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唐弄臣-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了,真是太阳打西边出来了?在大家眼里,景文这厮俨然就是一个靠着拍皇帝马屁,讨好皇帝才有目前的地位的。可是现在居然如此直接劝谏,这个不就是令人十分惊讶吗?而景文自己是所谓的御史,劝谏皇帝也是职责之一,大家也不好说什么。

    “有问题啊!”大家心里吐槽道。

    李世民也十分配合的说:“爱卿有什么意见吗?朕也觉得多听听更多人的意见,也是有好处的啊!”

    “皇上,国家军国大事,万万不可轻视。而皇上每次做出决断,能够辅佐皇上的也只有三省的长官,不过四人,并没有更多人加入。所以,臣以为这样由偏听则暗的嫌疑。请皇上让更多的贤明大臣加入议事行列,让更多有才华的大臣有资格进入政事堂议事,这样才是兼听则明之道。这对我大唐未来的前途,有非常重大的好处。”景文说道。

    “轰!”

    各位大臣脑袋里面都是一阵爆炸声,因为大家终于明白景文的意思了。景文的意思很明显,那就是想要增加宰相的名额。所谓本来宰相的权力就体现在能够有资格进入政事堂议事,并不是体现在他们的职司。可是现在景文居然提议要增加进入政事堂的人数,这个就让大家一阵轰动。

    这个非常明显,那就是皇帝想要再次分散宰相的权力,让本来就被分散的相权再次被分散。而且也可以让一些资历不高的进入政事堂当宰相,或者是快要退休的人,可以安稳的过度。这个不得不说是一个非常好的办法,居然让一个厨子出身的御史给提出来了,这个让大家都无语。

    这种方法对于已经是宰相的人,那他们当然不太高兴。可是对于那些还没有当宰相的人,更是心动无比啊!那些家伙不是宰相,自然想着往里面钻。虽然这个宰相权力已经被缩水了大部分,可是这个也是核心的几个人了。而这个进入政事堂,不就是成了朝中权力最大的几个人之一吗?这个就好比后世的中央政治局一样,成为了一个常委了。这个就是唐朝的宰相制度的精髓,实行的是委员制。

    “嗯,这个非常不错,朕看可以这么做!”李世民做出了肯定。

    “皇上英明!”大家纷纷喊道。

    那些家伙明显都知道了,这个当然是李世民自己的主意,只不过让景文当众提出来而已。而他们当然不可能反对,因为现在是刚刚开国的时候,皇权达到了最巅峰的时候,谁也不敢和皇帝顶牛。所以,他们都只能够同意了。何况,有不少人也盯着这个能够进入政事堂的机会啊!

    “众位爱卿,有什么人选呢?”李世民一副假惺惺的问道。

    大家看到了李世民这个假惺惺的脸色,显然知道了李世民早就有了人选了。这种方法,其实早就是内定好了的,别人别想轻易染指。所以,场面一时出现了冷场,因为大家都不知道皇帝打算任命谁当宰相,这个就让大家为难了。

    “景文爱卿,你有什么意见吗?”李世民问道。

    大家吐血,这种事关宰相的人选,居然都让一个小小的七品殿中侍御史来说,这个皇帝也太不检点了吧?虽然是要借别人的嘴巴来说,可是你至少选择一个地位高一些的人啊!可是居然还是选择景文这个七品小官,这个就有些轻视了。

    “皇上,臣以为吏部尚书杜如晦大人为朝廷选才,功不可没。并且杜如晦大人是皇上潜邸时候的老臣,资历深重,臣以为可以进入政事堂。”景文说道。

    “好,杜如晦,授予参知政事,同中书门下三品。”李世民说道。

    参知政事是景文之前就提出来的,可是景文也没有想到,李世民居然弄出了一个同中书门下三品的称号,这个其实也是后来宰相的加衔。而景文没有想到李世民提前弄出来了,看来蝴蝶效应也越来越明显了。

    “臣杜如晦,谢皇上恩典!”杜如晦连忙谢恩了。

    景文马上说:“皇上,秘书监魏征大人屡次犯言直谏,实乃我大唐谏官之楷模,有了他在政事堂,臣以为大唐就不会出现什么意外。所以,请皇上让魏征大人进入政事堂一同议事。”

    “嗯,魏征爱卿可是我大唐的谏官,有了他确实能够让朕少犯很多的错误。魏征,授予参知政事同中书门下三品。”李世民说道。

    “臣魏征谢皇上恩典!”魏征也要谢恩了,因为自己居然能够成为宰相了,这个地位提高了不是一点半点了。

    “皇上,门下省黄门侍郎王珪,执掌机密多年,可信任。”景文只是说了这么一句,就结束了,因为他并不知道这个王珪是什么人,只是李世民让景文说的。

    “好,王珪爱卿,加参知政事,同中书门下三品。”

    就这样,一天之内,三个宰相新鲜出炉了。而始作俑者,就是景文这个七品小官而已。一个七品小官,居然影响到了朝廷的重要大事,这个不得不让大家震惊。

第138章 146、宰相的人情() 
皇帝李世民一天之内,增加了三个宰相的位置。虽然这些宰相实权方面没有别的正式宰相那么大,可是也毕竟是有了核心的决策权了。本来杜如晦还不够资格成为宰相的,现在也马上成了宰相了,算是快一步。而大唐的历史也发生了一个不小的变化,那就是这种群体决策的制度提前出现,而推动者却是一个穿越过来的七品小官。

    至于那三位宰相的意义,很多人也都明白了。杜如晦是李世民的铁杆核心,李世民一直想要他成为宰相,现在借着这个机会成为宰相了。而魏征原先是太子李建成的人,后来玄武门之变之后,投靠了李世民。魏征虽然以后可能能够成为宰相,可是肯定不是现在。不过因为景文的原因,魏征能够成为宰相了。魏征现在成了李世民的一个标杆,那就是表明李世民不记仇,不会计较那些曾经和自己作对的人。要知道,魏征原先可是不只是一次的向李建成建议把李世民给做了,如果这么说来魏征可是和李世民仇深似海。现在李世民反而任命魏征魏宰相,这个就是表明了李世民的大度,和当年刘邦封赏雍齿是同一个道理。

    至于那个王珪,原先也是李建成的人。王珪虽然是李建成的人,可是却没有出什么害人的主意。而王珪能力也是非常强大,如果不出意外也是能够成为宰相的。这个王珪其实是体现了李世民对于真正人才的赏识,有千金市骨的作用。而景文还不知道,这个王珪未来在史书里面可是能够和房玄龄杜如晦魏征三人一起齐名的唐初四大名相。这下好了,因为景文的一个主意,让唐初四大名相都聚集在了一个领导班子里面,这个已经是非常大的改变了历史了。

    散朝之后,杜如晦魏征还有那个王珪来到了景文面前。

    “景文小子,今天多谢你了!如果不是你,恐怕我想要拜相还不知道要多久呢!”魏征首先说道。

    景文连忙说:“不敢当,不敢当!俗话说,打铁还要自身硬,如果魏征大人你自己没有能力,没有人能够帮你,皇上也不行啊!”

    现在魏征可是宰相了,景文一个七品小官哪里敢在他面前充大个呢?所以,必须要谦虚。现在好不容易魏征对自己很有好感,如果因为一些不必要的事情就惹得魏征反感,那就是得不偿失了。所以,现在景文还是要夹着尾巴做人的。

    杜如晦也说:“景文,如果不介意,以后可以叫我一声世叔吧!我也称呼你一声贤侄,这次就算是我欠你一个人情了。帮我登上相位,这个恩情不可谓不大。以后,如果你有什么需求,都可以和我说。只要我能够办到,我绝对不会推辞!”

    杜如晦这个算是亲近了,因为这次景文可以说是帮他成为宰相了,恩情非常大。如果没有景文提议可以增加宰相的名额,他恐怕鬼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够当宰相呢!现在提前当了宰相,这个算是一个非常不错的事情。

    而景文也在吐槽,自己亲爹都不知道在哪,就认了一个杜如晦当世叔。不过杜如晦毕竟是宰相,有这么一个世叔也是赚了。何况这次可以说是让三位宰相欠了自己一个人情,所以说当然是自己赚了啊!宰相的人情,可是非常值钱的,甚至多少钱都换不来啊!

    不过景文也知道,这次之所以自己能够帮助他们,其实是皇帝也想要这几个家伙当宰相。如果没有皇帝的想法,那景文一个七品小官,如何能够影响皇帝李世民的想法呢?所以,严格来说景文只是顺着皇帝李世民的意思,然后顺势的推了一把。

    “杜师叔,以后还请你多多照顾了。我和令公子杜构兄弟一见如故,杜兄才华横溢,聪明绝顶,未来一定能够子承父业,成为一个大唐的栋梁之才!”景文说道。

    景文知道,夸人未必要直接夸对方。有时候,夸赞别人的后代,那其实比夸赞那个人更有用。而杜如晦听了这话,更是心花怒放。作为一个父亲,谁不希望自己儿子能够成才呢?可是,绝大多数父母都不认为自己的孩子够好。而这个时候,就需要别人对他们儿子的肯定,这才是作为父母最想要的称赞。

    别人称赞自己儿子,那就是在称赞自己为人父母的能力,这个才是作为父母最骄傲的。如果称赞杜如晦为官的能力,杜如晦未必会有多么高兴,因为他早就适应了这种称赞。可是称赞他为人父母的能力,这才是挠到了杜如晦的痒处。

    “魏征大人,令公子魏叔玉为人正直,处事刚正不阿,是我等学习的楷模。我一项是以魏叔玉公子为典范,学习他刚正不阿的精神。”景文说道。

    景文说了这话,连自己都想吐了。景文可以说什么商业能力强,可以说什么能力超群,可是就是不能够和什么刚正不阿联系到一起。景文不就是靠阿谀奉承皇帝李世民才获得的现在的地位的?所以,刚正不阿绝对不能够用到景文的身上。

    可是即使是号称谏官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