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明杀破狼-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本心情不好的他以为是来送饭的狱吏,所以连头也不抬一下摆手道:“不吃,不吃”。

    “元素啊!老夫来看你了!”

    多么熟悉的声音啊,袁崇焕抬头一看,站在那里的那位身形魁伟、满头白发的老者不就是自己的恩师孙承宗吗?

    萧严也看到了孙承宗,对于这位老者他也是很感激,自己兄弟三人能破格从充军的流徒变成大明的军官除了靠自己努力,更多的还是靠这位老人的赏识,连兄弟三人的字都是这位老者赐得。所以二话不说,萧严对着孙承宗就是规规矩矩的一拜。。。

第015章天日昭昭(十二)() 
第015章天日昭昭(十二)

    和萧严想象的不一样,虽然孙承宗确实也是来劝袁崇焕给祖大寿写信的,但是从进来到现在,孙承宗就这么看着袁崇焕,没有说话。

    而袁崇焕也似乎陷入了沉思,一直没有开口,二个被后世称为最有可能挽救大明改变历史的人就这么一直沉默着,这让在另一个牢房里的萧严根本看不懂了。

    许久,袁崇焕突然流出两行热泪仰天长叹道:“罢了,罢了,若无恩师,袁崇焕不过是兵部职方司的一个小小主事。反正我袁崇焕名不足惜,早亦死,晚亦死,我这就手书一封交于恩师便是了。”

    “不可啊,督师,你若真写了,你当何以自处;你若真写了,皇上岂会容你?”萧严这次是真的急了,他恨不得立刻从这牢房穿过去,去阻止袁崇焕干傻事。

    袁崇焕仿若不闻,等狱吏备好文房四宝,不假思索,奋笔疾书,写毕呈给孙承宗道:“祖大寿是辽西将门,而袁某今日却是阶下死囚,愿他还能听命于我。若不听,证明此子有叛意,袁某治军不严,死罪。若听了,袁某定然也是难逃一死,一个下狱的督师尚能一纸书信调动兵马,这样的督师还能算是忠臣吗?”

    孙承宗面色十分难看的看了看袁崇焕,并没有接这手书,许久才十分艰难的开口道:“元素啊,你这辈子就吃了你这个性格的亏啊!你还有什么需要老夫为你去做的吗?”

    袁崇焕含着热泪笑着摇摇头:“袁某已经是必死之人,何苦再麻烦恩师了?只是我家人都是无辜的,不曾因我富贵半分,还请恩师能够照拂,求皇上不要牵连。”

    待到孙承宗离开,袁崇焕突然冲着萧严就是一叩首道:“士毅兄弟,祸不及妻儿,可今日之事,我家人定然是在劫难逃。愚兄别无所求,只求你能帮忙照顾妻儿,万一因为袁某之故祸及他们,还请施之援手,袁某不以为报,只能给你磕头了。”

    萧严这一刻算是彻底服了,明知必死却还要为之,他不知道该是笑袁崇焕傻了,还是该说他伟大了。或许历史上真是有了这样一些“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人存在才变得多姿多彩起来,如果都是那些自私自利,一肚子腹黑的混账玩意,那人类的社会还有什么意思,就让他们如小丑一般自我感觉良好的得意一时吧!

    祖大寿真的回来了,而萧严也被放了出来,不能再关了,这马上就要到年底结账的时候了,要是萧严在牢里过年,那京师权贵的分红估计也要到下一年才拿得到去了。这个大明完蛋不完蛋的没关系,拿不到钱这日子可怎么过。最后驸马巩永固出面,萧严在被关了十八天之后,被象征性的教训了二十板子就被扔回宣府军中,和祖大寿一起协同孙承宗对付建奴去了。

    皇太极也是在京畿一带捞饱了,他算是开了眼界了,京师的权贵在自家庄园里堆满了粮食。却也不见拿出半粒米帮着大明去陕西赈灾,结果这些粮食和人口全部便宜了建奴。

    在拜祭了房山的完颜阿骨打之墓后,皇太极下令全线撤退。只留下滦州、迁安、永平、遵化四城作为据点,派阿敏守卫,这里头一来有借刀杀人的意思,而来还想着来年可以由此再来。

    孙承宗集合了各路大军二十万,以萧严、祖大寿、马世龙、尤世禄四人为主将,兵分四路同时攻占了滦州四地,阿敏见状不妙,带着五千人逃走了。

    此战过后,一件让整个辽东军不耻的事情发生了,袁崇焕原来的亲兵队长,已经官居参将的谢尚政居然出面告发袁崇焕。已经升任兵部尚书并且主审此案的梁廷栋以此为证据宣布结案,并禀报崇祯帝道:“袁崇焕私通议和,已有人证,并且私吞毛文龙财物,中饱私囊,请陛下圣裁。”

    此时已经是崇祯三年八月,建奴已经被赶走了,祖大寿的辽东军已经西归,萧严也被崇祯皇帝一道圣旨免去一切差事回家吃老米了。

    诸事顺利,自然也就高效率了,崇祯皇帝在看完卷宗后就给了两个字“凌迟”。

    就是这两个字,袁崇焕的罪恶被立刻上升到了刘谨刘公公的高度。。。

    崇祯三年八月十六日,午时三刻西街菜市口,北京人民跟过街一样高兴,因为他们口中传播的大汉奸、国贼、畜生、败类袁崇焕就要被正法了。和他们一样高兴的还有努尔哈赤,尼玛,袁崇焕你也有今天,让你小子当初那么狂,你现在再狂一个给我看看。

    鸡蛋、石块、菜叶、污泥伴随着“汉奸”“狗贼”这样的污言秽语一起扔向了袁崇焕。袁崇焕站在囚车中,避无可避,这一刻,无比羞愤的袁崇焕最怕的就是被自己的独生女儿看到自己如此悲凉的一幕。其实他的担心完全是多余的,因为他的家人全部被判流放二千里,而且已经离京了。但是有一个人却一直死死的看着囚车里面的袁崇焕,这一刻北京百姓疯狂的举动把这个人的三观都毁了。这个人就是已经赋闲在家的萧严,他突然想到了在后世时就那场浩劫和张振岳的争论,当时他坚持认为那场浩劫是正确的,是伟大的,只是被别有用心的人搞坏了。而现在,当愚昧的群众手拿着小钩子,准备一钱银子换袁崇焕一块肉的时候,他突然发现,自己居然又错了,自己看来正确的东西不过都是假象。如果袁崇焕这样一个立下赫赫战功的人都要遭到如此对待,那么天道何在?

    “天日昭昭,天日昭昭”这是袁崇焕死前竭尽全力喊出的最后一句话。

    3543刀,那些自认为正确的人兴奋的吞食着袁崇焕身上割下的肉,仿佛只要这样做了,这天地就一片清明了。萧严看到的是恶心,是兽性,这些食人者一定会被惩罚的。原本一度想砍掉皇宫后头那棵歪脖子老树的萧严突然放弃了这个打算,就让那棵树留在那里好了。

    袁崇焕被残暴的帝都居民啃食的只剩下了头颅和骨架,他的部下佘三当夜悄悄把尸体收了,然后就在袁崇焕生前最后战斗过的地方,广渠门,无碑无牌的埋下了,后世子孙世代相守。。。

第016章出兵欧洲(一)() 
第016章出兵欧洲(一)

    袁崇焕下狱的消息是在崇祯三年元月二十五日传到星城(原狮子城,崇祯二年更名为星城)的,其最直接的结果,就是在经历了二十一轮、为期近二年的艰苦谈判之后,张振岳终于接受了荷兰人提出的优厚条件,出兵欧洲,参加反哈布斯堡联军,这注定是件会改变世界历史的大事。

    宋小鲁参与了整个谈判,他很清楚从始自终,张振岳都在犹豫,都在出兵和拒绝出兵之间摇摆。正是这种态度使得荷兰人感觉到事情存在机会,同时更加相信中国人的信誉。作为商人,荷兰人坚信一条做生意的原则,凡是不轻易许诺的伙伴都是值得信赖的。但这和宋小鲁没关系,宋小鲁在意的是,为什么袁崇焕下狱,建奴围攻京师的消息传来之后,张振岳反而坚定了出兵欧洲的念头,正确的做法不应该是把国家的力量投入到保卫国家的战争中去吗?为什么反而要出兵欧洲?

    在送走了欣喜若狂的范布隆霍斯特等人之后,宋小鲁急忙返回到张振岳的书房。结果宋小鲁很是惊讶的发现,张振岳并没有走开去逗弄自己的二个儿子,而是坐在书房的太师椅上发呆,连宋小鲁的返回都没注意。

    “大哥”宋小鲁轻声唤了一下张振岳,张振岳没有应声,他似乎沉寂在了自己的思路中。。。

    在过去的二年里,张振岳在南洋的“革命事业”进行的如火如荼。由于设立了免除路费、免除五年农业赋税,免费提供耕种种子和工具等多项鼓励移民开垦的政策,福建、广东甚至是江西的大明子民都闻风而动,这些人多地少,宗族矛盾严重的地区对于土地的渴望是常人无法想象的。仅仅二年,移民人口就突破了原计划的一百万,达到了惊人的二百万,其中一半都是举族迁移,这在强调落叶归根,强调祖宗祠堂、重视宗庙祭祀的国人看来根本就是不可能的事情,但是负责招募的逯恒祥等人就成功做到了

    张振岳责成四府划分了五百个庄子,并且打乱原有籍贯安置。比如说一个庄子里放来自三个省的宗族,虽然大家在方言上存在问题,但是外头还有土著,这就要求大家都清醒的认识到自己是大明人,要生存就必须团结,而时间一久,再不得不互相通婚(除非打算堂哥娶堂妹生白痴儿子),这就算是彻底融合了。

    但是负面问题也是存在的,原先的规划,这四府根本吸纳不了那么多的人口,许多人就不得不变成农业人口了。这些移民村庄的出现,激起了土人的不满,甚至产生了一些抢劫、杀害汉人移民的恶性群体事件。

    张振岳一方面派兵进行最为无情的镇压(丝毫没有民族平等的意思,一看就是个反动大地主阶级的代言人),一面寻思着改变原有的制度。

    按照大明现行的体制,所谓县官和后世的县委书记其实不是一回事。后世的县委书记虽然不再升堂问案,但是其实际管辖力度却是大大增加,通过县政府各局、公检法系统、乡镇等基层单位,县委书记几乎可以影响到全县范围内的每一个乡,每一个村,甚至是每一个生产小组。但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