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明杀破狼-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个看起来睡眼惺忪、半闭着眼睛的白胡子老头在张振岳他们开口之前突然先开口了“客为何所至?”

    “哦,想到车马行租三匹马和一部马车!”张振岳可不敢小瞧这个看起来有些搞笑的老头,他十分客气的答道。

    老头很惊讶的睁眼看了张振岳他们一眼又道:“客往何处去?”

    “不远,就在这城郊,往返一小时,还需要租车夫一名!”张振岳感觉这老者很是不凡,所以不打算节外生枝,对他的说话方式并不计较。

    “哦,好的,押金五百两,租金归还马车后扣除二十两。”老头闭着眼睛道。

    “怎么这么贵啊?”萧严忍不住抱怨道。

    “哦,那送客,不留”老者的回答到也干脆。

    张振岳连忙拉住转身就要朝外走的萧严,对老者客气的道:“这位前辈,没有问题,我们租。”

    老者再一次睁开眼睛牢牢的看了张振岳一眼后放下了手中的小茶壶,然后掏出一个旱烟袋子对着火炉子上的水壶盖子轻轻三敲,二个三十出头的高壮汉子就如变戏法一样从柜台后面站了出来。

    老者轻声道:“带客人去拿车马,让涂二叔去给他们驾车,不要慢待了。”

    待到张振岳和萧严出去,老者突然起身打了个哈欠道:“这是哪家的后生啊,很有气度,看来这南阳城是要出人物了。。。”

第016章东山再起(五)() 
第016章东山再起(五)

    “停,停,就是这里了”马车上的唐秀云突然喊道,张振岳他们三个连忙拉住自己坐骑的缰绳,侧目一看,还真的是无比的开阔。

    两个不算太高的土丘之间,一个宽六百米,长八百米的平地出现了,这平地显然是被人为整平的,虽然稀稀疏疏的长着杂草,但是中间一部分却还铺了青石。再仔细一看,这个场子四面还东一块、西一块的立着栅栏。

    往前走,居然还看到两个破了大洞的铜鼓,宋小鲁出于好奇一拍,那被风吹雨淋的鼓架子居然因为不受力散架了,掉下来的铜鼓险些砸中宋小鲁,宋小鲁被唬得顺势一躲,铜鼓就直接滚到路边的排水槽里面去了。

    “老三,小心点”萧严不得不提醒道。说完他就惊奇的看着自己的脚下,自己踩到什么呢?

    “大哥,脚底下有块牌子”萧严立刻喊住已经走进去的张振岳。

    三兄弟立刻靠过来,把牌子从杂草中捞了出来,然后拍了拍灰,三个孔武有力的大字就出现在三人眼前:“校武场!!!”

    “这究竟是什么地方?”三兄弟异口同声回头问道。

    玉儿姑娘都被他们三个整齐划一的动作下了一跳,连忙捂住自己的胸口一阵轻拍。而唐小姐却十分淡定的轻吐一口兰气道:“这里是历代唐王训练卫所官兵的地方。。。”

    明初,太祖皇帝朱元璋分封诸王时,诸王的权力都很大,相对而言,河南地界诸王以开封的周王为尊。唐王虽然次了点,但是三卫兵马是有的,按照8500人一卫的标准,唐王府名下的军队总数为二万五千五百人。

    然而随着建文帝和明成祖的不断努力,藩王的三卫兵马最终被裁撤成了一卫,而仅有的这一卫也在随后的历次裁撤中缩编成了百把号人的王府侍卫队。

    当初足以三万官兵训练的校武场也就逐步冷清了下来,不过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这些地方并没有被荒废,因为王府的三卫虽然被撤销了,但是卫所还在。待到正德年之后,嘉靖帝时,各地卫所渐渐名存实亡,这校武场也就真的荒废了。

    至于眼前这个校武场,曾经是南阳地区最大的校武场,据说五十多年前,为了抵御倭寇,时任唐王还在这里检阅了周边数个卫所的军队。为此还被朝廷的御史们重重的参了一本受了嘉靖皇帝的明旨训斥,从这以后,这个校武场就被闲置了,不过素日王府的侍卫队定期还会到这里训练一下,一般是三个月一次。等到本代唐王继位,整日忙于享受生活,对于武备之事又是一窍不通,恨不得把那浪费钱的王府侍卫队都裁撤了。而等到江氏得宠,王府侍卫队就被她塞入了几十个关系户,如此一来,连王府侍卫队都散了。过去八年的时间,这里就成了荒地。不过由于地处郊区,且不能耕种放牧,所以江家并没有看上这个地方,在瓜分王府产业的时候,江家没有要这个占地面积巨大的校武场,而且还毫不客气的把这个没有半点油水的地方扔给了王府奉承司的太监们,让他们去处理。

    这做太监也是有区别的,太监的权势大小取决于什么?取决于你服侍的主子,所以虽然都是太监,差别还是很大的。比如你是服侍皇帝的太监,那自然比服侍王爷的太监要有势力的多。当然也有例外,比如守陵太监,这服侍的皇帝都是死了的,那地位不要说跟大内的太监比了,就个服侍王爷的太监比那也是差太多了。

    王府的奉承司本来就比不得大内的司礼监,所以拿着这么一个只能花钱却没办法赚钱的地方也是头痛的不行,起先还能雇个老汉除除草,修修门什么的,后来干脆连这个老汉也省了。。。

    “好,好地方”张振岳纵马进去跑了一圈后,也顾不上在唐小姐面前的什么绅士风度了,兴奋的朝自家兄弟们喊道。

    “怎么个好法啊?大哥”萧严和宋小鲁看着这一片毛地顿时糊涂了。

    “谢谢唐小姐,谢谢秀云姑娘,哦,还有玉儿姑娘”张振岳激动的有些语无伦次,而唐秀云对此仅仅是冷哼一下算是答复了。

    对此习以为常的张振岳抓着自己的两个兄弟的手道:“我这几天一直在想个问题,咱们兄弟要怎样才能既不引起江家的注意,同时又能把钱赚了,想了许久,我终于想出了个办法!”

    “什么好办法,大哥你快说?”萧严很是着急的问道。

    而宋小鲁眨眨眼睛开口道:“大哥你不会是想在这里建仓库搞物流吧,用这个方法降低商品的物流成本?你昨晚说的就是这个。”

    张振岳敲了宋小鲁一下脑袋:“小聪明,有一部分是,但不全是。”

    “你们想想看,江家在这南阳做的是什么生意,入干股的无本生意,连个市场卖菜他们都要抽成。这些卖菜的风险就大了,不但要自己找货物,自己承担损耗,每天眼睛一睁开就要给江家交数。如果这个时候咱们把这个分工改一下,他们就只是负责买菜和交数,我们给他们保证货源,承担损耗,更重要的是价格更优惠,你说他们会是什么反应?”

    “这怎么可能,风险都是我们的,好处都是他们的,那我们那里有得赚啊”萧严立刻提出了反对意见。

    “没错,老二想到了问题的关键,那我们赚什么?其实我们最大的赚头是走量,我们把南阳城每天的蔬果、肉食、茶叶这三样的货源需求拿到手,再去专项定点采购,你们说我们是不是变成了大客户,那些卖货给我们的,会不会给我们更优惠的价格?”张振岳笑道。

    “哇塞,那不等于做批发啊,你打算把这里变成长沙红星水果批发市场啊?”萧严立刻找到了问题的关键。

    “别乱说话,注意”张振岳看了看远处正无聊的踢石头的唐小姐,立刻打断萧严的比喻,然后道:“就是这么简单了,咱们先把这个地从王府奉承司手上租下来,租期二十年,然后把这里进行改造。我刚才看了一圈,这里要大动,但是可资利用的地方也不少,里头已经有石制的营房和马厩,我们只要照着后世批发市场的样子,把存货的仓库和可以遮风避雨的展示区建好就可以了。接下来我们去南阳的市场一家一户的跑,收需求,谈价格,订合同,人手不足找二哥(朱聿键)借。看着吧,不出半年,咱们就是南阳城数的着富人了。”

    三兄弟立刻兴奋的不得了,全然没有注意到身后不远处那个叫涂二的车夫正竖着耳朵仔细的听着他们的谈话。。。

第017章头号牙商(一)() 
第017章头号牙商(一)

    明代,居于买卖人双方之间,从中撮合,以获取佣金的人。又叫牙子,牙郎,牙侩。

    在西周时期,这种中介人称为质人,到了西汉就称作驵侩,最后唐朝以后才叫牙人。

    明清时期,随着商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牙商人数大大增加,形成了一个专门的工会,称为牙行。清代著名的广东十三行,就是指经营进出口贸易的十三家牙行商人。除了做生意之外,十三行还要与来华洋商打交道,从货物买卖到日常起居,事无巨细,都必须通过十三行。不过,这里的牙行数目并不固定,时有增减,所以广东十三行只是最兴盛的十三家。

    不过张振岳的思路显然是要在牙人这个基础上超前发展了,他不单单是要做一个牙人,而且是一个打破传统行业和传统定义的牙人。按照他的设想,一旦成功,接下来在南阳府这个地头,对于蔬菜水果茶叶以及一切土特产销售者来说,他就是最大的货源和供应商。而对于这些农产品生产者来说他也将成为最大的采购商。而和牙人不同,张振岳不会考虑抽取佣金,他会直接介入到交易环节中,成为整个环节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用现代商业专业术语来说,这就是要介入到整个供应链当中去啊,可这真的是三千两可以做得起立的买卖吗?

    张振岳很快就找到了朱聿键,并且通过他找到了奉承司的太监。

    唐王府的奉承司的首领太监叫薛怀,世孙朱聿键做介绍的时候张振岳还愣了一下。这薛怀的谐音不就是学坏吗?怎么看都不像是个好名字。不过重要吗?不重要,张振岳是来求人的,客客气气是基本。

    不过这位首领太监貌似比他还客气,一听说有银子收立时就把张振岳当了财神爷,客客气气的端茶递水送毛巾。等到张振岳把事情一说,这位薛公公更是心花怒放。

    其实奉承司的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