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匈奴皇帝-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160章 厚葬王德() 
美稷东南地界的一片翠林之中,一场颇为盛大的入殓仪式正在进行,夏国的贵族重臣们几乎都在,刘渊亦带着他的几个儿子亲自驾临。如此盛大的仪式不为别人,只为战死的前后军将军,王德。

    刘渊也是闲暇之余突然想起了王德,后将军之位,在夏国已是高位了。虽然王德之死,在夏国并未掀起甚么波澜,毕竟是汉将,并不为胡族贵族大臣们所重视。

    对于王德,生前刘渊早有不愉,其见识一般,能力一般,还不自知。将其放在后将军之位上,亦不过是为了安抚在夏国境内数量渐增的汉人夏兵。如今刘渊想到了王德之死,虽然死矣,就再为他效忠一次,心血来潮之下,便有了这场盛大的下葬仪式。

    他王德何德何能,都能受到刘渊如此重视,何况那些真正有能力的人才。刘渊此举,实乃收夏国诸臣之心,传播出去,他人对他刘渊的印象恐怕又要贴上“爱才,惜才”的标签了。

    不说其他,就还在河东须卜赤弇麾下的曹性、成廉二将,只怕闻讯后心中会安稳得多。

    千里迢迢的,王德的尸身自然没有拉回美稷,故设一衣冠冢。墓碑之上,乃刘渊亲笔题字,足见“荣宠”。王德之子王顺与一干王德姬妾,于墓碑之下披麻戴孝,泣不成声。

    结束后,回宫途中,刘渊又独唤王顺至车驾上。这个十五少年,长这么大也就见过刘渊一两次,还是遥遥眺望。面对刘渊审视的目光,极其很是紧张、忐忑,王德一死,只剩下他们孤儿寡母于美稷,着实彷徨。

    王顺一张普通地不能再普通脸,刘渊看出了他的紧张,轻轻拍拍他肩膀,吓得其不禁一颤。温和一笑,刘渊和声道:“汝父随征战,为孤尽忠,‘力战而亡’,死得壮烈。日后汝当于家中好生学习兵法韬略,成为将帅之才,将来为孤征战,不堕汝父‘威名’!”

    听刘渊如此勉励自己,王顺下意识地点了点头,称诺。

    “汝还未有字吧,孤給你取一个,就叫子忠吧!”看着王顺那张稚嫩的面庞,刘渊突然又高声道:“后军将军王德,壮烈殉职,为国尽忠,着其子顺,承袭其爵,加封食邑五百户!”

    刘渊此令一下,顿时引得一众随行大臣侧目,不少人都对王顺这个少年投以羡慕、惊讶的目光。而王顺闻谕,先是一呆,随即下车趴伏在地:“多谢大王,王子忠必竭诚效忠于大王!”

    说完,猛磕九个头,一直等到刘渊车驾走远了,方才起身,丝毫不顾忌身上的脏污,眼中有些许兴奋的色彩。袭王德之爵禄,至少在美稷,他依旧有安身之所。而在刘渊心里留下了印象,日后必不会却建功立业的机会。

    而车驾之上,刘渊身体随着马车行进的颠簸轻微晃动,眼睛极其有神,流露出一种耐人寻味的目光,似是能说话。

    河东永安县城南的夏军大营中,一片热闹的景象,“嘿哈”的操练之声不绝。校场之上,夏军正于令旗的指挥下,一板一眼地习练者。刀兵、枪兵,合两千余人,这都是须卜赤弇受刘渊令组建的夏国第一支步军。山贼盗匪收降了几批,黄巾余孽降服了一批,还有强征了一些汉人,方组建完成。

    训练了数月,如此终于成了一些气候。“司马大人,练兵之才,令属下叹服!”曹性与成廉分列两侧,看着校场中成型的军队,出言赞道。这两千步卒,可是归他们两个统领。

    “可惜军士们多持木刀、木枪,训练效用总是不足呀!”成廉叹道。

    “我已向大王申请了一批军械、甲胄,用不了多久,他们便可换装完毕,真正成军!”闻成廉之言,须卜赤弇依旧盯着场中卖力训练的军卒,淡淡道。

    “你们抓紧训练士卒,但有懈怠者,以军法论处!”突地,须卜赤弇冷声道。

    “诺!”二人一齐抱拳。

    望向西边,须卜赤弇神采奕奕,似是在思索着什么。曹性二人摸不着头脑,也向西张望。

    “我受令驻军于此已有近半年了,西边的蒲子城还在汉军手中!”须卜赤弇又意有所指,缓缓道。

    曹性闻言,稍微带着点试探问道:“司马大人,是想对蒲子城动手了吗?”

    双手抱怀,须卜赤弇点了点头:“到时候,你二人领步军,当为陷城主力,好好表现。”

    “属下必不让大人失望!”曹性、成廉二人声音很齐整。

    “战场,方是练兵的最佳场所!校场,可训不出杀气来!”俄而,须卜赤弇冷酷的声音飘到曹、成二人耳中,令二人忍不住心中一颤。

    “大人,白波军来使!”方归永安府衙中,便闻手下来报。

    须卜赤弇顿时一皱眉,眼中异色一闪,对其吩咐道:“带他进堂!”

    “杨奉!”须卜赤弇盯着已经成为夏国与白波军往来交际使者的杨奉淡淡问道:“说吧,郭太派你此来又有何事?”

    听出须卜赤弇语气中的强硬,杨奉立刻禀道:“须卜大人,郭将军派末将前来,不为其他,是再想求取一批战马!”

    瞟了其一眼,须卜赤弇疾声道:“开年,不是才与你交易一千马匹马吗?”

    “先前我军与牛辅于董池陂大战,苦战一场,方小败之。我军趁势向南,欲攻略安邑,大意之下,为其麾下李傕、郭汜所迫,骑军损失殆尽,由此郭将军只得派末将厚颜来求。”杨奉解释道。

    他们是感受到了一支骑军的好处了,仅斥候探骑侦查范围的扩大与效率的提高就令其欣喜,何况铁骑冲锋的威力。

    “你们此次想要多少?”

    “三千匹?”杨奉小心翼翼地,试探着报了个数。

    好大的胃口,须卜赤弇闻言心中暗道。低头思考了一会儿,就是不做声,领站在堂上的杨奉不由得有些心急。

    “我可做主与你两千战马!”良久,须卜赤弇方道。

    “多谢大人,末将立刻回去准备金银财货前来交易!”

    还未等杨奉兴奋多久,须卜赤弇又道:“不过此次价格翻倍,我可知你们于河东抄掠收获可不小。还有,我手下却劳力,让郭太拨两千精壮献于永安!”

    “这”杨奉表情一滞,叹了口气:“容末将禀报郭将军,再作决议!”

    虽然肉疼,白波军还是忍痛答应了须卜赤弇的狮子大开口,甘受宰割。大量的财货与两千精壮一并北运永安,须卜赤弇也未拖沓,两千马匹,一匹不少交付之。

    两千精壮被其又新编为一校步军,不过此次他安排了一匈奴将领统率。当然,永安之事,还得向美稷的刘渊禀报,毕竟两千匹战马,不是小数。

第161章 贾诩之议() 
在陈留,曹操西去河内后不久,酸枣联军粮尽,这还有什么好说的,各归其地。讨董联盟依旧存在,只是不进击罢了,暗暗扩充自己的实力,比起西去与凶悍的董军拼命,“聪明人”都知道如何选择。

    酸枣一散,天下讨董者,也只剩下河内袁绍、王匡,南阳袁术、孙坚,真正能予以董军以威胁了。其余如张邈、刘岱、桥瑁者,不过自守之徒。未几,刘岱与桥瑁不合,竟直接派军攻杀之,以其麾下王肱为东郡太守。

    刘岱此举,彻底揭开了诸侯互相攻杀吞并的序幕,各镇诸侯都开始警惕起来,名义依旧结盟抗董,实则互相防备,以免为他人所趁。

    时间一晃便至八月,中秋方过,河内的王匡有动作了,引其麾下郡兵并泰山精兵近四千人进驻河阳津,欲渡河南攻。王匡如此积极,袁绍也动了起来,派曹操率领其部下支援王匡,而他自己亦兵临大河,替其牵制平县董卓重兵。

    叛军动了,董军自然不会无动于衷,胡轸立刻加强沿岸警戒,下令董军将士提高警惕。同时传令平阴的贾诩,让其加强防御,小心敌军来攻。

    而在平阴县城,贾诩安坐于案,收起胡轸令信,竟然轻笑几声,脸上一副云淡风轻的样子。起身于堂前走了几步,八尺身高展现了出来,麾下樊稠、王方也起身跟着。背手而立,庄重俊伟的面庞上,流露出一丝威严沉稳,那是一种智珠在握的表现。

    “都尉,王匡进驻河阳,秣马厉兵,蠢蠢欲动,直欲南下渡河来攻,我们该如何应对?”樊稠在旁问道。

    “你觉得呢?”贾诩转头看向樊稠。

    樊稠闻言一愣,在军中,他一向是执行者的角色,上头怎么吩咐,他就怎么做。这让他动脑子,还真有些反应不过来,颇为艰难得想了想,看起来十分费劲。樊稠迟疑问道:“稳守平阴渡口,派人日夜巡察大河沿岸,严密监控敌军动向,当可无虞?”

    “大河沿岸,可不止平阴渡口,若敌军从他处涉水呢?派人日夜巡视,可我军兵力不多,难免有疏漏,大河绵延,岂能处处兼顾到?”三眼两语,便将樊稠之议驳了个遍。

    糙脸一红,樊稠讷讷道:“都尉,还是听您的吧!”

    “王方,你领五百人,搜罗船只,征调船工,集中于平阴渡头,做出北渡之状。记住,声势要做大,越明显越好!”贾诩也不再“勉强”樊稠了,转向与王方命令道。

    王方不明所以,但还是果断受令:“诺!”

    看着盯着自己的樊稠,贾诩露出微笑:“樊稠,你将平阴剩下的军士全部集中起来,整戈待旦,明日午夜,从东边的小平津强渡,突袭王匡!”

    “这!”樊稠明显被贾诩的计划吓了一跳,虽则头脑简单,作为战将,却也感觉得到其中的风险:“都尉,这是不是太冒险了?我军人少,敌军人众,何况,若是其有所准备,那”

    “怎么,怕了?”贾诩轻笑两声:“樊司马若能一举击溃敌军,相国那边,想必不会吝惜赏赐!”

    樊稠面上闪过犹豫与挣扎,想到自己如今的处境,自前番冲击夏军,被灭了个体无完肤后,在董卓心底落下个“无能”的标签,之后近乎是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