慌神了,连该怎么开枪都忘记了。”

    见自己的意见被否定了,索科洛夫斯基苦笑一下,然后闭上嘴,没有再和科涅夫继续争辩下去。而科涅夫见索科洛夫斯基不说话了,又将目光投到我的身上,面带笑容地问:“丽达,你有什么好办法吗?”

    其实我非常赞同科涅夫刚刚提出的以战代练的办法,此刻听到他问我,便连忙回答说:“元帅同志,我觉得您提出的以战代练的方法就很不错,有利于新兵在短期内形成战斗力。”

    “说具体点。”科涅夫显然不满意我用三言两语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意见,便追问道:“怎么个以战代练法?”

    “元帅同志,方面军的前任司令员瓦图京将军是怎么牺牲的,我想您应该很清楚吧?”我说到这里有意停顿了片刻,等他点头表示认可,才接着说道:“如今在我们占领的区域内,还有很多这样的反苏游击队,不,准确地说是土匪。他们的人数不多,战斗力也不太强,我觉得可以让我们的新兵,把剿灭这些土匪当成训练,通过不间断的战斗,给他们一个见血的机会,借以增加他们的实战经验。元帅同志,您看这样行吗?”

    “没错,这倒是一个好主意。”科涅夫听到我的这个提议后,顿时眼前一亮,他连连点头说:“用新兵去剿匪,让他们能有一个见血的机会,还能增加实战经验,我看这样行。”说着,他扭头去问索科洛夫斯基,“参谋长,你的意见呢?”

    “元帅同志,”索科洛夫斯基想了片刻,随后回答说:“我觉得光是新兵不行,还必须有老兵和战斗骨干,这样的部队拉出去才能完成好剿匪任务。”

    “我再补充一点。”科涅夫等索科洛夫斯基说完后,接着说道:“多抽调一些有丰富战斗经验的指战员到新部队里去,由战斗骨干担任班排长,原来的排长升任连长,连长升营长。只要打上几仗,部队就能慢慢形成战斗力。等我们向德军发起最后的攻击时,这些已形成战斗力的新兵就能派上用途了。”

    索科洛夫斯基等科涅夫一说完,便有些按耐不住了,站起身激动地说:“元帅同志,我这就去挑选部队,等基辅给我们补充的兵员一到,就立即进行编组。”

    见到索科洛夫斯基如今迫不及待,科涅夫苦笑着摇了摇头,有些无奈地说:“参谋长,不要着急嘛,赫鲁晓夫同志还在征兵,至少还要一个星期的时间,才能将征召的新兵给我们陆续送过来。”

    索科洛夫斯基挠了挠后脑勺,不好意思地笑着说:“我也是想早点让部队形成战斗力,这样对德军展开攻势的时候,我们的胜算才能更高一些。”

    科涅夫用手拍了拍摊放在他面前的地图,说:“反正新兵过来还有好几天时间,我们还是利用抓紧时间来研究一下,该把什么地区的土匪作为首要的进攻目标吧。”

    “这还用说吗?”索科洛夫斯基收敛了脸上的笑容,用手指着地图上的一点,斩钉截铁地说:“就先清剿这里的土匪吧,当初瓦图京同志就是在这一地区遇袭的,我们要为他报仇雪恨。”

第一千五百十二章 胡贝的死讯() 
第二天傍晚,我们接到了来自最高统帅部的命令:为了便于指挥部队和确保司令部的安全,乌克兰第一方面军司令部应于4月22日,从沃洛奇斯克东北的托基镇搬迁到罗夫诺。

    接到这个命令的时候,科涅夫还一脸遗憾地说:“真是可惜了,托基镇是我见过的城镇中,保存最完整的一个。”

    “元帅同志,”听到科涅夫的感慨,索科洛夫斯基有些自豪地说:“主要是我们的第一方面军的指战员行动迅速,德军还没来得及对城市实施破坏,我们就占领了这里。”

    我看了看地图,有些不解地问:“元帅同志,我有个问题,如果说要指挥原第一和第二方面军的部队,最合适的位置,应该是我们前段时间解放的塔尔诺波尔才对,怎么会选择偏北的罗夫诺呢?”

    “罗夫诺离白俄罗斯更近一些。”科涅夫若有所思地说:“根据我的分析,最高统帅部在白俄罗斯会有大的行动,为了便于我们配合白俄罗斯方面军的作战,将方面军指挥部设在罗夫诺,是完全正确的。”

    就在科涅夫安排索科洛夫斯基负责搬迁事宜时,克赖纽科夫一阵风似的从外面跑了进来,他手里扬着一份电报,激动地说:“指挥员同志们,好消息,好消息啊!”

    “军事委员同志,”科涅夫望着情绪激动的克赖纽科夫,好奇地问:“您这是从什么地方过来的?”

    克赖纽科夫一边将手里的电报递给科涅夫,一边兴奋地说:“我刚从下面的部队回来,路过电讯室时,看到有通讯参谋准备给您送电报,我就接过来看了看,发现是一个振奋人心的好消息,便直接带回来了。”

    “军事委员同志,”索科洛夫斯基见克赖纽科夫如此高兴,便有些迫不及待地问:“到底是什么好消息,快点说来听听?”

    没等克赖纽科夫开口,科涅夫已放下了电报,笑着对我们说:“各位指挥员同志,的确是一个好消息。这是我军刚刚截获的德军电报,上面说昨天才被晋升为陆军大将的胡贝,在乘飞机返回柏林的途中坠机,据参与搜索的德军发回的报告,机上包括飞行员在内的十五人全部遇难。”

    “胡贝死了?!”科涅夫所说的消息,让我大吃一惊,赶紧追问道:“这个消息得到证实了吗?”

    “应该不会有错。”科涅夫用手指叩击着摆在桌上的电报,自信地说道:“假如德军的搜索队没有发现胡贝的尸体,他们是不会给柏林发这样的电报。”

    索科洛夫斯基没有人云亦云,他等科涅夫说完,忽然警惕性极高地问道:“你们说,这会不会是德国人的一个阴谋?”

    “参谋长,你想得太多了。”科涅夫冲索科洛夫斯基摆了摆手,继续说道:“我们和德军之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