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明杀破狼-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崇祯皇帝想都没想,立刻准奏了。

    “按人丁加派练饷”张振岳心中默念了一遍后只能是叹息了。

    看样子这大明的统治者们到了这个时候还是不知道死字怎么写啊,此时的大明已经是富者田亩连阡,穷者无立锥之地了。若是杨嗣昌建议按土地的多寡来分派练饷,无论是否可行,那还能算得上是考虑百姓了,可现在按人头收钱,这不是逼着更多的人造反吗?

    看了一眼纷纷附议的群臣,张振岳没有说话。这杨嗣昌的做法还可以理解,无非是怕得罪这些权贵而已,可这些权贵附议的做法在张振岳看来那就是取死之道了。

    历史上在李自成大军兵临北京的时候,为了募集大军守卫北京,国库已经穷得叮当响的崇祯皇帝曾下令助饷,而京师权贵几乎无人响应,连崇祯帝的岳父家也不过是拿出数百两而已。看样子真正的应了一句话,任何一个覆灭的王朝背后都是一堆不知道死活的贪婪权贵。

    张振岳就这么冷冷的看着,等着这次召对的结束。

    到了最后,崇祯帝突然对张振岳道:“明德啊,朕现在身边可用之人不多,朕思来想去,想留你在京,你可愿意!”

    这真正的是五雷轰顶了,这到底是怎么了,没听说啊!张振岳一直没听说崇祯有留自己在京的打算啊,再说了,自己如果留京了,这西南和南洋的差事必然就要换人了,那这京中权贵们的收益。。。

    想到这里,张振岳立刻躬身道:“臣无异议,但凭陛下吩咐。”

    张振岳没异议没关系,这满殿的勋贵立刻就脸色发青了。成国公朱纯臣第一个站出来道:“陛下,不可啊,这西南未平,南洋新附,非威海侯前往安定不可。”

    成国公一挑头,英国公等人立刻自发跟进,而且杨嗣昌也因为刚才的事情对张振岳观感十分不好,他怎么可能让张振岳待在皇帝身边呢?

    “陛下,臣这次平贼怕还要借助西南的军队,臣认为威海侯往西南协助平贼为宜。”

    崇祯帝到也不是真打算把张振岳调回来,他就是心存疑虑,总觉得辜负了自己皇兄一片信任的张振岳会不会变成了“土皇帝”。所以刚才出言留人他没跟任何人商量过,纯属临时兴起的一次试探而已,而张振岳的表态让他很满意了,所以一向从善如流的他没打算在这个事情上坚持:“如此,就依众卿所议。威海侯多年没有入京,这次就在京中多住几日再南下吧!”

    “臣遵旨!”张振岳面无表情的答复道。

    此后数日,张振岳都没有再蒙皇帝召见,而他也没有四处乱动,除了去成国公和英国公府上拜访一下外,其他勋贵家多是送礼就算,免得惹人注意。不过该花的钱张振岳都没省,连正当红的王承恩府上他都送了一份重重的厚礼。

    至于住处,张振岳到是不避讳,他的威海侯府早些年萧严还住过一下,这些年是根本没人住了,连下人也都遣散了。所以他直接住进了好友驸马爷巩永固家,因为巩永固本人深得崇祯帝信任,所以到没人敢说什么。

    “明德,咱们相识一场,你给我说句真话,这大明究竟是个什么气象?”巩永固喝了口闷酒后问道。

    张振岳认真看了一眼巩永固后道:“这个什么气象不好说,但是绝不是什么好气象?”

    “怎么会?这次朝廷不是已经调兵准备把流贼彻底剿灭了吗?”巩永固有些不相信。

    张振岳摇摇头:“难,如今下头的兵马早就不堪使用了,各级官僚也多是短视之辈,莫言地方,光是这京师,除了陛下自己,又有几人真心为大明着想啊?”

    巩永固顿时哑然无语。。。

第034章游江南(一)() 
第034章游江南(一)

    或许是张振岳群发的厚礼起了作用,五天之后,在勋贵大臣们的推动下,崇祯帝颁发了几份张振岳很想要的旨意。

    第一道圣旨是内旨,是委派太监刘若愚出任四川监军太监,也就是说从现在起,四川境内各路明军多了一个新的老大了。这道旨意没有太多人注意,甚至连下诏的崇祯帝也不记得有这道旨意了,设立监军是文官们的建议,理由是对付即将入川的张献忠。而委派刘若愚更是王承恩他们定得人选,崇祯帝也没多问,甚至因为要和杨嗣昌商议军务都没有单独召见自己委派的这个监军。

    第二道旨意是崇祯帝亲自下得,具体的原因是王承恩在某次散朝之后喜滋滋的问崇祯帝要不要修缮一下乾清宫,理由是内帑现在有了张振岳送来的二百万两银子有钱了。崇祯帝这才想起来,自己这些时日忙于军务,还没恩赏张振岳的。于是旨意就下来了,这一次是动真格了,不光是张振岳一个,还有萧严、宋小鲁等人一并封赏。

    张振岳受封威国公、挂兵部尚书衔领西南督师加左都御史提调云桂川黔四省征讨招抚事宜,太子少师衔不变。

    萧严受封武威侯、云贵总督、恢复之前因为抢掠蜀王府而被革去的太子少保衔。

    宋小鲁受封定海侯、南洋总督兼右都御史,加封太子少傅衔。

    曹文诏、周遇吉升任总兵,其余人等皆有封赏。

    张振岳临走之前又去了一趟巩永固府邸,无他,就是交待他一件事,如果遇到急难的事情,就去已经更名为威国公府的旧宅,找秦浩。

    张振岳没打算把整个秘密机构交给秦浩一个人,所以他就给了秦浩一个长期的使命,就守在北京,就在这里领导军情司,哦,现在已经改名了,叫内卫所,在五军都督府的编制表上只是云南地区的一个普通卫所,秦浩的公开职务是锦衣卫千户。

    办妥了这件事情,张振岳就顶着威国公的名号往通州去了,然后在通州上船,走运河去南京了。哦,这可不是休息,而是崇祯帝特旨,许张振岳替西南军到江浙一代采买物资。在崇祯帝眼中西南那就是不毛之地,这样的地方自然是要什么没什么了,所以大笔一挥准了。如果他知道张振岳已经把西南建设成一个大型军工基地了,估计他就不会放张振岳走了。

    其实真的要采买什么东西的话,张振岳本人是不用来的,这些年大明的进出口贸易差不多就是他一家在做。储备的各种军用物资早就堆得满满的了,张振岳麾下的各级军官也都是高薪养着,为了避免军官喝兵血吃空额,张振岳还专门设立了南洋、西南二大钱庄替麾下的二十万官兵开了户头,大家要薪水自己去领,每月按时划账。

    当然这么多官兵如果一起领薪水,任何钱庄都是支撑不住的,所以在西南地区,张振岳还进行了一次很有效率的金融改革。就是发行有防伪标签的银票,这个虽然不是货币,但是可以自由流通,每个府城的分号都可以直接提供现银兑换业务。

    这样做最大的好处就是通过小额银票和划账的方式取代了部分白银和铜钱的流通,而云南开挖的铜矿产出的铜将不再浪费在铸造货币上,而是用铸造大炮。

    加上六盘水的煤,这个时代的昆明差不多已经可以和同时代的欧洲大都市比肩了。。。

    在江南,虽然行会制度已经成功的发展壮大,隐隐成为地方上可以左右官府的一个重要力量。但是时间过得有些久了,不少人都不记得当初在江南地区推行行会制度的人是谁呢?至于当初在江南欺压士绅的那位东南总督,还能记得人也不多了。

    但是别人不记得了,复社领袖张溥对张振岳是记得十分清楚的。不仅仅是曾经输给过张振岳,同时还因为这些年,复社能够如此兴旺,能够渐渐左右朝局的一个根本原因,就是张振岳名下的欧亚联合公司已经成为了复社的大金主。

    而且这个大金主还跟别的金主不一样,人家对于复社的事情根本不过问,就是每年固定掏银子,只在南洋和张振岳兄弟的问题上要求复社出过手,其他的全部都由复社自己做主。

    这样好说话肯掏钱的大金主,估计是每一个政治家都梦寐以求的了。

    张振岳这次下江南摆明车马就是要收拢一些可供自己使用的人才,或者说哪怕是徒有虚名也好,起码自己可以借名扩大自身在士林中的影响,要知道张振岳这三个字在勋贵那里好用,但是在士林根本就是无人理睬的。

    张溥这种已经盯着天下的才子自然是不可能收为己用了,钱谦益张振岳想用但是招不来,阮大铖想来张振岳却不敢用。阮大铖的才干张振岳是清楚的,但是这个人用不得,一用士林那帮子人还不立刻和自己为敌啊。但联系还是可以有的,所以张振岳计划拜访完复社后还是悄悄去拜访一下这位京剧中的大白脸。免得这个求官若渴的家伙最后一不小心如历史上那般当了汉奸,那就真的是万劫不复了。对于这一次的江南之行,张振岳的期望可是很高的。

    快到南京的时候,张振岳突然回头看了看李定国和李来亨两个虎头虎脑的小子然后笑道:“李定国这边刚定亲,李来亨这边连亲事都没定,你们两个傻小子不会还没摸过女人吧?”

    李定国和李来亨都是少年郎时代就开始杀人的主,说起来胆子是一个比一个大,但是突然被张振岳问道这个问题,两个傻小子立刻就脸红了,恨不得把脑袋埋进地里。

    张振岳一击得手后笑着拍了拍两人的肩膀:“走,跟着本国公去见识一下秦淮河的风光,把身子破了,只要记得回昆明别告诉公主她们就行了,走着!”

第035章游江南(二)() 
第035章游江南(二)

    考虑到张振岳那不良的名声,所以无论是张溥去拜访张振岳,或者张振岳登门拜访张溥都是不合适的。大家把约会的地点定在了这个时代最令人向往的地方,秦淮河。

    张溥已经年近四十,在这秦淮河里也是翻滚多年,这次要谈的是正事,所以他很是小心的叫了一条花船,却没有安排什么著名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