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汉涟漪-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挂念,当然挂念了,前几天,俺娘子还给俺捎来了一封家书呢。”

    “那书信中说了些什么呢?”听说袁泬几天前收到了一封家书,李洪信不禁神情一凝,略有些紧张的问道。

    袁泬看到李洪信听说自己来了家书,便神色有异,虽然不知道原因,不过仍然回道:“也没有什么,便是说俺娘子的肚子越来越大了,不出一个月,孩子便要出生了,俺爹娘希望俺能在孩子出生之前回京。”

    “便这些,没有了吗?”李洪信追问道。

    听到人家孩子快要出生了,李洪信也不会恭喜人家,还傻不愣登的东问西问,刘承谦在一旁见了,不禁大摇其头,站了起来,对袁泬恭贺道:“袁将军将要喜得贵子了,小子在此恭喜袁将军了。”

    李洪信闻言,登时醒悟过来,忙站起来,也向袁泬恭贺道:“恭喜袁兄将要喜得麟儿了,刚才是在下大意失礼了,还请袁兄见谅了。”

    “哪里话,哪里话,多谢二公子和李兄的祝贺了,到时还要请二位大驾光临,到府上喝上几杯啊。”袁泬忙站了起来,哈哈大笑道。

    “好好,到时一定到贵府喝酒庆贺,不醉不归,来来,在这里先恭贺袁兄的喜事了。”李洪信首先端起一杯酒,粗豪的向袁泬作敬道,说完,一仰脖子,又豪爽的把杯中酒一干而尽。

    刘承谦端起一杯酒,也与袁泬干了一杯,刚坐了下来,只听李洪信又问道:“是了,刚才听袁兄说,你的父母和娘子,希望你在孩子出生前回去,难道、难道你的、你的小妹,便没有说些什么么?”

    李洪信的话说的有些支支吾吾,极为不利索,说完,厚厚的丑脸上,韵起了一丝羞涩的润红,垂头不敢再看袁泬。

    刘承谦闻言,登时想起,李洪信今天带自己进军营时,曾跟自己提过一口,有一个姓袁的娘子嫌弃他丑陋,当时自己听了,并不在意,原来那袁娘子便是袁泬的小妹子了。难怪他在演兵场上,这么着急的相助袁泬,原来是在提前讨好自己未来的大舅子啊。

    袁泬也醒悟到了,李洪信转弯抹角的,不断打听自己的家事,原来是他暗中喜欢自己妹子了,便佯作不知的说道:“芷儿生性好动,野蛮惯了,她才不会管她大哥的事呢,这丫头一直缺少了管教,俺这段时间不在京城,如今还不知道她在哪惹事生非呢。”

    “生性好动得好,生性好动得好,免得被人欺负。”李洪信无耻的呵呵笑道,“上次,俺在汴河东墟看到,有几个杂碎公子哥儿,凭着人多,仗势欺人,想要欺负芷儿,却被芷儿三下两下,全掀到汴河里喂王八去了呢,呵呵。”

    李洪信说完,看到刘承谦在一旁,似笑非笑的看着自己,笑得有些无耻,样子极为欠揍,不禁用蒲扇似的手掌,照着他的头掀过去,说道:“你小子笑什么,有什么好笑的。”

    刘承谦早有准备,李洪信手一动,便自先避了开去,笑道:“你说你的,俺笑俺的,又有何相干了,大舅,是你自己无理取闹了。”

    李洪信手掌落空,本想再次出手,教训这个敢取笑自己的甥儿,但见远处跑来了一名刘知远的亲兵,还以为刘知远有什么军令传达,便放下了提起的手掌,望着那名亲兵渐渐走近。

    那名亲兵,刘承谦见过,便是刚才在刘知远帅帐中,要押自己出帐的两名亲兵之一。只见他来到刘承谦面前,躬身行了一礼,说道:“二公子,大帅说了,你们虎头山的那些人,由你自己来处理了,他没空再管他们了。”那名亲兵说完,转身便回去了。

    听说刘知远终于松口,肯放过虎头山的那些人了,刘承谦不禁开心的弹跳起来,伸出中食二指,向蓝色的天空打了一个胜利的手势,大叫了一声“耶”。

    刘承谦古里古怪的行为,让李洪信和袁泬二人,看得有些莫名其妙,还以为他得了癔病了呢,都怪异的看着他。

    能解救虎头山的那些人出苦海,自己的努力终于没有白费,刘承谦心里特别开心,才不管他们怪异的目光呢,双手抱拳,向他们作了一礼,得意的说道:“二位,小子还有别事,暂且别过,后会有期了。”说完,不待李洪信和袁泬二人作答,便心急火燎的向营门口走去,上赶着回州衙。

第187章 办养殖场() 
刘承谦匆匆回到州衙,直奔衙牢,把虎头山的众人,从牢里领了出来,除了被招纳进了刘知远军队的那部分青壮,还有三百多老弱妇孺,在牢中困了多日,个个脸有菜色,出了牢房,不禁喜形于色。

    看着这些能出牢便欢喜,脸无近忧无远虑的昔日同袍,刘承谦却是忧心忡忡,这些虎头山的人,长期占山为匪,不事农作,依赖抢夺为生,下了山,便一无所有,毫无立锥之地,头无片瓦遮盖,脚无片地耕种,要安排他们这几百人在山下存活下去,实在是一个大大的难题,而且这个难题还迫在眉睫。

    刘承谦把他们领回了州里自己曾经酿酒的那个大院子,这个酒坊,王福虽然还给了自己,但王福随着史卫义反叛,酒坊早已荒废多时,酿酒的工具也已破烂不堪。小师妹王若荷、费莹主仆和黄三张三李四等人,因自己的关系,被刘知远提前释放了出来,但他们是没有资格与自己同住州府衙门大院的,只好把他们,都安排到了这个旧酒坊暂住。

    这几百人的到来,顿时把酒坊大院挤得满满当当的,甚至把旧酿酒房都给占用了。黄三张三李四等人,看到虎头山的这些老熟人,非常兴奋,不禁拉着他们的手,或坐或聊,热络的套近乎,小师妹王若荷和费莹主仆,也忙里忙外的招呼他们吃的喝的,忙的满头大汗,让刘承谦心疼不已。

    待这些虎头山的人,半温半饱了一餐之后,望着他们纯真满足的笑容,刘承谦想到这五代世道不靖,他们从曾经的老实农户,被逼上山为匪为寇,再到如今的又要转为农户,来来去去,兜了个大圈子,全凭别人操控生死,实属无奈,也甚是可怜。

    要安排这几百号人的前途,不是小事,刘承谦实在有些捉襟见肘,技穷谋屈,不得已,只得又去州衙见刘知远,看看宋州各县还有什么地方,有空置的田地,讨些来安置这些人。

    可是到了州衙,刘知远却不想管这些鸡毛蒜皮的事,还是让刘承谦自己去想办法,说这些人是刘承谦自己讨要出去的,生死自负,他一概撒手不管,又把刘承谦赶了出来。

    刘承谦没有办法,只得走回来,一路上,看到州城里,商旅匆匆,忙忙碌碌,不禁想到,如果是后世,安排这几百人在什么商行工厂里,打份工是很容易的,温饱也不是什么大问题,可是这个时代的商业极度不发达,能安排一两个人,便非常不错了,哪能安排得了这三百多号人,都去打工做小二呢。

    想到这里,刘承谦又不禁暗自摇了摇头,甩掉这些不切实际的想法,现在最急迫的事,便是安排这几百号人的住宿,短时间的吃住,还好安排,但在城里长时间的居住,碌碌无为,却是不可为,况且城里土地有限,早已经被地主豪强占据瓜分,已无落脚之地,只有到城外去,找一些无主之地,先安置他们了。

    于是,刘承谦想到便做,匆匆回到了酒坊,吩咐虎头山曾经的财务总管李叔,也便是曾经的李坊主,妥善安排这些虎头山的人,先挤一挤,在酒坊里暂住下来,又匆匆的带着黄三李四等几个人,出城找个安置地点。

    出了宋城,绕着护城河走,不久便来到离城不远的一个小山坳,山坳是由远近的几个小山岭围成,那些山岭不算高,却有些宽大,林木茂密,郁郁葱葱,几条小溪流绕着那些小山,曲折迂回,最后才汇合一起,注入了宋城的护城河。

    小山坳下,早已稀稀落落住了几家农户,因是山地地形,不太适合大面积的耕种,这些农户,也只是在山脚下,靠近溪水的地方,稀稀落落的开垦了几块农田耕种,勉强维生。

    刘承谦初看到这个小山坳,便觉得是个好地方,有山有水,特别是山脚下,天然围出了几个小水荡,那几条小溪流源源不断的,往这几个小水荡注入活水。看到这些,让刘承谦情不自禁的想起了,后世自己家乡兴起的养殖业,在党脱贫致富的号召下,家乡的农村人纷纷在依山靠水的地方,办起了养鱼养猪养鸡养鸭等养殖业,最后还果真脱贫致富了。

    如今,这里的山水,也非常适合养殖,把山下那几天然的个小水荡,简单的围堰一下,便是几个小水塘了,养些鱼,养些鸭,山上再养些鸡牛猪羊什么的,温饱问题也应该很容易解决了。

    刘承谦想到这些,便有些兴奋,忙把自己心中的想法说了出来,黄三听了,却有些谨慎的说道:“如今这世道,人人困苦,家家户户缺衣少粮的,哪还有余钱,去购买这些家畜,能买这些东西的,也只有那大户人家了,大户人家也买不了多少,养多了,囤积得更多,只能浪费了粮食,况且那水里的鱼,满大江都有,谁还愿意去费力养殖呢。”

    听了黄三的话,刘承谦备受打击,这时代,捕鱼的人少,再加上渔具简单,以至江河里的鱼虾泛滥成灾,属于极为低贱之物,不像后世那般捕捞过度,鱼虾频临绝种。鸡鸭鹅等家畜,贫民百姓消费不起,这时代没有市场经济条件,养多了,滞销还是个大问题啊,这些家畜,得从自己口中省下口粮喂养,卖不出去时,得不偿失啊。

    “能自给自足也好,多的便卖给那大户之家好了,实在不行,便叫他们全卖给老子好了,老子便不信卖不出去了。”处置这些虎头山的人,刘承谦实在是黔驴技穷了,难道便让他们一直待在城里,走投无路,活活饿死么,刘承谦不禁犟起脾气说道,相信自己一个后世来人,到时稍加利用一些后世的宣传手段,这些农产品,也不至于滞销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