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丝路龙船-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也让刘正华的出击,变的比预想中要顺利了许多。

    骑乘在少年天子临行前私下里特意给刘正华这位“皇亲国戚”送来的波斯战马身上,刘正华一马当先手持长枪从城门中冲出,从正朝着前方疾驰的蒙古骑兵侧翼狠狠的杀了过去,整整一百名身跨高大波斯战马的亲卫紧紧跟在刘正华身后,冲进了蒙古骑兵的纵队中。

    正在高速前冲的蒙古骑兵还没来得及勒住战马调整方向,刘正华已经大吼一声,双手持枪用力一抖,伴着一朵碗口大的枪花闪过,两名蒙古骑兵的咽喉和面门处出现了深深的伤口,鲜血狂喷之际人也从马上摔落在地。

    借着波斯战马比蒙古马高出一头,体形大上近半,爆发力也强出许多的优势,刘正华凭着娴熟利落的枪法当先开路,迅速在蒙古骑兵队伍中撕开了一个口子。

    跟在刘正华身后的亲卫们自然不甘落后任由主将一人孤身闯阵,纷纷高声怒吼着催动身下战马跟在刘正华身后,将蒙古骑兵正前冲的队伍生生截成了两段。

    为了追击流民军,蒙古骑兵们的队伍并不厚实,并排而行的只有三五骑,刘正华几乎是在瞬间就穿透了蒙古骑兵的队列,杀到了一片空旷地带,为了不迟缓身后亲卫们的速度,刘正华迅速以最快的速度轻拉马缰,让战马斜着划出一道弧线,继续朝着蒙古骑兵的队伍杀回去。

    刘正华和一百亲卫借着波斯战马的强大冲击力,几次反复的冲击将面前的蒙古骑兵队伍截断之后,湛江城南门外顿时形成了一阵混乱交缠的厮杀。

    不过当后方的蒙古骑兵发现了湛江城中兵马出动的情况后,很快就降下马速,开始在战场经验丰富的百夫长、千夫长指挥下排出了数个几百人一股的骑兵攻击群。

    排好了进攻阵形,手中的骑弓也已经掣在手中搭好了狼牙箭,随后蒙古骑兵们需要做的就是策马前冲,不需要面对面的拼杀,只凭着蒙古人天下无双的骑射功夫,就可以让刘正华和身边的一百亲卫变成一只只刺猬。

    (本章完)

第123章 攻敌必救() 
在蒙古人勒马整队的片刻时间里,城中龙骧左卫的精锐甲卒也终于跟了上来。一张张坚固宽大的步盾在前,一把把闪烁着寒光的锋利长枪和腰刀在后,让做好了冲锋准备的蒙古骑兵不得不暂时停住了马蹄。

    在步卒队伍的中央,一面紫黄两色相交的大旗高高举起,旗面上一条苍劲的飞龙环绕之中,一个斗大的宋字正在迎风招展,飞龙身下还有一个古朴的篆字——左。

    站在龙骧左卫战旗下的龙骧左卫指挥副使朱同正指挥着步卒们做好主动出击的准备。

    刘正华在步卒阵列后方和朱同高声交待了两句后,带着一百亲卫和三千步卒转身朝着前方的蒙古骑兵身后杀去,而朱同则带着余下的一万余龙骧左卫步卒准备将后面的蒙古骑兵拦住。

    步卒对上骑兵,无论如何也不能让骑兵远离自己身边,否则就只能干挨打却无法还手。

    随着朱同的一声令下,在带队都头和提辖等各级军官的呼喝下,一千甲卒持盾在前,一万步卒紧随在后,排着密集的队列开始朝着刚准备纵马前冲的蒙古骑兵正面直逼过去。

    看到眼前的宋军精锐步卒向身前逼近,按着多年来形成的征战习惯,几位带队的蒙古千夫长一边指挥身边的骑兵们用弓箭不停的迟滞延缓宋军步卒前进的速度,一边仅用双腿驾驭着身下的战马开始缓缓后退,因为战马远超常人的速度和机动性,是战是退的主动权全都掌握在蒙古骑兵手中。

    如果没有什么变故出现,几位蒙古千夫长有绝对的自信可以轻易的用连续的弓箭袭扰,让对面的步卒在不断的伤亡中出现败退甚至是崩溃。一百多年来蒙古轻骑这种从草原狼群身上学来的袭扰缠斗战法,让无数看起来强大无比的对手纷纷臣服在蒙古轻骑的铁蹄之下。

    行进中的龙骧左卫步卒在蒙古轻骑精准的弓箭袭扰中已经开始不断出现伤亡,不管步卒们如何加快脚步,却总是无法拉近自己和蒙古骑兵之间的距离。只能挨打却连敌人的毛都挨不到,在这种情况下,哪怕朱同和军中各级将领们不断的为阵前的军卒们鼓劲,军中的士气却仍然不可避免的开始低落下去。

    身披沉重的铁甲,手持厚重的步盾,最前排甲卒们本来身上的负重就极大,再加上不断有人被蒙古骑兵刁钻的箭法射中面门和咽喉要害而倒地身亡,可自己却根本追不上敌人。哪怕他们是龙骧左卫中最优秀、最勇敢的军卒,也难免开始有些犹豫不前起来。

    在这种情况下,龙骧左卫副使朱同也只好下令全军停止前进。不过停止前进可并不代表朱同准备撤军回城了,刘正华带着三千步卒和一百亲卫要做的事没做完之前,朱同可不打算放一个蒙古骑兵冲过自己的防线。

    蒙古骑兵前面被截断后路的近千名骑兵队伍中,有一杆显眼的狼头旄纛。一颗硝制过的狰狞狼首系在杆头,狼首下是两条不断随风飘扬的蓬松狼尾。

    按着蒙古军中的惯例,只有万户以上的大人物才可以由亲兵在身后打起一杆旄纛来彰显自己的身份,在战场上万户以上的大将也正是用旄纛来引领全军跟随自己的方向。

    狼首下方的狼尾也同样不是随便系上去的,而是需要用军功换取或是接受朝廷的赏赐才允许增加,狼尾越多身份自然就越尊贵,普通的万户狼首下方是只有一条狼尾的。

    眼尖的刘正华在发现前方蒙古骑兵队伍中居然有一杆狼头旄纛之后已经果断的做出了擒贼先擒王的决定。将挡住元军后续骑兵的重任交给朱同之后,刘正华就马上以最快的速度带着一百亲卫和三千步卒朝着那杆旄纛下的元军大将冲去。

    在湛江城南门大开,龙骧左卫全军出动之后,蒙古万夫长迪力热这才惊觉形势不对。

    原以为在萨拉赫和达尔赤两人各率四万大军攻打太平岭和湛江城之际,宋军绝不敢也不会轻易为了这些无足轻重的流民而冒险出城。迪力热觉得只要身处湛江城和太平岭后方的宋军不主动出寨的话,他带着一万最精锐的克烈部骑兵,可以轻松随意的屠戮这些哗变的流民军。

    可是现在迪力热终于明白,自己过于相信同伴的战力而忽视了宋人的决心和战意。

    让身边的亲卫以最快的速度将身边能收拢的骑兵全部集中后,迪力热发现自己身边居然只有一千多一点的兵力。看着截断自己后路的宋将小将,正带着百人左右的骑兵和数千精锐步卒朝自己围拢过来,前方不远处又是宋军的第三座营寨,迪力热终于收起了心中的怒火,开始为自己的安全考虑起来。

    虽然出于一个蒙古万夫长的骄傲和自信,迪力热相信自己带着身边这一千骑兵就足以正面冲破宋军的阻拦回到大队骑兵的队伍中。

    可是正面冲阵毕竟还是有许多危险性的,迪力热也清楚如果率军正面冲阵,自己肯定会成为宋军最大的目标。简单思量了几下后,迪力热还是选择了最安全、最稳妥的办法。

    先命身边的亲卫吹响了召集全军前来接应的讯号,随后迪力热就带着一千轻骑,避开刘正华冲过来的路线,朝湛江城和太平岭之间空旷的原野地带疾驰。

    离老远就察觉到了元军的动向后,刘正华急令身后的三千步卒朝中央宽敞的地方斜插过去,在湛江城和太平岭之间的原野正中央摆开一道并不太牢固的阻击线。

    年轻气盛,一心想擒杀元军大将的刘正华做出这样的决策其实是带有很大风险的。

    让开了沿湛江城一侧的路线之后,等于是将朱同率领的龙骧左卫主力大军的后背露给了迪力热身边的一千骑兵。如果迪力热不去冲击刘正华仓促布下的防线,而是转而再绕回原路,很可能就会让朱同面临被蒙古骑兵前后夹击,全军溃散的危险。

    好在仓促之中的迪力热因为并不清楚战场形势,看到宋军临时布下的步卒阵列并不厚重,为了尽快和后方的骑兵主力汇合,迪力热做出了直接冲过去的决定。

    从迪力热让身边的亲卫吹响了传讯号角之后,整个战场形势随之发生了激烈的变化。在己方统军万夫长被宋人截断后路的情况下,所有的元军都只能放弃了自己最擅长也最利于发挥己方优势的骑射缠斗战法,不得不做出硬冲宋军步卒阵列选择。

    年轻锐气的刘正华,用最简单直接甚至是有些冒失的临阵指挥,意外的让宋军将整个战场的主动权拿回了手中。

    (本章完)

第124章 死战不退() 
蒙古军中等级森严、军规冷酷。

    统军万户被敌军围攻,而麾下兵将却没有及时救援的话,如果万户战死,军中所有的千户和百户是要一律处以极刑陪葬的。这种极其严酷的军法,即彰显了统军将领的权威和地位,也确保了蒙古军队的统一指挥。

    正因为如此,当迪力热过于轻敌冒进,孤军陷入困境之后,后方所有的蒙古将领们都没有任何选择,他们只能集中所有的兵力,以最快的速度,向龙骧左卫步卒布下的防御阵势发起正面的强攻。

    蒙古人是马背上的民族,所有的蒙古人不分男女自懂事起,他们记忆里所有的事情几乎都和马匹有关系。骑马对蒙古人来说已经谈不上是什么技能,而是根植于他们血液中的一种本能。

    战马对于蒙古骑兵来说,就好比是他们的双腿。近万蒙古骑兵在纵马奔驰的过程中,并没有刻意的去操控战马,只是随意的用双腿轻挟马腹或是用双脚在战马身上轻点几下,原本散乱在整个战场上四处追杀奔逃流民的蒙古骑兵,就如同一股股溪流在大地上流淌一般随意而自然,看似一团混乱,却迅速而默契的汇集成了三个庞大的骑兵战阵。

    收拢兵马、整理队形,蒙古骑兵所有的这些举动都是在战马匀速奔驰的过程中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