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匈奴皇帝-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笙暮献鳎煌ヂ院佣∷牍缶苯臃⒍ィ醇敖馐汀!

    “哦?”刘渊表情有些怪:“你们这还要怪我夏军冲动咯?”

    “不敢,不敢!”杨奉在下立刻俯了下身子解释:“夏军铁骑雄威,一击之下,我军损兵三千有余,将士惧服。此次奉郭将军之命前来,为表诚意,将贵军丢弃的财货都送过来了,只求能得到夏王支持,合军攻略大汉!”

    “咚,咚,咚!”闻杨奉之言,刘渊又习惯性地敲了几下桌案,考虑一番,眼珠子转了几圈,脑中明显是在思考白波军的提议。

    杨奉在下老实地等着刘渊回应,心中还是有些紧张的。过了好一会儿,刘渊看着杨奉,露出灿烂的笑容:“你回去告诉郭太,他的提议孤同意了,孤会派专人负责与你白波军联合事宜。东西留下,你可以回去了!”

    “还有何事?”见杨奉依旧在下不动身,犹犹豫豫,欲言又止的样子。

    “夏王,我军缺马,能否支援我们一些马匹。”见刘渊似笑非笑地看着自己,杨奉又赶紧道:“我军愿用钱物,粮食换取!”

    “可,孤会安排的!”

    新穿上夏军制式军服,一副皮甲,挂上几片漆黑的铁片,戴上头盔,虽然简单,倒也精神得很。曹性与成廉对望了一眼,这匈奴人的装扮穿在身上,心中还是有些怪异。

    他二人被刘渊暂时封为千夫长,这可相当于大汉的行军司马,对于底层出身的他们来说,算是惊喜了。若是在大汉,不知还要熬多久,或者运气不好,到战死也只是个军侯统领百十人罢了。

    当然,二人也还只是光杆夏军军官,手下并无士卒统率。踏进永安县堂,已有几人在座,须卜赤弇、独孤盛一座,崔烈在另一侧闭目养神,还有几名后军千夫长。“拜见诸位大人,威考公!”二人上前打招呼,略显拘谨。

    在座以须卜赤弇地位最高,见曹性与成廉,露出笑容,伸手一指:“二位请入座!”闻言,二人赶紧收声规矩地坐下。

    没过多久,刘渊神色淡然地在隆頡护卫下进门,旁边还有一个卑躬屈膝的影子,正是张让。如今已经被刘渊收为贴身侍宦,以其机智老练,伺候刘渊,自然让其舒畅极了,之前怎么都是伺候皇帝的人。如今刘渊身边也开始跟着太监,这感觉就是不一样。

    “拜见大王!”堂中几人一齐拜倒。

    “都起来吧”刘渊淡淡道,扫视堂上众人,在崔烈与曹性、成廉三人身上停留了一会儿。

    “孤此次召集诸位,只为接下来诸事做些安排!”

    “请大王吩咐!”一干人等都看着刘渊。

    首先看向须卜赤弇:“赤弇,你就不用随孤回美稷了,后军将士尽付于你,驻守永安县。将西边蒲子城拿下,此二邑扼河东南北交通要冲,必须掌控在手!”

    须卜赤弇点着头,刘渊又继续吩咐:“时刻关注雒阳那边局势,与河东诸世家豪强可多联络联络,如安邑卫氏。与白波军的合作事宜,孤授你全权,河东乃富庶大郡,又距雒阳太近。白波军日渐坐大,郭太等人若是闹得过火,定会遭到董卓强力打击。汝视情况而定策,若得机,可吞并白波为己用!”

    说到这儿,刘渊眼露精光,还有些贪婪之色。白波军足有十万,刨去老弱妇孺,精壮之人亦有三四万,为汉反贼,收之阻力倒不会太大。

    “臣受令!”须卜赤弇闻言应道,而后埋头不语,似是在思考着如何完成刘渊的指令。外镇一方,他不是没做过,但在河东,与汉人打交道,比起在草原上,可复杂地多。

    转向曹性、成廉,刘渊温和一笑:“二位就暂且归赤弇麾下,招募训练士卒,多立功劳,孤必不吝于封爵食邑。”

    “诺!”二人眼中有些兴奋的色彩,恭敬禀道。

    “兰黎你回离石,威考公便与孤回美稷,再做安排!”刘渊袍袖一摆,命人散去。

    永安此邑,人口虽不多,域内山地丘陵纵横,西跨汾水,南接汾中平原,实乃交通要地。永安之东,有霍太山,重峦叠嶂,逶迤绵亘,以其雄峻磅礴之势矗立于晋中大地。

    兴致一来,刘渊带着几名臣子与数百亲卫登山。一路披荆开道,拾级而上,山路坎坷崎岖,花了近两日的时间,方才从山底登上北段主峰,至时体力也消耗地差不多了。

    “古人”爱登高望远,抒发胸意,如今亦作古人,刘渊也深切感受到那种情怀。放眼望去,周边尽是原始山脉森林,居高峰之巅,鸟瞰四方,俯视天下,那种一览众山小的豪情油然而生。

    刘渊忍不住清啸一声,在这群山之中传得甚远,山林中鸟雀惊飞。

    “此峰唤何名?”刘渊带着点好奇问身边的一名永安当地的猎户向导。

    “禀大王,此峰传说为神龙龙爪挖成,所以我们都称之为五龙壑!”那向导有些紧张答道。

    向周边一观,果真有五个壑口,从此遍观永安全貌,连极远处的县城都能望着点影子。

    须卜赤弇站在刘渊身边,突然低声问道:“大王,您让臣于河东经营,是要将我夏国下一步的目标放在河东吗?”

    听其突然提到这茬,看了其一眼,刘渊问道:“你有何想法?”

    须卜赤弇拱手答道:“大王,臣深知您有南下攻略大汉之心,但就臣之意见,此时不宜将重心放在河东。其虽乃大郡,人口众多,又有盐铁之利,但其郡内汉人势力也强大。世家士族不说,就董卓,前番才派重军驻守,不好对付呀!”

    刘渊轻抚着下颌,点了几下头。见其听得认真,须卜赤弇又道:“且河东距离美稷过远,臣恐我夏国力难能及。又有太原郡在侧,随时可西渡大河,扼断西河。以臣之见,接下来还是以攻略太原,雁门为主,控其关隘,待消化完毕,再朝其他地方扩张!”

第154章 袁绍入主太原() 
“赤弇,孤果然没有看错你!”刘渊呵呵笑道:“将你放在河东,只是孤提前落子而已,接下来,孤的目标就是太原、雁门,只要攻略下二郡,乃至全取并州,据太行隘口。到时候便可全力南下,而彼时你在河东经营得如何将决定我军南侵的难易程度!”

    “臣明白了!”须卜赤弇神情之间的凝重散去不少。

    “曹性、成廉此二汉将,汝可重用之,孤意开始组建我夏军步军,就先试用二人。攻略大汉,仅靠大夏铁骑是不够的,可多征汉人充军,清剿山匪草寇,招揽流民,总之,孤要一支大夏步军!”

    “诺!”

    “再待几日,孤就回美稷了!大夏南边诸事,尽付于你了!”

    十一月,董卓晋位相国,赞拜不名,入朝不趋,剑履上殿,做到无数英雄都想成就的事业。

    比起当初的何进都要风光得多,天子玩弄于手,口吐天宪。在雒阳待了几个月,虽掌天下大权,但董卓心情却不甚太好。来自士大夫们的抵触他能清晰地感受得到。武夫当国,这是世家士族集团绝不能容忍的。

    初入雒阳时,除了废立皇帝,攻丁原,并其军外,再无其余过激举动,行事也算小心翼翼,未曾太过跋扈。但慢慢地,他就发现了,怀柔之举,士族集团并不买账,总有那么些自诩忠臣的名士要跳出来。

    且愈忍让,其愈得寸进尺。然董卓何人,从尸山血海中一路杀出来的武夫,软的不行,他就和你来硬的。再有放肆与其敌对者,皆杀之以立威,雒阳城中,被其抄家灭族者也不少。

    在董卓的强硬狠辣手段下,再没刺头敢傻乎乎地跳出来了,一时间都敢怒不敢言。而董卓发现了刀子比言语有用,行事也愈加强硬,无所顾忌,动辄杀人。

    如此一来,董卓的名声便彻底臭了。擅自废立天子,“屠戮大臣,抄掠百姓”,再加上不知从哪儿传出的“夜宿龙庭,yin虐后宫”,雒阳周边百姓一下子皆处水生火热之中。此国贼也,必讨之。

    雒阳虽处董卓严密控制下,然平静的表面下却是暗涌不断,士族集团对其愤恨与不满逐渐累积,只等爆发出的一刻。

    及至冬末,天下豪杰欲讨董卓者众。袁绍于太原暗自聚兵,发书联络天下州牧郡守。袁术在南阳,背靠袁氏宗族,聚家兵部曲,有起事心。

    而曹操,果断弃骁骑校尉之职位,历尽艰辛波折,潜至陈留,散家财,聚五千人。天下,都因“董卓之乱”变得骚动起来,大汉即将陷入连绵不断的战火中。

    大汉苍穹之下,山雨欲来风满楼,只待来年开春,便是一场旷日持久的残酷厮杀。

    圜水之阴,一座人声鼎沸的城邑矗立于其岸。圜县,由原大汉圜阴、圜阳二县合并而来,这么些年的经营,此邑早成为了匈奴在西河郡中南部最重要的城池。

    经过不断的招揽流民,迁徙草原人口,圜县辖境内人口,足有近三万口,几乎能与大汉中原的万户大县相比,在十年的西河,这是完全不可想象的。

    匈奴人、汉人、鲜卑人、羯人、羌人,诸族杂居于此,县城中常驻人口足有三千,夏国治下百姓于周边游牧、耕种、贸易,整个圜水流域被开发地颇为成熟,这些年向美稷可上缴了不少粮食、牲畜、马匹。

    冬至方过,河套平原上也是寒意阵阵,刘渊身上也裹着一件厚实的狐皮衣袍。沿着圜水向西,一路所见,数不清的田亩被开垦出来了。虽然田中只有些桔梗,枯草,还有不少鸦雀觅食,一片寒冬萧瑟之景,但刘渊头脑中能勾勒出来年汉民们于播种劳作的美妙画面。

    圜县县令便是王泽,刘渊亲自任命的,就夏国如今的情况而言,这可是重职,足见刘渊对其看重。县城外五里,王泽已经带着他手下属官立于道路上迎接。

    “拜见大王!祝贺大王顺利归来!”王泽头前率人躬身行礼,在美稷默默观察了些时日,经不住王柔劝说,还是出仕了。

    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