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放啸大汉-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中书谒者令,石显。

    这是张放第一次见到石显,怎都想不到,居然是这般模样。不过,换个角度想也不奇怪,毕竟是皇帝看得最顺眼的人,怎么可能长得一副奸佞样?现在这副模样,才是最合乎常理的吧。

    这是一个笑里藏刀的家伙,张放暗暗在心里下了定义,同时也更加警惕。

    而立在最近皇帝位置的人,并不是张放想像中的石显,而是一个年纪跟自己差不多的华服少年。张放虽是头一回见这人,但从他所坐的位置,以及赤黄绶带判断,只有一个人符合条件——济阳王,刘康。

    刘康虽然有封国,但因其尚未成年,加上元帝宠爱,一直未出朝就国。元帝甚至还将他带在身边,让他参与朝议,这其中的微妙信息,耐人寻味。

    刘康看到张放,微微颔首,带着笑意。

    张放也欠了欠身。

    蓦闻宫外传来一声宣召:“太子觐见!”

    太子?刘骜!他回来了?

    ~~~~~~~~~~~~~~~~~~~~~~~~~~~~~~~~~~~~~~~~~

    (感谢凤萌、菜猪,新晋长老沦落少年终成王*、绿萝语,两位太给力了!谢谢大家投票打赏订阅支持,拜谢!)(。)

第一百八十七章 【朝堂如战场】() 
张放记得年初的时候,刘骜曾借祭祖之便,拜访过自己。当时刘骜就曾说过,他将代天子前往中山国,吊唁他的小叔,同时也是他们的少时好友中山王刘竟。算算时间,的确也该回来了。

    远远的,一人踏入宫门,行走之际,袖裾飞扬,顾盼自得。趋步至丹墀下,俯身下拜:“儿臣奉诏出使中山国,传达圣意,告慰哀王。前后两月又十日,今方归来,特向父皇交令。”

    元帝平和的声音传来:“太子一路辛苦,起来吧。”

    刘骜恭声道:“为父皇代劳,乃是儿臣的本份,谈何辛苦。”

    “中山哀王之事,办得如何?”

    “一切遵照父皇旨意办理,中山王府上下,俱感父皇恩德。”

    “如此便好,可怜哀王韶华而逝,尚无子嗣……”

    元帝看到眼前的太子,不由得想起与他一般年岁,又总在一起游学,如今却早早辞世的幼弟,一阵难过,悲从中来:“当年哀王离京,音容犹在,不成想这一别竟是永诀。唉!我的幼弟当真是福薄啊……”

    张放距离得近,听出元帝言语之间,隐有哽咽之声。看来“老皇帝”对这位跟自己儿子一般大的幼弟,还是很疼爱的。

    张放目光转到刘骜脸上时,心里突然咯登一下,刘骜神色恭顺,面带微笑——这本是在皇帝面前最标准的表情,但现在这氛围,不合适啊!

    张放不知道的是,在他侧面上首,史丹正拼命向刘骜使眼色,但此时这位太子距离皇帝太近,目不斜视,压根没看到。

    刘康轻咳一声,用袖子掩了掩嘴,希望用这个动作引起兄长注意。

    但是,已经晚了……

    嘭!重重一响,不知击打何物,旋即元帝怒不可遏的声音传来:““安有人不慈仁而可奉宗庙为民父母者乎!”即使没敢抬头,也可想见元帝龙颜变色。

    这话太重了!

    太子刘骜前一秒还满面带笑,下一秒,整个人就“斯巴达”了。

    不光他,满朝文武都吓住了,这是什么情况?

    刘骜噗通一声跪下,重重叩首,惊惶之下,也不知说什么好,只能一个劲叩首:“父皇息怒,是儿臣失仪,请父皇责罚。”

    第一天上朝,就碰到这种事,张放真不知是不是自己运气太背。身为朝堂菜鸟,他想帮也无从帮起,除了随大流躬身顿首,也实在做不了什么。

    就在紧要当口,蓦闻一声:“臣向陛下请罪。”

    一人步出,退至太子身后,伏于丹墀之下,脱下蝉冠,连声请罪,正是史丹。

    史丹这一出,顿时令盛怒的元帝被转移了注意力,诧异道:“朕责太子,与卿何干?”

    史丹将蝉冠平平放于地上,谢罪道:“旬月以来,臣诚见陛下哀痛中山王,以至损龙体。今日太子当进见,臣窃戒太子毋涕泣,以免令陛下感伤,不想引得陛下震怒。罪乃在臣,当死。”

    刘骜也福至心灵,垂涕悲泣:“史君所言,儿臣亦深以为然,故循嘱行事。请父皇以天下臣民为重,切莫感损,只要父皇龙体无恙,儿臣愿与史君同罪。”

    石显、许嘉、匡衡等几个大佬也纷纷表态,称太子孝心可悯。

    元帝沉默一阵,叹了口气:“原来如此,太子、史卿多虑了,都起来吧。”

    这样也可以?!张放觉得脑袋有点不够用了,这种话一听就知道是事后补锅,怎么皇帝这么好哄?不过转念一想就明白过来了,这明摆着是皇帝知道自己失态了,而史丹的请罪,正是给他一个台阶下,他岂能不下?

    张放抬眼从那几位朝堂大佬脸上飞快扫过,看到的都是一副淡定的表情——原来如此,这就是朝堂政治学么?

    张放感慨之余,也不禁暗暗在心里竖起大拇指,这史丹不愧为天子近臣,果然熟知天子脾性,三言两语就化解了太子危机,这危机公关做得好。同时张放又想明白一点,史丹这样做,不是他自恃得天子恩宠逞强出头,而是他必须这么,谁叫他是太子中庶子呢。

    太子失仪,首先要问责的,就是他这位中庶子,他避不开的。正确的做法就是像这样,把所有的事都揽在身上。如此,在天子眼里,他是尽责的忠臣,没有辜负期望;而在太子心里,这人情又重重加上一笔。

    史丹这一招,两头讨好,不愧为官场人精。

    张放暗暗记在心里,今天史丹可算是为他上了宝贵的一课。

    这第一天上朝,就令张放印象深刻,看来朝廷这池水很深呐……

    真正令张放悚然的是,元帝斥责太子这句话是脱口而出的。什么样的话会不过脑脱口而出,从心理学角度说,那就是心有所想,并郁积于心。皇帝对太子不满已经到这程度了么?

    如果是在后宫,太子叩见皇帝,皇帝不满太子态度,当面训斥,还可以说是父亲教训儿子,算是家事。可是搬到朝堂来,性质就大不一样了。这样在群臣面前,落太子的面子,一旁还有史官作记录,说不配为人君的重话,这让群臣心里怎么想?

    皇帝这样做,居心何在?

    张放脑海里不其然闪过数月之前,在凤栖原守孝时,刘骜谈到父皇对刘康时的郁闷神情。心有所思,眼光也很自然瞟向刘康。

    张放眼神锐利,又距离刘康很近,他看到的是那年轻俊秀的面庞上,有着弟弟对兄长的关切之情,还有如释重负的宽慰……慢着,为什么眼里会有一丝一闪而逝的失望……

    张放立即收回目光,眼观鼻,鼻观心,心如潮涌——这就对了,皇帝释放了那么多或明显或含糊信号,刘康怎能没有一点想法?

    其实十三岁以前的张放,与三位皇子都有来往,不过以当时张放的品性而言,最投缘的是太子刘骜。刘骜、刘竟、史邯、于恬、张放,五个非王即侯的******,最喜宴饮作乐,博戏冶游。以五人为核心,加上一众官宦世家少年,形成一个小团体。

    刘康此人,性格与元帝很相似,温文尔雅,博学多才,喜静不喜闹,接人待物,中规中矩。这样的性格,自然与当年那个张放完全尿不到一个壶里。

    既然已经站了队,张放也没得选择,必须坚定站在太子刘骜一边,这是立场问题,不容含糊。

    只是今日所见,结合以往所闻,张放心里突然没底——这刘骜还会如同历史那样,登上皇位吗?

    ~~~~~~~~~~~~~~~~~~~~~~~~~~~~~~~~~~~~~

    (感谢凤萌、菜猪、小胖、离者无忧亦无怖、邛洲茶客、余下一人、醉梦舞岚、赖语充数、随‖风飘‖渺、a,还有许多未能一一列出,谢谢一直支持的朋友。)(。)

第一百八十八章 【帝王家事】() 
散朝后,元帝回到后阁,这是皇帝起居之处。刚坐下,脸就垮下来,一直保持的威仪消失无踪。

    “太子、太子……”元帝不断叹息摇头,一脸恨铁不成钢。

    元帝最终“原谅”太子,与其说是赞赏其“孝心”,不如说是赞赏史丹的急智。正如张放所料,元帝那句训斥,是长期不满,加上中山哀王事件引发,令元帝脱口而出。话说出口其实他也挺后悔的——不是后悔训斥,而是后悔当众训斥,把自己隐藏很久的心思漏出了一角。好在史丹机敏,把事情圆回来了。

    但这并不表示元帝在此事上谅解太子。他并不蠢,史丹的话更多的是个台阶,让他与太子下台的台阶,不可尽信。

    汉代最重孝行,元帝好儒,对孝行比前朝诸帝更为重视,太子此举,说失之“慈仁”算轻了,说重些是不孝。亲叔叔去世面无悲戚,若是自己百年……

    元帝这样想着,胸中郁气愈盛,看到案上堆叠得高高的简牍,猛一甩袖,哗啦,简牍落满一地。

    闻声惊至的几个内侍,慌乱捡拾,连声请皇帝息怒。

    其中一卷简牍掉得最远,一直滚到门槛前。门前裙影一闪,一只素白的纤手伸出,将简牍拾起。

    一个正要伸手捡取的内侍,目光随简牍上移,当看到纤手的主人时,忙不迭跪倒:“奴婢叩见傅昭仪。”

    其余几个内侍也纷纷跪地请安。

    元帝闻声抬头,看到来人,脸色稍霁,挥挥袖:“都退下。”

    内侍们齐齐躬身九十度,倒退出殿外。

    来人舒展广袖,乍分骤合,合袖折腰,盈盈而拜:“臣妾拜见陛下。”

    “昭仪不必多礼,请起。”元帝苍白而疲惫的脸上露出一丝笑意,拍拍身边软席,“来,坐在我身边。”

    这满头珠翠,深衣广袖,举止优雅的美妇,便是刘康生母、元帝宠妃傅昭仪。

    在元帝以前,宫中嫔妃并无“昭仪”这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