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唐时归-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是正儿八经的上海人,祖辈都是渔民,要说钓鱼捕鱼那倒还好,这庄稼里事儿他还真是抓瞎,不过说起抓着地老虎,陆绩倒还真有办法,他在研究生期间的研究方向就是明史和明代文化,毕业论文写得就是明末社会与资本萌芽相关的学术著作,徐光启的《农政全书》他真的仔仔细细研究过一遍,《农事卷》里还真的提到过怎么防治这地老虎。

    “尹大哥,去村里帮忙找个几个大木盆来,再多弄一些柴火。”陆绩挑着一条肥肥的肉虫从庄稼里走了出来,然后指着身后的庄稼道:“先试验试验,把那些木盆每隔二十步口朝上埋在土里,里面倒上一层酒和醋,也不用太多,没过底面就好,然后在木盆旁边置上柴火,记得与庄稼做下隔离措施,然后到夜晚的时候把柴火点燃,具体的情况等明天早上再看吧。”

    尹昌点点头,脸上虽然有些疑惑,但也没有多问,便转身招呼去了。

    嘿,这个尹昌办起事来倒是不含糊,陆绩心中暗赞。

    日头渐渐西沉了下去,陆绩站在村头,挥舞着手中的木棍胡乱比划着,看着一片一片稀疏的麦田,也不知道是在想些什么。

    陆绩虽然有学历有见识,但生于后世的他,却从来没体验过贫粮的感觉,在后世,由于生产工艺和生产水平的飞速提高,几乎人人都脱离了没饭吃的困难,虽然人人都说“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可真正能体会到这种精神的现代人又有几个?

    望着这片麦田,陆绩突然有些理解秦非烟的感受了,当真正回归到人类最原始的欲望时,才能真正体会到那一粒粒粮食所凝结的血汗。

    “公子,在想什么呢?”花七在陆绩的身后幽幽地说道。

    “以前总是不明白,现在明白了。”陆绩叹了口气,望着正在地里堆柴火的庄稼汉们道:“总算明白了什么叫‘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他们整整忙了一年,全家老小就指着这些粮食过活,可是一年到头天灾不断,看着这片麦田不断地凋敝,他们得有多心碎。”

    “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花七低吟了两句,复又问道:“这两句也是公子所做吗?”

    “不是我,我也是今日才有所体会。”

    不是他?那会是谁?花七心里泛起了疑问。

    难道是那小天女吗?

    不过一会儿,尹昌带着几个汉子就已经把柴火都堆积起来了,尹昌跑到陆绩的身边,冲陆绩道:“已经照着公子的吩咐准备好了。”

    陆绩踮脚扫视一圈,就见田间堆放着一堆一堆的柴火来,每堆柴火旁都埋着一个大木盆,大木盆里都浮着一层醋和酒的混合液体。

    “公子,接下来怎么做?”尹昌看着陆绩问道。

    “接下来就等天黑吧。”陆绩笑着对尹昌说道:“等天彻底黑透,就点燃柴火堆,然后大家回去好好过个中秋,待到明日清晨,我们再来看看效果。”

    尹昌点了点头,听陆绩说的轻巧,心里不放心,又下去了地里,向那些青壮交代去了。

    “公子,可有把握?”花七在陆绩的身侧轻声问道。

    “第一次弄,没什么把握啊……”陆绩苦笑道。

    花七愕然,吃惊道:“那公子何苦还应下这事?”

    陆绩摊手道:“我总不能让尹昌他们活活把周平给打死吧,只能出此下策了,就算没有用,他们也不至于打我吧。”

    “看来陆公子在天策馆只待了短短几个月,却已深得其普世惠民的精髓了,这天策馆果然神奇。”花七掩嘴笑道。

    陆绩笑而不语,徐光启曾在《农政全书》中写道,地老虎一般昼伏夜出,且具有强烈的趋光性,对糖酒醋液的趋性更是各类昆虫中最强的,所以晚上点起火堆,吸引地老虎钻过来,然后以装在木盆里的酒醋诱惑之,让他们自己钻入木盆之中,这是在明末清出才出现的灭害之法,陆绩只不过让它提前了一些而已。

第六十章 中秋佳节()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我国人民在古代就有“秋暮夕月”的习俗,夕月即为祭拜月神,到了周代,每逢中秋夜都要举行迎寒和祭月,但当时中秋节还没有什么娱乐的性质,中秋节在隋唐年间开始逐渐走向了兴盛,中秋赏月、玩月颇为盛行,文人阶层也开始在中秋夜时把酒吟诗,为后世留下了不少不朽的诗作。

    虽然大唐近几年天灾不断,但只要不打仗,百姓就不至于无饭可吃,而且李世民广施仁政,当今世道是一派盛世之兆,百姓们是满足的。

    今夜的洛阳城灯火通明,整个坊市熙熙攘攘热闹非凡,中秋夜的洛阳城是没有宵禁的,热闹与狂欢要持续一夜,要到第二日的清晨才会散去。此时城内的街道上都是人头涌涌,吃完晚饭不久的时间点上,人们从各家各户走出来,大街小巷的往以西市、玄武大街一带为中心的最为繁华的街道过来,道路上花灯如织,如同浩浩荡荡的不灭的流火,小贩们高声叫嚷,舞龙舞狮的队伍走过,敲锣打鼓,也有杂耍卖艺的表演者聚集街头,一家家青楼妓院中传出招揽客人的渺渺歌声,有时也能看见里面的舞蹈,不时有人进进出出,热闹非常。

    兴业坊秦府的大门外,一个身穿素色长衣、满头华发的老太太,正带着两个家丁进行大扫除,两个家丁扫地擦窗棂,洒水抹大门台阶,忙得不亦乐乎……主家仁义厚待,平日里对家里的下人们也非常好,下人们自然实心做事。

    郭嬷嬷拄着拐杖有条不紊的指挥着下人们干活,十分熟练也十分精干,待两个家丁在秦府两侧挂起了两盏大红灯笼后,火红的灯笼映着牌匾上“秦府”两个古拙有力的大字,心中不由涌起一些感慨……

    四十年了,转眼之间,自己已经侍奉了秦府的三代主人了……

    白云苍狗,世事变迁,秦家早已不复当年独受圣宠的辉煌,但好在秦家现在有一个好家主,虽然在朝堂上没有了影响力,但秦府和天策馆却死死地拴在了一起,深受百姓的爱戴。

    有时候想想,这样也挺好的,没有了朝堂上的争斗与波折,秦家人起码生活的很安宁,郭嬷嬷很享受这种安宁,也对现在的生活很满足。

    只希望……别人不要再来打破这种安宁了。

    “郭嬷嬷。”一声轻唤声,把沉思中的郭嬷嬷叫醒。

    郭嬷嬷回过神来,这才发现秦非烟正牵着小桃子站在大门的外面,身旁还跟着那名武艺高强的妇人,虽然隔着面纱,但也不难从那一双杏目中看出笑意,郭嬷嬷赶忙拄着拐杖上前道:“大小姐,你们这是要去哪里呀,都快开晚饭了。”

    秦非烟笑道:“小桃子想吃笼饼了,我看家里的人都在忙着,就陪她一起去买,大家忙完了就先吃饭吧,不用等我们了。”

    “大小姐,今天晚上街上人多,您这么出去合适吗?”郭嬷嬷问道。

    秦非烟笑道:“嬷嬷您就爱操心,我还能被吃了不成?”

    郭嬷嬷不住摇头,秦非烟带着一层面纱固然显眼,但她从小就在洛阳长大,大家平日里也都见怪不怪了,她害怕的是那些心怀不轨的人,但她也知道自己是拗不过秦非烟的,只得低声冲身后的那名妇人嘱咐道:“阿荃啊,今天晚上你可要紧跟着大小姐和二小姐,莫要掉以轻心……”

    韩荃笑着点了点头道:“嬷嬷你就放心吧。”

    三人离开了秦府,沿着鳞次栉比、灯火辉煌的街道走向了洛阳城最繁华的西市,一路之上,来回的百姓见到蒙着面纱的秦非烟后皆会笑着冲她点头打招呼,眼里充满了信赖和爱戴之意,这是来自百姓的敬意,若是遇到年纪大者,秦非烟也会轻轻点头回礼。

    小桃子看着不住点头的秦非烟,咧嘴乐道:“看来做小天女也没什么好的嘛,光点头都要累死了。”

    秦非烟轻轻捏了捏小桃子的小脸道:“还不是为了陪你这个馋猫出来买吃的。”

    “说起吃的……还是怪人做的好吃,什么叫花鸡、糖葫芦、肉夹馍,想想都流口水。”小桃子的脸上渐渐浮现出了馋色,最后嘟嘴道:“姐姐,我们去哪个什么百花坊把他接回来好不好,今天过节他也是一个人呢……”

    “胡闹!你知道那是什么地方吗!”秦非烟轻轻叱道。

    还有……他可不是一个人呢,秦非烟暗暗想着。

    小桃子看秦非烟有些不悦,赶紧撒娇道:“姐姐,我都给你解释过了,那画儿是我让怪人照着我画的,也是我和他一起瞒着你的,看在他把你画的那么漂亮,又写诗夸你的份上,你就不要怪他了,大不了……大不了把他叫回来让他多做一些好吃的赔罪!”

    诗啊……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写得确实不错。

    秦非烟嘴角不自觉的露出了一丝微笑,可是因为带着面纱,小桃子却是看不到,秦非烟没有再理会不停撒娇的小桃子,而是扭身冲身后的韩荃问道:“荃姑姑,我平日对佛家经典没有什么涉猎,你自幼就在永宁寺习武,可曾听过达摩这个僧人?”

    韩荃愣了一愣,她不明白秦非烟为什么会突然问起佛家人物,旋即笑道:“达摩祖师我自是知道的,百年前达摩祖师曾到洛阳觐见北魏皇帝,就寄居在永宁寺,听闻寺里的老僧人说起,达摩祖师到永宁寺时曾言自己已经一百五十岁了,游历天竺中原诸国,现在长捷法师所修的禅学,就是达摩祖师所创,而且我学的狮子吼、般若掌据寺里的大师们讲,也是达摩祖师留在永宁寺的。”

    秦非烟诧异道:“这位大师还是位武林高手?”

    韩荃笑道:“这个应该不假,曾听玄奘小师叔讲,达摩祖师离开北魏后,便遇寺坐禅,最后到了嵩山少林寺之后,便选为道场,广传禅学,少林寺的武艺冠绝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