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丝路龙船-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还是刚刚征召的新卒。

    察不忽木之所以将身边的二万骑兵和从草原上赶来的三万骑兵全部留在番禺,就连麾下原本的八万汉军步卒也尽数留下,只用蒙古诸部贵族们支援的十万新军攻打湛江,自有他的如意算盘。

    在克烈部摆明了车马想要东山再起,而且已经引起了薛禅汗警惕之心的情况下,察不忽木优先考虑的就只有尽快壮大手中实力这一件事情了。

    蒙古诸部支援来的新卒无论是军备还是经验战力都极差且不论,更关键的是察不忽木根本无法去信任他们的忠心。为了尽快彻底掌握这十万兵马,察不忽木选择了最快也是最残酷的方法:将这十万大军全部送到战场上,通过战场的血火洗礼不仅可以用最快的速度让这些新卒成长起来,而且在达尔赤的指挥下,还可以不着痕迹的通过战场让那些不好掌握的将领永远的消失在战场上。

    临行前,察不忽木毫无怜悯之心的对达尔赤交待过,哪怕这批新卒伤亡过半也无所谓,但是一定要达尔赤能够完全掌握消化这些新卒,使他们真正成为克烈部可以信赖的战士。

    想到察不忽木冷酷的军令,出于一个蒙古勇士内心的骄傲,达尔赤每当召集众将商议军机时,总是有些心情复杂。看着身边心思单纯,整天叫嚣着要出战的外甥巴图,达尔赤只能收起心中的不忍之情,开始安排诸部兵马轮番对湛江城展开了试探性的攻势。

    像这种每次数千人,没有协同没有相互配合支援的攻城战,注定是不会有什么战果的。除了让诸部损兵折将之外,唯一的好处只是让那些新卒们多了些实战经验。

    试探性的攻城进行了三天之后,伤亡竟然已经达到了一万之众,就连诸部将领们自己都觉的这样下去不会有什么结果的时候,达尔赤这才重新召集众将,提出了将各部兵马重新整编。

    在残酷的现实和严厉的军法面前,无可奈何的将领们也只得接受了达尔赤的军令,重新编成了九个万人队,每个万人队的万夫长自然是由达尔赤精心挑选出来与克烈部关系亲近的将领。虽然不少诸部将领们心中不满,可是在一盘散沙的情况下,却只能按着达尔赤的要求被吞并进了这九个万人队之中。

    初步的整编过后,每次攻城都改由一个完整的万人队来进行,有了统一的指挥和协同之后,湛江城内的苏刘义和石义坚这才感觉到了一点元军带来的压力,只是在城内守军兵力充足,准备的守城器械也很完备的情况下,元军仍然只能在湛江城下无功而返。

    这样的攻城战进行了近十天之后,结合苏刘义送回的战报,再加上潜龙司从番禺城送回的消息,枢相文天祥已经明白了察不忽木的用意。

    察不忽木的心也真是够狠够硬,根本不顾惜这些元军新卒的伤亡,用湛江城来当这十万元军新卒的磨刀石啊!

    (本章完)

第100章 云帆蔽日越海来() 
琼台行宫外廷的清心阁内,文天祥将湛江的战况详细向陆秀夫做了讲解之后,目露精光难掩期待之意向陆秀夫说道:“君实兄,如今察不忽木欲借我湛江守军来给他这十万援兵当磨刀石,若是听之任之,虽说湛江安危无虞,却平白让察不忽木手上多了几万可战之军。既然察不忽木如此不将我大宋看到眼里,小弟岂能不好好招待他一番。”

    “宋瑞可是想主动出击?”

    文天祥自信的一笑,沉声应到:“正是如此!小弟准备带巩信、萧敬夫诸将率五万兵马赶赴湛江与苏刘义汇合。以十万精锐对元贼这十万乌合之众,当无不胜之理。斩了察不忽木伸过来的这支手,消弱元军在广南东路的实力,也可借机重振我大宋军威。”

    文天祥刚转任西府枢相之职,正需要借一场大胜来树立在军中的威望。如今琼州已定,民心安稳、内政顺遂,十几万大军也在琼山操训多时,正是出兵的好时机。

    虽说琼州与湛江隔着一道海峡,不过凭着朝廷在海口浦的庞大船队,无论是运送兵马还是转运粮草也都极为便利,陆秀夫沉呤了片刻之后抬头对文天祥点了点头,“若是贤弟决心已下,陆某自当鼎力支持。只是太后那里,还需宋瑞多费些口舌。”

    文天祥见陆秀夫点头同意了自己率军出征的想法,心情顺畅之下随口对陆秀夫笑道:“既然君实兄并无异议,那小弟这就先安排巩信、萧敬夫诸将准备出征,只是粮草后勤诸事还需君实兄多多费心。太后那里,小弟明日一早就将奏折递上。”

    文天祥的许音刚落,陆秀夫却突然脸色转冷再无两人私下间那种随意悠闲的样子,连两人平日里随意的兄弟称谓都换成了官职相呼,板着脸寒声问道:“文相公未得太后应允,就准备自行调动兵马出征吗?”

    看着陆秀夫突然转冷的脸色和语气不善的问话,文天祥这才意识到自己方才这番话有些过于想当然了。虽然朝廷百官都知道太后在两位宰相面前是极好说话的,可是文天祥这种近似先斩后奏的想法,却无疑是一种对太后和天子极为不尊的行为。

    对于极重礼法的陆秀夫来说,文天祥的这种行径已经触犯到了一位臣子的底线。

    看着脸色冰冷的陆秀夫,想明白原因之后,文天祥急忙躬身做揖向陆秀夫赔罪,嘴里解释道:“君实兄所言甚是,是小弟过于心急了。这事自然还是要有太后和皇上的旨意方可施行,小弟这就先向太后和皇上请旨。”

    文天祥的态度让陆秀夫心中稍安,只是嘴里却依然语气森然的警告道:“文相公如今总领朝廷军政,守御琼州征讨外敌原是份内之事。文相对朝廷的忠诚本官也并无猜忌之心,只是如今皇上年少太后又性情和缓,若是朝廷重臣都如文相这般事事擅专,即便文相并无二心,只恐麾下诸臣今后就只知有文相而不知有天子和太后了。长此以往,天家威严荡然无存,国将不国啊!”

    在陆秀夫句句诛心的严厉告诫下,文天祥浑身汗流浃背,羞愧不已,再次诚心正意的向陆秀夫深深的长身一揖,“多谢君实兄劝诫,文某行事确实是过于随性了。只是文某对朝廷对皇上的忠心对天可表,绝无擅权自专之意。”

    看到文天祥意识到自己行事不当,陆秀夫脸色稍缓,语重心长的对文天祥说道:“宋瑞贤弟昔日常年领军在外,若论临机处置、杀伐果断自然是远胜为兄。只是我辈蒙朝廷信重,身处中枢总领军政,朝廷百官注目之下,若我等都不能谨守纲常礼制,又如何让文武官员们忠于朝廷忠于皇上呢?”

    文天祥对朝廷的忠诚本就毋庸置疑,再被陆秀夫这番劝诫过后,重新警醒的端正了心态,准备先去面见太后请旨。

    唤来了外廷负责与内廷传递消息的阁门宣赞郎张青贤,文天祥吩咐他去内廷皇城司,将自己准备求见太后的要求通传一下。可不等张青贤领命,陆秀夫却又开口拦下了张青贤。

    这样的军国重事,即不想失了臣子本分,又不想阻碍了文天祥的出征大计,陆秀夫也只得再次出言提醒:“且慢,先不急着将此事禀报太后,张宣赞且先去皇城司通报,就说文相公有朝廷要事需要面见皇上。”

    等张青贤依令而去之后,陆秀夫这才对文天祥说道:“宋瑞贤弟,如今太后的行事你亦尽知,你这么直接向太后请旨只怕除了让太后惊惧不安以外,什么旨意也拿不到。如今皇上虽然年少,可对朝廷大事却向来甚有定见,你还是先将此事向皇上禀明,若是皇上同意,太后那里自有皇上去替你分说,岂不比你到太后面前请旨要容易的多。“

    不知不觉间,赵昰在数次朝廷重大变故中所展现出的眼光和能力,已经让陆秀夫对少年皇帝的智慧和见识大为赞赏,隐隐有种将赵昰当成可以在思想上平等商议要事的对象了。

    从皇城司的执事太监口中得知枢相文天祥求见之后,呆在内廷正感觉闷的慌的赵昰也不用宫中太监们再去回话,直接就带着正在崇华殿内与他闲聊的御龙直指挥使江国栋、龙骧左卫指挥使刘正华从内廷直奔两位宰相所在的清心阁。

    等到了清心阁,文天祥将自己的计划向天子禀报清楚后,赵昰在愣了一下之后,第一时间就感觉到了一种兴奋和期待,大宋终于要开始对蒙古人做出反击了。

    出于对文、陆两位宰相能力的信任,赵昰没有过多的询问诸多细节之事,当即就将此事满口答应下来,连说服太后的事情也全部包揽到了自己头上。

    只是随后当赵昰一脸兴奋的表达了自己也想随文天祥的大军一道出征湛江时,陆秀夫和文天祥两人态度一致的坚决把少年天子的想法堵了回去。

    当天下午,当赵昰颇费了一番心思将此事的利弊向太后分说清楚之后,也顺利的让太后同意了文天祥的这一次出征之事。

    得了太后正式旨意之后,短短两天时间里,在陆秀夫率领朝廷官员们的协助下,文天祥和麾下诸将带着五万大军从海口浦出发,乘船越过了狭长的琼州海峡抵达雷州。

    事先从枢密院的信使口中得知这一消息的湛江主将苏刘义亲自到雷州港迎候朝廷大军,看着由远及近慢慢将眼前的大海和天空都全部遮蔽住的庞大船队,苏刘义也难掩心中的激动之情,朝廷对步步进逼的蒙古人终于开始反击了。

    (本章完)

第101章 猛虎卧荒丘() 
五万大宋精兵悄悄进驻雷州城休整,文天祥却带着巩信、萧敬夫、彭震龙诸将径直和苏刘义一道赶赴湛江城观察敌情。

    雷州府地域是一块从大陆伸入海中的半岛地形,在元军受阻于湛江城下之际,整个雷州半岛周围全都被茫茫大海环绕,在文天祥的严令下,苏刘义、石义坚又派出了大量斥候封锁了湛江与雷州之间的所有要道,数万宋军悄悄从琼州渡海而至,湛江城外的元军却一无所觉。

    暗中亲至湛江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