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盛世风波-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高力士走近说道:“皇上,军情紧急。胡羯起兵一月,河北、河南两道整个落入叛军之手,朝廷损失了十万军队。按照这个趋势,不用说剿灭叛军,就是想扼制他们都难。”

    唐玄宗叹息一声说道:“那胡羯用清君侧做晃子,的确有很大的欺骗性。国忠主政三年,平时没有不同声音,现在竟然有人主张撤换他。看来以前的一个声音有玄机,是不是因为朕宠爱贵妃朝臣不敢说话呢?”高力士说道:“皇上英明。”唐玄宗看了他一眼说道:“将军赞成这个说法。”高力士说道:“启奏皇上,杨丞相的做法比李林甫还要专横,张氏兄弟曾经极力反对,但被皇上贬出了京城。虽然很快诏回朝廷,但大臣们都怕遭受打击,附和杨丞相就很自然。安禄山不买杨丞相的账,两人斗得不可开交。皇上虽然两边敷衍,但那胡羯不是王忠嗣,却造成巨大灾难。”

    “你说得不错,正是因为皇甫惟明和王忠嗣受了冤枉,朕才一时心软,酿成大祸。现在叛军气势正盛,怎样才能节制呢?高仙芝能不能胜任,朕不放心啊。”高力士说道:“要是王元帅在就好了。”

    唐玄宗思索寻找上前线攻击叛军的将领,希望能有担当重任的将军。但是寻思一遍之后,那些名将不是死了,就是病了,竟然找不到一个合适的。这是他始料不及的,这才已经意识到,国家到了生死攸关的时候了。

    高仙芝采用的防守的姿态,很不符合唐玄宗要在短期内消灭叛军的思法。杨国忠除了说大话之外,没有一点具体措施。面对将相的无能,唐玄宗一筹莫展。他还在想尽快剿灭安禄山。急诏杨国忠和韦见素进宫,对他们说道:“国忠马上下发一道诏书,各个军镇大力扩招新兵,随时准备参加平叛战争。各个郡县自觉抵抗胡羯,不惜国力,招兵买马,让全体老百姓参与抵抗叛军的行动。见素和兵部草拟一个重新调整部署的切实可行的作战计划。迅速报给朕,再不采取措施,只怕真的要亡国了。”

    虽然吃了败仗,唐玄宗并没有认识到平叛的难度,低估了叛军的实力。但是使他发热的脑袋清醒了,动员全体军民就地阻击叛军,这无疑是一个正确的决定。突然之间,增加了叛军的推进难度。

    诏书一下,各地都行动起来了。有了皇帝的诏令,许多州郡的太守、将军都开始招兵买马,增强实力。唐朝的国力还在,人员物资都是叛军的十倍,如果采用先稳固防守,然后反击的战略,平叛虽然长一点,但不难击垮安禄山。

    但是杨国忠看不清形势,认为吃败仗是封常清无能,当即上奏:“启奏皇上,为了迅速扭转不利的局面,激起军官抗击叛军的激情,中书省建议,撤掉封常清的官职,震慑前线将领,要他们负起责任。”

    此议正合唐玄宗的心意,他就是不相信叛军有多么厉害。立即说道:“准奏,中书省拟旨,报朕审批。同时下诏,边令成速到朝廷来汇报前线的战事。”他现在才真正意识到事件的严重程度,自从证实安禄山反叛之后,他对形势判断就出现了误差。一直认为现在是大唐盛世,国强民富,没有人能撼得动。虽然知道李林甫和杨国忠专权,仍然将朝政事务交给了他们。

    安禄山起兵反叛,他一直认为安禄山只是一个将军,不会有太大的号召力,虽然以某种蒙骗的方式得逞一时,时间长了,内部尽会发生变化,寄希望于他手下的将军反叛,拿到他的人头。但他忘记了唐太宗说的话,晚年放松了自己,贪图享乐,不亲自处理政务,以至朝政腐败,百姓出现了怨怼,才使得安禄山钻了空子。

    现在叛军的气焰日盛,唐玄宗仍然没有看到真正的原因,对平叛副元帅高仙芝十分不满。荣王李宛的天下兵马大元帅只是挂名,实际上指挥平叛作战的最高指挥官是高仙芝。但出征十几天来,他毫无建树,不敢对安禄山叛军攻击,因此有新的看法,担心他究竟能不能胜任。唐玄宗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在紫辰殿上又一次诏见杨国忠。

    杨国忠现在也有些慌了,面对叛军的长驱直入,他一点办法也没有。唐玄宗诏见,他不能不来。猜测唐玄宗的心里,杨国忠上奏:“启奏皇上,臣认为高仙芝退守潼关,是消极抵抗。他是害怕安贼,不敢攻击,作为剿匪的具体指挥者,不敢攻击,任由叛军发展,如何能平定叛乱。臣奏请皇上下旨,严令高仙芝出击,收复洛阳。”

    这话很对唐玄宗的味口,当即对杨国忠说道:“高仙芝的这个防守的方案不行,让叛军占领中原大地,从容布防,建立政权,与我大唐长期对抗,不能容忍。但是,朝廷新败,军士的士气低落,主动出击胜算不大。朕诏令边令诚入朝汇报这次战役的情况,他到了没有?你再催一下,要他火速进宫,朕等着他呢。”

    高力士说道:“启奏皇上,臣已经派薛道去潼关宣旨了,估计边令诚很快就要来了。”杨国忠说道:“河南战场大败,主要是封常清指挥不力造成的。如此惨败,他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不宜担任官职了。臣奏请皇上立即下诏,撤除他的一切职务。陕郡重地,要派一个有能力的人去管理,臣推荐苗晋卿兼任陕郡太守。”他这是第三次上奏苗晋卿去陕郡。

    唐玄宗也在准备换帅,让边令诚入朝汇报,就是要找到换帅的理由。他当即批准了杨国忠的上奏,又拿起了郭子仪的奏折。看后对杨国忠说道:“再给郭子仪下一道旨,催促朔方军镇迅速招兵到位,随时准备出征。”

    苗晋卿接到去陕郡的圣旨,知道是杨国忠搞的鬼,但唐玄宗竟然批准了。他百感交集,当即写了一份奏折,说自己年老力衰,身体有病难以担当此任,请求告老还乡。唐玄宗接到苗晋卿的奏折,十分震怒,当即批准他退休。苗晋卿怕杨国忠揪住不放,立即带着家人,回到乡村隐居。

第九十八章 将军请战侠士说国事 武士从军壮士赴国难(二)() 
郭子仪接到朝廷催促招收新兵的旨意,判断高仙芝的前方战事不利。如果中原进军的效果不好,那么他们东进将成为必然。

    但他怎么也不会想到会是洛阳陷落,高仙芝和封长清退守潼关的结果。为了招齐朝廷指定的三万新兵,他再一次亲自到各个郡县督促,太守县令叫苦不迭,招兵效果仍然不尽人意。

    郭晞说道:“从皇上下的诏书看,河南的战事朝廷不顺,兵员到位迫在眉睫。父帅只有采用非常措施,用擂台比武的方式,选拔人才,武艺高强之人直接担任军官。”

    郭子仪说道:“你出的这个主意很好,应该采纳。传令下去,马上以朔方军镇的名义,拟一道榜文。张贴出去,鼓励有志之人从军。”

    在朔方镇的辖区内,所有的村镇都张贴盖有朔方节度使大印的榜文。公布了进行擂台赛的办法,和能够直接担任军官的条件和程序,

    封常清失利,安禄山攻下了东都洛阳的消息不翼而飞,京城中人心惶惶,大街小巷谈的都是这事。左骁卫中郎将①刘正臣,在巡逻时听到百姓口中不离叛军和安禄山。内心盘算,如何能立战功。回到皇宫内,在宫内值勤,一人低着头在太液湖边迈步,似乎是在想着很重的心事。

    右监门校尉②钟虎走到他的身边说道:“安禄山拿下河南,京城中人心不安,皇上颁旨,谁能将安禄山的人头献上,封平安王,享受一品官位。刘将军是不是动心了啊?”

    刘正臣没有停步,回眸了钟虎一眼说道:“在朝廷之上,皇上动员抗击叛军,我当时热血沸腾,就想站出来主动请婴,请求带兵到我的家乡柳城郡③去招兵买马,组织一支义军,抗击叛军。直捣叛军的老巢蓟城。但反过来一想,去柳城郡路途遥远,带兵不便,又放弃了。”

    钟虎说道:“将军一身的武艺,战乱时正是用武的时候。这样的机会有的人一生都碰不上,将军有本事,现在又有了机会,怎能放过?封常清打了败仗,朝廷正需要有人站出来。将军主动请缨,皇上一定支持。凭将军的本事,到柳城郡去闹他个天翻地地覆。叛军垮掉的时候,将军最先占领蓟城,为朝廷立了首功,名垂青史啊。”

    刘正臣停下脚步,对钟虎说道:“你愿意和我一起同去吗?我需要帮手。不过名垂青史不是那么容易的,稍有不慎就会搭进性命。”钟虎抬起头来,眺望着太液湖,坚定的说道:“人生自古谁无死,能轰轰烈烈的大闹一场,也不枉此生,早死几天,晚死几天又如何?到头来都是一杯黄土。不过要做得轰轰烈烈,只靠我们两人还不行,要向皇上申请,带二千御林军去,还要申请北庭大都护的支援。”

    刘正臣说道:“我们一起去向皇上请奏,去柳城郡大闹一场,成了名垂青史,败了二十年后又是一条好汉。有没有这个胆量?”钟虎毫不犹豫的说道:“好,我跟定你了,从此之后,我们同进同出,有难同当,有福同享。”

    两人一起到了紫宸殿,高力士对他们说道:“你们在周边巡逻,跑到宫殿里来干什么?”刘正臣说道:“请将军为我们通报一下,我们有事要向皇上上奏。”高力士侧头看了两人一眼,幸幸的说道:“动心了,想做平安王吗?守卫京城,保卫皇上的安全,同样重要。”

    刘正臣说道:“将军猜得不错,我们就是请求上前线。”“建功立业不容易,你们两个的武艺不错,但要去刺杀安禄山,就显得差了些。你们知道吗?安禄山的身边有个叫田乾真的侠士,是公认的武林第一高手,你们的那点本事,只能在皇宫内走走,保护皇上的安全。去刺杀安禄山不成,不用去冒那个险,我不同意你们去。”高力士挡住了宫殿的大门。

    刘正臣急了,双眼一瞪,红着脸说道:“你凭什么阻拦我去向皇上上奏,我们是响应皇上的旨意,就因为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