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汉涟漪-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因此,也难怪虎头山一辈子不知官为何物的人,如今听了刘知远的封官许愿,能洗白自己的身份,重新做人,甚为意动,纷纷望向自己,期待自己的抉择,特别是四头人邓二狗,可以说是,两眼放光的看着自己,盼着自己立刻答应了下来。

第179章 翻云覆雨(一)() 
张东平让人把王福带了下去,不久又转了回来,笑着对刘承谦说道:“二公子,王福所说的,你可要记住了,今后朝廷的人问起宋州的事来,你便依此说法,详述一遍便是,其他的,有刘大帅为你担待着,你放心便是。”

    这便是窜口供了么?刘承谦很是纳闷,他没有什么好担心的,自己连死都不怕,还有什么吓得到自己的了。想到刚才张东平说,有人愿意为王福做担保,现在的王福身上烙着反贼的烙印,还有人不怕惹祸上身,不禁感到新奇,便疑问道:“那位窦监军是谁啊?”

    “他是王福的亲舅舅,名叫窦仁贵,以前是郑王石重贵的部下,如今是朝廷吏部的郎中,因郑王的举荐,作为这次南征军的监军,随军南下。本来王福随着史卫义反叛,犯了死罪,正是因为窦监军多次求到咱们刘大帅门下,刘大帅因你们虎头山之故,便对他网开一面,拖延了上报朝廷的奏折,只是让他指认史卫义在宋州的各种罪行。”张东平闻言,有些讨好的解说道,随后递上一个大木箱子,又对刘狗娃说道:“这是王福托小的交还给公子的东西,说是公子以前在宋城酒坊的经营所得,并千般恳求小的转达他对公子的歉意,望公子大人不计小人过,饶过他这一次。”

    刘承谦知道王福脱罪,肯定是他舅舅与自己的父亲刘知远妥协的结果,说得难听点,便是狼狈为奸,沆瀣一气。听说王福临走前,还给了他以前夺去自己酒坊的的经营所得,刘承谦不禁接过张东平递过来的那个木箱子,打开一看,里面有许多耀眼生辉的珠宝首饰,按照时值计价,应该值一两千两银子,还有许多黄橙橙的金片和雪白的银锭,总计起来,大概有四千多两银子,就算两个酒坊在这么短的时间,也赚不了这么多银两,如果按后世的什么误工费、精神损失费、发展扩展前景费等计价的话,还差不多。

    刘承谦放下了木箱子,对张东平疑问道:“怎么这么多?”

    “不多了,王福以前在宋州加害公子,各种大大小小的损失,加起来都不值这些,多了,也是这小子的赔礼,他还想让公子在大帅面前,为他多多美言几句呢,这点钱,也想让公子开口,这小子真不识趣,刚才被小的狠狠教训了一顿。”张东平嘿嘿的笑道。

    刘承谦知道,这张东平肯定拿了王福不少好处,否则他也不会在自己面前,把王福求情的那番话说出来。刘承谦拿了一锭银子,赏给了张东平,张东平忙连连推辞道:“小的都还没有孝敬公子,哪能便拿公子的赏赐呢。”最后,推脱不过,只得千恩万谢的接过银子,心中有愧,又连连给刘承谦作礼,才离去。

    几天后,刘知远把查出史卫义在宋州为非作歹,反叛归唐的奏折和擒获虎头山一众匪徒的奏折,交由窦监军用印后,递送给了朝廷。刘知远在奏折中,极力的为虎头山的人和王福开脱,往死里给史卫义摊派各种罪名,把奏折的重点聚焦在史卫义的案子上,显得虎头山的案子轻描淡写,微乎其微。

    因虎头山的人,在朝廷的黑名单里,榜上有名,满朝皆闻,想彻底脱罪洗白,重新做人,还是相当有难度的,这次刘知远上奏折,便是一个投石问路之举,事先探探朝廷的口风,然后再按症下药,想其他对策,免得临事手忙脚乱。

    不久,朝廷便传下了旨意,勒令刘知远代行宋州事,严查缉拿史卫义在宋州的党羽,整顿宋州的吏治和安抚宋州的民众。对于虎头山众人的惩治,刘承谦原是宋州官员,虽为史卫义所迫所害,但他甘愿落草为寇,与匪为伍,自甘堕落,作为虎头山匪首,死罪可免,活罪难逃,因是南征军大帅刘知远失散多年之子,自小缺乏管教,致使其误入歧途,刘知远又愿折功相抵,便交由刘知远严加管教,其余人等,男的立斩不饶,女的发卖为婢娼,以儆效尤。然而,王福这个反贼,则是检举不及时,功不及过,只是革除官籍,贬为庶民了事。

    朝廷这样的处置结果,惊得刘承谦目瞪口呆,大叫不公。刘承谦找到刘知远时,刘知远正和十几个部下在州府衙门商议军务,有几个是自己认识的,在虎头山下领过军的苏阅和郭威赫然在列,上山劝降的方姓军曹参军和户曹参军黄运,也依序在列,还有十多个武将装束的将官,看到刘承谦气呼呼的闯进衙房来,都是满脸的疑问。

    刘知远看到刘承谦冒冒失失的闯进来,门口的护卫拦也拦不住,心下愠怒,不禁沉下了一张黑脸,大声喝道:“放肆!”随后又对衙门口正惊骇张望的护卫亲兵令道:“来人啊,把他拖出去,重打二十军棍。”

    “大帅不可。”“大帅恕罪。”“大帅开恩。”。。各种求情,在衙房里纷纷响了起来。

    “各位将军休要为他求情,这小子无视军纪,擅闯军衙,已是犯了死罪,老子今天不罚他,不让他长长记性,他还不知道擅闯军衙的后果呢。”刘知远依然黑着脸色,翁声说道。

    “二公子初来咋到,还不知道军规为何物,情有可原,还望大帅法外开恩。”一位头上有几缕白发,脸上有几分秀气的中年将领走了出来,又向刘知远求情道。

    “王俊说的不错,二公子刚来,并不熟悉军律,还望大帅法外开恩。”坐的比较靠前的苏阅也附和道。

    衙房中的众将领见状,又纷纷求情。刘知远只得对刘承谦严词厉色的警告了一番,才作罢,随后又对刘狗娃沉声问道:“你来此有何事?”

    “小子听说,朝廷要全部处死咱们虎头山的人,不知是不是?”刘承谦大声问道。

    “不错,虎头山的山匪为祸宋州多年,烧杀抢掠,无恶不作,劣迹斑斑,千夫所指,而且还企图抢夺圣赐奖赏,玷污圣命,令朝廷震怒,处死已是轻的了。”刘知远脸无表情的回说道。

    “欲加之罪何患无辞,自从小子上山伊始,虎头山的人为生存所逼,不得不下山抢些财物,并没有再多伤人命,罪不至死,爹你不是说过,要向朝廷求情,请求赦免他们的罪,给他们一次改过从新的机会吗?你怎么能言而无信呢?”刘承谦自知理屈,便不顾刘知远对虎头山众人罪行的数落,依然大声的争执道。

    “哼,便几个山贼,值得你这样为他们求情么?值得你老子冒天下之大不韪,费力去救他们那几条贱命烂命么?你要知道,你这条小命,还是老子折了这次南征的军功,落下这张老脸,才向朝庭求来的,你知足了吧。”刘知远听到刘承谦的质问,觉得自己费力不讨好,不禁气不打一处来,便气哄哄的说道。

    “他们都是小子的患难之交,义气深重,情同兄弟,生死与共,并没有做过什么伤天害理的勾当,只是为官府所迫和欺凌,为了生存,不得已才落草为寇,为何朝庭便不能网开一面,饶他们一命呢。”刘承谦固执己见的说道。

    “你小子懂什么,这是朝廷下的诏令,谁人敢违?正是朝廷前些年的纵容,才使得天下的匪寇屡剿不灭,还见疯长趋势,为朝廷所忌惮,如今拿到了虎头山的人,正好杀鸡骇猴,哪能轻易赦免。”刘知远也高声说道。

    见刘知远死活不松口,不肯搭救虎头山的人,相救无门,难免失望,刘承谦不禁气愤愤的说道:“要杀他们,不如先杀了小子吧,反正做个无情无义的人,也没啥意思。”

    听到刘承谦父子针锋对麦芒的对话,衙房里的各将领,不禁面面相觑。不一会,一名颧骨高耸,头大如斗,肤色黝黑如锅底,身材粗壮的中年将领,站了出来,瓮声瓮气的对刘知远说道:“大帅,难道便没有其他办法了吗?不如你再次向朝里上上书,恳求朝廷法外施恩,饶过他们吧,最多咱们便再给他们折折些功劳罢了。”

第180章 翻云覆雨(二)() 
听到那黑大汉劝自己再上书朝廷求情,刘知远不禁望向那大汉,说道:“史兄弟有所不知,如今晋国匪患渐多,占据各山头,抗捐抗税,不服朝廷管束,还不时骚扰朝廷的漕运,陛下震怒,正打算大力剿匪呢,要不是这次唐蜀两国挑起战事,咱们现在可能还在各处剿匪呢,现在抓到虎头山的人,正好杀鸡骇猴,警告那些蠢蠢欲动,无法无天的天下匪徒,这次他们哪能轻易饶恕这些人,咱们上书也是徒劳。”

    “那怎么办呢,当真把他们全杀了?”那姓史的黑大汉听说自己的建议无用,不禁看了忧心忡忡的刘承谦一眼,然后急声问道。

    “弘肇兄,不用急,水到山前必有路,船到桥头自然直”一个脸形瘦剥,下巴有些尖,嘴角有一颗黑痣的中年将官,掳了一下颌下的细髯,微笑道。

    “苏禹,便你不急,什么事,你都是先慢吞吞的掉会书袋,有个鸟用,有什么计较的,便不要藏着掖着,爽爽脆脆的说出来吧,别让大伙干着急了。”那叫史弘肇的黑大汉是个急脾气,听了那黑痣中年将官文绉绉的话,心下反感,不禁有些不满的打断他的话道。

    那叫苏禹的中年将官被史弘肇粗鲁的打断话头,不禁有些尴尬,强笑道:“小弟认为,虎头山的人,有许多可造之才,特别是有许多人,以前便是官军,马术精熟,杀掉未免太可惜,朝中各将领都暗地里养了私军,不如咱们”说到这里,苏禹便降低了声音,看了看衙房四处。

    “不如怎样?”史弘肇粗豪的问道,声音震得衙房嗡嗡作响,随后看到衙房里的人,都用怪异的目光看着自己,便立刻醒悟过来,又说道:“怕什么,这里全是咱们自家兄弟,那个姓窦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