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异界一统-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贾诩将刘峰扶起之后,说道:“将军之意在安身立命,但如今四海升平,何来性命危急之论?”

    刘峰明白贾诩这是在考验自己,不急不缓的说道:“大汉朝表面看似平静,实则已暗潮涌动;经历了黄巾之祸,大汉朝岌岌可危,汉帝颁布的一州刺史改为州牧,全权管理一州之事,这必将造成臣强君弱的局面,适时,谁还听汉帝调动,到那时大汉已名存实亡;虽黄巾之祸刚刚平定,但羌人之乱也不是一时所能解决的,持续了如此之久的汉羌之战,早已让大汉朝国力殆尽,汉朝仅存的一点汉室威严丧失之日就是四百年大汉灭亡之时。”

    “若汉室可辅,吾必将尽全力辅之,若不能辅,则割据一方,静观天下之变;实际上我和先生的志向是相同的,只是想在乱世安身立命,保护我的亲人、兄弟,有此而已。”刘峰接着说道。

    这也是刘峰仗着对历史的先知,才敢大放厥词不管怎么说,自己现在都是以一个汉人的身份立在人前,若是不将汉庭放在眼里,只会惹来天下文人的唾弃,现在自己远远不能走到那一步。

    贾诩听完刘峰的分析之后,赞许的点点头,说道:“主公实则已将天下大势分析明了,主公现在要做的就是广积粮,缓称王,晦光养韬,暗中发展自生实力,待天下有变,在大展拳脚。”

    刘峰深思的点点头,“如今我就在西凉军中,先生不若与我一起返回军中?”

    “主公,诩不便和你一起返回西凉军,李儒此人我是知道的,心机深沉,有大才;诩认识西凉军中的李催,就去投靠他,暗中给予主公帮助。”贾诩说道。

    贾诩又提醒道:“主公,董卓此人虽然粗犷,但也不是易于之辈,再加上李儒相助,主公万事小心,只需像往常那样在军队里老老实实就行,万不可有什么异常举动。”

    刘峰感动的点点头,说道:“文和尽管放心,你在西凉军中我们也能见面,以后有什么难题还要前去请教文和的。”

    刘峰不疑有他,本着用人不疑疑人不用,既然选定了贾诩,就要对他信任,虽然自己采用迫的手段使贾诩效忠于自己,刘峰也知道古人极重诚信,人无信不立。

    有个谋士就是不一样,三言两语就指明了自己该怎么做,比自己苦苦思考半天要好得多。

    刘峰高兴的答道:“听先生一语,犹读十年书。”

    贾诩好奇的问道:“主公有时说的词语虽然听着怪异,却是十分的有道理,不知主公师从何处?”这也是贾诩一直想问的,机会来了当然不会错过。

    刘峰一脸为难的说道:“文和啊,不是我不愿意说,而是家师吩咐过,不可说出家师姓名,文和切勿责怪。”

    贾诩点点头说道:“师命不可违,主公不必如此说,想必家师也是个山野奇人。”

    听刘峰这么说,贾诩肯定刘峰的老师一定是一个有才的归隐之士,不想外人知道他的姓名。

    贾诩呵呵一笑道:“主公就不怕诩一去不回?”

    刘峰大笑道:“文和啊,我既然认定了你就肯定会相信你。”

    贾诩听完内心一阵触动,对刘峰深深辑了一礼,虽然刘峰让自己效命于他的手段并不光明,但是这份胸襟却是罕有人能够拥有的。

    二人交谈良久之后,才依依不舍的分开。

    次日,刘峰与贾诩告别之后,就离开了武威郡。

    一行人于几日后返回了董卓的军中,此时,董卓率军驻扎在陇西郡,也就是董卓的出生地,董卓在陇西有着举足轻重的位置,不论是在民间还是在官府,董卓的一言一行都具有极大的影响力,也就是一个土皇帝。

    刘峰返回军中之后,立即前去向董卓报道。

    董卓见到刘峰返回,非常的高兴,一直以来董卓都把刘峰当做心腹大将来看待,再加上刘峰对自己有救命之恩,刘峰在董卓心目中的位置就显得更加重要了。

    刘峰拱手拜道:“末将刘峰率军返回,特来拜见将军!”

    董卓将刘峰扶起之后问道:“志远不必客气,此番回去,家中可好?”

    刘峰心中又燃起了心中怒火,虽说秀儿的大仇得报,自己想开了许多,但现在一想起李家村的遭际,难免恼怒。

    “末将的家乡遭山贼劫掠,村中之人无一幸免。”

    感受着刘峰言语之中的怒火,以及刘峰眼神之中闪出的凛冽杀意,董卓安慰道:“志远啊,人死不能复生,节哀顺变,如今正是多事之秋,军中有许多事需要志远处理,望志远以大事为重。”

    “将军请放心,末将一定尽心尽力!”刘峰再拜而道。

    董卓赞许的点点头,说道:“志远,如今羌人的行迹诡异,必将又有战事发生,到时志远一定要大展拳脚,现我西凉军威风。”

    “若再有战事,末将一定打出我西凉军的威风,让天下人不得小觑我西凉勇士。”刘峰信誓旦旦的说道。

    董卓哈哈大笑道:“有志远此言,吾宽心矣。”

    “志远啊,你一路奔波,早些回去歇息吧。”董卓接着说道。

    刘峰对董卓行了一礼,出了营帐。

    看着远去的刘峰,董卓的眼中闪现出一丝精光,经历过这件事,或许对刘峰来说是一件好事,董卓现在对刘峰可是无微不至啊。

    一路上,刘峰在思考自己的与贾诩商议的事情,董卓对自己可以说是十分不错的,自己若是争霸天下,势必脱离董卓的麾下,世人将会如何看待自己。

    算了,走一步算一步吧,历史注定董卓不能够长久,自己做好长久的打算是没有错的,别到时也被天下诸侯一起给宰了,那就不划算了。

    刘峰回到军中,首先就是和军中的将领见面,什么时候,军队才是最最重要的,打天下难道靠文人一个个的去说服人家?肯定是行不通的。

    所有的将领都知道他们的将军此番回去是要大婚的,却出奇的没有一个人问及刘峰,都沉默的站在那里,刘峰知道这肯定是李顺蒋煜他们几个回来嘱托过的。

    刘峰扫视了一眼众将缓缓说道:“此次我回去之时,军中的事情都详细的给我说说。”

    之后,张威将军中最近的事情详细的通报了一遍。

    大军自从到达陇西郡之后,依旧是训练,不同的是董卓补全了之前战争时损失的兵力,就是在陇西郡招收士兵,刘峰部没有裁军,也没有补齐在战争中损失的士兵,如今的建制就是四千人。

    如今西凉军华雄部骑兵两千人,郭汜部骑兵两千人,董卓亲兵部骑兵两千人,牛金部步兵三千人,李催部步兵三千人,刘峰部步兵三千人、骑兵一千人。

    西凉军总共有一万六千人,实力不容小觑。

第76章 战事又起() 
果然不出董卓所料,三日之后,传来了羌人再度叛乱的消息,此次的反叛不同以往,北地郡的先零羌和枹罕县的群贼反叛,拥立羌族北宫伯玉、李文侯为将军,杀死护羌校尉冷征,拥兵十万,连下泥阳、廉县、灵州三县,声势浩大,所过之处寸毛不生,被杀者不计其数。

    汉庭刚刚经历黄巾之乱,没有得以喘息,就又面临着新的战事,朝廷上下争吵纷纷,有的大臣建议汉帝招安北宫伯玉、李文侯等人,实行暂时安抚的政策,有的大臣建议采用雷霆手段灭杀这群反贼,以正汉室威严,一时间朝廷上下分为主战派和主和派,争论不休。

    当今大汉江山的局势,由黄巾之乱的胜利之中又一次的陷入了危难。

    面对当前的形势,不得已之下,汉帝采取了主和派大臣的建议,派遣天使前往北地郡招安北宫伯玉、李文侯,为表诚意,汉帝又从将要空虚的国库之中调出丝绸千匹,百坛美酒,在主和派的大臣看来,此次出使一定能够成功,这是汉庭给了他们极大的面子。

    出乎汉庭意料的是,传旨的天使到达北地郡之后,李文侯、北宫伯玉并不买账,千匹丝绸、百坛美酒留下,杀了天使,一时间声势更加的浩大。

    消息传到汉庭,汉帝愤怒无比,当即宣大将军何进进宫商议军事,这压根就是不把汉庭的威严放在眼里。

    北地郡富平县羌人营帐,北宫伯玉一脸愁容的说道:“文侯兄,此番我们杀了汉庭的使者,也就是和汉庭彻底的决裂,没有一丝的缓和余地,是不是有点鲁莽了?”

    北宫伯玉为人勇猛但少谋,李文侯虽说是羌人,但却熟读汉人兵法,胸有韬略,是一个文武双全之辈。

    李文侯放下手中的书简,目光中闪过一丝精芒,说道:“伯玉兄多虑了,即使我们与汉庭之间有缓和的余地,你认为汉庭将来会放过我们吗?”

    “大汉刚刚经历过黄巾之乱,国力疲敝,无力攻打我们,才会想出什么封赏打发我们,若是汉庭腾出手来,第一个倒霉的就是我们,所以我们更要坚决的与汉庭决裂;而今我们拥兵十万,皆是能征善战之辈,即使汉庭发兵也有可战之力,再说,汉庭发兵来攻,我们只要固守城池,汉军无粮自然会退兵。”

    北宫伯玉听了李文侯的分析,大笑道:“有文侯兄,大军无忧矣。”

    “但我们也不能小觑大汉,如今大汉经历多次战事,皆是百战之师,精锐无比。”李文侯眼中闪现出担忧的神色。

    北宫伯玉问道:“文侯兄,那怎么办?”

    李文侯缓缓说道:“汉人讲究师出有名,我们就打一个旗号,然后拉拢汉人的名士加入我们的阵营,为我们壮声势。”

    北宫伯玉茫然的点点头,北宫伯玉大人擅长的是战场冲锋陷阵,他也知道自己的长处,所以军中的大小事情向来是以李文侯马首是瞻。

    虽然汉帝十分的愤怒,但是碍于国情,只好将攻打北宫伯玉李文侯之事推到年后再做商议。

    刘峰得知羌人在此叛乱攻打大汉城池的消息之后,明白不久将会有战事爆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