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异界一统-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郭汜的帮助,刘峰也是看在眼里,记在心里,自己弄巧成拙认了个好大哥,郭汜这样对自己,自己当然也是对郭汜推心置腹。

    晃眼之间,一个月过去了,来到高平县也已经两个多月。

    今天,董卓一早就派人通知,让士兵今天不用训练,三军摆好仪式,共同迎接天使。

    刘峰、郭汜等五部的将军,以及董卓的心腹之人,跟随着董卓在营门前方等候天使的到来。

    期间,刘峰小声的问郭汜天使是什么,经过郭汜的一番讲解,刘峰明白了,原来天使就是皇帝派来的使者,汉朝的人称之为天使。

    一名士兵骑着战马飞奔而至,来到营门前,翻身下马,对董卓行礼说道:“启禀将军,天使距军营还有五里。”然后军中开始奏乐,半个时辰之后,一队人马出现在刘峰的眼中,他们打着黄旗,一辆马车在百余名士兵的相随之下向营门缓缓行来。

    快到营门前世,一个长得白白净净的骑着高头大马的人从队伍里策马走了出来,声音尖细的对刘峰一行人说道:“你们谁是董校尉,赶紧出来接旨。”

    董卓急忙跪下说道:“臣西域戊己校尉董卓接旨。”

    众将和三军士兵见董卓都跪下了,也都急忙跪下。

    刚才的那名声音尖细的人回到队伍里,在马车旁边低声说道:“启禀天使,董校尉已经在营门前静候圣旨。”

    片刻功夫之后,一个比刚才还要尖细的声音传到刘峰的耳中:“奉天承运,皇帝诏曰,今西域戊己校尉董卓杀退叛乱羌人,功绩卓着,朕决意任命董卓为并州刺史,即日上任,钦此!”

    圣旨颁布完之后,董卓恭敬的应道:“臣董卓拜谢皇恩,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等董卓起身之后,那名声音尖细的天使亲自走上前来,将圣旨交到董卓的手中,同时恭贺道:“董大人升为并州刺史,可喜可贺啊!”

    身在官场多年,董卓自然明白,天使到来宣布完圣旨之后,自己肯定是要意思意思的,不然天使不高兴,回到皇帝身边,嘀咕自己几句不好听的,自己的麻烦就大了。

    董卓热情的将天使迎到军营之中,转身吩咐刘峰道:“好生安排天使带来的随从,让他们吃喝什么的一定要尽兴!”

    等董卓离去之后,刘峰将天使带来的随从也带到了军营之中,吩咐传令兵让伙房将好吃的都端上来,现在侍候好这些天使带来的爷才是最重要的。

    天使带来的随从对饭菜也很满意,吃的也很尽兴。

    酒足饭饱之后,这些士兵们开始吹起了牛皮,讨论的是在路上哪个太守、哪个刺史招待的伙食好,互相的争辩着。

    天使到来之前,到营门问话的那位声音尖细的人也来到了刘峰的身边,和刘峰有一搭没一搭的聊着。

    聊完之后,刘峰了解到,原来这个声音尖细的人是皇宫里的一名小宦官,这次跟随着天使出宫宣布圣旨;今天宣旨的那个宦官名字叫左丰,据小宦官所说,左丰在皇宫里挺吃得开的,要不然传旨这种美差也临不到他来做。

    为什么说传旨是个美差呢,这是有讲究的,传旨的宦官基本上是走到哪里吃到哪里,而且都是好吃好喝的招待,谁都不愿意得罪皇帝身边的人,所以走到哪里都被人当爷供着;传旨完毕之后,接旨的人肯定会奉上不少的金银财宝,官场之人都懂得这个规矩。

    宴席吃到了中午才结束,刘峰看到天使左丰在临走的时候,指挥士兵将几个木质的箱子装到马车上。

第29章 匈奴() 
一日刘峰读到史记看到如下内容“匈奴,其先祖夏后氏之苗裔也,曰淳维。唐虞以上有山戎、猃狁、荤粥,居于北蛮,随畜牧而转移。其畜之所多则马、牛、羊,其奇畜则橐駞、驴、驘、駃騠、騊駼、驒騱。逐水草迁徙,毋城郭常处耕田之业,然亦各有分地。毋文书,以言语为约束。儿能骑羊,引弓射鸟鼠;少长则射狐兔,用为食。士力能毋弓,尽为甲骑。其俗,宽则随畜,因射猎禽兽为生业,急则人习战攻以侵伐,其天性也。”史记记载了了匈奴的来历。

    刘峰紧抿着嘴唇,这话一看就不太可靠。即使匈奴的祖先是大禹后裔淳维,那也是两三千年前的事情了。

    经过这么多年的发展,匈奴早就变了样,中原有春秋战国的大乱之世,匈奴亦有王朝更迭,现在的匈奴,肯定不是淳维的后人了。

    再者,即使淳维去了匈奴,他是不是真的当了匈奴的单于,这无史可考,谁也说不清,因为匈奴无文字记载,历史真相早就淹没在历史的尘埃中了。

    后面的话,却是让刘峰精神一振,对匈奴的国情写得极是详细。

    匈奴的首领叫单于,自封为“大单于”。让刘峰惊讶的是,单于还不满足于“大单于”的称号,还要人称他为“日月之下,大漠之上,众王之王,匈奴大单于”。

    单于以外,又有左右贤王,左右谷蠡王,左右大将,左右大都尉,左右大当户,左右骨都侯这些文武大臣,辅佐单于治理匈奴。

    匈奴的大臣是世袭制,就是史书上说的“世官”,不象汉朝那般选贤任能,这是匈奴的一短,世家子弟并不一定人人都贤而有才。

    匈奴的世家很多,兰、呼衍、须卜、丘林四姓是匈奴最着名的四大世家,匈奴的主要权力就把持在这四大世家之手。

    这四大家族中,呼衍氏最为尊贵,位在左次,兰、须卜为右,位在其次。他们的主要职责是主断狱,决轻重,口奏单于知晓,因为匈奴没有文字。

    在这些大臣以外,还“王”和“侯”两级封号。诸如昆邪王、休屠王、卢屠王、奥鞬王、犁汗王、休旬王、瓯脱王、西祁王、右皋林王、古股奴王、古伊秩訾王。这些王主要是附属于匈奴的部落。

    侯是更次一级的封号,主要是封于投降匈奴的汉人。

    对于匈奴,刘峰的了解主要是源于历史教科书,了解得极少,读至此处,不得不感叹,司马谈在这方面下了大功夫。

    介绍完了匈奴的官制,又介绍匈奴的军事组织。匈奴虽是自小生长在马背上,骑射娴熟,然而他们仍是有所号令,虽然不如汉朝那般严密。

    右贤王以下至当户,大者万骑,小者数千,号曰“万骑”。军队有千长、百长、什长、裨小王、相、封都尉、当户、且渠这些编制。匈奴军队使用的武器有弓、箭镞、弩机、刀、剑、戈、矛、斧、流星锤。这些兵器,主要是青铜武器,铁器很少。

    原因在于,匈奴不能炼铁,得靠和汉朝贸易换铁。然而,汉朝有先见之明,禁止铁器交易,这使得匈奴很难使用铁兵器。

    至于弩,匈奴也有,却很少,很少,哪有汉朝那般多,劲力那么强劲的弩机。

    看完匈奴的军事部分,刘峰暗自点头,自己的论断,汉朝比起匈奴最大的优势是在文明与科技,是无比正确!当然这都是汉朝前期时候的事情。

    后面的部分就更加详细了,是有关匈奴的生活习俗,以及匈奴常用语,“阙氏”本义为美丽的意思,后来成了单于王后的尊称。万岁用匈奴语来说就是“乌脱拉”。

    最后部分让刘峰热血如沸,说的是华夏抗击匈奴的历次战争,虽有汉高祖的平城之围,更多的却是胜仗。

    早在战国时期,燕人秦开击胡,曾经取得大胜。更有雄材大略的赵武灵王,胡服骑射,打造出强赵劲兵,在阴山南麓,用十五六万赵军大破匈奴三十余万之众,打得尸横遍野,匈奴仅有几万残部逃出去。

    刘峰的历史知识有限,于这两仗不了解,读得津津有味,在司马谈如花妙笔的叙述下,热血如沸。

    武灵王后,又有名李牧大破匈奴,纵横胡地万里的壮歌,刘峰同样是看得心神激荡。

    整篇以蒙恬率三十万大军与匈奴大战于河套之地结束,在司马谈的妙笔下,这场战争历历在目,如临其境。

    “蒙恬复起,匈奴横行乎?”司马谈以此作结。

    秦朝与匈奴大战于河套之地,不少大臣是不屑一顾,大骂秦朝残暴,不恤民力,如司马谈这般疾呼,刘峰是第一次见到,大感意外。转念一想,史家毕竟是史家,评事比较客观,不象那些读书人,一味的贬损。

    当然,这也说明一个问题,击破匈奴已经是大势所趋,虽然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毕竟这是几百年之后呢,以上情况只能做做参考。现在匈奴远没有以前的强大,但瘦死的骆驼比马大。而且大汉还处于战乱的时期。想着想着就打起匈奴的主意,想到这里刘峰就找董卓汇报去了。董卓一听就觉得有戏答应了刘峰的请求。

第30章 战前() 
想想时间,刘峰来到这个乱世已经一年多点了。过不了多久就是天下大乱的时候了,这时候得必须把自己的名气和势力起来。想到自己手下的士兵已经训练半年了,也上过两次战场了,也该来检验检验他们的战斗力。来到校场把士兵集合起来说道“弟兄们,最近有些小道消息,说我们西凉人对战争想置身事外,缺乏斗志。那全是一堆臭狗屎!西凉人从来就喜欢打仗。真正的西凉人喜欢战场上的刀光剑影。你们今天在这里,有三个原因。一,你们来这,是为了保卫家乡和亲人。二,你们来这,是为了荣誉,因为你此时不想在其他任何地方。三,你们来这,是因为你们是真正的男子汉,真正的男子汉都喜欢打仗。西凉人对失败者从不宽恕。西凉人蔑视懦夫。西凉人既然参打匈奴,就要赢。我对那种输了还笑的人嗤之以鼻。正因如此,我们在董江军带领下迄今尚未打输过一场战争,将来也不会输。一个真正的西凉人,连失败的念头,都会恨之入骨。

    你们不会全部牺牲。每次主要战斗下来,你们当中只可能牺牲百分之二。不要怕死。每个人终究都会死。没错,第一次上战场,每个人都会胆怯。如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