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明杀破狼-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日子只会越来越快乐,越来越幸福才对。但是老戴家不同,传到第十四代人,日子不但没富足起来,反而越过越穷。

    原因就是没有市场化,这明代的“兵工厂”根本就是打着计划生产的无计划生产。一旦碰到战事了,那自然是加班加点,一切好说。如果没战事,那对不起,领导是要过好日子的,别说生产了,连基本的生活费用他们都恨不得把你给省了。那大家就要说了,不是可以自己去接私活吗?对不住,我们的领导贪污腐败搞小三的时候基本上对于朱元璋的祖训是忘得一干二净。这个时候他们却记得祖训了,你们这些军户只能做朝廷的活,不许揽私活。因为你揽生活活命是你自己的事情,要是因为违背祖训查出来追究责任就是他的事情了。所以官大一级压死人,你们饿死冻死怎么死都跟他没关系,反正拖累谁也不能拖累领导。

    戴家就是这么个原因,结果是越折腾越穷,再加上大明强大和平也有些年头了。也就北方还有战事,北京的军工作坊还有活可干,而南京的军工作坊基本上是半死不活,除了一些最基本的兵器维护,其他的活基本上就谈不上了。发的薪水也就勉强不用去要饭,在纸醉金迷的南京根本就拿不上台面。

    不过和其他军户不同的是,戴家的日子还是可以过下去的。原因无他,戴家有一个和别家不同的地方,他们在兵器研究特别是火器研究上很有自己的一套。所以这些年上头的管事虽然以克扣下头的工钱为常,可对于在火炮和火枪方面有独特造诣的戴家却并不克扣。毕竟大家是做军工的,总还是要留着些人才做事的,不然万一有事自己肯定是上不了,领导毕竟是领导,这点“英明”还是有的。

    在戴家当家戴佑宗看来,只要戴家始终坚持把兵器研究这个活计抓牢不放松,那么未来的日子肯定也会是现在这样一直过下去。但是一切在天启七年的元月发生了变化,一道募贤令,在南京一石激起千层浪,三十岁的戴佑宗整个人生都发生了惊天的变化。

    张振岳和葡萄牙澳门总督罗保达成了一个协议,大家一起组建了一家“欧亚联合公司”。大家将展开全方面的合作,具体内容有以下几条:

    第一是把亚洲地区的海上贸易全部垄断,没有该公司的同意,所有的买卖都不受保护,作为交换条件,原本打算和等郑芝龙招安后成立的新记也不办了,直接把郑芝龙他们的股份按20%直接折了进去。张振岳个人拿20%,大明皇帝陛下占股40%,葡萄牙拿20%。虽然二八分看起来不合理,但是对于随时可能被荷兰人赶出亚洲的葡萄牙人来说根本没得选择。

    第二则是将目前掌握的火炮和火枪技术以及生产设备对大明帝国进行技术转让,当然实际接受转让的对象是张振岳。

    第三则是组建联合舰队,为此葡萄牙人将帮助张振岳按照西方标准,组建一支庞大的新式水师。

    第二项和第三项就是张振岳以南京兵部名义组建“苏州军工局”,他要通过重金把大明帝国最宝贵同时也被闲置多年的技术工人都招募到自己的手下,为了退路和希望。

第044章武备优先(六)() 
第044章武备优先(六)

    戴佑宗动心了,这一次是真的动心了,他记得他娶媳妇也没有像今天这样呼吸急促。

    募贤令就贴在南京的四个城门口以及市场入口的告示栏里,这段日子已经在家养了大半年的戴佑宗很容易就看到了它。

    去年八月,原本歇息了一百来年的宝船厂突然热闹起来,作塘的淤泥被清除,许多失业多年靠着偷偷摸摸帮人造船补船维持生计的造船军户被紧急召回,去制造他们可能几代人都没有制造过的大宝船,而且一次就是九艘,同时开工,预计八个月能完工。

    原本想着火器作坊这边也能有活可干,但是却始终没有什么变化,过久的等待甚至让戴佑宗都有些绝望了。

    而募贤令上对于招募兵器工匠的规定很让戴佑宗满意,这份由史可法代书出自张振岳本人的的命令将兵器工匠进行了十分明确的职业和功能划分:

    分为冶炼、铁匠、火匠、器械、调度五个坊,所谓冶炼,就是把矿石变成可供生产的原料;而铁匠则是制造冷兵器,诸如箭矢、刀剑之类的;火匠则是对了戴宗佑的胃口,主要是制造火枪火炮;至于器械主要生产和研发制作前三项的设备;而调度则是顾名思义,调度所有的物资和产品。

    真正让戴佑宗满意的还有清晰的等级划分:各坊按照学徒若干(月俸二两)、匠工若干(月俸四两)、匠作十五人(月俸六两,享九品官衔)、匠师五人(月俸十二两,享八品)、总匠一人(月俸二十四两,享正七品衔,领一坊事务)、帮办(月俸二十八两,享从六品、协管各坊)、总监(月俸三十六两,享正六品)七个等级划分。

    当然如果是让戴佑宗去做学徒那就没什么可满意的了,主要是戴佑宗对于自己在火器上的造诣是很自信的,在他看来,总监帮办什么的不好说,做个正七品总匠是没问题的。这可是一年二百八十两银子的肥差啊,对于要养家糊口的戴佑宗来说绝对是巨大的诱惑。更要命的是还有官位,做官意味着什么,在大明就等于是进入到了士的阶层。别的不说,以后自己那个四岁的独子长大说媳妇可以选择的面就要宽的多了。于是戴佑宗也不怕得罪现在的领导了,立刻就去南京兵部新设立的苏州军工坊招募处报名了。不就是从南京搬出去吗?要不是军户的关系,早几代人就想搬了,天天看着那些写锦绣文章的秀才花个十万两打炮算个什么事情啊?走,立刻走!

    老百姓很多时候就是这样,为了生活,他们就会毫不犹豫选择改变。三百多年,在中国,不也是无数的农村人为了改变自己和后代的命运纷纷涌入沿海寻找机会吗?

    募贤令一出,效果十分显著,隶属于欧亚联合公司的控股的苏州军工坊立刻招募到了大量人才,其中军户出身的技术人员占到了八成。由于该军工坊还挂着南京兵部的名头,所以这种层面的人才流动还属于平行调动,军户制度根本控制不住。

    这下子整个江南再次热闹起来,平日里根本没把这些匠户放在眼里的兵器作坊的管事官员突然发现,一旦没有了这些下贱的匠户,自己原来屁都不是,连最基本的武器维护都做不了,更别说什么研发创新了。离开了能做事的人,什么制度啊思想啊领导有方关怀有至啊统统都是在放屁!

    于是大家不干了,一时间怨声四起。而在苏州“民变”中吃了大亏的复社领袖张溥等人也从中敏锐的嗅到了一丝机会,他们立刻赶到南京,联络故旧,计划组织一场声势浩大的弹劾。由于这次发起面不再是征税的小吏和作坊的机工,而是南京六部看不惯张振岳横行跋扈的六部官员,所以威力定然是不小的,张溥自认肯定可以参倒张振岳,就算参不倒,也要让张振岳的日子难过得多。

    戴佑宗不知道这些,他很幸运,不单单是通过了选拔成为了八品匠师,而且还因为表现出色,和另外四个火器坊的匠师一起被总督府传召。

    召见是在天启七年二月一日,已经是快要过年了,张振岳从杭州刚刚检阅了接受招安的郑芝龙水师。在检阅中,他发现了郑芝龙兄弟性格上存在的巨大缺陷,就是凡事强调远近亲疏,无论是待遇还是装备,都是优先紧着自己的嫡系上。像施大暄、洪旭、甘辉这三人的手下则根本是不闻不问,所以在视察结束快要结束的时候,张振岳不仅仅是收了郑芝龙的儿子年仅三岁的郑森(郑成功)为养子,还改变原计划把施大暄的六岁的小儿子施琅也收为养子。在张振岳看来,郑芝龙属于典型的野心大本事小,这样的人反而可用价值不高。一旦自己真的要找退路,单就忠诚可靠来说,他很可能不如施大暄忠诚。就这么一个小动作,再加上拨付了一批装备。张振岳很快就收获了施大暄、洪旭、甘辉三人的密信和投靠。张振岳计划整编完成之后,将整个郑芝龙水师一分为二,郑芝龙继续担任东海水师参将,而施大暄他们三家会同自己委托葡萄牙帮助组建的一部分西洋式水师合并为大明南洋水师,这支水师就是自己的嫡系了。

    事情顺利自然是心情大好,张振岳见到戴佑宗的时候第一句话就是:“你就是戴佑宗,这个在枪膛里面划线就是你想出来的方案?”

    戴佑宗很是受宠若惊的躬身道:“回禀总督大人,小人正是戴佑宗,在枪膛里面划线也不是小人想出来的,而是小人认识的一个据说是来自欧罗巴巴伐利亚国的传教士手里有一支猎枪,虽然射速很慢,但是却比一般的火绳枪要精准的多,所以小的仔细参详了一下,发现这枪里划了膛线,所以打起来也就准的多了,很适合打猎。”

    张振岳一听十分惊讶,要是没记错的话,在18世纪以前,这个世界还是滑膛枪的时代,人类战争史上第一次大规模集中使用线膛枪是在北美独立战争的萨拉加托战役,当时北美独立军使用来复枪对抗英军,利用来复枪射程远,命中率高的特点,一次性击毙了包括英军指挥官在内的1700名英军,揭开了线膛枪的时代。可是没想到现在才17世纪,和玩意就已经出现了,而且还是被运用在打猎上。

    看来在军事技术现代化以前,很多军事项目存在民用领先于军用的现象并不是笑话,而是真的。

第045章退路(一)() 
第045章退路(一)

    许多年后,当张振岳再次回想自己在大明每一天时,依然无比感慨的说道:“天启七年差不多是我最辛苦的一年了,这一年充满了太多的未知和担忧!”

    因为知道宠信自己的天启帝已经开始了生命的倒计时,张振岳不得不为自己的将来多做考虑了,这份考虑就是为自己找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