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凡尔赛只有女王-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达朗贝尔被说服了。

    很快他就发现,王储妃拥有完备的自然科学基础知识,无论是数学、物理、化学,都能够随口说出基本原理来。甚至可能还有一些哲学——例如对立统一、矛盾转化,令他颇有耳目一新的感觉(这时候黑格尔才刚出生);难怪她自信能够编写这套教材——这套教材需要的不是深入了解,而是浅显却又全面的介绍。

    尽管她一再表示自己的了解非常浅显,但这个发现还是令达朗贝尔兴奋不已。

    他是个无神论者,一生追求真理、科学(甚至在去世之后,因为信仰问题,他的遗体没有按照通常做法在教会墓园下葬,而是埋在了一块无名目的中),难得碰到一位能理解他的人,而对方甚至是一位王储妃!他在沙龙之中也听闻关于王储妃的窘境的传言,此时不由得衷心希望她成为未来的王后。想想这会对法兰西的学界产生多么有利的影响!

    玛丽心中对这套教材的要求就是:像给小学生用的一样。

    有一天说不定真的要用来给小学生上课——假如这套教材可行,以其为蓝本进行修改,将来可以推广到全国的初等教育。

    各地教会开办的学校,有内生和外生之分;内生就是立志于从事神职的学生,外生么当然就是“俗家弟子”。外生的数量远不如内生,也就没有必要单独考虑教学内容,基本上是以神学为主,教材就是圣经。

    此外,正统教育以拉丁文为主,与学生日常用语有差距,难以入门。

    总的来说,初等教育这一块,还是处于相当混乱的局面,满足不了未来发展需要。

    ——当然,这需要长远规划,现在她还只有初步设想,大多条件还未成熟。

    到时候,她收入囊中的人才更多,大概也就不必自己亲自上阵了吧?

    回到成人教育。在她的规划中,习艺所的课程应分为读写教育和职业培训两方面。

    虽然教会学校掌天下,但其它性质的学校倒也有一些。例如城市学校,通常由行会或者商会创办,主要目的是服务行会成员子女,教授内容也紧紧围绕本行业,类似职业技术学校。

    行会往往具有很强的封闭性。市场不大的情况下,很容易“教会徒弟饿死师父”,手工艺行业尤其如此。此时多为学徒制——工匠在带学徒时,往往要先从其父母处收取一笔钱,而后学徒跟随师父学艺帮工,吃住师父负责,但没有劳动报酬。匠人收的学徒一般不多,一个手数得完。

    可想而知,城市学校的创办者也会采取种种办法,限制生源以及知识外流。也因为这个原因,玛丽不能直接与这类学校合作。

    玛丽也不需要:习艺所定位明确,就是个短期的就业培训班,虽然也要教读写,但不应视为正统教育。她要教出来的,是一结业就能到工厂上班的工人。

    “就是说,让我派人到习艺所教他们如何工作?”

    “嗯。她们未来是要到你那儿工作的,当然由你的工厂派人。”

    “没问题。”

    不必多说,郎巴尔就能明白玛丽的意思。岗前培训在后世是相当常见的。

    对贫民来说,习艺所开设课程教他们,这只能算个添头;他们真正看中的永远是能不能落实工作。

    第一批人很好解决:郎巴尔在巴黎市郊开设的纺织工厂可以容纳他们。从洛林运来的棉花在这里纺成棉布,直接在全国最大的市场上出售。

    虽然郎巴尔现在的实业能轻松吃下在圣安托万救济院所有登记在册的劳动力,但玛丽却不希望她大包大揽下来。这只是个试点,将来还要向全巴黎乃至全国推广,介时要安排这么多劳动力,不能只靠郎巴尔一个人,也不能只靠救济院运营者同企业主的关系,甚至不能只靠爱心。必须要能够靠救济院本身优势来吸引企业。这也是玛丽开办习艺所的原因——让从救济院走出的工人与在街头雇佣的有所不同。为了确保她的想法在实际中有效,玛丽得在别的企业主身上试一试。

    “同博美先生的谈判进行得怎么样?”

    “一开始他只是礼貌地敷衍着,”玛丽笑道,“不用眼睛,我光用听的,就能听出他的不感兴趣。”

    波美是一位颇有贡献的化学家、药剂师,现在是法兰西科学院院士,同时也是巴黎有名的实业家;工坊生产各种化学药品,其中氯化铵生产是法国第一人。

    “然后他表示,出于对上帝教导的尊敬,他愿意接纳5到10名贫苦工人。”

    “我猜与其说是因为上帝的教导,不如说是王储妃的面子。”

    “我敢说是这样。在我要求他给予我们的工人和其他工人同等待遇的时候,他一副看天真小孩的样子。不过在我介绍到习艺所的时候,他的态度明显变了。他对岗前培训很感兴趣。”

    “尤其是他那种性质的工坊,需要工人有更好的技能。”

    “最后他要带走的人肯定不只10个。说起来,你什么时候给我在北部…加莱海峡的煤矿送人手?”

    “这么缺工人?”

    “缺廉价工人。资本主义的逐利性,你懂的。”郎巴尔笑着叹气。

第115章 工业萌芽() 
玛丽在外的两年间,郎巴尔因为下决心留在法国,产业重心也发生了变化。原先,除了继承来的各种庄园、酒坊外,她自主投资的是债券、地产、服务业,便于抽身离开。转变方向后,她开始投资轻工业、煤炭业、冶金业。

    北部…加莱海峡自18世纪中期发现了浅层煤炭以来,就一直是法国煤矿业的重要地区之一。

    “海峡的对面可就是英国,就是伦敦。那儿沿海都在做对外贸易,人均工资比巴黎还高。从英国运来的煤炭竟然比当地的价格还低。如果我不想些别的办法,就竞争不过了。”

    “在石油发现之前,煤炭一类能源的需求不是企高的吗?”

    “等机器化大生产的时候肯定会高,但现在还没到那一步呢。现在我只得先找廉价劳动力想办法。”

    玛丽了然:“瓦特的蒸汽机也不能降低成本?”

    “他的机器还有一些难题没法克服。造出一台蒸汽机容易,造出能适应大规模生产的商用蒸汽机可真难。要不是我知道在他身上投资肯定能有回报,说不定会考虑放弃投资。”

    玛丽深以为然。她俩后世在装备制造企业工作,生产的正是“制造机器的机器”,对科研成果和工业产品之间的沟壑深有体会。

    眼前的例子也是鲜明的:蒸汽机并不是瓦特首先发明的,甚至第一台实际应用到生产的蒸汽机也不是他改良的。在蒸汽机发明后的一个半世纪后,经过数代工程师的不断改良,最终,在瓦特的手上,稳定性、效率、成本等各方面都能广泛地被工厂主们接受的蒸汽机才姗姗出现。

    找到瓦特的过程说来有些赶巧。

    玛丽在英国旅行时,对工业老本行相当关注。她委托英国大使馆打听詹姆斯·瓦特的事,不过,抢先找到人的,还是维耶尔的叔父,那位著名的女装骑士——神父随玛丽抵达伦敦后,就找叔父团聚去了。

    “虽然不知道殿下为什么要找一个落魄的运河测量员,不过这是他的地址。”维耶尔笑嘻嘻地递给玛丽一张纸条,眨眨眼,“知道我叔父有多厉害了吗?”

    瓦特此时的赞助者名叫约翰·罗巴克,也是专利共有人。这位有名实业家的经营出现困难,自己欠了另一位企业主马修·博尔顿的1200英镑,准备用手上的专利权抵偿。玛丽得知,二话不说地表示要出更高的价。当然,她不可能随身带着这么多钱;最终负责交易的是郎巴尔在英国的企业代表,专利也转到了郎巴尔企业名下。

    很快,能干的企业代表找到瓦特本人,说服他到法国去。瓦特恰巧处在人生和事业的低潮期——妻子难产去世,研究毫无进展,不得不干着和研究无关的工作。虽然他不太愿意离开英格兰,但留给他的选择也不多——蒸汽机的进一步改良必定要建立在先前专利的基础上,如今三分之二的专利权在郎巴尔手上,假如她阻挠,他今后的研发会遇到很□□烦。现在对方许诺了优厚的研究条件;虽说法兰西有些人生地不熟,但怎么说呢,至少没新大陆那么远。

    幸好当时瓦特还没有成名,否则可以肯定英国政府会阻挠此事——别看才18世纪,但他们已经有了防止技术外泄的意识。

    “英国少了一个瓦特,可还有上百个技术娴熟的工程师。”郎巴尔感叹。有些情况,只有进了行业才知道。

    在文化上,英格兰仍然深受法国影响;法国人视之为“乡巴佬”,即便对英国的工业繁荣有所了解,最多也认为是“暴发户”或者“野蛮子”,完全察觉不到就在这脏兮兮、黑乎乎、吵轰轰的产业里,蕴藏着翻天覆地的力量。

    约西亚·韦奇伍德、约翰·巴斯克维尔、塞缪尔·高尔顿、约翰·罗巴克、约翰·威尔金森等都是重视新技术新工艺在生产中应用的实业家,涉及的产业包括漆器、武器、制碱、制酸、漂白、铸铁、钻井等;为他们工作的工程师和发明家包括约瑟夫·布莱克、约翰·斯密顿、阿瑟·伍尔夫、理查德·特里维希克等人,甚至有的实业家本身就是自带研究发明技能的科学爱好者。

    有时候郎巴尔觉得自己在以一人之力对抗一整个初具规模的产业链。

    “我最担忧的还是煤炭。工业化进程需要大量煤炭,蒸汽机也需要大量煤炭。要想推广它,煤价必须低。”

    郎巴尔把话题绕回来。

    “等瓦特的蒸汽机改造好后,虽然可以用在矿井里,降低一些成本,但预计煤炭价格仍然会高于英国煤炭。归根结底,目前法国已发现的煤矿比英国要少得多。”

    “不要着急,按自己的步调来。不用追求全面。还记得一个人口百万的地区需要的最基本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