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唐弄臣-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百姓见到了衙役也从来不会感觉有什么害怕,反而非常亲切。甚至,有些人还敢和衙役们开玩笑。还有小孩子见到了差役,也不会被凶神恶煞的吓哭了。如果是在过去,恐怕这些衙役一上街,恐怕街道的喧嚣都要冷静几分,这个就是那帮凶神恶煞的差役造成的。

    “好了,我的时间也不多,到了你这家我们还要去下一家呢!我是来进行统计的,你们家有多少口人呢?”衙役问道。

    而张老三却疑惑的问:“你们还要这些做什么?原来不是来查过,原先只是数户口,可是现在怎么每一个户口里面的人口,都要统计吗?”

    “是啊!这次景文大人不但要我们统计户口数量,还要统计真实的人口,这样才能够算是完整。”差役说道。

    其实,古代的统计人口都是统计所谓的“户口”数量,也就是他是以一个家庭为统计单位的。而一个家庭一般包括了一对夫妻,一两个孩子,或者还加上一两个老人。当然,也不全是这种组成方法,不过大体都是如此。而他们数了数户口,然后就按照这个数字开始做乘法了,结果也就是统计出来了这种人口的数量。而这种人口数量其实非常不精确,往往会造成很多误差。而且,收税的时候也是按照这种户口,丝毫不考虑时过境迁的时候家庭成员的变化,土地产权的变更。

    而景文也当然知道,后世曾经有过所谓的已经过了一两百年,可是却按照一两百年之前的户口成分来进行收税,那些一两百年之前家庭是富户,结果后来变成贫困了,可是还是要按照富户来收税。或者是一两百年之前,家庭贫困,可是后来富贵了,却也还是按照一两百年之前的统计数据来收税,这个简直是荒唐。所以,景文出了在大唐几年前进行的户口普查之后,再次进行了一次人口普查。只有把人口普查好了,那才能够进行下一步的计划。

    “好了,你们家有多少人?”差役问道。

    “我们家,我老伴去年刚过世,现在只剩下我和我的两个儿子,一个女儿,一个儿媳妇。不过,我准备抱孙子了,这个算不算一个人口?”张老三问道。

    “嗯,那你就是五口人,至于那个还没有出生的孩子,那就不算人口。不过,说不定过了一两年之后,我们再次进行人口普查的时候,也就会算是一个人口了!”差役说道。

    “那你们人口的生辰呢?是哪年生人?”差役问道。

    “这个也要问吗?”张老三问道。

    “是的,也要问!这个都是上面的要求啊!”差役说道。

    “好吧,我大儿子是武德元年生人,去年老伴去世前刚成婚,不久就准备抱孙子了。可惜,老伴再也看不到了,可惜啊!”张老三还在可惜的说道。

    而这个差役也不主动继续说了,毕竟揭开别人疮疤非常不道德。不过他也统计了这些人口的出生年月,然后记录到了一本厚厚的本子上面。而这个本子,也就是景文的造纸印刷作坊弄出来的专门用来统计的本子。

第783章 792、数据统计的重要性() 
随着一本本的统计本送回到了孟津县的县衙,然后逐步汇总起来了。而关于孟津县里面百姓有多少户,有多少口人,都被一个个的统计下来了。甚至,这些统计还包括了那些出生年月也都统计下来了,这样对于景文以后的执政决策是非常有帮助的。所以,景文非常重视这方面的问题。而人口普查在后世也都是一个大事,而在这个时代更是关系到了税收的收入,这个更是要认真普查。如果一旦不认真普查了,那到时候就会出现那种一两百年之后,还是按照一两百年之前的账本来收税,这样可就悲剧了。

    “节帅,你让他们去统计这些,有什么用?”马周问道。

    可是景文却问:“马周,你作为本地的父母官,你知道孟津县有多少人口吗?”

    “大概两万多吧!”马周说道。

    “大概?大概是什么?两万多,到底多多少?”景文问道。

    景文脸色发黑,显然对于马周这个马马虎虎的回答很不满意。这种问题,如果是去问后世的一个县长,也许他当场回答不出来,可是他肯定不到一两个小时就能够马上给你查出一个精细,甚至人口成分都能够给你。这个固然也许是科技发达了的原因,可是这个也足以说明数据统计的重要性。

    “这个,有关系吗?用得着这么仔细吗?”马周有些紧张的问道,显然看到了景文的脸色有些不好。

    “马周,你说是两万多,我怎么统计出了三万多呢?你这个父母官凭空漂没了一万人口吗?你这个父母官,是怎么当的?”景文怒斥道。

    而马周连忙看了一下统计数据,然后这才发现自己之前的统计多么有问题。

    “马周,知道为什么了吗?因为你的两万多,是武德初年的数据。而现在过了快十多年了,你说人口有没有增加?而且,你看看这里是哪里,这里是洛阳,是我中华大地的中心枢纽。这里人来人往,各种人群都逐渐流动到这里。所以说孟津县地处洛阳附近,人口恢复是非常快速的,所以当然十多年内能够有一万多人口过来了。可是,你还是按照过去的两万多来管理,你说会不会有问题?”景文问道。

    而马周再次犹豫的说:“有是有,可是应该不大吧?”

    “我勒个去,马周,你都是这种想法吗?多了一万多人口,那意味着事情更多了。而且你想想,如果长江泛滥之后,那灾民无数。你如果还是按照两万多的人口来分发粮食,那你可就死定了!”景文丝毫不客气的说道。

    马周无话可说,自己出了篓子,自然没有什么好说的。不过马周对于这种统计,其实也还是有些不以为然。

    景文看到了马周这个态度,也有些头痛。这帮古代的官员,做事都不够精细。古代官员,很多时候都是一个个都差不多,大概,也许,就是不给你一个完整准确的数据。古代的官员并不太重视数据统计的精确性,只要大概就行了。当然,这个也许有多方面的原因,也许是古代人口普查的难度太大。可是景文却认为事实上不是如此,古代人口普查难度固然大,可是如果分摊到每一个县城,那未必能够大到哪里去。

    因为每个县的人口不过是一万多两万,这个还是属于人口多的地方了。而一个州郡,人口也不过是不到十万人,甚至有些小的州郡人口也就是这么三四万而已。这么丁点人口,统计起来根本没有多少压力。这个其实是古代地方官员不重视的结果,如果重视的话地方官员进行分片包干,那完全可以统计人口非常精确的。所以,正因为这些父母官平常不重视,这才造成了很严重的后果。结果需要统计人口的时候,这时候才临时抱佛脚,能不麻烦吗?

    “马周,这些人口统计,还是最基础的!如果以后还要涉及到什么财产统计,收入统计,百姓幸福指数统计,你看看这些你都不统计出来,那你是怎么执政的呢?”景文问道。

    “怎么还要统计那么多?”马周问道。

    “不统计出来,怎么作为你的政绩啊!酒香也怕巷子深,如果你到时候要升官的时候,无法说明自己的做出了什么业绩,人家尚书省凭什么给你升官啊!你接着想想,想要创造一个盛世,那是怎么来的?难道,盛世就是这么红口白牙的吹牛,就能够成为盛世了吗?盛世是比较出来的,而怎么比较?还不是数据吗?”

    “只要你能够统计出来,在你接任之前,百姓财产怎么少,然后收入怎么低,多么不幸福。那你接任几年之后,百姓财产多了,然后百姓收入多了,接着也就是感觉越来越幸福了,这个就是你的政绩。从小到一个县,然后大到了一个州府,甚至是国家朝廷,不都是如此吗?就好比现在贞观年间,怎么能够证明你比前隋战乱时期过得好?”

    马周马上说:“这还用说吗?和平当然比战乱好了!”

    “你可以跟我这么说,可是你能够跟我们后世的人这么说吗?如果你们没有一个数据比较,那后世之人怎么可能知道和平来的不容易,就凭借你这个红口白牙的这么一说?所以,数据才是最能够说明事实真相的东西。虽然数据可能会被某些人掺水,可是数据的重要性确实毋庸置疑的。如果你连自己手下县城的人口,甚至是各种情况都不清楚,我真的怀疑你是怎么执政的了!”景文说道。

    “你就是要把数据弄好了,然后才能够真正的了解治理之下的情况,只有了解了情况,才能够做出准确的决策。如果你拿着一份不准确的数据来执政,那恐怕你可就要惨了,到时候百姓也可能要更惨,因为他们要替你这个父母官的不作为而买单。”景文非常不客气的说道。

第784章 793、脱裤子放屁() 
“好了,接下来我们要进行下一步,我想我们可以试着改变一下现在的税收基础。”景文说道。

    “改变税收基础?这个有什么意义吗?”马周问道。

    景文解释道:“原先我们大唐的税收基础,是建立在租庸调的基础上面。而租庸调是以人丁作为税收基础,也就是每个人生下来,一旦成年了都要缴纳农业税。也就是说,我们其实每个百姓都要缴纳农业税,而这个税收制度是以人丁来计算。那问题来了,也就是说不管是每个人手里面的土地多,还是土地少,都是缴纳一样的税赋。如果以后百姓没有土地,那怎么承担得起呢?我原先也跟皇上说过,开发江南是我大唐长治久安的原因。而我大唐的均田制,恐怕不长久啊!所以,必须要改变现在的税收基础,而不应该把人丁作为税收的基础。我想,最好还是把税收的基础建立在土地上面。”

    唐朝实行的是均田制,所以理论上来说每一个百姓一出生都有土地可以由国家授予。可是土地是不变的,人口也就是不断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