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唐时归-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达瓦,你是在威胁我吗?”长孙敛眼睛一眯,然后用手指一圈他们道:“那我也纠正一下你,你要鱼死网破我也不在乎,可是死了我一条鱼,倒霉的可就不是你们几个而已,有了我的前车之鉴,我就不信大唐还有哪个世家大族肯贩盐给你们这群狼心狗肺之徒,到时候,破的可是你们整个吐蕃的网!”

    达瓦不说话了,两人僵持了良久,忽然都嗤嗤笑了起来,话已经说到了这个份上,再吵下去便是一场烂账,说到底无论是做生意还是谈判都是这个样子,你得知道对方想要什么,更得知道对方怕什么,沟通的双方最忌讳的就是单向需求,你攥不住对方的把柄,就随时可能会被弃如敝履。

    “好吧,长孙侯爷,我试着体会一下你的难处。”达瓦笑了,他先做出了让步,然后踱着步子道:“既然长孙侯爷不肯再从盐矿帮我们贩盐了,我们也能理解,但是吐蕃贫盐,不论军民都指着这些盐过活,也请侯爷试着理解一下我们的心情。”

    他在打什么鬼主意?长孙敛不由得腹诽起来。

    “嗯……我理解。”长孙敛捋须点了点头。

    达瓦笑道:“既然侯爷能理解在下的心情,那在下便说个折中之法吧。

    “折中之法?”长孙敛已经有些搞不明白了。

    达瓦点了点头道:“大相听闻贵国已有能人找到了从盐土地里提盐的方法,既然侯爷不愿意再贩盐给我们了,不知可否将此法出售给我们,我们必出天价,足矣弥补侯爷你那几万贯的亏空!”

    制盐之法?

    长孙敛愣住了,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他自然是知道这制盐之策是谁发明的,更清楚陆绩制盐的缘由和经过,可达瓦这短短一句话就透露出了很多讯息,他需要仔仔细细地消化一下。第一、吐蕃在大唐有眼线,很可能还混在高层,因为朝廷对外并没有细说是从盐土中提盐;第二,吐蕃的眼线似乎并没有延伸到洛阳,不然敕使上门的时候,他们就应该能搞清楚是谁制得盐;第三,如果他们在洛阳真的没有眼线的话,那他们就不可能拿到我太多的把柄,如此一来,我的选择就更多了……

    长孙敛笑了,谈判往往就可能因为一个小小地失误而彻底改变局势。

    达瓦看长孙敛沉默了半天不说话,也有些焦急起来,赶忙道:“侯爷……我的意思是,你可不可以和您那位族弟长孙无忌联系联系,若是真能帮我吐蕃要到这制盐之法,我达瓦承诺,日后绝不再骚扰侯爷!”

    “这样啊……这事儿我也不是很清楚,不好办呐……”长孙敛笑着摇了摇头。

    虽然说是这么说,但是长孙敛却在心里暗自做着比较,这单交易究竟划算不划算,他被这些吐蕃人阴过一次,不得不小心谨慎一些,若是答应了这单交易,恐怕就掐断了一条长远的财路,但是长孙家已经在这上面栽过了一次跟头,若是真能借此摆脱吐蕃人的纠缠,也一条选择。

    至于达瓦提的走长孙无忌这条线,长孙敛用脚趾头想都不会考虑的,长孙无忌是什么样的人他最清楚,长孙无忌虽然算不上什么清正廉明之臣,但却是有大智慧和大抱负的人,他身上时刻都系着两根砝码,一个是个人利益,一个是国家利益,而国家利益的砝码,一定是更重的。

    所以,获取制盐之法的另一条途径就在于……

    长孙敛很快就做好了权衡,冲达瓦笑着道:“好,我答应你,入春之前,我想办法给你弄来这制盐之法,到时你将你我所有的往来书信皆还给我,钱十万贯,牛皮三千张,如何?”

    达瓦眼睛一亮,他也犯不着和长孙敛在这里讨价还价,若是那制盐之法真能从盐土中取盐,那可是万金不换难换,别说这么区区十万贯钱财了,到时候若是能贩盐给西域诸国,这些财物转眼间就能赚回手中。

    “好,成交,静候侯爷佳音。”达瓦微微一躬身,哈哈一笑便转身离开了。

    长孙敛盯着达瓦的背影虚伪地笑道:“达瓦大人慢走,替我向大相问好……”

    原本剑拔弩张的两个人,就这么因为达成了一个共识便又变得有礼有节了,不得不承认,这也是谈判双方的游戏规则之一,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永远的利益。

    看着达瓦远去地身影,长孙敛的神色渐渐阴冷下来,旁边的一名亲信很有眼色地问道:“侯爷,这是咱们的地盘,要不要小的们去做掉这几只吐蕃狗。”

    “哼,做掉一个达瓦,禄东赞还能派来十个八个达瓦,算了吧。”长孙敛负手摇了摇头,沉吟了片刻后,又冲身边的那名亲信吩咐道:“去,把少爷给我叫过来,我要交代他一些事情。”

    长孙敛眯起了眼睛,望着渐渐消失在大门外的达瓦一行人,喃喃道:“孝政啊孝政,千万要压着你的性子,莫要再把这件事也给办砸了,要知道,在门阀势力这滩浑水中,你爹我和这达瓦有什么区别……”

第六十六章 新宅新人() 
陆绩没经过商,但却并不见得他没有经商天赋。

    从蒋国公府回去之后,陆绩就开始在天策馆安排起了这说书的事宜了,大权在握的他,倒是没遇上什么阻碍,百花坊白日里本就没什么生意,大堂的舞台、桌椅都是现成的,基本上没什么可安排的,唯独让他犯难的是,这说书的人选倒成了问题。

    本来陆绩是想让周平来做这说书人的,毕竟周平打着拜师的名头在这里白吃白喝,大家都不是很乐意,可他在私下里让周平试着说了两段之后,就放弃了这个想法,周平身上有着读书人的一股矜持劲儿,说起话来一板一眼的没有丝毫张力,根本就没有一点说书人的感觉。

    不过最后陆绩还是找到了一个合适的人选,是百花坊里一个三十多岁龟公,别人都称呼他为老窦,平日里说话就很油腔滑调的,再加上面部表情极其丰富,非常具有舞台感染力,要比周平适合多了。

    经过陆绩对老窦的一番培训,老窦已经可以基本掌握一些说书的技巧了。

    百花坊宣布白天开馆的第一天,已经在洛阳引起了一阵小小的轰动,亘古以来,哪怕是在盛世,白日劳作已成习惯,就算是那些达官贵人们,白天里也有事要干,有谁会想着去妓院的?况且在传统思想中,那种事儿就是晚上干的,白日宣淫可从来都不是一个好词儿。

    不过越是有悖常理,就越是引人注意,没有明确打出说书的旗号,这是陆绩吸引人来的百花坊的一种手段,毕竟

    不是谁都能接受新事物的,在古代更是如此,但人们总是爱听故事的,用有悖常理来吸引人,用故事来拴住人,如果觉得好听,以后自然会来光顾生意。

    就在这一天,白日来百花坊的客人们都傻了眼,都是为了娇滴滴地美人儿来的,谁知道来了之后却只看到了个尖嘴猴腮的龟公坐在舞台上,气得当场就想掀桌子,不过接下来的表演却让他们大跌眼镜,三国的故事在唐代并不是那么的脍炙人口,但他却有着独特的魅力。

    这个故事里有英雄、有战争、有谋略、有争霸、有聪明人之间的斗智、更有猛将之间的斗武,这个故事里包含了让一切男人觉得热血的东西。

    谁的智谋无双?谁的武力第一?谁能争得天下?

    很快很快,整个洛阳城里的人们都开始为这个故事疯狂了。

    百花坊的客户群体本来就是那些达官贵人们,这些人不仅有钱,而且喜欢附庸风雅。富人是什么?就是要最先享受到资源的人,所以《三国》炒的越火热,他们的好奇心就越高,可偏偏第一手资源又在百花坊,本就是他们常来的地方,说书所带来的收入便越来越多,更有甚者,甚至要求老窦在晚上也要说书。

    说书火起来的同时,陆绩的钱袋也逐渐鼓了起来,屈突寿安排的人也到位了,三进三出的宅子逐渐人气旺了起来,管家来了,厨娘来了,丫鬟下人们也来了……屈突寿是按大户人家的标准配备的,一共给陆绩添置了有十几个人,原本空旷的新宅里顿时变得熙熙攘攘了。

    各种红木橡木的家具,各种新出窖的瓷器摆设,陆绩还亲自画了几幅字画挂在了家里……

    看着热热闹闹的院子,陆绩的眼里不由得浮现了几许温情,虽然和这些新来的下人们不是很熟,但陆绩是宽以待人的人,相信和他们很快就会熟络起来,在这个陌生的时代,他终于有了一个属于自己的家了。

    只不过……似乎缺了一些可以谈心的家人。

    陆绩本想邀周平一起搬入新宅,可是周平却怀有其它心思,还是选择了留在百花发的那个小院儿里,陆绩对此只能表示无奈,周平在想什么,他大概已经明白了。

    …………

    这天下午的时候,家里来了客人,两位意料之外的客人。

    午饭过后,陆绩回房在软榻上眯瞪了一会儿,便见冯管家递上来了两张拜帖,长孙孝政和王献海来访,二人车驾已经停在大门外了。

    陆绩听到这个消息愣了半晌,狠狠地揉了揉额头,这才接过来拜帖,两张拜帖都渡了银边,尽显豪奢之意。

    左思右想,陆绩也想不出来这两个家伙来找他到底有什么目的,自己最近也没怎么招惹他们啊?一个中秋诗会我更是躲得远远的,他俩也不至于再为之前百花坊的事来找我麻烦吧?

    陆绩很头疼,看着手上这两张拜帖一阵心烦,他倒宁愿是丘神绩嚎着嗓子踹门进来呢。

    不管啥意思,可以肯定的是,这俩人来找自己肯定没憋啥好屁,来者不善,对来者不善的人,陆绩向来只有一个态度。

    “呃……冯叔,你出去告诉两位公子,说我病了,天冷得了风寒,就容易传染人,让他们先回去吧,说等我病好了再说。”

    冯管家愕然道:“啊?可是……可是那是长孙侯爷和王刺史家的公子啊。”

    陆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