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异界一统-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是刘峰担心的了,毕竟自己不是圣人。

    对此,刘峰也不客气,既然有这么的炮灰,何必让忠于自己的士兵送命呢,一路上集结了将近两千名步兵,全部交给了张威管理,解放军的步兵分散在各县,张威的权利变的小多了,两千人的队伍,正好能顺带着安抚一下张威,即使张威对这些不看重,刘峰也要做到。

    其实说起来,刘峰的军队可以算作是大汉军队中的一朵奇葩,在步兵多骑兵稀少的时代,想组成这样一支规模三千多人的骑兵是多么困难的一件事,再加上中原的战马都是被阉过,属于一次性消耗品,战马更是显得弥足珍贵,三千匹战马可比三千名消耗的要多,战马要精心喂养,草料更是要精细,刘峰军中的战马一小部分没有被阉过,羌人骑术高超,在他们看来,只有烈马才能配上勇士,这样一来许多战马可以当马种使用,解决了解放军的部分战马问题。

    沿途的情况很快通过一名名的斥候传到了刘峰这里,包括前方的部分重要情报也通过孤狼之手传到了军中,通过得到的消息推算,韩遂的西凉军正在金城郡进行整顿,完全能在韩遂到达平襄城前赶到。

    七日后,刘峰率领军队到达了平襄城外,看着平襄城低矮的城墙,刘峰苦笑,这样的城墙能禁得起敌人的一次冲锋吗,即使羌人部队没有攻城利器,可是他们已经攻破了金城郡,什么样的攻城工具得不到呢,再加上军中有韩遂这样的人物,更不能让人轻视。

    羌人中有个李文候不假,可是这次的叛乱结合了先零羌、韩遂边章,不得不重视,一不小心就是身死国灭的下场,而刘峰也只会逐渐被人遗忘。

    刘峰有心后退,奈何董卓驻扎在陇关,大有督师之意。

    蒋煜早已经先一步到达了平襄城内,县令、县丞一干官员不敢怠慢,出城相迎。

    刘峰的威名早已在长社之战大破黄巾之时传遍了朝野,再加上去年的羌人之战,任何人不敢小觑这位年轻的将军。

    亲切的与县令寒暄之后,刘峰带领军队入城了,街道的两边早已站满了百姓,看起来颇有一番夹道欢迎的意味,不管这些百姓是不是真心的。

    从这些百姓身上,刘峰没有体会到北地郡、灵州百姓的那种热情,那种发自内心的欢迎,相比来说有些冷眼相看的意思。

    在县令的指挥下,军队驻扎在了城内,三百亲卫如影随形的跟在刘峰的身后,按照李力训练的,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要保证刘峰的绝对安全,这样才是一名合格的亲卫,哪怕牺牲生命也是在所不辞。

    三百名亲卫跟随,刘峰也是不以为意,战争时期,什么情况都有可能发生,防患于未然还是很好的。

    刘峰刚走进县衙之内,三百亲卫重重将县衙包围,若是外人看见还以为县衙要发生什么大事呢。

    刘峰对着一旁的县令苦笑道:“没有办法,这些都是亲卫,刘县令谅解。”

    刘县令嘴上说着没什么,其实内心里早就把刘峰鄙视了个遍,没见过哪个将军出门带这么多的兵的,明显就是怕死,刘峰也不过如此。

    平襄的县令姓刘,是一个长的十分精瘦的老人,据刘县令说平襄的百姓听闻羌人大军即将攻来,已经逃的差不多了,留下的都是一些故土难离的老人,青壮年只在少数。

    县衙理所当然的成为了刘峰办公的地方,至于刘县令则是在一旁伺候着,这个时候,可没有什么尊老爱幼的说法了,不然还能让刘县令站在城墙上劝服叛军投降。

    刘峰来的当天立即在平襄贴了一道告示,但凡年长十五岁的青壮年可自发前往县衙报名参加民兵,每日十钱饷钱,解放军带来的五万贯钱可没打算带回去。

    五万贯,放在而今的汉朝绝对是一笔巨大的财富,大到让人无法想象,试想一贯钱等于一千钱,而五万贯呢,就是五千万钱,五千万个五铢钱,即使数也好好久吧。

    无论什么时候,钱都是很好使的,刘峰作为一个未来人,更懂得这句话中的含义,而刘县令则对刘峰的告示不以为然,在他看来,即使不用花这个钱,只要告示一出,百姓也要应征。

    告示贴出的第二日,县衙门口不说从者云集,也不再少数,最多的还是一些中老年人,青壮年也不再少数。

    除非特别年迈的,刘峰全部收录,组成了一支一千余人的队伍,都住在城内,他们的饭钱也不用刘峰支付,这支军队也有一个很不错的名字,民兵。

    得到孤狼的消息,叛军的先锋军队三日后即可到达平襄,时间紧迫,刘峰立即准备了一系列的应付措施。

    首先要做的就是将城门紧闭,门后全部用大石头堵死,只留下北门,来援军什么的话不用费事搬开了。

    将城门堵死能更大的节省军队的力量,当前最重要的就是加固城墙,如今小小的平襄城内已经集结了将近七千人的队伍,全部上场,刘峰亲自上场指挥,看着被逐渐加厚的城墙,刘峰的心也放宽了一点。

    为防韩遂这个老狐狸挖地道攻城,城内已经埋上了不少的瓮,只要羌人敢在地面上有作为,城内就能立即得到消息。

    若是时间允许的话,刘峰甚至会在城外挖上深深的壕沟,让士兵在壕沟内与敌人交战。

    如今的平襄城不说固若金汤,也非三日之前可比,整个平襄城都笼罩在紧锣密鼓的准备之中,大石檑木不要命的向城内运。

    待叛军的先锋军队到达平襄城下时,城墙上旌旗密布刀枪林立,让所有的叛军士兵倒吸了一口冷气,这样一座城池,就是几万大军一起进攻,也需要多少的时日才能攻破,与汉军不同,这次的叛军匆忙集结,粮草不足,想趁着丰收的季节在大汉境内捞上一笔,之前碰上的郡县,基本上都是一次冲锋就拿下了,没遇到什么像样的抵抗。

    大汉士兵的勇猛让叛军士兵不敢轻视,汉朝多年的威严深入人心,这也是为什么汉人自觉高人一等的原因。

    旌旗上绣着的黑色大字让不少叛军更是寒气直冒。

    在气势上,刘峰的解放军已经稳胜一筹,城墙上的军队若是仔细观察就会发现,其中不少皆是老弱,不过将近六千人的汉军士兵也不是这支叛军的先锋队伍所能拿下的,叛军之所以能这么快打到平襄城下,是因为其他郡县只是临时募集的士兵,战斗力不足一提,看清了城墙上的一些情况,城外的叛军先锋也放下了心,感情城内是一群临时组建起来的军队。

    刘峰全副武装站在平襄城上,目光紧紧盯着城外的两千叛军先锋队伍,叛军远道而来,已经略显疲敝,两千人中更是有着一千余人的步兵。

    故意势弱,也是为了麻痹远道而来的叛军,城内早已集结的三千骑兵静静的等待着刘峰的命令,羌人士兵的眼神中更是露出了嗜血的光芒,羌人最崇尚的就是武力,而检验武力的最好方式就是战争,羌人士兵也不是傻瓜,他们崇尚的勇士不仅身手过人的猛将,关键是能不断的带领他们打胜仗。

    城外的叛军队伍也在打量着城上的汉人军队,蓦然一名将领发现了什么,和旁边的将领交流着,时而发出一阵阵嚣张的笑声。

    看城外的叛军先锋降低了警惕,刘峰冲着城下早已整装待发的三千骑兵做了一个手势,北面的城门,也就是正对着叛军的那个们吱吱呀呀的打开了,三千骑兵争相着从城内冲出,向着不远处的叛军先锋杀去。

    刘峰走下城墙,翻身上了战马,猛的一拍马背,战马如离弦之箭向城外跑去,三百亲卫军紧紧跟随,徐晃也提着一杆长枪加入到了战场。

第166章 平襄保卫战(2)() 
城内的李顺、张威早已经敲起了战鼓,战鼓低沉厚重的声音打在每一个正在冲锋的解放军骑兵的心头,军队的士气更是上窜了一大截,骑兵紧紧的握住手中的兵器,看向远处叛军的眼神露着凶光,军中的羌人士兵更是不顾一切的嗷嗷叫着,高举手中的兵器。

    骑兵冲锋不像步兵不要保持整齐的队伍,战马不是人,除非慢行才能整齐,这样一冲锋起来更是没了队形,不过从平襄城上就可以看到,解放军的骑兵形成一个箭头形状向着叛军的阵营杀去,这样的阵势更利于将敌军击溃。

    骑兵冲锋的声势、城内咚咚的战鼓,让城外的叛军先锋吓破了胆,长时间处于胜利之中已经让这支先锋军队丧失了基本的警惕性,再加上汉军的蓦然冲锋,让叛军的队伍立时大乱。

    反应过来的叛军将领极力组织着士兵进行抵抗,奈何汉军的骑兵已经至眼前,只好匆忙的带领骑兵交战,若是选择这个时候撤军的话,必定会让解放军骑兵所击破,能抵挡到大军到来是最好的结果,如今的情况,叛军先锋实施的正是且战且退的策略。

    解放军骑兵是这个时代加强版的骑兵,新一式的马镫马蹄铁,不仅加强了战马的耐久力,更是让本就是精锐的解放军强了战斗力上涨了一大截,战马之上,解放军的骑兵能够轻易的做出许多平时不敢做的高危动作,用来躲避敌人的攻击,这样一来,解放军的骑兵个个变成了高手,起码在叛军先锋的眼中是这个样子的。

    和一名叛军将领交战的是解放军的一个伍长,刚一交手,这名叛军将领立即感到一股巨力顺着胳膊传来,酸麻更是充斥了拿着兵器的右手,叛军将领惊叹之余,拨马便走,战功重要,生命更为可贵。

    刚刚交手不过盏茶功夫,叛军已经明显不支,不少的士兵甚至趁乱向后退去,一千名叛军骑兵基本上成了解放军骑兵练手的靶子,叛军阵营被击破之后,成了三五名骑兵围着一名叛军士兵打的情况。

    刘峰带领三百亲卫冲到前方,让解放军的士气更是涨了一大截,战场之上,只见刘峰倒提一口镔铁长刀,没有多余的招式,一招一式皆是向着叛军士兵的要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