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唐弄臣-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步,难道还要强行把他们和洛阳扭在一起?这么富庶的地方,那都足以成为一个州,甚至比起不少上州来说他们生活都要好。”杜如晦说道。

    这个也就是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提高,让孟津县感觉非常有特色。这个时期,唐朝没一户人家基本上的收入都是一样的,因为他们都是靠着农业为生,如果没有什么风调雨顺,或者是什么旱涝灾害,那也都是基本上恒定,不会有太多的变化。而孟津的特色也就是女性也可以出来工作,这个是马周鼓励的。当然,景文并没有把这个方面上报到尚书省,因为如果上报到了上面,那恐怕影响很大。

    不过景文知道肯定很快就有别的县城会效仿,那就是因为他们有样学样,看到了孟津县会弄数据,然后他们也会让妇女出来工作,然后这样可以凑一份不错的数据报表上去。只要能够凑一份每一户人的可支配收入提高,那也就是意味着自己升官发财的时候到了。当然,如果光靠农业很难飞速提高可支配收入,所以只能够让妇女也出来工作,这样每一户人家的收入才会有明显的提高。

    这个就是唐朝的好处,他们没有收到所谓的封建礼教的毒害,认为女性出来工作就是洪水猛兽。虽然官府不明确支持,可是女性工作也只是被人议论,可是不会被彻底排斥。而如果女性出来工作能够让地方官有升迁的希望,那地方官员绝对不会继续排斥女性出来工作了。不要以为这帮地方官不会这么做,地方官为了升官,可是什么都可以做出来的。这个就是官迷的特色,而景文也就是想要利用这种特色来逐步提高女性地位了。

    而如果有一份非常不错的数据报表,那接下来也就非常的顺理成章了。而大家看了看这份报表,显然这些数据都让大家吃了一惊。他们之前都没有统计这些民生数据的习惯,然后再次对比了一下马周上任之前的情况,这个让他们都感觉到了孟津县在短短的几个月之内飞速的进步了。这几个月,人口增加,百姓收入增加,甚至是受教育的比例也都在增加,这样的地方肯定是比起洛阳都好了。洛阳都无法做到如此快速的增加,这样才算是最好的。

    “老夫支持这个孟津县提升,这个孟津县可真的几乎是有教无类了。他们能够读书的人占了人口的十分之一,这个也太厉害了,所以这个都是应该提升的。”孔颖达说道。

    孔颖达开口了之后,那些学术性官员也就主动开口,显然也都认可了这一点。毕竟如果一直让孟津县在洛阳的管辖范围之内,那反而是害了孟津县了,这个不是那些真正有公正心里的官员能够接受的。至于洛阳好歹也是一个东都,下属的县城有不少,大不了另外在此划拨一个县城过来也就行了。

    “好了,大家既然都达成了统一的意见,那我就上报给皇上,让皇上来圣裁。”房玄龄说道。

    不久之后,房玄龄也就来到了李世民的面前了。

第805章 814、设立孟州(下)() 
“皇上,这些就是孟津县的资料,县令马周申请把孟津县提升级别成为州郡,这样才能够匹配得上他们的地位。”房玄龄说道。

    而李世民却说:“是朕的那位贤婿弄出来的吧?孟津县短短几个月,就发展的如此迅速,简直已经是让人无法接受了。如果不是景文,那谁会能够有那么多鬼主意,并且能够发展得如此迅速呢?而孟津县的商业税已经占到了所有税收的四分之一,而且还在增加。如果这么下去,那恐怕孟津县会完成成为一个商业的县,这样还能够叫做一个农业县吗?”

    房玄龄也不知道应该怎么说,因为他对管理商业城镇,并没有多少经验。毕竟古代都是讲究农业,唐朝对于商业的策略也就是不故意的歧视,也不会明令支持。可是现在景文应是靠着商业投资,还有各种银行的扶持,把一个县城弄成了商业的基地。而孟津县北临长江,水利运输非常通常,这样也就是让一个商业县城能够飞速发展起来。而唐朝对于商业不故意打压的政策,也让唐朝中后期的商业发展非常迅速。到了唐朝的中后期,其实商业税已经是和农业税几乎对等了。可是唐朝却没有能够及时的改变治国观念,这才造成了地方割据,唐朝亡国。因为唐朝中后期的商业,都是地方的势力发展起来的,中央却不支持商业。这才造成了社会的变革,进一步引起了唐朝的政治局势崩溃。

    “皇上,经过了这段时间的分析,其实商业和农业并不一定是天然的对立的。其实商业很多时候能够带动农业,也就是各种生产需要。如果是商人组织生产,那完全可以让百姓的粮食有足够的价钱,而各种物资也都可以由商人组织下生产出来。在这种情况下,通过来刺激农业,也是完全可以做到的。如果我们一味的注重粮食增产,那也可能会有谷贱伤农的危害,粮食不是越多越好。而这个时候就需要商业来调节,商业可以作为调节全国物产的渠道。”

    而李世民却看向了房玄龄,有些吃惊的问:“你居然能够说出这些?”

    “呵呵,皇上,其实景文不也是说过了吗?无农不稳,无工不强,无商不富。士农工商各有所分工,而不是一味的提高士人的地位,而使劲打压商人。而过去我们还是一定程度的限制商人,比如不让商人的后代考科举。可是臣最近也在思考,如果不能够让商人在全国各地互通有无,那我大唐和一潭死水有什么区别呢?我大唐国土广袤,如果大家都一直维持在原地不动,那我们大唐中枢衙门能够做什么呢?正因为商人带来的交流,才让我们大唐能够彻底连成为一片。不然大家都是在面朝黄土背朝天的耕田,不问其他的世事,那我大唐成立也真的没有多少意思。”房玄龄说了一句非常不客气的话。

    “而且,商业也能够带来财富,从我们到西域换取大量的财富之后,那我们可以说是缓解了很大的压力。如果没有从西域换取的财富,我们大唐进行那么多的改革,那恐怕都要财力崩溃了。而且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那就是我们大唐目前虽然人口不算很多,恐怕用不了二十年,我大唐的人口也就会越来越多,直到承受不了土地兼并的压力。而我们不可能直接限制土地兼并,不然那就是我们自己失去了支持。那我们只能够把这股压力转移,一方面可以考虑向南方开拓。可是另一方面我们可以通过商业来吸收更多的富裕人口,这样才能够让我们大唐长治久安。”

    “如果没有足够多的商业吸收富裕人口,那我们这些人口压力也就要自己承担,最后承担不起也就逼迫百姓造反了。所以这个是我们必须要面对的问题,所以还请臣对商业的改观了不少。根据景文给臣的消息,他在孟津县已经招收了数千女工,这样从此以后女性也可以获得收入,这样对于朝廷稳定非常有帮助。如果我大唐一直把目光投放到农业上面,那农业一旦无法满足人口,那最后我们也只能够被迫转向商业。而到时候,恐怕发展商业的阻力也会越来越大。既然如此,我们不妨现在也就发展商业。”

    “玄龄,你的意思是说让朕直接同意孟津县单独设立一个州吗?”李世民问道。

    “是的,臣的意思和景文一样,也就是拿出一个州县作为实践。如果这种靠商业维持的州县能够持续下去,那以后可以考虑继续放宽对商业的限制,这样百姓能够有更多的获得收益的渠道。只要百姓有了收益,那我大唐也就是可以稳定很多了。”房玄龄说道。

    房玄龄也都支持景文这个商业特区,当然也是为了以后通过商业吸收大量富裕人口的因素。而古代工业和商业是无法分开的,所以房玄龄也就希望农商并重,这样才能够吸收更多富裕人口,让国家的人口压力不算那么大。

    而想要成立一个商业特区,那当然也就是必须要把孟津县的级别弄得高一些,这样如果让孟津县一直维持在洛阳的下辖,那恐怕洛阳很多官员都能够插手。用句后世的话来说,也就是上面的“婆婆”太多了。如果能够单独设立一个州郡,那孟津县的上头只有一个,那也就是直属于尚书省,这样被别人干涉的机会也就少了很多。这个也就是房玄龄的意思,让孟津县可以单独列出来,不会受到太多的阻碍干涉。

    “既然这样,那朕也就同意了孟津县单独组建一个州。那就叫做‘孟州’如何?”李世民问道。

    而房玄龄马上说:“皇上英明!”

    就这样,孟津县升格成为孟州也就几乎可以成功了,而接下来就是要大家瓜分利益,因为一个州和一个县,那完全是两回事啊!

第806章 815、一群“船客”() 
古代的官职地方级别提升,意味着会多出很多官位的。一个县如果按照唐朝的编制,也就是一个县令一个县丞,顶多加上一个县尉和一个县主簿。一个县也就是四个能够有朝廷正式品级的官员。可是如果变成了一个州,那可是根本性质的变化。一个州里面各种官员都水涨船高,原本的一个县几个书佐,那都变成了诸曹参军,可是朝廷的正规有品级的入流官员了。再加上什么负责教育的博士,什么负责医学的医博士,甚至各种长史司马等等上佐官,这些都是朝廷有品级的官员。而各种属员也都增加了很多,所以这些都是一个个空缺出来的官职。

    所以,这些都是一个个肥肉,足以让人眼红无比。这个就是提升地方级别的好处了,官职凭空可以增加出来很多,这样对于地方的官员来说这个可是一个顺势升职的机会。所以很多地方官员都希望自己所在的地方能够提升级别,这样他们也都可以直接忽略功绩还有什么各种资历的提升官职,这种机会可是上百年难得遇到一次,也许一个官员一辈子也就是这一次了。所以很多官员也都热衷于这种提升级别,可是这种机会太难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