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异界一统-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蔡邕感到以往听起来十分反感的宦官嗓,今日听起来格外的顺耳,诧异的看了张让一眼,向汉帝拜道:“圣上,方才中常侍所述句句属实,请圣上明断!”以往蔡邕都是一句一个阉人的叫这些宦官,今日却是改了口。

    汉帝眼中闪过一丝厉芒,刘峰不过是一个小小的太守,没想到竟然会有张让、蔡邕为其辩驳,这可不是一个正常的情况,看来这个刘峰比董卓还要有能量,这样一来,更坚定了汉帝整治刘峰的决心。

    “不知诸位爱卿可有合适的人选担任北地郡太守?”汉帝一锤定音,根本不给蔡邕等人翻案的机会。

    蔡邕徒劳的长叹一声,不再言语,汉帝此言一出,摆明了就是要将刘峰降职,降职也好,自己这个徒儿一上任便是一方太守,多经过几次磨练,效果会更好,不过今日发生的事情却让这个老人所能接受。

    张让也十分识时务的束手站在一边。

    袁隗拜道:“臣有人选,执金吾袁滂曾力战羌人,可堪重用!”关键时刻,袁隗也顾不得那么多了,大不了再花钱将族中的其余弟子推上执金吾的位置,想袁滂在执金吾的位置上也锻炼的差不多了,放到北地郡训练训练也好。

    汉帝轻轻点点头,“可还有合适的人选?”

    百官见太傅袁隗已经举荐过了,静静的站在原地,只有张让不合时宜的站出来拜道:“中郎将董卓英勇善战,昔日黄巾叛乱之时,建立颇多功绩,如今领兵驻扎在陇西,可任北地郡太守。”董卓是刘峰以前的上司,二人配合起来一定会更加的稳妥,这样一来也相当于卖了刘峰一个人情。

    张让是宦官,自然没有那么多的讲究,再说宦官一直以来与这些文人不和,自然见不得这些文官得势。

    汉帝直接将张让的人选滤过,董卓虽然骁勇,却不知其人忠心几何,执金吾袁滂还是很不错的,据说与羌人作战的时候很勇猛,如此以来,袁家肯定又会送不少的钱财给自己,这才是令汉帝最欢喜的,经过了黄巾之乱,汉帝的骨子里想要变强,可是他弄钱的手段也就是那么几个,而且而今的汉帝不是雄韬伟略的汉武大帝,没有相应的计谋手段,甚至连心腹都没有多少,如何会使大汉中兴起来,光是喊口号是不能变强的,只会引来更多趋炎附势之徒。

    “就以袁太傅之见,封袁滂为北地太守,即日前往北地郡,原北地郡太守刘峰,无故擅离职位,降为灵州县令,至于麾下人马,就交予袁滂!”汉帝淡淡的说道,降职的理由是刘峰擅离职位,让人挑不出毛病。

    “多谢圣上!”袁隗激动的拜道,如此以来,袁家又多了一个领兵在外的大将。

    这次交锋,以袁隗的完胜而终,张让与蔡邕联手也没有扳过袁隗,汉帝岂能不知袁术理亏,还是倾向于袁隗,袁家四世三公的名头可不是就是说说而已,“一门七进士,两朝三探花”的家世牛吧,可是与四世三公比起来就成了小儿科,还有一方面,就是刘峰的成长速度让汉帝有些吃惊。

    袁家四世三公,门生故吏遍布天下,各地的官员与袁家或多或少都有那么一点关系,这个年代的知遇之恩可是大大的恩情,可想袁家的底蕴有多么的深厚,天下的官员得到袁家好处的不计其数,这也是当初为什么袁绍能成为盟军首领的重要原因。

    “近日传来长沙叛乱的消息,不知那位将军愿意领兵前往平叛?”经过这么一闹,汉帝也失去了回去睡觉的欲望。

    太尉张温出列拜道:“臣有人选,行军司马孙坚作战勇猛,为人颇有谋略,可堪此任。”

    汉帝淡淡的说道:“准奏,封孙坚为长沙太守,即日起点齐本部人马前往长沙平叛,附近的郡县负责粮草、兵源。”

    蔡邕心灰意冷的离开了皇宫,难道大汉真的要完了吗?忠臣义士得不到重用,面对世家的偏袒不加阻拦,整个朝堂竟然没有一人敢于站出来说一句公道话。

    “太傅还有什么事吗?”汉帝对着身后紧紧跟随的袁隗笑道。

    “乃是为执金吾袁滂远赴北地郡之事而来。”

    “此言何解?”

    “圣上有所不知,北地郡的士兵都是刘峰的嫡系,完全听命于他,若是袁滂贸然前往,恐怕会被其架空势力,成为一个傀儡,老臣的意思是派遣部分的军士跟随,确保袁滂的安全,也方便让刘峰交出军权。”袁隗不卑不亢的说道。

    汉帝沉思良久后说道:“此事恐怕不妥,如今大汉境内四处烽烟,盗贼猖獗,兵力不足,况且国库空虚,朕也是有心无力啊。”汉帝不断的用眼神看着袁隗,那意思再明显不过了。

第141章 被贬(1)() 
袁隗岂会不明白汉帝话中的意思,接过话茬说道:“袁家尚有些家资,愿意拿出来捐到国库,为圣上分忧解难!”本来袁隗想着让孙坚和袁滂同往北地郡的,奈何孙坚被封为长沙太守平叛去了,据袁滂所说,这个孙坚的军事才能十分了得。

    汉帝大笑道:“太傅大人真是忠心可嘉,好吧,朕会派遣五百名军士相随,只是士兵的粮草还需要一些时日才能到达。”

    袁隗脸上的肌肉微不可察的轻轻抖动了几下,拜道:“圣上宽心,粮草的事情老臣也会处理。”

    汉帝大笑道:“如此最好,有劳太傅大人了,明日袁滂即可前往北地郡上任。”

    “多谢圣上。”

    汉帝淡淡的说道:“免礼,如今大汉,像太傅这样体恤国情的忠臣却是越来越少了。”

    “食君禄,分君忧,这是老臣应该做的!”袁隗再拜道,不得不说,袁隗的演技的确了得,即使被汉帝狠狠的宰了一下,仍旧看不出丝毫的表情变化,放在后世绝对又是一个影帝级别的。

    且说刘峰一行人披星戴月,一路赶到了北地郡,五十人皆是骑兵,即使袁隗势力通天,有心逮捕,也没办法,传令兵根本赶不上这群有心逃跑的骑兵,再加上刘峰是离开洛阳,再有北地郡太守这一层身份罩着,前行的路上也十分顺利。

    到达北地郡之后,刘峰也是悄悄的进城,没有惊动城中的张立,毕竟知道自己前往洛阳的人还是少数的。

    想起这次的洛阳之行,真是一波三折,与世家的关系不仅没有调和好,反而更加的糟糕,看来是要想好退路了,再加上此次将袁术给打了,估计袁隗老儿不会善罢甘休的,不过明白上袁隗肯定不会胡来的,刘峰是蔡邕承认的入门弟子,不看僧面看佛面,只要刘峰没有过错,袁隗也不好过于深究,毕竟在辈分上说,刘峰是后生晚辈;洛阳之行最大的收获莫过于拜了蔡邕为师,这样一来,一些文人也会慕名而来,毕竟蔡邕的名头在那放着呢,其次就是与宦官打好了关系,不过,花的钱也不再少数,够刘峰肉疼一阵子的了。

    北地郡的情况也呈现出一片欣欣向志远的景象,今年的天气很好,相信田地能得到好的收成,到时就不用为百姓的吃饭问题所担忧,刘峰也不用为军粮而担心了,照着当前的形势发展下去,北地郡的土地势必会越来越多,人口也会越来越密集,不出数年,北地郡将会是大汉的一个大郡。

    因为雪灾坍塌的房屋也在张立的组织下修补完善,更为可喜的是,北地郡的人口突破了十万,附近郡县的百姓听闻北地郡的一系列事情之后,纷纷迁往北地郡,太守县令制止不住,只好顺其自然,乱世之中,人才是最重要的,只要有人,就不怕没兵,冷兵器时代,抢的就是人,人就是最大的资源。

    张立作为刘峰手下的首席谋士,北地郡的二把手,回来之后,第一个要找的自然就是他。

    得知刘峰回来的消息,张立也不顾以往的形象,一路小跑来到刘峰的住处,激动无比的看着略显疲态的刘峰,跪拜道:“主公!”千言万语尽在“主公”二字之上。

    刘峰俯身将张立扶起,笑道:“子志远啊,我来开的这段时间,你可是变瘦了啊,身体才是最重要的。”

    “多谢主公关心,属下的身体没舍呢么大碍的。”张立的语气激动的有些颤抖。

    刘峰示意张立坐在身边的位置上,如同叙家常一般,和张立说着前去洛阳一路上的见闻,二人不时发出爽朗的笑声。

    虽然刘峰没有明言,张立也能感觉到洛阳之行的危险,试想一个小小的太守,在高官林立的洛阳能会讨到好处吗,并且大汉的世家对刘峰这个太守没什么好感。

    当刘峰提及已经拜蔡邕为师时,张立在羡慕之余十分的诧异,蔡邕的名气,整个大汉的士子无有不知,外人眼中的一介武夫、粗鄙之人能得到蔡邕的看重,是多么不可思议的一件事,特别是在刘峰身份如此尴尬的情况下,蔡邕收其为徒,是要承受多么大的压力。

    刘峰在洛阳的一番惊天地泣鬼神的言论还没有传到大汉的其他地方,不然张立会从其中看出一二的。

    惊异之余,张立恭喜道:“主公能拜蔡大家为师,实乃是一件大好事,主公与世家的关系会得到直接的缓和,即使有心发难,明面上也不会过的太过分,届时将会有源源不断的博学之士投到主公的麾下。”张立似乎已经预想到到时将会有多么壮观的情景。

    刘峰苦笑道:“哪有那么容易。”

    随后又将与袁术发生冲突和洛阳城大街之上殴打袁术之事说与了张立听。

    与料想的一样,张立的脸色十分的难看,身为士子,不可能不知道四世三公的袁家,大汉有多少的官员是袁家提拔上来的,数也数不清,袁家是而今大汉当之无愧的第一大世家,知遇之恩最难报,刘峰得罪了袁家,就相当于间接的得罪了大汉的大部分官员。

    刘峰长叹道:“子志远也不用什么事情都向坏处想,凡事有一利则必有一弊,本来我们与世家的关系就不好,也不在乎这一下了。”刘峰有一种破罐子破摔的冲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