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盛世风波-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此话一出,整个宫殿都炸开了,很多大臣当场晕倒,不少的人放声大哭,张均兄弟倒是很镇静,他们在一起议论要让太子出来挽救危局。

    陈希烈大惊失色,想起了推算的挂相,梦呓般唠叨着旁人听不懂的言语,已经在另做打算。

    群臣更是惶惶不可终日。那些身穿紫袍、菲袍的官员一大群,都在各自想着心事,却没有人站出来说话。

    监察御史高适从来没有上过朝,今天情势特别,中书省通知他上朝,就想借此机会表现一番。上前跪到堂前:“上奏皇上,臣高适请命,愿率百官子弟及时招募豪桀十万人,拒守长安城。”

    唐玄宗看到堂下跪着的青袍人,差一点没有晕厥过去。但不管高适的官是多么的小,但能够站出来,也是要些胆量的。他扫视殿堂上的百官,然后盯着杨国忠说道:“高适的官虽然不大,敢说豪言壮语,精神可嘉。中书省认为如何?”

    杨国忠上前奏道:“中书令杨国忠上奏,启禀陛下:臣认为高适的胆识过人,但职位太低,没有能力抗御叛军。如果有一能将领兵御敌,尚可抵挡一阵,掩护皇上撤离长安。迁徙到新都之后,再组织全国的军队,抗击叛军,将是一个好办法。”

    唐玄宗说道:“那位爱卿愿守长安。”台下一片寂静,没有人站出来说话。韦见素出班奏道:“启奏皇上,现在叛贼的大军压境,朝廷的主力丧失已尽。调边防军进京,时间上已经来不及了,远水不解近渴。组织城中的义勇,来抗击叛军,不切实际,虽然有少数几个人会拼死抵抗,但成不了气候,绝大多数人会持观望态度。拿这些临时拼凑的乌合之众去抵挡骁勇的叛军,无疑是以卵击石,不可能成功。当务之急是要避其锋芒,朝廷撤出长安,先保护皇上的安全。然后号召全国的军队和百姓,一致抗敌,重新击败胡羯。”

    唐玄宗说道:“此议正合朕意,朝廷马上迁徙,我们应该撤向何方?”

    张均上奏:“启奏皇上,现在的局势危如累卵,叛军随时都可能攻入京城,为保皇上安全,臣奏请朝廷迁徙到灵武,以朔方军镇为基础,再从垅佑河西军镇调动边防军抵抗叛军。请太子担任天下兵马大元帅,组织全**民继续抗御。逐渐削弱叛军,只要坚持下去,一定能够消灭叛军。”

    唐玄宗这时犯难了,杨国忠请求去剑南,但去了剑南,朝廷就等于放弃了中原,将中原大地拱手送给安禄山,他不甘心。如果要继续与安禄山争斗,去灵武无疑是最好的地点。他很想准张均的奏,但后堂之中已经答应了杨国忠去剑南,一时之间犹豫不决。

    杨国忠听到张均的上奏,大吃一惊,立即跪到堂下上奏:“叛军大军压境,臣一直在犯难,不知道如何是好?现在有了办法。蜀地富裕,退可守,积蓄实力之后,进可攻。是朝廷迁徙的最好地方,臣奏请皇上迁都剑南。”

    张垍见杨国忠要将朝廷迁到剑南,他知道剑南是杨国忠经营的地方,到了那里,唐玄宗都要受到他的摆布,就想阻止,立即上奏:“启奏皇上,蜀地虽然富有,但道路艰难,朝廷迁入之后,再要出来就不容易了。朝廷去了蜀地,那些还在抗击叛军的将士,得不到皇上的旨意,很可能倒向叛军,对平叛不利。昔年刘备占领蜀地,诸葛亮七出祈山,姜维九伐中原,也未能到得中原,最后被司马昭击败。因此朝廷去蜀地,是不归之路。臣认为叛军虽然威胁京城,但郭子仪、李巨、鲁炅还在顽强抵抗。朝廷迁往灵武,还可以坚定这些将士决心,还能积蓄力量,重新夺回长安和洛阳。”

    杨国忠急忙上奏:“启奏皇上,张氏兄弟别有用心,他们要让皇上到气候恶劣的西北去。是对皇上不忠,皇上已经七十高龄,如何经得起塞外的风霜。只有到气候适宜,地沃富裕的四川,才是皇上居住的最好地方。臣再一次请奏,朝廷迁往剑南。”

    本来唐玄宗听了张垍的上奏之后,心有所动,还想东山再起。但杨国忠撮到了他的痛处,他又犹豫起来。

    韦见素心想,现在是要逃跑,到那里并不重要,这样的争执只能白白耽误时间,最要紧的想办法撤离。因此他立即上前起奏:“启奏万岁,潼关失守,哥舒翰二十万大军全军覆没,京城已无险可守,也无兵抵抗。现在是千钧一发的时刻,叛军随时可能打进来,危在旦夕。为今之计走为上策,两地各有优劣,臣奏请皇上奏速作决断。”

第一百三十三章 雄武设宴哥舒翰降燕 明皇幸蜀崔光远受命4() 
    杨国忠紧跟着上奏:“蜀中地势险要,臣身兼剑南节度使,可以掌控,剑南留后李宓对皇上忠心耿耿,会全力保护皇上。成都平原沃野千里是天下最富裕的地方之一,是朝庭搬迁的最理想之地。请皇上决断,立即迁都到剑南,再行招兵买马,他日夺回长安,消灭叛军。”

    唐玄宗不愿吃苦,当即说道:“准奏,同意南迁蜀地,国忠亲自操作南迁的事宜。朝中的大臣愿意和朕一起走的,就一起去剑南。”

    副宰相韦见素再次上奏说道:“朝庭迁往剑南,长安不能无主,应派一人管理,保护好宫庭建筑,他日皇上回归之时,有住宿之处。建议任命京兆少尹崔光远为京兆尹,坚守长安。”

    唐玄宗此时已全无主见,只想尽快离开这是非之地,立即下旨:“准奏,任命崔光远为京兆尹、京城留守兼御史大夫,保卫长安。”起身离开了宣政殿。

    下朝之后,张垍对张均说道:“杨国忠的目的达到了,他目前仍然身兼剑南节度使,剑南留后李宓是他的心腹,到那里他完全可以控制局面。甚至驾空皇上,来个挟天子以令诸侯。”

    张均说道:“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皇上执迷不悟,国家已经搞成这样了,还宠信杨国忠,只有依靠太子了,不然的话,朝廷完了。”他立即去找李亨。

    李亨知道张均找他一定有重要事情。对他说道:“朝廷迁徙蜀地,张大人有何主见啊?”张均说道:“殿下,剑南去不得,那是杨国忠的天下。到那里皇上都会成为傀儡,殿下即使是软弱忍让,不与杨国忠斗,也难保平安。杨国忠孬毒得很,他不会放过殿下的。要保平安必须反抗,臣建议殿下担起责任,以前往平叛的前线为借口,离开皇上和杨国忠。”李亨说道:“父皇已经作了决定,我一直没有当政,现在如何反对?只有跟着父皇,走一步看一步了。”张均急不可待的说道:“是作决断的时候了,殿下去灵武,以朔方军为基础,与叛军周旋,我们兄弟俩还有陈希烈等人,一定会全力支持你。”

    李亨一脸的无奈,两手一摊说道:“怎么反抗?一无兵二无权,兵荒马乱我拿什么反抗?”

    张均说道:“殿下可以与皇上分开,到逆方军镇去,请求担任天下兵马大元帅,树起抵抗叛军的大旗,组织人马坚持抵抗,或许能够造成叛军内部矛盾激化,引起叛军内讧,来个败中求胜。除此之外,别无他法。”

    李亨何尝不知自己处境艰险,只是他一惯的顺从唐玄宗,久了就习惯了,逆来顺受,没有作出任何反抗。现在局势已经一团糟,他更不敢独树一帜。担心树起了大旗,就成了叛军的打击对象,能不能起到作用尚且不说。很可能会成了出头鸟,被叛军除掉。出头的椽子先烂,这个道理他懂。对张均说道:“前段时间我派人试探过高力士和陈玄礼,高力士只忠诚于父皇,对我这个太子,不屑一顾。陈玄礼虽然对杨国忠不满,但也没有明确的表示。你现在说的这条路更为艰险。虽然这条路更艰险,我还是想走。问题是我现在要与朝廷在一起,不能擅自离开。父皇已经将撤退的大权交给了杨国忠,没有圣旨,我如何离开朝廷,到朔方去呢?”

    张均说道:“对太子殿下来说,我提的是一条更艰险的路,虽然这条路更艰险,但有希望,只要有希望,就要拼搏一回。要不然到了剑南,就是杨国忠的天下了,在他的势力范围内,殿下能有好日子过吗。殿下应该知道,隋炀帝和宇文化及的故事吧。到时候皇上都不能控制自己,何况殿下呢?”

    李亨一惊,但他没有对张均有任何表示。但在内心之中已经暗下决心,寻找合适的伙伴。没有说动李亨,张均则是十分失望,他对唐朝的前景没有一点信心了。李亨并不在意,心想现在还不是摊底牌的时候,到逃亡的路上再说。张均十分失望,悻悻的走了。离开的时候,不停的叹气。

    李辅国来到李亨的身边说道:“殿下,我已经在护卫中为殿下物色人员,以备不时之需。”李亨说道:“这事一定要慎之又慎,杨国忠安插了许多亲信,有些是表面上的,又有些隐藏在暗处,你一定要小心。”

    “奴才知道,决不会打出殿下的招牌,都是以奴才的名义结交的,他们为奴才所用,奴才听殿下的。”李辅国陷眉的说道。

    李亨点点头,思考了一会说道:“你要在陈玄礼的身上多下点功夫,成与不成,他是关键人物。”

    “奴才省得,我一定使出浑身的解数,把他拉到殿下的身边来。”李辅国好象吃了兴奋剂似到,一溜烟的走了。

    陈希烈找到张均,他们是好朋友,无话不谈。陈希烈说道:“张大人准备去剑南吗?”张均说道:“还有别的地方去吗?”“有是有,就看你有没有胆量去了。”

    张均若有所思,瞅了陈希烈一眼说道:“你是说去洛阳。”陈希烈说道:“小声点,如果能说动张垍同去最好,现在大唐已经没有出路了,到剑南之后,中原大地都是安禄山的了,他现在正缺有经验有能力的人才,我们去了,肯定有一番作为。”

    张均没有吱声,陈希烈又说了一句:“你要看清形势,不然的话,会遗恨终身的。”张均说道:“我早就看清了,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