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唐时归-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陆绩沉吟了一会儿,笑道:“好吧,那你就随我先回百花坊吧,之后我们再另外谋个住处,怕是要先委屈你一阵了。”

    周平是个异常聪明的人,听陆绩如此说,连忙放下了另一只膝盖,在地下咕咚咕咚磕了三个响头,说道:“多谢先生收留,举头三尺有神明,我周平来日若负心忘了先生的救命之恩和教授之情,便犹如那些被烤焦了的地老虎,死无葬身之地!”

    陆绩笑道:“你也莫叫我先生了,我大不了你几岁,以后便以兄弟相称吧。”

    “不不不!礼仪不可废!岂可如此轻慢!”周平赶紧摇头道。

    陆绩也不再坚持,轻轻点了点头,然后就把帘子拉上了。

    花七淡淡地掀起了车帘的一角,看了看刚刚坐上村民牛车的周平,嘴角不由自主地挂上了一抹浅笑。

    陆公子呀陆公子,你说你平日里防我防的这么紧,今日怎么就被这么个傻书生给啄了眼呢?

    莫非这就是你的弱点?

第六十三章 登门拜访() 
中秋过后,洛阳城里仍然存在热闹的余韵,这就是盛世的景象,人们不再单单只是为了生计而奔波,同时也开始学会追求更美好的生活,从本质上来讲,这可能也是一种“贪婪”,人类永远不会得到彻底的满足,我们会站在一个台阶上仰望更高的台阶,并乐此不疲,可也正是因为这种“贪婪”,人类文明才得以飞速地发展。

    至于洛川诗社所举办的诗会,据说也很圆满,洛阳才子众多,也出了几首不错的中秋诗,陆绩是喜爱文学的人,也特地留意了一下,发现的确出了几首好诗,不过有了参照之后,陆绩发现周平的文采放在其中也算很突出的了,不过以他的才学,还有名师指教,怎么就落榜了呢?

    周平不说,陆绩也就没有再问。

    倒是周平到了百花坊之后,院里早已没了其它单独的院落了,陆绩也不好安排周平睡到姑娘们迎客的房里去,只好暂时把周平安置在了自己的小院儿,将养身体。经过几天的了解,陆绩这才发现,周平不仅有些文采,而且精于律法,这是陆绩从未涉及过得领域,但是陆绩天生就是好学之人,而且周平将姿态放的非常低,始终对陆绩执弟子礼,两人倒也十分谈得来。

    不过两人也用不着再在同一个屋檐下住多久了。

    丘神绩平日里虽然没有什么正形,说话嚣张还讨人嫌,可是答应过的事办得还是很靠谱的,中秋刚过去了没几天,丘神绩就鼻孔朝天的跑来了百花坊,交给他了一张房契,并笑嘻嘻地道不用给他一分钱,然后讹了一顿花酒之后就闪了。

    陆绩看着手中的房契愕然无语,可以肯定的是,丘神绩虽然没要自己一分钱,可是也绝对不会吃亏,可以想象这张房契后凝结着原房东的多少血泪……

    陆绩抽空去看了看这座三进三出的宅子,这栋房子坐落在魏武坊的牡丹大街上,这里可以说是著名的豪宅区了,很多大人物都住在这里,而且地理位置也很好,四通八达,不管去哪里都很方便,陆绩是很满意的,不过因为有些日子没人居住了,宅子里陈旧杂乱,一时间很难收拾好,所以暂时还没有从百花坊搬进去。

    有段时间没有去过蒋国公府了,经过一段时间的相处,陆绩倒还是挺喜欢这一家便宜亲戚的,趁着屈突寿今日休沐,陆绩提上了一篮月饼上了门来。

    这次登门的目的有三,一是纯粹的拜访长辈,二是汇报下工作,三则是谈合作……

    “这是什么?”屈突寿捏着手中一摞厚厚地纸,眼神里尽是充满疑惑,陆绩送给他一篮子奇怪吃食他勉强可以理解,给他一摞纸是什么意思?

    这个问题却把陆绩给难住了,因为这个答案是多元的,他不明白屈突寿到底对哪个答案感兴趣。

    陆绩挠了挠头道:“呃……是书稿,是文学,也是钱。”他只好把答案都回答了。

    “钱?”屈突寿眼睛亮了,显然他想要的是这个答案,但同时他也更疑惑了,一沓纸能跟钱扯上关系吗?

    屈突寿哑然失笑道:“合着我费劲心思把百花坊给弄过来,你就待在里面写这些东西啊,我问你,你跟那个花七怎么样了?”

    “啊?什么怎么样?”陆绩愣了愣,这下轮到他疑惑了。

    这个便宜姨夫……难道是在撮合我和花七?陆绩倒是不傻,很快就反应了过来。

    屈突寿很无语,合着去了这么长的时间,活也不干妞也不泡,就窝在妓院里写这劳什子的书稿?郁闷之下,屈突寿一点都不想再理这个不求上进的便宜外甥了,只好翻开了手中的书稿。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屈突寿看完了这短短地几句话,大脑一片空白,人在郁闷地时候往往就会走神,可就算屈突寿在如此走神的情况下,这几句话也死死地吸引住了屈突寿的注意力,这已经不是细细品味的文学诗词了,这些字组合在一起,就已经有了巨大的冲击力!

    屈突寿要比他儿子有文化多了,收了一下心神,赶紧又往下翻看。

    “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周末七国分争,并入于秦。及秦灭之后,楚、汉分争,又并入于汉。汉朝自高祖斩白蛇而起义,一统天下,后来光武中兴,传至献帝,遂分为三国。推其致乱之由,殆始于桓、灵二帝……”

    屈突寿花了大概半个时辰左右看完了全部书稿,这才连连点头道:“写得是三国的故事吧……这怎么才写到凤仪亭,吕布真的中了这美人计吗?”

    没错,陆绩这些天写得正是三国。

    其实从永宁寺回来的时候,他也有考虑过要不要改写西游,但是考虑了一番之后,陆绩还是放弃这个想法,毕竟李世民是个什么样的人他也不清楚,要是瞎说唐僧是李世民的御弟,谁知道会不会被扣上什么帽子,题材实在是太敏感了,而且玄奘大师本来是可以善始善终的,万一要是给这位名震千古的大和尚惹来什么祸事,也非陆绩所愿。

    至于写三国,也是陆绩为了赚钱强开的金手指,虽说原文中的很多细节和剧情他已经不记得了,但是大致地框架和经典地情节却是深深地印在了他的脑海里,再加上陆绩超凡地创作能力,加上一定程度的自由发挥,整个故事并不影响其通畅的剧情和独特地魅力。

    陆绩摸了摸鼻子道:“啊,我才写到第八回,就我一个人着笔,一个字一个字的写实在是太慢了。”的确是这样的,和后世用电脑码字的人们相比,陆绩能这么快写到第八回已经算是神速了。

    “书是好书,故事也是好故事,不过你打算如何用他赚钱?”屈突寿笑着问道,陆绩有文采他是清楚的,但饶是如此清楚,可每一次陆绩拿出来的东西都让他十分惊讶。

    陆绩也清楚,屈突寿把问题问到了重点上了,按道理说,中国古代小说的巅峰时期应该是在明清时期,这个阶段著名的文学作品层出不穷,为什么在那个八股取士、理学束缚的朝代有那么多著名的作品?而在文风昌盛、思想自由的唐宋年间却没什么作品呢?

    原因很简单,因为印刷术的不成熟,导致出版业难以为继,没有了出版商的支持,谁又会去费力不讨好地写这种长篇的小说呢?

    但是陆绩敢提出这样的想法,就必然想出了生钱的法门。

    开发印刷术是不可能的,且不说需要很长一段时间的推广和研发,而且光是让印刷术本身这项发明,所带来的利益就能远远超过一本《三国演义》,但利益和风险总是相伴的,有利益就有人争,而且者绝对不止是金钱上的利益,还有名望和权力上的利益,陆绩对自己这副小身板儿很有自知之明。

    陆绩笑道:“我的想法是——说书。”

    “说书?”屈突寿一头雾水。

第六十四章 优点缺点() 
屈突寿不懂很正常,因为说书也称话本,源于曲,是金元才开始的,在明清时达到了顶峰,陆绩之所以有此一招,也是因为他实在太过无聊了,这个时代基本上没什么娱乐措施,所以顺着顺着就想到了说书这样一种娱乐方式,况且他掌握着《三国》的绝对版权,只用提前把话本交给说书人即可,这个时代可没有什么著作权法,倘若真的拿出去刊印,那盗版起来可是肆无忌惮的。

    人不是天生就会做生意的,关于这个构想,陆绩也思索了良久。

    百花坊白天是歇业的,那就意味着这么良好的一处地段,在最黄金的时间里带来不了任何收入,倘若白天能请几名说书先生在大堂里开书的话,那么就能多一份额外的收入,陆绩今天来和屈突寿谈的目的,就是讨论这么一单生意如何分成的问题,毕竟百花坊是人家的地盘。

    陆绩和屈突寿讲清楚了自己这个设想之后,屈突寿倒是很平静,他是将军不是商人,平日家里在经营上的问题自有专人负责,都说术业有专攻,他也不清楚陆绩这个想法究竟能不能带来收益,所以在陆绩说完之后,只是大手一挥道:“你有什么想法自己去弄吧,百花坊现在你当家,若是这说书的想法真能有收益,到时候再谈分成吧,都是自家人,我也不会坑你。”

    陆绩笑着点了点头,表示明白。

    话虽这么说,但是该提的还是要提,亲兄弟还要明算账呢,讲人情的同时,也一定要讲道理。

    屈突寿笑着放下了手中的书稿,捋着短须道:“我更好奇的是,你这书中所写的军略战法、粮草阵型、地理风貌竟然有几分百战老将的风采,不是久居行伍之人断然无此见识,况且你一直都待在桃花村,怎会对这风土人情也这般了解?”

    陆绩愕然,屈突寿怀疑的很有道理,这怎么回答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