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异界一统-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刘峰被封为北地郡太守,带领原部人马镇守北地郡。

    皇甫嵩在离职时曾向朝廷再次举荐刘峰,张温也在刘峰取得与羌人作战胜利之后向朝廷举荐刘峰,称刘峰是不可多得的良将,两位大汉元老级的将领亲自举荐,不由得汉庭上下不重视。

    对于刘峰的任命,汉庭上下掀起了一阵风波,不少的世族官员认为刘峰此人不可靠,对汉庭不忠,因为前者刘峰曾拒绝汉庭的任命,私自逃回西凉军,而且刘峰出身贫贱;看着世族如此打压刘峰,大将军何进看不下去了,不能因为一个人出身低微就完全的否定,何进没少吃这些世家大族这方面的苦头,自己手下人才稀疏,仅仅因为自己出身屠户,那些清流文人的认知里和自己结交就是贬低他们的身份,明里暗里,没少打击何进,从这件事上,何进似乎看到了当年自己的境遇,那个举目无亲,四处遭人白眼的何屠户。

    就冲着这些,何进是极力的为刘峰说好话,大力举荐刘峰,何进身为大将军,执掌天下兵马,说话还是很有分量的,何进发话,不少大将军一派的官员纷纷附和。

    张温的奏折上将刘峰的事迹详细的向汉帝阐述了一遍,撇开别的不说,汉帝也十分的欣赏刘峰这个年轻的大汉将领,北地郡作为连年来羌人进攻大汉的所在,饱受战火,何不将刘峰封为北地郡太守,一来能不致手下将领寒心,二则刘峰也能帮自己抵御羌人,北地郡贫瘠,连年来都是大汉倒贴粮食,汉帝也看不上眼,三则可以分化西凉军的兵权,不愁董卓尾大不掉。

    下定决心后,汉帝才不管下面的大臣讨论的如何激烈,一锤定音,拂袖而去,留下面面相觑的大臣;刘峰成为了大汉最年轻的一位太守,地位显赫,太守职比两千石,统管一郡军政,这在汉帝没有下诏一州刺史改为州牧统管一州军政之前,太守的官职可是比刺史的职位来的更实在。

    东汉诸郡,每郡各置郡丞一人,由中央任命,位次太守,秩六百石,负责民政事务;边郡另外置长史一人,秩六百石,负责军政事务。长史之下又有司马一人,负责具体军事指挥,不设郡都尉,以太守领兵,边郡置都尉一职;郡府的僚属有:功曹,掌管郡内一切人事;主簿,掌管文书;督邮,主管纠察属县、监管本郡官民,也称得上是一个小机构了。

    刘峰的任命在汉军大营同样掀起了轩然大波,汉军上下尽皆讨论这次汉帝封赏的官职,对刘羡慕者有之,嫉妒者有之;孙坚更是亲自上门向刘峰道喜,两人平日就称兄道弟来着。

    自从汉军在北地郡与羌人交战以来,二人也没少交流,可以说是情深义重,孙坚更是引刘峰为知己,虽然孙坚以后肯定是人中龙凤,可能还会是自己以后路上的敌人,但却丝毫没有影响二人的情谊,刘峰十分欣赏孙坚的豪迈与英勇,每次作战时,那孙坚才是真正的身先士卒,不要命的向前冲,虽常因此而受重伤,却仍是不改此风,属于战争猛人那一类型的。

    刘峰慷慨的将缴获的战马赠与了孙坚一百匹,别小看着一百匹,战马在中原地带是很罕见的,向刘峰这次缴获的羌人战马,那都是战马中的良品,说千金难求也不过分,而今大汉内土,战马更是缺乏,原因无他,皆被送到了边疆与羌人交战,这也导致了中原无好马的现状。

    关内无好马,就是大汉最真实的写照,汉武帝时,全国上下每家必养马匹,皇家也有专门的养马场,但是大汉承平日久,而今的普通百姓自己还添不饱肚子,谁还会去养马。

    关内的战马用来驼驼东西还行,用作骑兵的话真是有点丢人,耐力还行,速度就太差劲儿了。

    !

第89章 北地太守() 
这时羌人的战马也就是后世蒙古马,平均身高约为一米三,体重约三百千克,耐力好,速度快,是大汉人眼中比较好的马了。

    当然,顶级的战马当属大宛马,体格高大,速度快,尤以汗血宝马为最,汉武帝不惜为他发动战争也曾亲自命其为天马。

    汗血马体形好、有灵性、速度快、耐力好,适于长途行军,非常适合用作军马。引进了“汗血马”的汉朝骑兵,骑兵的战斗力大增。孙坚大喜,不断的向刘峰道谢,这一百匹战马发挥的作用不可小视,价值同样不菲,刘峰能送给自己,足以说明二人之间的情义。

    郭汜、华雄一干原先与刘峰交好的西凉军将领纷纷来向刘峰道别,真到分别了,刘峰却是心生不舍。

    郭汜亲切的拍了拍刘峰的肩膀,劝导他一些以后注意的问题,言辞之间就像是刘峰的家人,刘峰十分的怀念这种感觉,离开父母日久,说不思念那是不可能的,想起那含辛茹苦将自己抚养大的父母,没有了自己的消息,将会如何的悲伤,如今有一个亲人一样的大哥关心着自己,这种久违的亲情感觉充斥着刘峰的心田。

    西凉军大帐内,董卓拿着帐内的东西乱甩一气,李儒站在旁边一声不吱。

    良久,董卓的火终于发完了,“文优,你说这不是汉庭欺人太甚,屡次三番的如此行径,欺我西凉军太甚。”营帐周围的军士早就被遣散了。

    “主公何必为此发忧,既然汉庭任命刘峰为北地郡太守,我们大可以不给刘峰一兵一卒,刘峰又没有什么原部人马,看汉庭怎么办。”李儒身后的一名长着山羊胡的文人阴阴的说道。

    此人名叫李肃,也是一位有才之士,早年便是董卓门下,五原人,游历方归,颇有胆量谋略,与李儒号称董卓帐下二李,是董卓的左右臂,若说李儒是一条毒蛇,那么李肃就是一只蝎子。

    董卓大笑道:“此言甚的我心,哈哈”

    李儒眉头深皱,上前拜道:“主公是想与刘峰决裂,彻底的划清关系?”

    董卓当即止住了笑声,满脸疑问,“文优何出此言?”

    “主公将刘峰部所有兵马征召回西凉军,刘峰也就成了光杆将军,从而也将刘峰上了绝路,如此不是成全了汉庭。”

    “更何况刘峰部骑兵多数皆为羌人骑兵,难以管制,恐难以调动,步兵也是从最初就跟随与他,刘峰治军颇有方法,军心归附,强取回来,是不智也。”李儒信步说道。

    董卓恍然,哪还有刚才的得意,急忙问道:“不知军师有何良策?”

    “主公只需成全刘峰即可,刘峰此人,颇重情义,主公对其有知遇之恩,来日若是主公相招,刘峰敢不从也。”李儒自信的说道。

    话虽如此,董卓的内心还是甚为不舒服,就这样将自己的手下大将给要走了,“文优之言甚是,我险些误了大事,就以文优之见。”

    旁边李肃的脸色并不是很好看,李儒的一番话算是全盘否决了李肃,无异于在董卓面前打了自己一巴掌,文人都是好脸面的,李肃接着劝道:“主公,若是那刘峰是忘恩负义之人,岂不是白白便宜了他。”

    董卓一听此言,大怒:“以后切莫再说此等言语,刘峰屡次救我于危难之中,实乃我之心腹。”

    李肃一味的挑拨,却是忘记了董卓对刘峰的信任,想当初连李儒也挨过一次训的。

    李儒相信,即使自己不挑明,董卓也不会真正的将刘峰部的士兵征召回来,因为李儒太了解董卓了,相反,刘峰却是自己一直都看不透的,说话与平常人不同,行事不拘一格,难以揣摩,同时李儒也很难断定刘峰一旦脱离了董卓,是否真的会翻脸变成了一只白眼狼。

    这样的任命,最高兴的无非就是刘峰以及刘峰的一干部下了,一人得道鸡犬升天,刘峰成为了名正言顺的北地郡太守,那这些老部下自然就会官升一职;刘峰也就可以顺理成章的脱离西凉军,不再受到董卓的管束,发展自己的势力,不过董卓也太委屈了,先前汉庭的一次任命自己溜走了,没想到又来了,想跑也跑不掉,何况还不想跑,这样一来,西凉军迎来了一次大裁员,如今刘峰部的骑兵有三千五百骑,步兵四千人,西凉军旦夕之间减员了一小半。

    刘峰不禁为汉帝的手段咂舌,就这么一道诏令,就分散了董卓的军权。

    高兴之余的刘峰兴高采烈的来到了李催的营中,打的自然是道别的名义,李催对刘峰是恋恋不舍,拉着刘峰说东扯西,“刘将军啊,你这一走,我可怎么办啊,我的那些士兵都是一些不争气的家伙,还等着将军来训练呢。”

    刘峰一直在利用李催打掩护,不过他发现李催的为人还是很不错的,做人很豪爽厚实。

    支开李催之后,贾诩淡淡的说道:“主公是不是十分的高兴,终于脱出了董卓的帐下,成为了镇守一方的大将,也可以放心的发展自己的势力了。”

    刘峰志得意满的笑道:“知我者,文和也。”

    “如此,则主公大祸不远矣!”贾诩还是那一副淡然的模样,但在刘峰看来却不是刚才那回事了。

    “文和,此言从何说起?”刘峰不相信自己如此顺利的脱离了董卓帐下还是一件蠢事了。

    贾诩静静的盯着刘峰,那一双眼睛似乎充满了魔力,令刘峰有一种在其面前赤裸的感觉,“主公,董卓在西凉成名已久,况有李儒相助,更是如虎添翼,虽说眼下主公是脱离了董卓帐下,但究其主公的一生却是西凉军之人,董卓对主公也有提拔之恩,这是其次;西凉军武勇,若是羌人再度来犯,而董卓又不率军来援,主公向孰人求救?”

    “主公目前要做的不是和西凉军分开界限,而是要与西凉军处好关系,同时暗暗的发展自身的势力,这才是上道,一点小小的胜利就沾沾自喜是为不智,董卓强行征召主公麾下将士返回西凉军,主公亦无奈也,主公如今势弱,不少地方还要仰仗董卓。”

    一番话让刘峰幡然醒悟,若是自己像现在这样尾巴翘上天,迟早会引来祸事,养精蓄锐,低调发展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