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逆妃-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是的,他仍是想见她!‘霓裳羽衣坊’中的两次见面让他终于明白了:原来他这三年来思念的不仅仅是她的身体!他以为自己从没看进眼里,他以为自己从没往心里去但是,皇宫御花园中她的慧黠灵动,马场上她的活泼好强,还有那个晚上她酒醉后的胆大妄为,后来浴池中的泼辣反抗,以及被他审问那晚的坚强与不妥协却为什么这些景象会在他失去她以后这么清楚的浮现?原来他不只是骗过了她,也骗过了自己所以他和她都以为他眷恋的不过是她的身体所以她没有挣扎与犹豫的背弃了他,所以他也没有犹豫的命令蓝雪印去斩断他们之间唯一的那个连系虽然那个孩子最终并不是死在蓝雪印手上,但他下过这个命令却是事实曾经是你无法原谅我的背弃,现在是我无法原谅你的绝情,她恨他可是这到底又是谁的错呢?他们之间,真的就没有挽回的余地了吗?

    葵于烈在西北抗击贾梭不过一个月,忽然又传来青蔻公主在葵达西南边境现身的消息据传这位从京城天牢神秘失踪的贾梭公主正在高调的游走于西南各民间势力与官府的区域统军之间,以贾梭国特使身份公然策反并邀众同盟以分天下

    传闻难辨真假,贾梭王与葵于烈等都没有停下各自的攻势

    然而不过一旬时日,却又传来西南响应青蔻公主号召之势日盛的消息再一月,便突然听得西南已组成小部盟军公然反对葵达的讯息,而那盟军的头领,便正是贾梭国之青蔻公主

    这次不只葵于烈消息确实,贾梭王那边也得到了准确的探报!

    只是——青蔻公主只身一人就有这等能力吗?如何逃离天牢,如何越过道道关卡抵达西南,又是如何成功说服各个地头势力更甚至是原本隶属于朝廷的统军的?而且——担当盟军的头领,她有那样的能力吗?

    别说葵于烈不信,就是青蔻公主的亲身父亲贾梭王也不信

    于是两方都不约而同的缓下了战局,加上朝廷的、民间的各路探子都往西南迅速集结,各方势力都极力想弄清楚这件事的真实

    与此同时,葵达国内却又突然频发灾害——先是东南地区因今夏雨水过于丰沛而导致了湖河沿岸突发水灾;然后东北地区却又因为连续半年都无一丝降水而干旱严重,别说田地中已半年没有丝毫收成,现在就连饮水都渐渐成了问题!

    战火、内乱与灾害同发,民众人心惶惶便有纷乱之势

    葵于泓又急调京中物资准备往东南与东北赈灾可是因为云幽儿事件朝廷损失的为数不少的空缺还没有补足,葵于泓手下人手不足,此时事情一出便明显感觉顾得了这头就顾不了那头无奈只得从现有人员中先选取了些能担大任的人急急派了去两处赈灾,然后又才从剩下的人员之中勉强找出了几个堪当平乱之责的人来命领了军去西南平那青蔻公主之乱

    不怪葵于泓小看这西南之乱,其实谁也没有觉得这由一个小国公主发起的叛乱能成什么气候,所以当葵于泓派去的朝廷武将连续三个月都在西南盟军手上受挫而回的时候,吃惊意外的不只是朝廷!

    难道葵达真是气数到了不成?所以才会又是战火又是灾害,现在竟然还连一个由杂牌军组合成的叛乱盟军都镇压不了?

    面对民众间这种越来越盛的传言,葵于泓当机立断——命烈王爷即刻转战西南速速镇压叛军!原西南之朝廷军换往西北!

    葵于烈其实也早无意继续西北战事了,因为说不清是不是心里的直觉,就是觉得青蔻公主的这件事也许与骆云畅有关可是那时派出蓝雪印的时候交代了说只让她做保镖而并没有定下联络的方式,所以他此刻无法从蓝雪印那里得到最为真实的消息他所知也就和葵于泓与贾梭王一样——西南盟军确由青蔻公主统帅葵于烈早想亲自确认此事了,可是西北之战也不能随意丢下,所以这时得葵于泓调换命令一下,便立即领兵南下

第四十章 盟军之首() 
到达西南已是两旬之后,不过两日便与盟军对战平原,两方勉强以平手告终十日之后,又是一战,以葵于烈小胜而回再半月,一战又以盟军制胜

    葵于烈经此三战发现:盟军不仅军容井然调度得宜,而且对战颇为难缠,其面貌也完全不像是杂牌军所组听说这一切全都是青蔻公主所为,葵于烈虽然还是不相信青蔻公主有此能耐,但每次对战之时那骑马立在后方高处观看的穿着贾梭国服饰的红色影子却又是那么的显眼可是葵于烈同时也发现到一个细节:那个红色影子每次出现的时候,身边都必会跟着一个婢女装扮的人因为相距遥远,葵于烈不可能看清那个婢女的样貌,但是不知道为什么,每当远远看着那个影子,他的心中就会有丝苦涩

    葵于烈有理由相信那个女人就是骆云畅,因为他十分肯定青蔻公主做不到目前这些归于她身上的事情,但是骆云畅虽然他也不太相信她就能做到这些,然而她在西北的响亮名声绝不会只是空穴来风,也许出生在武将之家的她真的是有此才能的况且,如果青蔻公主真的是靠贾梭的力量逃出来的,那她应该会立即返回贾梭才对,她是绝没有才智与胆量自己孤身一人来做这些事的事实上在葵于烈的认知中,有这种才智和胆量的女人,只有骆云畅所以青蔻公主会出现在此时此地,那就说明她一定是被人控制或胁迫的而以葵于烈所想能够制压住青蔻公主的,仍是除骆云畅外不做第二人想

    三年不见,当她只是云幽儿的时候他只是生气,但是当她脱下这张面具时,他又惊讶非常——虽然他了解她本性胆大恶劣,但她却绝不是一个冷血残酷的人然而父兄之死到底让她的心境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呢?才能让她在转瞬之间毫无犹豫的做出这一连串的冷酷计划夺人性命已不再让她寝食难安,拉众多无辜之人下水也毫无内疚,难道她的复仇之心真就这般强烈?

    葵于烈心里清楚,皇上严厉的治国态度其实早已让葵达国外强中干,民心早已不再所向,朝廷官员也只是表面的崇敬而内心惧怕骆家虽是常年居住西北,但在京中也不是完全没有势力的如果当真有心,骆云畅绝对有可能做到从天牢中神不知鬼不觉的救走一个人,即便那人是个钦犯而一旦离京,即便再重重关卡又如何呢,骆家三世的名声公道早就自在人心,即便皇上再从严治国暗探遍布全境又岂能真的管住人心?

    说不定那个女人早就跟他一样已经看清了这葵达与皇上,所以才会定下这样的计策她的顺利不是偶然,她那晚的声明也不是夸口,如果她的计划还有更深重的后续,也许她真的能做到也不一定那他呢?他要阻止她吗?还是放任?或许他应该想办法抓住她,然后不为人知的将她永世圈禁在自己的地方,那样或许他和她都不会死但是,她会恨他会更加恨他?

    如果他想,他应该有一半以上的几率可以推翻皇上然后自己坐上皇位然而那个丑恶的皇宫和染满了鲜血的龙椅令他厌恶得几乎作呕,所以他从没有想过要动用父皇留下的那封遗诏去争夺些什么,他仅仅是将它作为牵制皇上而给自己保命的护身符而已可是骆云畅却偷走了它至今也说不明白为什么当初在发现遗诏被调换的时候心里没有惊慌,是他其实并不看重这条性命还是心底相信骆云畅不会害他?似乎当时心里最为愤怒的是骆云畅的背叛听说有句话叫没有期望就没有失望,所以他原来是对骆云畅有期望的吗?这就是他当时对骆云畅的真实心态吗?

    他竟然会这么轻易就对她动了真情?

    那么现在,此时此地,他要如何?

    葵达国内两线作战的局面下,东边却没有传来好消息因为北方的旱灾和南方的涝灾丝毫没有减轻的迹象,朝廷能做的,也就只是赈灾而已但毕竟两线作战的耗费是巨大的,所用的人力也是巨大的,再加上皇上对战乱的重视程度一向超过其他,于是随着西南叛乱的久压不下,朝廷对东边的赈灾支援便渐渐的有了些怠缓之势刚开始民众们还只是在心里不满不敢说出来,但不久之后随着灾情的加重和资源的持续短缺,民怨渐渐升华,对朝廷以及皇上的不满便开始公然的表露出来

    因为葵于泓一向以高压手段治国,所以当地的官府以及从京城前来赈灾的官员们当然的采用了强制镇压的手段,把带头闹事或表现不满的民众抓起来以藐视皇权罪重处而达到了杀一儆百的目的

    东边的这些消息传来没几天,葵于烈就发现战场上青蔻公主身边的那个婢女不见了踪影根据骆云畅最近的这些行动,葵于烈无法不猜想骆云畅是不是打算利用当下的这个机会而又跑去东边了可是,她难道准备就这样放下青蔻公主这边不管了?她应该是十分清楚她离开会造成什么后果的,青蔻公主绝无能力带领盟军继续取胜,那为什么还是决定了抽身而去?她并非是敌不过他啊,他们之间的战役明明还胜败未定啊回避?不,以她那么大的决心应该是不会对他手软的那就是说现在新出现的这个机会比与他对战更为重要了?将他丢给青蔻公主,或者说将青蔻公主丢给他在现在的她眼里,他们都只是棋子了?

    她要敢来跟我抢,我会打死她!她早就已经不在意了?

    葵于烈住的地方是城郊的一处驿站,这不能不说有些让人惊讶因为,驿站驿馆之类虽是朝廷出资修建的公用之地,但到底不是惯常接待达官显贵的地方,所以地方绝算不上舒适,设施也只能算是齐全而已葵于烈身为王爷却住在这种地方,确实怎么看都是不合适的管理驿馆的下官自然内心惶惶时刻都小心谨慎着,但葵于烈身边服侍的各人却并不为此奇怪

    历来皇家在各地都设有别院,但一来路途离战场遥远往来不便,二来葵于烈也一向主张将领要与兵士们同甘共苦,所以在外行军征战时少有自己住在皇家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