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匈奴皇帝-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对刘渊有意向建立的“匈奴王国”,所有人都抱以热衷的关注,这可是个“新鲜事”,好奇地很。

    与以往不同的是,这会刘渊要建立的是一个中央集权的半封建半奴隶王国,而不是让如今的匈奴继续以“部落大联盟”的形式存在。十余年的不屑汉化,在匈奴,有这个土壤,有这个基础。

    没过几日,在美稷上下大讨论之时,见发酵地差不多了,刘渊召集所有贵族大臣将领,于王宫议事。就一个议题,匈奴建国。

    大殿之上,刘渊毫不客气地将自己的想法,细节没多谈,就将他大单于铁了心要建立一个效仿汉朝,有类于之前的新国度的意志传达下去。

    仅透露了一个建国政策,“封官进爵,采地食邑,世袭罔替”,便征服了一干贵族大臣的心,得到他们的拥护。

    不少人都清楚了,这便是大单于对前次分封之议的回应。他们不关注新国是什么样的体制,国号又是什么,只关心爵位是怎样划分,他们又能获封什么爵位,能得到多少部落,多少奴隶,多少财富。

    “哈哈,大单于立国分封,这是向我们妥协了。这会,一定要争取获得更多部众,壮大本族!”出宫之后,有一人低声对聚在身边的几人道。

    虽则极力压低声音,但语气之中有着压抑不住的兴奋,正是独孤氏族长,之前最积极提议分封的氏族之一。

    在不远处,乌樾悄悄盯着,嘴角挂着冷笑,死期将至,还不自知,还妄想获封。大单于要是这么容易就妥协了,还是大单于吗。

    心中暗思,乌樾不由加紧步伐,有些迫切地想要回府,召集族中人好好商议。还有让供养的那些汉人士子仔细琢磨琢磨,汉化进行了这么久,大单于之立国,仿照汉人王朝来建,这些汉人该能得出些有用的结论。

    美稷的聪明人不少,稍有地位的贵族、将领,都开始召集亲信商讨,想要从刘渊只言片语的信息中得出些什么。虽然大部分人两眼一麻黑,但还是有人品出了味道,就算世袭罔替,大单于只怕也不会效仿西周那般“大封诸侯”。

    “季道,你对大单于立国之议,有何想法?”王府之中,王柔问王泽道。

    “不简单呐!”王泽咂咂嘴,有些感叹道:“这匈奴单于要仿我汉家王朝建国,其志不小啊,只怕其野心,远不止当个塞外天子吧。”

    “大单于只是心慕王化,爱汉家制度、礼仪,季道可不要多想!”王柔语气有些尴尬。

    “这话,恐怕兄长自己都不信吧!”王泽脸上的表情让人看不透,只是眼神愈加明亮,语气很坚定:“中原的花花世界,膏腴土地,才是他所觊觎的吧!”

    在美稷待了些许日,便观周围,随着对此时匈奴了解的加深,王泽对刘渊更感兴趣的同时,也更加心惊。

    耗费十年之功,放打造出这座高度汉化的城池,再联想到刘渊这些年在并州的扩张,刘渊这么积极费力地将汉家文化融入匈奴,真存了征服大汉之心了。

第133章 刘渊建夏() 
不慌不忙,刘渊总控匈奴建国诸事。召集了一干匈奴贵族与汉人臣子,加上不少避居美稷的汉人儒生士子,商量了近半月,方将新“匈奴国”的统治架构讨论出来。

    国号“夏”,出处自然来自太史公书了。匈奴,其先祖夏后氏之苗裔也,曰淳维。对于自己的祖先,匈奴部民自己都不知道,但大单于说是什么就是什么了。

    这也是对匈奴汉化以来,刘渊暗暗强调的,潜移默化间给所有的匈奴人灌输,咱与汉人同根同种。

    当然有贵族提议,立国号“匈奴”,直接被刘渊否决了。此时刘渊统治下的草原,匈奴、汉人、鲜卑、羌人、羯人,还有一些乌桓、扶余、濊貊、靺鞨人,与数十不知何种族的小部族。

    可谓种族纷杂,且吞并鲜卑之后,与越来越多的汉人纳入统治,如今刘渊统治下的匈奴已经成为诸族大杂烩。以匈奴、汉人、鲜卑为主体的草原国度,单以“匈奴国”来概括,太过狭隘了。

    “我刘渊治下部民,不管他之前是匈奴、汉人还是鲜卑,抑或是什么种族,从今之后,只有一个身份,那就是夏人!”刘渊的原话,很是强势地表明了其整合诸族的决心。

    而一干汉人士子则是兴奋极了,从刘渊的动作看来,这是要继续加强草原诸胡的汉化程度。化夷狄入夏,此等“伟业”将在他们的见证下逐渐实现,实感幸运。

    都城毫无意外地定于美稷,至于龙城,提都没有人提。就算有“顽固不化”之辈有此想法,只怕不用刘渊拒绝,一干贵族大臣们就会怼回去。习惯了美稷这等“繁华”之地,没人愿意再回那苦寒之所。

    官制刘渊愿意是模仿三公九卿,仔细思索后,也觉不必全盘照搬。借鉴隋唐之后的三省六部,三公之下设置尚书六部,将九卿之职能整合尽归尚书台。设都察院,主监察事务。另置内庭,下辖侍中、散骑、郎官等君王近臣官职。

    地方上依旧仿汉郡县制,草原之上,在之前的邑落体系上,划分牧场,沿水建城,逐泽筑堡,设行政中心。虽然对部族的游牧性有所削弱,但再次加强控制。

    对于制度这些复杂东西,除了少数人,大部分贵族都是不关心的,由大单于决定便是。他们更关心的还得属爵位,以及背后所涉及的食邑封赏,这才牵扯到他们的切身利益。

    爵分五等,公、侯、伯、子、男,其中公、侯、伯又分一至三等。外臣爵位之巅暂时为一等侯,只有王族子弟方可封公,等于虚置公爵。刘渊的几个儿子还小,没想那么早就赐爵封邑,唯一符合条件的都仇,刘渊此时也不会赐之以公爵。

    大体框架定下来,但也是纸面上的东西,想要落实,还需要一步一步开始搭建。

    中平五年接下来的日子,整个美稷都陷入一种忙碌的状态中,准备着刘渊的建国事宜。

    王柔是属于极其忙的那类人,作为美稷汉臣第一人,刘渊自然委以重任,领着一干汉臣积极参与建国诸事,忙得脚不沾地。经过犹豫,出于一个好奇的心理,终于决定出仕美稷,在王柔手底下挂了个职,协助其筹备典礼。

    王泽也由此慢慢进入刘渊视野,后召见考察一番,甚是满意,当即委以侍中一职,为刘渊近臣。

    对于王氏兄弟,刘渊前世是听都没听过,比起三国时代的那些光芒万丈的“弄潮儿”来说,没有丝毫名气。接触过后,方知其皆乃干才,纵使没有“经天纬地”之才,也让刘渊意识到这世间有太多被埋没的人才。

    “这不是安定王嘛,怎么混到这个地步了?”望着一身布衣,跪在底下的张纯,明知故问道。

    “大单于折煞了小人了,在您面前,哪儿敢称王。小人远赴美稷,正为投奔大单于而来,还望大单于收留!”听到刘渊的调侃,张纯诚惶诚恐,趴在地上恳请。

    被公孙瓒击败后,张举身亡,张纯心知在幽州已事不可为,待下去,迟早身亡。果断带着妻子与数百亲信逃出汉境,北上草原。

    突然想起张举之前提过投奔匈奴的事,稍加思索,果断带人西来美稷,碰碰运气。

    刘渊正为匈奴建国之事忙碌,闻听张纯拜见,闲暇之余,也就接见了,顺便换换心情。

    考虑了片刻,四周静地出奇,张纯在下则是忐忑不已,等待着刘渊的决定。抬眼望了张纯几次,终于开口了:“你先在美稷待下吧,等本单于诸事处理完毕,再行安排!”

    说完便令近侍领其下去,于城中寻一院落安置。对张纯,刘渊自是抱着可有可无的心态,先控制起来,也许日后就有用了,美稷也不少他一家人几口饭吃。

    中平六年一月,筹备了数月的匈奴建国典礼举行,盛况空前,在外大将,草原诸部、邑落大人,齐聚美稷。

    刘渊于美稷称王建制,立夏国。开古今之先河,草原上第一个封建王朝,就这么建立了。

    王宫大殿上,头戴九旒王冠,身穿黑色衮龙袍,高居王座。刘渊正身跪坐,眼睛平视前方,余光透过旒珠瞥向殿中的大臣们,迎接他们的朝拜。

    殿上的大臣们整齐严肃,身着崭新的带着浓烈胡族色彩的汉制朝服,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力。

    “大王万岁!”似是排练好了一般,众臣齐呼。沿着殿外出去,四人一排,一并跪倒着数百匈奴贵族,加上守卫于王宫中精神威武的侍卫军,一齐高呼“大王万岁!”

    从王宫中溢出的呼声,逐层传播,遍布全城。

    刘渊眼神迷离,到此刻,他的内心激动不已,这才是他想要的匈奴,他追求的草原王朝。过了许久,眼神恢复清明,带着一点坚决,建夏国,也代表着全面汉化的开始。

    刘渊建国的消息,很快散播出去,传遍华夏,引起一片轩然大波。匈奴立国,本没有什么,但“夏”这个国号,引人深思。

第134章 全面汉化() 
刘渊置“百官”,兰稚当仁不让为司徒,须卜赤弇为司马。有意思的是,强行任命蔡邕为司空,被其毫不犹豫地拒绝,故司空之位空置。

    王柔依旧为尚书令,主事尚书台,手握实权。至于其他中央官职,矮子里边拔高个,从匈奴贵族与汉人士子中遴选了一下人,充实各部,虽然远远达不到刘渊的预期,但也能将将运转开来。

    军队是刘渊最重视的东西,这是他统治草原最坚实有效的工具,自然要牢牢掌握在手中。

    对侍卫亲军进行精简,得最精锐的五千人,驻守王宫、美稷,护卫刘渊,拱卫王都。仆固怀荌为侍卫将军。

    以其余侍卫军将士为骨干,征召勇士,新扩建前后左右四军,每军得五千之众,驻守美稷四周。万俟槿、乌樾、轲比能、王德分别为四军将军。刘渊意欲以此两万五千精锐大军,镇压国内。

    四军将士,不再单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