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匈奴皇帝-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正展翅翱翔。

    无垠的草原之上依旧弥漫着些许雾气,土壤还未干透,遍布的草皮上,挂着些许水滴。一匹匹战马于其中驰骋,溅起无数草屑。

    经过这么多年的不断扩充,西河西北,五原南部,以及朔方东部的广袤草原,已经尽被刘渊化为猎场。狩猎,练兵,阅军,尽付其中。一年四季,从不间断。

    正是春搜之时,刘渊领亲军于此行猎,王妃、王子,勋贵、大臣皆携亲属同至。侍卫军与右军将士演练战阵,磨练战术。

    见多了军队勇士的演武,纯搜结尾,刘渊突然想看看随行的贵族子弟们“表演”,他想看看夏国的下一代们,成长得如何了。

    那一张张朝气勃勃的脸上,都泛着激动之色,在父辈的熏陶之下,大部分人从小便有建功立业的志向。能有机会在刘渊面前露脸,自然是卖力地表现。

    此时,一场别开生面的比拼正于演武场中展开。刘珩、刘珝、刘琤三个大点的王子,与一众年纪相仿的贵族子弟正上演着“马球大战”的戏码,虽然跨着幼马,但精气神十足。

    兰晖、乌麟都参与其中,二人有怨,斗得是不可开交。打出真火,小小身板上竟然添出了不少伤痕。

    见着王兄们“龙争虎斗”,坐在母亲怀中的几个小家伙都有些“不安分”起来,嘴中叫好声不断,眼中含着羡慕之色。

    刘纾小丫头更是跃跃欲试地想要下场,被卞氏轻一环,便动弹不得。苦着一张小脸,转向刘渊,眨巴几下眼睛,那表情中满是希冀。刘渊看了她一眼,噗嗤一笑:“好好待在你母亲身边!”

    然后对一旁侍者吩咐道:“稍后给公主找只温顺的小羊羔,让她嬉戏。”

    听刘渊这话,虽然没马骑,刘纾还是换了张笑脸。“挣脱”卞氏的怀抱,跑到刘渊身旁,一脸讨好的模样,还用小脸在刘渊袖袍上蹭了蹭。刘渊呵呵轻笑几声,爱怜地摸摸其小脑袋,干脆任其坐在腿边。

    旁边几个女人都忍不住将目光瞥向刘纾,刘芷、妫媶、兰妧,还有一众贵妇,又看向表现淡定,“人畜无害”的卞氏,心里都忍不住嘀咕起来。

    贵族们饶有兴趣地观看场中争斗,刘渊亦是看得津津有味,重点放在他那三个儿子身上,几个人的表现也都看在眼里。

    年纪当真不大,但相互之间已经有别苗条的倾向,以刘珩与刘珝相争最为激烈。作为兰妧的儿子,其天然与兰晖等人亲近。而刘珩也不差,身边一样跟着不少贵族子弟,马球之争,以双方最为激烈。

    相比之下,刘琤则显得不起眼多了,卞氏所出,先天地便不被一直胡族子弟所亲近,身边只得几个汉臣儿跟着。但依旧努力地表现着,跟着刘珝与刘珩相争。

    刘渊贴到座靠上,摸着越发浓郁的胡须,瞳孔中三个儿子身影不断跳动,脸上笑容依旧如沐春风,只是心中想法甚多。

    正当刘渊琢磨着什么的时候,一侍卫军官匆匆跑上看台,对隆颉禀报着什么,而隆颉得息,也是迅速步至刘渊身边,对刘渊耳语片刻。

    所有人都注意到,刘渊的表情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一股沉凝挂在脸上。

    “传令,收拾行装,回美稷!”刘渊突然起身满面严肃命令道,不容置疑的语气中透露着些激动。

    场中还在比拼着马球的贵族子弟们很快收到了影响,都不自在地张望起来,见到刘渊已然离去,旁边的大臣们也都开始动身了,都没什么兴趣继续拼下去。

    只有刘琤,趁他人分心,一马越出,只一击终于进了一球。只是没有人为其喝彩,喘几口气,心中也不免露出些许失望。

    众人散去,刘琤直接下马,跟着亲随寻卞氏而去。

    。。。。。。

    月明星稀,崇政殿上却是灯火通明,殿中挂着一幅大汉舆图,这是刘渊费了多年心思,耗费重资,托人绘画的。其余州郡隔着太远,不够清晰,但幽并,雍凉这些刘渊重点关注之地,倒是显得十分祥尽。

    城邑、道路、主政官员、民族分布,甚至有些兵力驻防都标志其上,可见刘渊是花了不少心思的。而此时,刘渊的目光只是紧紧地盯着一座城池,雒阳。

    背手仰望着高高挂起的舆图,刘渊大脑中各种想法不断涌现。身后站着四人,兰稚、王柔、须卜赤弇、乌樾,一个老臣,一个汉臣,两个有战略眼光的众臣。

    “大汉皇帝驾崩了,大将军何进诛杀上军校尉蹇硕,扶皇子辩登基。何进如今秉朝政,掌军权,已然权倾朝野。说说吧,对此,你们有什么想法?”过了一会儿,刘渊终于出声问道。

    几人互相望了望,兰稚出言试探道:“大王是否想趁汉廷新皇初立,举兵南下?若是如此,还望三思,其有何进这等实权人物镇压,只要雒阳不乱,应当不会给我们太大的机会!”

    “后汉以来,汉廷一直都是外戚与宦官轮番掌权,如今外戚得势,逼得急了,宦官自然会反击!”闻言,刘渊淡淡道,转向王柔:“你说是吗,尚书令?”

    被刘渊点名,王柔立刻恭声答道:“大王此言不差,阎宦之辈,必不甘失势,雒阳的争斗只怕才刚开始,大汉想要让新君即位这段时间平稳过渡,难!”

    “一群阉人,能成什么事!又有何惧!”旁边的乌樾满是不屑出声道,吸引了众人目光。对刘渊拱手一礼:“若臣是那大将军,手握军权,直接出兵斩杀那群阉宦,将威胁清除,岂不轻松?”

    “这。。。。。。”王柔有些不知如何接话了,若是何进足够果断狠决,也不是没可能!

    听到乌樾之言,刘渊点头“轻赞”,只是眼神中闪过一道阴冷之色。就凭其此言,乌樾,还得防着。

    “乌樾此言有理,但一切都还是猜测,孤有预感,雒阳将有事发!”故作高深,刘渊意味深长地道一句。

    看向一直未有发声的须卜赤弇:“赤弇,可有兴趣随孤南下?”

    “臣,遵令!”

第140章() 
刘渊在美稷蠢蠢欲动,悄然南下,暗暗调集兵马,准备在接下来的雒阳剧变中从大汉身上咬下一块肉来。

    而此时的雒阳,处在一众特殊的平静之中。灵帝之死,对百姓并未有多大影响,生前不曾加恩于黔首,死后也不会有人感念。朝中众臣则更没有多少人挂怀“先帝”,在新的朝廷局势下,如何攫取利益,获取权力,才是重心。

    新皇登基,主少国疑,何进秉政,大权尽操于手。在大部分人看来,大将军乃天子嫡舅,握军权,掌外廷,宫中又有何后支持,能决天下事。至少在新帝长成之前,大汉中央是由何氏外戚集团说了算的,近日来,钻营投机的“聪明人”快将大将军府门踏破。

    蹇硕伏诛,刘辩登基后,大汉暂时陷入一种短暂的平静中,猖狂了数十年的阎宦之辈,嚣张气焰头一次被盖过。在外戚集团与越来越膨胀的士族集团的合力打压下,式微迹象明显。灵帝之死,实则敲响了后汉宦官们的丧钟。

    高朋满座,众臣咸集,如今已成为大将军府的常态,爵轻职低的连入门的资格都没有。主厅之上,何进的幕僚们与不少朝堂重臣雅聚于此,俨然一个小朝廷。

    何进一身红缎锦服,头顶九旒冠,宽脸上一片严肃,端坐大案。堂中气氛显沉凝,底下众人,除了其心腹死忠之外,显然怀着些异样得心思。

    “大将军,为何不将张让等宦官一并诛杀,还我大汉朝堂清明。反倒收手,任其苟延?”袁绍在下,毫不客气出言发问,语气中质问意思明显。

    何进闻言,眉宇间挂着些不满,这些世家子弟,越来越放肆了!心中冷哼,脸上垒起点笑容,眉头轻皱,似是带着些无奈回道:“孤亦想将阉宦之辈尽数诛除,但太后那边不允,孤亦不好强行为之,甚觉无奈!”

    何进拿何后说事,做挡箭牌,理由虽显牵强,但也只是为了堵住袁绍等人的嘴罢了。“本初亦不必担心,手握军权的蹇硕已被除掉,剩余阉人不过养于深宫,不足为虑,大势尽在吾等,若想除之,再寻机便是!”

    但袁绍可不吃这一套,心中不屑,沉声道:“大将军,宦官乃我大汉祸乱之源,若不将其彻底覆灭,只怕徒生祸患,还望大将军提防!”

    “孤自省得!”何进淡淡道:“新皇初立,永乐宫太皇太后那边可不安分,养着陈留王协,又以骠骑将军董重为前驱,干预朝政,妄图与太后,与孤作对,诸位对此有何见解!”

    “太皇太后,一妇人也;董重,匹夫也,不足为惧。但这些时日,宫中常侍,可与永乐宫那边走得近,相互勾结,大将军与太后必须有所行动!”郑泰在下,斩钉截铁道。

    待众人散去,厅内只剩何进一人,眉宇间满是阴霾。登上朝臣权力巅峰,可压力却越发大了。何氏虽已成为大汉最煊赫的家族,但也只是由太后何氏与他支撑着罢了,异弟何苗又不与他同心,实让何进有种处空中楼阁之感。

    何进心知,郑泰说得不错,太皇太后董氏一妇人罢了,也只能于宫中耀武扬威,还有何后与之对付。至于董重,则更是不堪,空挂着一个骠骑将军的职位,手无实权,哪里是他们兄妹的对手,略施手段便可解决。

    如今于何进而言,反倒是那些世家士族更让何进忧心。尤其是袁氏、杨氏这些百年世家,四世三公,门生故吏遍布天下,好大的名头。何氏,毕竟底蕴浅薄,那些人暗地里对他何进的不屑,他哪里不知。

    以往其归附于自己麾下,不过是有十常侍这个标靶在前,如今灵帝一死,宦官集团式微,这些世家可是不会让他何氏这“屠户辈”独掌大权。

    最让何进忧心的还得数兵权事宜了,雒阳诸军,北军五校早已分崩离析,何苗掌一军却与自己不合。至于年前所置西园八校,原本就是灵帝为制衡他军权而建,如今蹇硕死了,西园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