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丝路龙船-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听到对方居然连蒲寿庚军中的骑兵统领赛义德都知道的一清二楚,刘正华就已经知道这戏演不下去了。对方和蒲寿庚私下里显然是联系紧密,只要自己一开口恐怕就要露出破绽了。

    满脸堆笑的向对方抱拳行礼,刘正华语气恭敬的说道:“这位将军客气了,小人这就请我家统领来给大人见礼。”说完刘正华回身朝着江国栋大声喊着:“统领大人,江南西路宣慰使李大人帐下的将军,请您过来一叙。”刘正华嘴里说着,手却放在胸前在元军统领看不到的情况下,竖掌如刀划了两下给江国栋做出了准备拼杀的暗示。

    借着回身喊话的时机,原本横在马背上的长枪也顺势被刘正华不着痕迹的借着转身之势带却了起来,枪尖斜斜的指向了元军统领之际,刘正华已经在回转身体时顺势完美的来了一记枪术中的大杀招“回马枪”。

    虽然在枪尖朝向自己时多年沙场征战的直觉让元军轻骑统领李镇有了一丝警觉,可是刘正华的动作实在太快太坚决,根本没有一丝征兆的就用上了最凌厉的杀招。长枪及体的瞬间,李镇虽然本能的做出了侧身闪避的动作,可是却只能无奈的看着锋利的长枪狠狠的刺破皮甲贯入了自己的胸口。

    鲜血从胸口汩汩流出,刘正华已经毫不犹疑的抽枪后退,这时元军千户李镇才彻底明白过来自己是认错人了。临死之际,凶悍的李镇回头朝着自己麾下的轻骑大吼了一句:“杀光他们,给老子报仇。”随后,当李镇一头栽下马时,一千元军轻骑也纷纷狂吼着取出兵器,向刘正华后退的身影追来。

    提前从刘正华的手势中做好了准备的御龙直侍卫们,在元军轻骑前冲时,也迅速从队列中冲出了三百精锐,向着元军的来路狠狠的撞了上去。

    刘正华出人意料的举动不仅一举将这一千轻骑的统领当场格杀,更重要的是让这些彪悍的元军轻骑们在失去了统领后暴怒之中采取了对他们自己最为不利的战法。

    元军轻骑身下的战马都是草原上的蒙古马,虽然耐力出众可是在速度和短程爆发力上与身材高大的纯种阿拉伯马相差甚远。元军轻骑的皮甲与波斯链甲相比防护能力上也差上一截,再加上因为提前发现了元军,所以江国栋是带着五百御龙直侍卫们停留在一处小坡地的顶端时刻准备冲锋战斗的。而元军因为认错了人,在没有防备的情况下刚好身处在缓坡的底部。这样一来,两军对冲之际战马的速度就出现了明显的差异。

    等三百御龙直精锐撞上元军轻骑的前锋时,战马体形、高度、速度和装备上的差异顿时让元军吃了一个大亏。无数元军轻骑被御龙直侍卫们高高落下的弯刀劈下马背,而更多的元军轻骑却是被高大的波斯战马硬生生撞倒在地的。

    骑兵交战的战场上,任何倒地落马的人都只有一个下场——被无数的马蹄践踏成一堆破碎的肉泥。

    借着地形和战马之利,御龙直漂亮的击溃了元军轻骑的第一波攻势。可是随后,当回过神来的元军在经验丰富的各级军将喝斥下拉开了与御龙直的距离后,形势立刻就发生了逆转。

    在元军意图拉开与御龙直侍卫们的距离时,指挥作战的江国栋犯了一个看起来并不严重的错误。他只是想起皇上还在自己身前,所以对于是否全军继续跟进冲锋有了片刻的迟疑,可就是这个小小的迟疑让御龙直的精锐侍卫们马上就丧失了战场的主动权。

    这些征战经验丰富的元军轻骑在第一波冲锋被击溃后,脑子很快就清醒过来,稍稍拉开了与御龙直侍卫们的距离后,无数张骑弓已经迅速从肩上落入手中,一支支狼牙利箭闪着夺命的寒光钻入了侍卫们的身体。

    这些元军轻骑射出的箭,不仅快而密,更令人生畏的是他们刁钻精准的射术。许多侍卫仗着身上链甲的防护想借助波斯战马的速度再次冲近元军,可是元军的狼牙箭却总是能从他们的脖颈和面门处钻入盔甲,将他们射落马下。一些武技出众的侍卫们虽然用手中的弯刀拍掉了袭来的利箭,可是他们身下的战马却挡不住元军轻骑的攒射,等战马倒地之际,马上的骑士也就只能在元军轻骑掠过之后徒劳的倒在血泊中。

    从第一波冲锋元军损失惨重,到稍后元军箭如雨下御龙直伤亡众多,这其间只不过是骑兵纵马几个来回的短短片刻,可是双方就已经各有一百多名精锐从勇猛的战士变成的倒地不起的尸骨,殷红的鲜血散发着一股异样的甜腥味,刺激着战场上的军卒们变的更加疯狂无畏。

    看到元军轻骑开始发挥弓箭的优势,江国栋和刘正华都知道大势已去了,除了兵力上的劣势外,御龙直精锐们因为没有准备,除了少数几个精擅于箭术的侍卫们以外,绝大多数的侍卫们都没有将弓箭带在身边。

    如果再不马上撤退,只怕这五百侍卫和皇上都要交待在这里。刘正华撤到江国栋身边,两人简单商议了一句,江国栋马上下达了全军撤退的军令。

    (本章完)

第37章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五)() 
江国栋和刘正华的果断出乎了元军轻骑的预料,老练的元军骑兵们故意边放箭边缓缓后退,本以为能引诱这些看起来装备粮良勇猛非凡的精锐宋军再冲锋两次。可是没想到,忽然之间宋军却纷纷调转马头飞快的向后方退去。

    借助波斯战马的速度优势,在元军紧追了近半个时辰后,御龙直侍卫的身影还是从他们眼前消失了。

    自家的统军千户在部属们面前被宋人偷袭杀死,这对所有元军骑兵来说不仅仅是一种巨大的羞辱,按照元军森严到近乎苛刻的军律,主将被杀之后这一千元军轻骑如果不能将刺杀主将的敌军消灭掉,那么他们将要面临的后果是极其严重的。

    主将的所有亲兵肯定是要被砍头的,其余的军中将领和兵卒们也都要承受巨大的耻辱和严厉的刑罚,只有消灭了这些宋军,才能洗去他们身上的耻辱。在这种情况下,几位元军百夫长凑在一起商议一番后,派出两名轻骑去将情况向总领五千骑兵南下的万夫长拓拨寒汇报清楚,随后这些轻骑沿着御龙直侍卫们身后留下的踪迹追了上去。

    说起来这一千精锐元军轻骑和他们的统军千户李镇也确实是运气差。

    大元朝江南西路宣慰使李桓在丞相伯颜撒措辞严厉的军令中被迫让自己的亲信拓拨寒率领五千轻骑火速南下,而他自己则率领余下的步卒随后跟进。等拓拨寒刚从宁德抵达福州时,蒲寿庚的信使却恰好找到了他。

    当时已经做好突袭大宋新军准备的蒲寿庚一是为了在未来新主子面前表一表功,二来也有一旦事情有变,还能指望着元军迅速赶赴泉州给他撑腰的意思在里面。在这种情况下,拓拨寒也不敢耽搁,马上带着五千轻骑火速从福州绕过莆田杀向泉州。

    可是拓拨寒怎么也没有想到,他刚赶到泉州,蒲寿庚的一万精锐私军和五百重骑,已经在头一天的傍晚时分全军覆灭了。

    对此一无所知的拓拨寒,抵达泉州城下时,眼看着泉州城仍然在宋人手中,而蒲寿庚和他的私军却不见踪影,难免就生出许多想法来。

    由于泉州在宋人手中,而泉州附近的莆田、南安和德化等数座城池也仍在大宋治下。虽然拓拨寒并不惧怕早就没什么战力的宋军,可是出于谨慎,拓拨寒自带三千轻骑前出探寻蒲寿庚踪迹的同时,又下令两名千夫长各带一千轻骑,一队试探攻击泉州城,另一队则向莆田、德化城方向搜寻、警戒。

    几乎没有什么守军的泉州城在一千元军的试探攻击中,很快就沦陷了。李桓在宁德屠城造成的威慑还是起了极大作用,泉州厢军和城中百姓们根本就没敢再做出像样的抵抗。

    率三千骑兵前出的拓拨寒在发现方兴等人的踪迹后追到了泉州市舶司,发现了数万大宋新军和百姓后,在市舶司附近与大宋新军发生了战斗,凭着轻骑兵的速度和弓箭优势几乎是在一面倒的屠杀方兴麾下的新军。

    而率一千轻骑搜寻警戒的元军千夫长李镇,在一路平安无事的情况下发现了御龙直五百侍卫们的形踪。本来征战经验和兵力都比御龙直强一倍以上的元军是比刘正华更早发现对方的。

    可是在发现对方没有任何旗号仪仗等军队必备之物,而且身上穿着的盔甲和身下的战马都和蒲寿庚麾下前来送信的波斯骑兵一模一样。因为蒲寿庚的信使在拓拨寒帐内禀报情况时李镇也在帐中,所以当李镇看到御龙直侍卫们时,下意识的就把他们当成了“友军”。

    再加上刘正华当时青涩的脸庞、从容的举动和满脸“真诚”的笑容,让李镇确信自己遇到的是蒲寿庚麾下的骑兵。就这样,经历过无数场恶仗的元军千夫长李镇,元军轻骑里有名的勇将,稀里糊涂的断送了性命,一千元军轻骑也被逼与御龙直形成了不死不休的局面。

    这些元军们还不知道,他们面前的这群宋军队伍里,大宋的少年皇帝也正在其中。

    凭着多年的经验,老练的元军斥候们沿着一路上波斯战马的蹄印和各种痕迹,朝着宋军消失的方向紧追不舍。因为没想到元军如此穷追不舍,自以为已经摆脱了元军轻骑的江国栋和刘正华带着赵昰正在一处树林中休息时,警戒的侍卫却发现了远处元军轻骑追来的身影。

    就这样,两支骑兵你逃我追整整折腾了半天,可是却谁也奈何不了谁。元军的蒙古战马追不上波斯战马的速度,御龙直侍卫们身后留下的痕迹也逃不过经难丰富的元军斥候。

    赵昰被江国栋带着在马上已经被颠的头晕眼花了,眼看着一路上有三次都借着速度甩开了元军。可是只要他们一停下来休息,过不了多久,经验丰富的元军斥候总能凭着御龙直侍卫们身后留下的踪迹再次追上来。这个时候,波斯马和蒙古马相比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